抗战胜利70周年晚会 阎肃完成抗战胜利70周年晚会任务后脑梗 曾忙到凌晨才回家
【编者按】12日3时07分,在部队工作了60多年,创作了1000多幅作品的著名艺术家严肃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新华社消息称,2015年9月,阎肃在完成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创演任务后突发脑梗,随后陷入深度昏迷。2015年11月,中国军网发表的文章《燕肃的红儿子》披露,入院前十天,他还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的总策划、总顾问。时隔近半年,颜苏与剧组一起修改排练了几十遍。在最忙的时候,他每天凌晨1点才回家。以下是本文的全文。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神态安详,仿佛睡着了。他的家人和许多关心和喜欢他的人已经58天没有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了。他太累了,太累了。老战友姜春阳前不久和他通话:“老伙计,你要悠着点,毕竟是85岁的人了。” “我还得干。”电话中,他的语气依旧乐观、爽朗。“爸爸,你这辈子有什么遗憾吗?”“没有,我一辈子听组织的,没有什么遗憾。”这是他儿子病重昏迷前在医院的一段对话。在住进重症监护室之前,他还对儿子说:“不管我怎么样,你都不准问组织。”这,就是阎肃。一个有着赤诚的红心、滚烫的爱心、纯真的童心、始终不忘初心,党的忠诚的文艺战士。从六十五年的艺术到八十五年。
创作中的颜素。
2015年9月16日,阎肃住院后的第三天,文工团的战友们来探望他,却看到他在病房内来回踱步,嘴里还念念有词:今年春晚的魂儿是什么呢?今年春晚的魂儿是什么呢?接着听到他喃喃自语:创新、创业,大概是这个吧。有人说,颜素就像一个发条,已经工作了65年,每天不停地转动。阎肃很忙。2015这一年,他尤其忙。入院前十天,他还在担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的首席策划和首席顾问。从3月9日到9月3日,历时近6个月,颜苏与剧组人员修改排练了几十遍,最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主题鲜明、气势恢宏的大型晚会。最忙的时候,他每天凌晨1点才回家。儿子阎宇说,这台晚会意义这么重大,国家那么重视,我爸能参加这些工作,他很高兴,觉得自己还有用。他一辈子就看重这个,就是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颜苏很忙。9月12日,他为即将退团的战士们题词,向他们告别。因为,战友们告诉他,和他坐在一起,一起聊天,一起拍照,是他几年军旅生涯中最珍贵的礼物和回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两天后他住院了。阎肃很忙。9月14日,就在住院当天,他还参加了一个文艺活动,晚上快7点了才回家……在医院里,颜苏还在想很多事情...惦记着,空军歌剧《守望长空》还有几处需要商榷,要想让全军、全空军的战士们都唱响一首歌,可不是件简单事儿!记住,一个新人让他修改的工作还没有完成...9月29日,这是让阎肃老伴李文辉既难过又难忘的一天。“我们在一起50多年了,很少有时间聊天。29号,我和他聊天,聊了很多。我出生,躲避战争,上教会学校,一直聊到他考上重庆大学。有人来看他,所以我们停止了交谈。送走这些人后,他去了厕所,出来后做不到...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聊天。”阎肃住院期间,有两件事让阎宇遗憾至今:“老爷子最喜欢看报纸了,家里报纸订了十几份,每天他都要看完。可这次住院后,他说眼晴花看不了了,拿来的报纸都没有看。老爷子还爱喝茶,可住院时只拿了一个杯子,他说总吃药不方便,就没再喝茶,我也没想着替他再拿来一个杯子,让他喝上茶……”一生难留“红梅赞”,断骨接筋四个“姜姐”祝严老生日快乐。郭兴福
有的年轻人可能没看过歌剧《江姐》,但却听过《红梅赞》,知道阎肃。在今天的文艺舞台上,歌剧还有些“小众”,阎肃与《红梅赞》却很“大众”。他太有名了,从80岁的老太太到十几岁的少年都有。很多人把他当成“偶像”。但如果不了解江姐和红梅赞的全部故事,就无法走进颜苏的内心世界。“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阎肃的一生,离不开《江姐》,离不开《红梅赞》。作为编剧和作词人,颜苏和江姐以及红梅赞都是百感交集,我也是百感交集,伤筋动骨。这么多年过去了,当颜苏和他的邻居,江姐和红梅赞的词曲作者姜春阳,各自生下一对双胞胎时,文艺界的人说:“颜苏和姜春阳,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的孩子都有双胞胎?