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福明 “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先锋胡复明的一生,纠结于哲学与政治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宋春丹
本文首次发表于《中国新闻周刊》第884期
2018年12月18日上午10时26分,当100名“改革先锋”名单在中途宣读时,镜头对准了人民大会堂83岁的胡福明。
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何、何载、谢高华、孙家栋、吴、李一宁,盲人企业家郑聚轩被安排坐在主席台第二排。当工作人员读到“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胡福明”时,他微笑着向每个满头银发的人挥手。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件黑色西装和红色领带是他最好的西装,他已经很久没穿了,这次他特意找了出来。
2018年10月24日,在南京的家中,胡福明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为《中国新闻周刊》慢慢清晰地回顾着自己的人生。当时他不知道,一个多月后,他会有这样的高光时刻。
他略带遗憾地说,如果有选择,他希望一直在学校教书,培养更多的学生。他说,如果没有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他现在可能是南京大学的一名退休博士生导师。
在他的终身好友、南京大学退休哲学教授刘看来,在与胡复明同时代的改革弄潮儿中,他很少有不“堕落”的晚年。“胡福明不仅从政治上安全落地,还与时俱进,这是非常难得的。”
年轻的哲学家
1955年夏,就读于江苏无锡师范学校的胡复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中国的1万名申请者中,只有200人被录取,可以说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单位领导给他买了一张去北京的卧铺票,给他20元钱做了一件棉大衣。接新生的公交车驶过天安门广场时,他看着天安门门的毛泽东雕像,激动和感激溢于言表。
1957年反右期间,他是大学三年级学生,在班里担任党支部副书记。5月中旬,北京大学开始贴各种大字报,有质疑统购统销政策的,有讲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有批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的,有对专业问题、纪律问题发表意见的,有向学校领导、党委发表意见的。很多中央和北京市机关的干部,其他高校的师生,企业的干部职工都来北大看海报,饭堂外人潮涌动。
一位教授写了一张大字海报,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胡福明看完很生气,和一个同学合作写了大字报反驳。文章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说马克思主义过时的依据是什么?完全是胡说八道。
大学毕业时,胡福明再次被命运选中。
他被分配到一家中央报社工作,但部门总支部书记找他谈话,说中央要求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为此,要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派有学习兴趣的人继续学习。“你喜欢哲学,坐着不动,适合读书。”
学校派出两名毕业生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一名是胡福明,另一名是杨春贵,后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
胡福明参加全国人大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冬天,全班同学去四季青人民公社倒白菜,剥烂白菜,摘叶子吃。一些学生脸上和脚上有浮肿,校长吴在看望宿舍的学生时流下了眼泪。在此之前,他是第一个反思“每个人都是对的”这一论点的人。
1962年12月,胡福明面临研究生的分配。人大跟他谈了六次,动员他留在学校。因为妻子无法从无锡转学到北京,他坚持回南京,被分配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当助教。
1963年第一学期,胡复明给二年级学生上了一堂毛泽东思想课,讲授《毛泽东文选》。
南京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当时是南京大学哲学系大二学生。胡复明曾两次监督他的学术论文,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密切。
77岁的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胡福明出生在农村,受过良好的教育,对社会有着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年轻教师中。
刘记得胡福明喜欢抽烟,只抽最差的烟:几毛钱一包的丽华牌烟。因为妻子叫张丽华,同事们经常拿他开玩笑。
不久,匡亚明来到南京大学担任校长,还做了《毛泽东文选》的讲座。他很佩服胡复明,重用胡复明。
“国庆节不是你的”
“文化大革命”后,匡亚明被推翻。作为匡亚明的左膀右臂,胡福明也被贴上了“黑帮”的标签,并被批评了三次。
1966年国庆前,一位红卫兵训话胡复明等人:“国庆不是你们的。你只能在家里守规矩,不许出门。”他记得当时很震惊,心想:“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我们的祖国?”?谁驱逐了他的国籍?
