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保万金 300+房企“厮杀”22城795宗地丨公司篇
乐居财经讯 伴随着22城第一轮土拍全部落槌,房企上半年攻坚战也告一段落,这次土拍,没有输家。
房企报名激进、举牌强势、抱团抢滩、溢价率攀升、利润空间紧缩、头部房企和本土实力房企强势争夺……这已然是22城首批集中土拍呈现出的普遍现象。
而在这一轮土拍中,我们也看到了在面临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为生存和欲望而展现初的房企百态。
气势恢宏:融创横扫多个NO.1,招保万金很强势
此次土拍,300多家企业参与了795宗土地的竞拍,在土地集中供销两旺的这个时机,房企们必然背水一战。
在统计的企业拿地宗数和拿地金额等多个榜单中可以看出,融创已经拿到宗数第一、成交金额第一、新增土储建筑面积第一3个NO.1。
除此之外,百强名单中,国企/央企进军路线十分明显,几乎在各个城市都参与了竞拍和落子。保利/招商分别落子15城和10城,TOP50中,国央企业落子布局已成碾压之势。
比如广州首次集中出让第一天就几乎是国企、央企和大型房企的主场,越秀地产拿下4宗,融创拿下2宗,招商蛇口、华润置地也有斩获。第二天越秀地产、招商蛇口、碧桂园、融创仍然活跃,越秀地产联合中铁建拿下南沙区横沥岛地块后,又拿下云区广龙路一期地块。
而在炙手可热的长三角,苏州出让首日时,央企&房企占比首日总金额的68%;第二天央企&国企占比今日总金额的63%。两天均稳定在60%以上,累计占比高达66%。
另外在优质地块上,数十位房企抢一宗地也是司空见贯。
以合肥为例。土拍新采用“竞地价-竞配建-摇号”三个阶段,12宗宅地中有4宗进入到竞配建阶段,另外8宗都触及最高配建面积,进入摇号阶段,尤其是滨湖区02号地块的摇号,43家房企全部都选择参与。
多个“马甲”公司为提高同一幅地块成功率的行为也并不少见。克而瑞报告认为,接下来或将有更多城市更新完善土地出让规则,比如第二批集中出让中或将有更多城市进入“竞品质”阶段。
土储分化:TOP100占比超8成 70万套房入市供血
克而瑞数据显示,5月份34家头部房企单月业绩同比增长,30家单月业绩环比增长。融创单月实现业绩704.9亿元,同环比分别大涨56.0%和28.8%.此外,保利、中海、招商、龙湖、世茂等房企也表现突出,单月业绩同环比增长显著。
伴随这些货值的枯竭,下半年的土地储备已经迫在眉睫,这也是头部房企在热点城市中大杀四方的根源。
此次22城中新增土储面积前十名的房企总共储备约2328.7万㎡,按照1套100㎡计算,约可以造出23.28万套新房,平均一个城市新增1万多套新房。
万科在此次22城中全面进驻了15城,重点投资宁波、南京、宿迁、杭州等长三角城,单1-5月份累计新增货值近两千亿。
一向稳健的龙湖这次在集中土地出让上也以247.6万方的成绩位列TOP4,此外旭辉、绿地、金地、中铁、中国铁建、华润、招商都取得了100万方左右的新增可售的建筑面积。
此外,我们看到TOP100强获取的新增货值就占据了此次300多家总货值的83%,30强房企共计拿下260宗含宅地块,占集中供地的4成左右,中小房企在货值储备上依然难以和头部房企抗衡。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集中出让中,也有不少全国性头部房企也表现的十分低调。
国贸、朗诗、海伦堡、首创、新力等房企由于报名宗地有限,且在利润空间呈现精细化转型后,只获得约10万方左右的货值储备。
本轮300多家企业共获得69920073㎡的储备,这意味着近70万套房子将在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极大的弥补热点城市的新房短缺。
正面厮杀:“强龙已压地头蛇”
强龙和地头蛇之间的战斗由来已久,本轮集中出让也不例外。