是江姐和红梅给你的吗?”1962年,年轻的共和国刚刚经历了3年困难时期,国民士气亟待振奋。那时,阎肃刚刚成功创作了独幕歌剧《刘四姐》,他敏锐地注意到风行全国的小说《红岩》。何不以小说中“江姐”这一形象为主线,创作一部歌剧,不也能给我们党提一提气,为人民鼓一鼓劲吗?严肃只用了18天就写出了歌剧《江姐》的剧本,但经过近三年的打磨、作曲和排练。“那时,阎肃、金砂、羊鸣我们几个人真是入迷了。有时在大街上走着,突然听到一个曲调,感觉应该是江姐的调儿,就赶紧记下来。”今年已86岁高龄的姜春阳对记者说。最后剧本通过了,新的问题又来了。当时的空军军长刘亚楼将军指出,《江姐》的主题曲并不好:主题曲的味道和江姐身上的女人形象不匹配,应该重新创作。“我们一琢磨,是这样啊!现在说起来,用红梅比喻江姐,简直太贴切了,要是用牡丹、茉莉花行吗?肯定不行,只有梅花。共产党人的品格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从红梅到江姐,这个关联太重要了。甚至有人说,没有《红梅赞》的点睛之笔,江姐的形象就难有这样的魅力。”姜春阳说:“重写主题曲这个重任又落在了阎肃肩上。”几天后,颜苏看到大家,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说:“听着,这个能行吗?”当他读到《何所居三九寒,一颗心向太阳敞开》时,金莎、姜春阳、杨明异口同声地说:“好,就这样。”果然,《红梅赞》获得了上下一致好评。“几度墨干,木板凳坐穿。望水思川江,梦攀红岩。”经过两年多的精细打磨和锤炼,剧本和乐谱从头到尾修改了几十遍,中间的几遍也彻底改头换面。最后连排练厅的清洁师傅都唱起了《红岩上,红梅开》,颜苏心里终于有了底。这首歌一定会流行,《江姐》一定会流传!1964年10月,阎肃和江姐一行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64年9月,大型民族歌剧《江姐》一经问世, 就迅速火了。一年间演出286场,全国数百家文艺团体同时上演,观众无不热泪盈眶,拍手称道。《江姐》也是毛主席看过的唯一一部歌剧。1964年10月13日晚,在、朱德、董、贺龙、陈毅的陪同下,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歌剧《江姐》。第二天,他见到了船员的同志。年底,剧组要去南方演出。毛泽东再次鼓励:“我明白了,你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游玩,教育人民!”就这样,《江姐》走遍大江南北,红遍中华大地,它作为一个时代的高昂音符,以其凝炼质朴的对白、优美跌宕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歌声、生动逼真的舞美、气势恢宏的交响乐,艺术地谱写了“中国歌剧史上最经典的革命浪漫主义英雄史诗”。据说颜素创造了蒋捷,蒋捷注释了颜素。她艺术地表现了严肃一生对党的赤诚,严肃的精神和力量又反过来教育和影响了他的一生。认准天边那颗星,风风雨雨不回头青年时代的颜素。
65年前,“小青年”阎肃初踏艺术之路。弹指一挥间,“小青年”变成了老爷子。对于阎肃来说,1953年是难忘的。今年4月,严肃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他被调入西南军区艺术团,成为一名文艺战士。阎肃病重住院后,当别人问他艺术常青的心得时,他回答“听招呼、跟党走”。这句话,6个字,从宣读入党誓词那一刻起,阎肃就常挂在嘴边,这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对党的誓言。这一听,就是一辈子;这一走,风风雨雨不回头。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在阎肃的心目中,这个心腹就是组织。严肃从心底里认为“国家只有好才能好”,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是一个组织者”。在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风雨历程中,扛不起沉重旗杆,弃旗而去的并非没有;抵不过利欲的诱惑,摔旗反戈的也有人在。而阎肃始终不忘擎起大旗、高歌前行。1991年,为纪念建党70周年,严肃带头创作了歌剧《党的女儿》。当时恰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有人劝他此时要“谨慎”,但他没有动摇,而是热情地创作。一个3天演完一部戏,18天完成剧本的老人,创造了戏曲创作史上的奇迹。莫要再软弱,莫要再悲哀,挺起胸,朝前站,生死和党心相连!风云突变,革命高潮变成低潮。国家有难,忠臣在,雪压青竹节更高。