刘说,从那以后,胡福明开始为国家的未来担忧,对体育产生了消极情绪,成为了一名吟游诗人。
在战备疏散“一号命令”下,南京大学部分文科人员下放到溧阳果园。每个人都很沮丧,觉得自己的未来不确定。胡福明身体很好,会种地,准备送家人下乡。他后悔自己读了20年书,从一个贫穷的中产阶级农民变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黑帮分子”。
1971年初冬的一个下午,胡福明和妻子张丽华都接到通知,晚上7点在礼堂召开党代会。每人发一张准考证,凭券入场。
张丽华问胡福明:“什么事?太神秘了。”胡福明说:“党内可能有大事件,可能有反党集团。”张丽华问:“谁?”胡复明说:“可能是林彪。”
他不是先知,而是哲学家。他非常注意观察形势。文革期间,他特别关注林彪、江青。
近年来,胡福明和刘仍然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回忆文化大革命,他们的理解还是一样:“70年代以来,我们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认为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做法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不得人心的。
20世纪70年代,高校开始恢复招生。因为出身好,胡福明被任命为政治部党支部委员,主持哲学系的教学和日常工作。
1973年9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刚入学的大一新生郭广印在老九楼和十号楼之间的草坪上第一次见到了胡福明。郭广印记得胡福明年轻,满头黑发,言谈举止中透着学者的风范。
在当天的新生入学教育中,胡福明用平和的语气告诫学生,学哲学的一定要精通天文地理,知识结构合理,练好笔杆子和嘴巴,有敏锐的洞察力。他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要相信它,要用它。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胡福明是一位学者和战士。他上课有很浓的无锡口音,思想解放,思想犀利,经常迸出思想火花。
胡福明在写作和思考的时候喜欢抽烟,一根一根的抽,有时候甚至不用火柴。每次郭广印见到他,都能感受到他忧国忧民的心态。
胡复明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期间。图片提供/胡福明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了。在南京大学揭批“四人帮”第一次会议和江苏省委一万人第一次会议上,胡福明第一个发言。
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联合发表社论《学好文献,把握大纲》。胡复明注意到文章中有两句话:“毛主席的一切决定都坚决拥护,毛主席的一切指示都坚定不移地执行。”在他看来,这两句话是当时中央领导人的编辑主题和指导思想。因此,他能理解为什么粉碎“四人帮”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平反邓小平,恢复邓小平的领导地位,平反“四五”运动,而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却置之不理。
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考虑,胡复明决定写一篇批评“两个凡是”的文章。并且决定,单独写,不要和别人讨论,以免连累别人。他想,人生难打,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有责任清理源头,恢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色。
胡福明回忆说,当时他工作很忙,一边讲课一边做科研和行政工作,所以这篇稿子的写作拖了很久。
7月初,胡福明的妻子张丽华查出肿瘤,在江苏省医院住院准备手术。白天,女儿和儿子轮流陪我,这些来自郭广印的年轻同事会帮助我。晚上,胡福明会陪着我。他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大量原著分批带到医院,晚上在病房走廊的灯光下查阅,做笔记,找出了40多条伟人相关语录。半夜,他把两三个凳子放在一起睡了一会儿,醒来后继续写。直到一周后,张丽华才出院。
8月底,8000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几经修改写成。为了安全起见,文章的主要论点都参考了经典作品的原文。第一部分谈“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毛泽东的名言。第二部分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这些都是用实践检验他们理论的模型。第三部分批判林彪的“句句都是真理”,尤其是“高峰论”和“人才论”。
当时,郭广印毕业留校任教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室,胡福明任教研室副主任。郭广印记得,胡福明住在学校外二新村附近的15栋老房子里,一栋朝南,一栋朝北。一个朝北的房间里堆满了书和杂志,用作自习室。每次郭广印来找胡福明,都会看到他在朝北的房子里看书。
在那段时间里,胡复明谈得最多的是如何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如何看待领导人的讲话,如何理解检验真理的标准等等。后来她才知道,胡福明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在这个时期。在她的印象中,胡福明的黑发现在是霜色的。
文章写完后,胡福明不知道往哪里发。他想起了《光明日报》哲学组组长王。1977年春,在江苏省委党校召开的理论研讨会上,胡福明会见了王。当时,胡复明在会上发表讲话,“谁反对生产力理论,就是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王告诉他,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分享了他的观点,并向他索要手稿。
手稿发出后,没有任何消息。
1978年1月19日,沉寂了四个月的胡复明突然收到王的来信,信中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已大致整理完毕,文中提出的问题颇为尖锐。请认真把握尺度,不要让人觉得马列主义“过时了”此后,胡福明多次修改文章,但一直没有发表。
4月,胡福明赴北京参加全国哲学研讨会。会议期间,王带他到光明日报,在杨锡光社长办公室讨论修改事宜。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光明日报的马培文、王也参加了。杨锡光说,要加强针对性和打击性,但要写得更严谨、更细致,不能让人抓辫子,也不能给别人把柄。
全国哲学研讨会结束后,胡福明住在光明日报招待所,继续修改稿件。当时杨锡光刚刚上任,住在招待所。他告诉胡福明,上任前,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的胡耀邦找他谈话,要求他改变《光明日报》的面貌,从推行“两个凡是”到推动拨乱反正。杨锡光表示,光明日报应该从这篇文章中换脸。