TOP100房企已经实现单月销售操盘金额11192.8亿元,环比增长8%。从今年以来的累计数据看,百强房企整体的销售操盘金额同比增长51.3%,较2019年同期也增长39.4%。
有数据统计,4月广州成功卖出42宗涉宅地块,其中由TOP10房企中融创、招商、华润和碧桂园仅拿下7宗地块,总体占比不到16.67%。2016年31宗涉宅地块中由TOP10房企斩获的地块高达15宗之多,占比达48.39%,而2020年这一数字下降到16.5%。
但在首轮集中供地,头部房企却在广州就大杀四方。今年前5月,融创在公开市场的拿地金额已经超过900亿元。在广州和杭州2城的首轮集中供地中,一口气就拿下6宗。
此次成都集中拍地中,成都本土房企人居力压头部房企共获得位于天府新区、龙泉驿区和温江区的4宗地块,总金额53亿元高居第一;龙湖则以18.7亿元取得龙泉驿区一宗地,位列第二;龙光竞得2宗地,成交金额18.4亿元,排名第三。
短期来看,在首轮集中供地中规模房企的优势仍将延续,行业集中度仍会继续提升。
但对于未能成功拿地的企业来说,及时转移城市布局、拓宽拿地渠道将是获得土地储备重要方式,但如何在利润和规模之间做进退取舍,也是此类房企面临的一大考验。
这次土拍就有不少跨省拿地的“睿智”企业,安徽伟星在合肥首轮拍卖一无所获后,在武汉却拿下炙手可热的光谷佛祖岭P072号地块首次进驻武汉。与此同时武汉城建在苏州拿下备受关注的科技城32号地块,首进苏州。
其实随着城市格局扩张,板块持续外延与发展,郊区的规划与配套逐渐完善,也成为承接主城外溢需求的主要阵地,市场基本面持续向好,近郊与远郊的价值也得到了更多认可。
抱团抢滩:集中拍地时的生存策略
自4月15日长春打响集中拍地“第一枪”至今,22个重点城市中,溢价率超过30%的就有110宗地,房企的参与度很高,地块竞争激烈,部分城市的土地溢价率被推高,多数城市溢价率“限高”,自持和配建比例大增,成本加大十分明显。
拿还是不拿,已经不是房企考虑的首要问题了,必须广撒网,勤收粮,平衡利润空间。
土拍“游戏规则”更改后,竞拍策略也会随之改变,所有考量资金压力、防范风险等多方面因素,多家房企“抱团”拿地已成为新策略。
比如在广州土拍中,越秀+南投+中铁建、招商+弘阳、上坤+徐福组成联合体,其中越秀及其联合体拿下6宗地块。重庆46宗土地中,金科+美的置业、融创+大发、大唐+金科、龙湖+重庆颐天康养等联合体共拿下8宗地块。杭州有5幅地块为联合竞拍竞得。
在北京参与首批集中土拍的50多家房企中有37个联合体,其中“金地+华润+保利”抱团报名了16宗地块,在北京已成交的地块中有6幅地块为联合体竞得。
与其说22城首次集中出让是对楼市调控的一步棋,不如说是对房企拿地能力和降红线能力的一次深度体检,拿地的欲望和状态就是一级市场的体温表。
第一轮规模房企“厮杀”之后,第二批集中供地或将是观战类房企和中心和中小型争夺的绝佳时机。
2021年已经过半,这一轮楼市暴涨周期之后的回调深度很大取决于下半年的供地规模,限价、摇号、竞自持等组合拳下,房企取地生存策略依然是一个动态迷局。
武汉此次土拍呈现出热度分化明显的特征,除了溢价率高于100%的以上三宗地块 ,还有1宗P034号地块溢价率也达93.83%;有2宗地溢价率超过80%,另有二十余宗地溢价率为0。
整体来看,34个地块溢价率高于50%,集中在重庆、武汉,青岛、郑州、济南也有有少量分布。溢价率高于50%的地块中,重庆占据了22宗,成为众多房企争夺的重点城市。溢价率在30%以下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南京、郑州、宁波和福州。此外,整体统计中,共有三百余宗地溢价率为0,集中在武汉、青岛、长沙和长春,天津和郑州也有一部分。
作为首都,北京的第一次集中土地共出让30宗、成交金额位列第二,但楼面地价控制在5-6万+区间,溢价率更是在2.5%~14.99%之间,可谓是全国土拍教科书级别。
文章来源:乐居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