你看那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星,关山飞跃一路洒下光明,咱们就跟着他的脚步走,哪管它道路平不平……听着,在《党的女儿》的这些唱段背后,很明显,严肃对党极其忠诚,对党坚信不疑。对此,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动情地说:“半个世纪前,颜老就举起了红旗。从那以后,他用一生的心血绣了一针一线,终其一生。”着名作曲家王祖皆说:“这个剧本充满了阎老对党的忠诚,很像他对时代的宣言书,里面许多地方都带有他自己的情感,要不然他写不出这样的词来,这个戏也写不了这么顺,这么快。的确,没有真情实感,就没有动人心魄的文字,真正的忠诚和信念需要一生编织。后来,《党的女儿》荣获全国文艺最高奖“文华奖”,还被选作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彩车巡礼剧。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后称赞:“《党的女儿》给我们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对于这些荣誉,阎肃总是感到惶恐不安。他说:“没有组织,就没有今天的我!”他还引用了儿子鱼雨创作的歌曲《彩虹》中的一句话:“里面有一句写得很好的歌词,‘我带来的太少,带走的太多’,就像我现在的感受。”2015年5月9日是阎肃85岁的生日。第四代、第五代的4位“江姐”到家里给他过生日。那天,阎肃特别开心,他特别交待“江姐”们:你们永远都要听党的话,听组织的话,身体好,能干活,听招呼。即使到了天堂,站在地上说颜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风、写歌。
阎肃昏迷很多天了,网友们不断追问:“那个欢乐的老头儿啥时候能醒过来?”人们对这个邻家大爷和无冕歌王的喜爱发自内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颜苏越来越老,越来越红?国家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一番话或许可以解开这个谜底:有很多人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发展,就逐渐落伍了,但是阎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老精神不老”,他与我们祖国的进步、军队的发展、人民的喜怒哀乐,以及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和谐共振。这就是他永葆艺术青春,生命力旺盛的重要原因。如果你什么都不说,你会找到自己的路。纵观严肃的作品,与现在的时代相比,你可以说无话可说。面对长期和平环境下人们的国防意识渐渐淡化,阎肃用一首《长城长》唤醒了多少赤子情怀;面对改革开放初期“是姓还是姓”的思想困境和困惑,严肃用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告诉人们,改革之路就在自己脚下,激励人们勇往直前;面对海峡两岸的融冰之旅,他用《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呼唤着多少海外游子思念祖国母亲的心。“颜老创作的核心思想始终是根植性的。他在乎上天下地;他能理解中央政府的想法,知道人民想要什么;即使到了天堂,也要站在地上说。”央视军事频道着名主持人卫晨霞说:“阎老对‘军营大拜年’节目情有独钟,就因为我们总是去最偏远、最艰苦的边防哨所,他说我们为兵服务,节目‘走得早、走得远、走得正’。”在艺术界,严肃以平和正直、善待他人、不争名逐利、功德卓著著称。但是,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陋习,他以仁义严明给予教育;在是非原则面前,如果他不竞争,他更有勇气做到真实,有明确的爱恨情仇,永不屈服。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刮起一股恶搞红歌、扭曲主旋律的歪风邪气。阎肃第一个站出来坚决抵制,并在歌坛发起“大唱红歌、抵制恶搞”的倡议……他说:“我不怕一两个人骂,就怕老百姓戳我的脊梁。”有人说,燕肃就像一穗麦子,果实很多,但总是低着头。无论是文工团开会,还是参加新闻发布会,或是担任文艺节目评委、嘉宾等活动,阎肃总是提前到场,并精心准备。他的想法是:宁可我等人,莫让人等我。鱼雨印象特别深刻:“从童年到现在,当我和爸爸出去的时候,我在路上遇到了任何人,园丁、木匠、开水、厨师和小战士。他把上半身都欠给了对方,大喊:你好!”严羽说,这么多年,老严同志没有教过他什么道理,但他一直在示范一件事:尊重身边所有的人。国家京剧院院长张凯华回忆,在筹备迎接党的十七大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期间,有一次他们住处招待所的服务员提出与阎肃合影。不料阎肃说道:“不行,不行,明天吧。”后来才知道,原来阎老当天穿得很随便,第二天他穿着笔挺的军装与服务员合了影。铁肩担道义,妙手捧文章。有人总结说,严肃的一只脚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另一只脚坚定地踩在爱国主义和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上。在老伴的眼中像骆驼,在儿子的眼里像哥们庆祝严肃80岁生日。郭兴福
