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馆陶县 邯郸市馆陶县
河北县情概览——馆陶县 河北,简称冀,被称为燕赵之地。河北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河北平原,面积为18.88万平方公里。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接壤。河北省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河北地处中原地区,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河北省辖11个地级市、47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95个县、6个自治县,共有1970个乡镇、50201个村。 今天为大家介绍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 馆陶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毗邻。全县辖4镇4乡277个行政村,总面积4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万亩,总人口36万人。 馆陶是千年古县,赵王“在城西北七里陶丘侧置馆,故名馆陶”,自西汉初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 馆陶县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蛋鸡之乡、中国黄瓜之乡、中国黑陶艺术之乡、中国轻工轴承之乡、中国粮画之乡、中国漆画艺术之乡,先后荣获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县、中国金融生态文明县、新中国60年发展中国最具投资环境县级城市、浙商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中国特色农业十佳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富铬黑小麦种源基地、全国优质黄瓜生产基地示范县、河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百强区县等荣誉称号。机构的演变 馆陶县区位示意图馆陶县在古代是冀州之地。春秋时属关,后属赵,秦属东郡。西汉初年,位于馆陶县,隶属魏县。三国魏、黄二年,设立阳平县,馆陶县隶属于阳平县,馆陶市是阳平县和馆陶县的行政公署。北魏、北齐、北周仍属阳平县。北周第二年,大象被安置在阳平县毛州,馆陶县属于它。馆陶市也曾是州、县、县级行政公署。隋黄凯三年弃阳平县入茂州。隋大业二年弃茂州,次年涠州改属舞阳县,仍辖馆陶县。初唐时属涠洲国。武德五年,割涠州馆陶、观市、堂邑,周贝临清、清水迁址毛州,领事馆管涛、观市、堂邑,临清、清水、沙丘迁址;贞观元年,茂州废,馆陶属之;天宝元年,涠州改为魏军,仍治馆陶县。德二年,魏军复属涠洲国,馆陶县仍属之。西宁五年,永济县降为镇,并入馆陶县为名府。元代属中书省东平路。元二年属周浦。明代洪武二年七月,馆陶县改为山东东昌府;明洪武三年弃郡,不久复置,仍属东昌府;弘治二年调临清府。清朝属于东昌府。民国元年,馆陶县改为鸡西路。民国年间,鸡西路更名为东路,属于东路。民国17年,属山东省聊城地区。民国26年,七七事变后,馆陶县抗日政府成立,隶属冀南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属于邯郸地区;1952年划归山东省德州地区;1953年划归山东省聊城地区;1958年撤销馆陶县建制,并入冠县;1961年,馆陶县恢复,仍由山东省聊城地区领导;1965年划归河北邯郸地区;1993年7月,划归邯郸市管辖。物产资源 馆陶黑陶馆陶的特产是“一白二黑一黄”: 一白:即蛋鸡。馆陶县是全国知名的“中国蛋鸡之乡”“省级蛋鸡生产基地”。全县蛋鸡养殖规模达2016万只,具有“大午金凤”“京粉2号”“丝毛乌鸡”等蛋鸡新品种,形成了集蛋鸡养殖、贮藏加工、设备制造类、运输销售、兽药饲料加工等相关企业的完整蛋鸡产业链。二黑:一是黑小麦产业。馆陶县生产的箕子439黑小麦是我国第一个富铬黑小麦品种。箕子439黑小麦富含三价有机铬、硒、锌、花青素、膳食纤维、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具有食、药、保健功能,特别是三价有机铬具有激活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食品原料。第二,黑陶产业。馆陶自古以来陶瓷业发达,属于典型的龙山文化体系。古馆陶之名始于黑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馆陶黑陶作为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呈现于世,集陶瓷艺术、漆艺、镶嵌艺术于一体,形成了包括雕版空、浮雕、线雕、影雕、绘画、漆画、镶嵌等多个系列,千余个品种,被誉为“地火艺术、力与美的结晶”。陶山黑陶代表人物尹俊廷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国内黑陶行业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北京奥运会上,黑陶艺术品“国宝”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体育代表团团长。 一黄:即黄瓜。2018年,“馆陶黄瓜”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了国字号地域“身份证”。馆陶县黄瓜种植历史达1300余年,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11.6万亩,年产值8.1亿元,被农业部列入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被农业部国家优质农产品中心授予“中国优质黄瓜生产示范基地”,被中国蔬菜流通学会命名为“中国黄瓜之乡”。同时,馆陶现代农业园区还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河北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总体经济形势 馆陶县雄安外迁项目产业园区2017年,馆陶县地区生产总值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5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54.99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33.28亿元,增长11.4%。财政总收入6.3亿元,比上年增加18.4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5亿元,同比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151.6亿元,比上年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亿元,增长10.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37万元和1.18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2%和9.7%。年末个人存款余额77亿元,较年初增长18.79%。全县在建项目5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6个,投资68亿元。省市重点项目13个,投资20.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5.5%。民生公共支出15.27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