五一前,杨喜光又去看望了胡福明。他说:“现在文章是在校样上署名‘胡复明’。我会和你讨论的。当这篇文章正式发表时,它将在第一版发表,你将不再使用你的个人名字。你怎么看?”胡福明立即同意了。杨锡光很高兴,说:这篇文章要在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同志的帮助下修改。最后要经过站得高的胡耀邦同志审定。
在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近10年的刘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有一天胡福明去省委宣传部合作组找他,他们在省委食堂吃饭。胡福明说:“老刘,现在这篇文章不是我的主。我得为中央党校修改一下。如果发表了,我就要坐牢了。”刘安慰他。不用太担心。“四人帮”垮台了。既然决定送,就没有政治责任了。
刘认为,胡复明这篇文章的成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邓小平等老同志需要一个理论武器来否定文化大革命,进行改革开放。胡复明的文章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
郭广印还认为,时代造就英雄。当时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术氛围非常活跃,思想相对解放,这是胡复明写这篇文章的条件,但同时他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思想造诣和理论水平。
南京大学官网评论胡福明获评“改革先锋”称号的消息:
“胡复明教授以共产党员的巨大勇气和知识分子的坚强承诺,勇敢地开启了思维方式,勇敢地开创了时代潮流,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作为文章的主要起草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理论界炸开了一个“春雷”。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真理标准讨论,拉开了解放思想的序幕,对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政治学学者
1980年,江苏省委邀请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作为江苏省代表出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的公审。匡亚明因工作无法脱身,建议胡福明参加庭审,得到省委批准。
11月,胡福明来京参加特别刑事法院第一审判庭对江青、张春桥、姚、、陈伯达的审判。在他的印象中,江青像个泼妇,一直无赖;姚、、陈伯达态度较好;张春桥没有说话,也没有认罪。
他住在京西宾馆,喜欢在没有庭审的时候静静思考。
1982年11月初的一天,胡福明接到南京大学党委的通知,说江苏省委领导要找他谈话。
省领导与胡福明谈了将近半个小时。他了解到,经省委研究,他决定调他到省委宣传部担任副部长或做理论工作。胡福明很惊讶,说没有工作经验做不到。对方说:“没有经验就去工作,积累经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习游泳,这个哲学道理你很清楚。”胡福明要求过几天再考虑,对方同意了。
经过考虑,胡福明给学校党委发了一封信,报给了省委,表明他仍然愿意留在NTU教书,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服从了组织安排。如果他不适应宣传部的工作,希望省委能批准他回到南京大学继续任教。
胡福明被调到江苏省委宣传部。报到几天后,他向部长请假,回到NTU领取工资。他被告知工资关系和行政关系已经转到宣传部。这时,他意识到自己不再是NTU的老师了,他感到有些沮丧。
郭广印说,他能感受到胡福明对学校的怀念。去了省委宣传部后,他并没有完全放下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校的很多老师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当他被邀请时,他几乎总是来参加南京大学的重要活动。每次学生回到学校,他都坐着轮椅去参加活动。
胡复明到宣传部不久,老部长退休了,带来了新部长。1983年,胡福明开始担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在胡福明看来,在宣传部工作最难的是对意识形态的把握。例如,“消除精神污染”很容易混淆不同性质的问题,扩大反精神污染。
胡复明表达了对《中国新闻周刊》的感情,说他是一个温和激进的学者,不适合从政。
不久后,江苏省委决定将胡福明调到江苏省委党校担任校长。这是个例外。当时党校校长一般由省委书记或副书记担任。胡福明觉得这份工作更适合自己,可以继续从事理论研究。
当时全国各地的党校主要讲授《共产党宣言》、马列主义六大书等原著。胡复明对此不满,决定在自己的统治下进行改革。他要求江苏省委党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进行。“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最大的努力。”
胡福明还组织党校师生考察苏南发达地区企业,走访广东等改革开放前沿地区。他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学具有不同于哲学的重要价值,但“我自己并不是经济学专家”。
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前,胡复明想写一篇文章,说明“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决定社会经济制度性质的是所有制,而不是管理方式。遗憾的是,由于对经济学的理解不足,无法写成。
1984年12月至1994年12月,胡福明连任两届江苏省委常委。1995年,60岁的他调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2001年夏天,他正式退休。
近年来,郭广印和胡福明经常在各种会议上见面。郭广印注意到,胡复明经常以深入乡镇、企业、厂矿、苏南苏北、东西部等地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形势、提出问题、提出建议,不失学者敏锐的现实感。
晚年的胡复明,桌上总放着烟灰缸、放大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文选》《习近平治国论》等书籍,还有《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报纸。但是他的视力已经严重恶化,用放大镜很难看清楚。他只能让妻子张丽华每天给自己读《人民日报》,在电视上听《新闻联播》和《温超天下事》。
书房的墙上,有北大南京校友会赠送的书法作品:“改革开放先锋,德高望重,杰出校友。”但他最喜欢的是一位书法家在2008年北京参加真理标准大讨论30周年后送给他的作品:《第一声音》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第2期
免责声明:《中国新闻周刊》稿件的发表必须获得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