“在家里的阎肃什么样呢?”“不注意衣服,好好吃饭,把剩菜都拿走。我喜欢体验部队生活。要说爱好,除了看书看报,就是去看戏,听音乐。过去,老严常在星期天去天桥剧场。当时坐公交车要5分钱,所以他不忍心来回走。他毫不犹豫地以每小时16美分的价格观看了这部剧。”他的妻子李文辉说。李文辉至今犹记,人人传颂的歌剧《江姐》,是老阎用掉两人新婚的18天假期,没带她看一场电影,逛一次公园,在炕头上写完的。李文辉看过老严中学时代的照片,身体挺得笔直。但现在为什么是驼背?看着老严每天伏案苦读,她不禁想起了负重前行的骆驼。作为名人,每个人眼里都有一个阎肃的形象。这也使得阎肃有了不同的称谓:老阎、阎老、阎公、阎翁、阎老肃、老阎肃、老阎同志……有人还送他一句诗:学富五车老顽童,才高八斗述人生。虽然已经85岁了,但人们总觉得颜苏从来没有老过,也永远不会老。耄耋之年的阎肃笑称自己是“80后”,生活中的他也确如“80后”一样,热情拥抱新事物,嘴里常会蹦出“偷菜”“雷人”一类的词语。颜苏不排斥高科技,甚至喜欢和孩子玩电子游戏。为此,妻子李文辉没少抱怨:“我老了还玩游戏!”率真本色始终如一,阎肃的幽默随处可见。严肃曾把晚年写成一首顺口溜:“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沙滩。在沙滩上拍摄怎么样,我还是很容易享受阳光的。”有一次在活动现场,一位妈妈对儿子说,那是阎肃!孩子太小不明白,就问:“妈妈,阎肃是什么东西?”尴尬之时,阎肃笑着说:“孩子,阎肃他不是东西,他就是我呀!”下到部队去采风,在沙漠里打了个盹后,颜苏突然发现地上坐着蚂蚁。他会对蚂蚁说:嘿,这个地方还有它。这是艰苦的工作。你的生命力很顽强!“有时我的朋友有事找老阎同志,刚见面挺紧张,老阎同志总会说:咱们都一样,都是普通人,您有事别客气,我和我儿子没的说!一句话大伙儿都轻松了。”儿子阎宇说。在严羽的婚礼上,严肃上台念了一首金婚时为爱人写的诗《陪伴陛下》。千杯喜、百盅泪、万盏情仍然停留,一颗心,七个月,三个梦淡定从容伴君行……将惆怅、怨恼、寂寞、悲凉,都抛却;持有忠诚、理解、宽容、善良和武器……这样一句充满感激、情感、亲情和依恋的话,让人听了之后感到感动。但颜肃下来对鱼雨说:“你老婆和我老婆听不懂这个词。”一句话让正感怀中的亲友捧腹大笑。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天才是个大孩子”。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说“清心”。或许《燕肃》就是这样,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称得上“真善美”的艺术作品。“一场春雨,几片落红,南飞的大雁,西沉的落日,我都觉得是那样的新奇美好,世界在我的眼前每天都是新的。”阎肃说:“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不管活多大,在天地之间都是一个孩子。岁月你是挡不住的,生命规律不可抗衡,但你的心可以永远年轻。”今天哪首歌能叫醒他2014年,阎肃受邀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作为军队代表发言。他语出惊人:“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千尺不领情。严肃深爱这支军队,并且真心实意地爱着它。1952年,作为西南团工委青年艺术工作队的宣传员,严肃随队赴朝慰问参演部队,第一次来到枪林弹雨的前线,亲眼见证了“生死一瞬”意味着什么。一天,阎肃到另一个阵地去演出,当他徒步翻过一座山顶时,一下子惊呆了:山冈上的墓碑一个连着一个,一片接着一片,漫过整整一座山林,每个墓碑上方都涂刻着一颗红五星。所有的墓碑都朝着祖国的方向。“青山遍地埋忠骨,他们死也没必要穿靴子”。阎肃在墓碑前站了很久,泪流满面。一种悲剧性的骄傲萦绕着我。想想他们,还有什么是他们不能给予或给予的?从战场上归来后,严肃做了一个终生无悔的选择:当兵报国,至死不渝。黄昏后,当天边的彩霞伴着那清风,悄悄地爬上了山口,也正是我们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来吧,伙伴们,弹起那六弦琴,亮开你的歌喉,唱一唱青春,唱一唱友谊,唱一唱军营春秋。