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事帖 卖出2.07亿元 曾巩《局事帖》卖家却几乎未赚钱
日前,中国嘉德春拍的曾巩《局事帖》以加佣金人民币2.07亿元的价格再创个人书法作品拍卖纪录。然而刨去购入成本、税费、佣金和通胀,卖家收益或许还不如去买理财产品?
曾巩的“局帖”。
5月15日深夜,现身中国嘉德春拍大观夜场的曾巩《局事帖》再传消息,以1.8亿元人民币落槌,加佣金为人民币2.07亿元,再次创造个人书法作品拍卖纪录,一举夺得此次夜场拍卖的头筹,为提振市场信心贡献良多。网上对此纷纷叫好,并戏称《局事帖》是史上最贵的纸片。这个“局驿站”真的很贵,面积不到1平方英尺。全文如下:“局内闲暇时间较多。走远了,教理论的好处,三年。深陷贫困,被官职冗繁所迷惑,有什么乐趣吗?虽然被别人取代是幸运的,但被别人取代是闻所未闻的,每天都会被人看着。如果你能逃避和放松,你就能从圣人的力量中做到。夏秋之交。走出家门,因为感谢,平凡没想到万一。把于吉按部就班地珍藏起来,并在此之前给他打电话。我会专门问这个问题,不会声明。龚又拜运气,又谈圣贤无党。27号。我愿意开始。”全文共124字。有人做过统计,每个字的平均值是167万元。有人形容一个字可以买两辆宝马。 回顾历史,曾巩《局事帖》于1996年在纽约佳士得首次进行拍卖,以人民币450多万元成交,由此名闻天下。2009年11月22日,《局事帖》再次现身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根据官方公开的拍卖数据,以高达1.0864亿元成交,刷新了当时中国书法作品的拍卖纪录。此次时隔不到七年,《局事帖》重出江湖,再度重新拍卖,增值将近一个亿。当我们欣喜的时候,如果单纯从市场投资的角度冷静看待,其实这个“局帖”的利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厚。这里我们不妨为卖家算一个经济账。首先,即使假设这次拍卖公司对卖家极其慷慨,也给予了相当优惠的待遇,没有向卖家收取一分钱佣金。然后,跌价1.8亿元减去当年采购成本,毛利7136万元。但是这些钱进不了你的口袋,你还要交税。税率约为成交价的3%,即540万元,所以实际为6596万元。平均来看,其7年投资期年化收益率不足10%,仅为6.07%。略高于该行4.2%的理财产品年收入。事实上,任何投资都应该考虑资本收益和回报。如果扣除通胀率,回报率会更可怜。如果卖家要支付拍卖公司的佣金,收入会更少,所以可以说他没有赚到钱。可能还不如买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其他投资组合。如果擅长资本运作的投资者想跟你算复利,或者高风险项目的投资回报等。,情况可能会更糟。那么,一亿元你会这样玩吗? 记得多年前,笔者曾撰文就这件曾巩《局事帖》讨论过宋代用纸的“反故”问题。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古代公文按例多数由官署“书办”代劳,少有亲笔。尤其碰到宋代的书札,特别是官样文书宽大行距的,更要加倍小心,很难遽然断定是否亲笔,尤其是在没有旁证的情况下。所谓“书办”,就是专业抄写文书公函的书记员,与后来的专业打字员类似。其正式名称在宋代笔记里叫“掌笺奏书史”。古代的纸很珍贵。为了有效利用旧纸,宋人通常不仅回收旧纸制作“复活纸”,还直接在字纸背面书写或印刷,这被称为“反理”。明代张玄《疑尧》记载:“每见宋代板书,常以公文翻之,以行印之。比如《知雷平编》,一部40卷的书,是傅园二年、崇宁五年的公私文书。它的纸非常厚,背面光滑,因此可以兼得。”也就是说,当时印刷的许多纸张都是用公文、信件的旧纸反面印刷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局帖”的背面是南宋《三国志》的一页,经专家鉴定为“王宗”,是南宋初期著名的刻工。很多年前,上海博物馆从王南平的收藏中购买了一本宋版的书,书页反面也保存了大量的宋代文献。开馆后,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宋人佚书》为名出版了一本书。这些都是“倒错”的例子。“局邮”的一部分。
史料记载,曾巩的墨迹稀如星凤,至少在南宋时期就难得一觏。就连他的推崇者,晚他半个多世纪出生的着名学者朱熹,据说在五十年间才得以一见真迹。因此不妨乐观推测,这件《局事帖》当时是被人当做普通的公文书信一般处理,拿去印刷书籍了。一直到明代才被好事者发现,并由何良俊、项子京等人递藏,从此才焕发灵光奇气,流传有序,并在今天创造天价。话虽如此,高价艺术品的财富效应其实不仅仅体现在资本回报上,更是富人“地位财富”的展现。如果单纯看投资效果,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如果这个作品的主人明年想卖,即使一分钱不赚,新买家也要付出2.454亿元才能变现,多花近4000万元。如果托运人也选择七八年后再卖,那么我估计大概要拿5亿元才能有保障。 嘉德此次“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共有46件质量上乘的作品面世,最终成交率67%,意味着有三分之一流标,其中不乏重要标的。全场总成交6.67亿元,一件《局事帖》即贡献了31%的份额,而且它和《宋克临急就章》墨迹以及《唐贤写经遗墨并近代诸家诗画》三件拍品就贡献了全场一半以上的成交总额,这些数据似乎说明拍卖市场的“贫富分化”日趋明显,“寡头”拍品炙手可热。总之,其中一些现象值得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