世界上谁能像我们一样,谁能像我们一样乐观大胆,敢于和死神握手;谁知道胜利时刻的欢呼,杀戮时刻的怒吼?各位战士,只有我们的战士这么有活力。夏天的热情,冬天的平静,春天和秋天的欢腾。这是一首阎肃作词,姜春阳新谱的军营歌曲,但阎肃至今却还没有听到。这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战友情和生命的奇迹。1986年,《军营里的男人》在部队里传唱。总部负责人找到了颜苏和老搭档姜春阳,希望他们再创作一首类似的歌曲。于是《军营春秋》应运而生,但这首歌在当时并没有流传开来。就在阎肃病重住院的几个月前,阎肃和姜春阳两位老战友在电话中再次聊起了《军营春秋》,两人不谋而合,这是《军营男子汉》的姊妹篇啊,应该把她重谱一下录成光碟。没多久,姜春阳就把录好的光盘发给了颜苏,但他没有等回复,左等右等,终于等来了老战友病重入院的消息。放下电话,姜春阳着急了,拄着拐杖赶到了医院...重症监护室内,隔着玻璃窗,姜春阳看到了昔日活泼开朗的老战友:静静地躺在那,戴着氧气罩,只露出半张脸,眼睛闭着。“阎肃,你要站起来!想想我们去西藏、唐古拉、五道梁写歌剧的时候。我们坐在一辆大卡车里,在如此高的海拔上穿着棉大衣。最后路上有五个人,三个人摔倒了。你坚持住了。那些日子你是怎么到这里的?你必须是个男人。你忘了你的“兵营人”了吗?你是个男人!你要站起来!”姜春阳冲着阎肃喊道。“老姜,老姜,你看,他的脚动了,他的腿也蹬了,以前从来没有动过。”阎肃的老伴李文辉在旁边也激动得喊了起来。“我认识我的老战友,当他走过五道梁,当他写《军营人》的时候,那种激动,那种幸福的神情!我认为用这个可以激活他,唤醒他。”这是阎肃住院后,两个老战友的第一次见面。回到家后,姜春阳猛然想起,阎肃还一直没听过新谱的《军营春秋》呢。“过两天,我再去看他,让他听听这个歌。”姜春阳心里想着。这一天,姜春阳第二次来到医院,久违的旋律在病房里响起。“阎肃,你听到了吗?这就是《军营春秋》!”姜春阳说。这时,阎肃竟睁开了眼睛,真的睁开了!医护人员说,这是颜老最近最好的一天。奇迹何以出现?姜春阳说,因为阎肃一生就是与歌声打交道,他对军旅的感情最深、最厚……结局由阎肃编剧的大型民族歌剧《江姐》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覃超
11月22日,四川成都,阎肃的战友们携《江姐》参加了首届四川艺术节文华奖参评剧目展演。当晚演出结束后,第五代“江姐”王莉随后登台:“最后,请让我们一起唱《红梅颂》。”“红岩上,红梅开”顿时响彻锦城宫剧场……此前《江姐》巡演,颜苏几乎每次都跟团,最后上台领唱。这已经成为团里的传统。只是,这一次,阎肃不能参加了!从1964年到现在,51年过去了,《江姐》重复了5次,一部剧唱了半个多世纪,历久弥新;演出了1000多场,演出依然爆满。江姐的形象已经成为艺术舞台上永不凋零的红梅,她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一部歌剧。以江姐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所展现的红岩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姜春阳说,歌剧《江姐》是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文工团上下齐心协力,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其中,阎肃居功至伟。试问,你这一生有几天?算算,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三天。跑过去的是昨天,奔过来的是明天,正在走的是今天。不要忘记昨天,认真规划明天,把握好今天。但愿明天,今天已成昨天,而你依然在我身边。春梦无痕,秋夜缠绵。喜欢歌唱岁月,喜欢流淌的时光。但愿明天,今天已成昨天,而我依然在你心间。这是颜苏的诗《昨天今天明天》。他总是喜欢在重大活动中背诵这首诗作为结束语。在阎肃65年艺术创作旅程,62个军旅冬夏春秋,莫非他总在问着、想着“昨天、今天、明天”?时至今日,颜苏仍然昏迷不醒。但,所有人都希望:他只是累了,这一次就让他好好睡一觉,歇一歇他就会醒来。大家都希望他一辈子都是传奇,这次他还是传奇,可以继续和大家一起写传奇。所有人都知道,无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他始终就在大家身边、心间!严肃和他年轻时的妻子。
2000年6月,阎肃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郭幸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