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 马瑞芳谈名医父亲:刚柔并济 一心奉公
10月26日,著名学者、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携新书《煎饼花》做客齐鲁论坛,与观众分享一个书香门第百年的悲欢离合。在马瑞芳的家庭故事中,读者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品味了书香门第有趣的日常生活,几代人的智慧和情感选择,以及仁人志士的家情国情。
马楚珍
马瑞芳的父亲马楚珍,是青州名医,解放前给贫困群众免费看病。20世纪30年代,马楚真同情共产党,支持地下党的工作。他的老朋友是“忠勇”抗日英雄、后来的山东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冯一之。马瑞芳说,“冯叔”等八路军经常藏在父亲“洪生昌”中药店的后院,父亲的书房是青州地下党官员定居的地方。
马瑞芳在《煎饼花》中写道:1942年,“我爸”看到日军在街上张贴的“冯一智被活捉有理”的唬人告示,以为是真的。“哭着回家,就在我爷爷来看孙子询问情况的时候,我爷爷同意我爸冒险去收冯宜芝的尸体:‘走吧,你老婆孩子,我会安慰自己的。’在当时危险的环境下,马瑞芳的爷爷和父亲令人敬佩。
马楚珍晚年与冯一之合影
1946年,马楚珍参加革命,成为干部之一。马瑞芳说,他的父亲与当地地下党领导人交朋友,这使马的家人成为间谍的眼中钉。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特务阴谋夺取“马”全家,被昌潍特勤公安处破获。公安局的同志担心特务的残余,提前转移了马瑞芳的父亲,派出大批警力保护马家。
解放后,马楚珍历任宜都县土改委员会主任委员、宜都县人大主席、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50年,马楚真在怀仁堂给毛主席敬茶,周恩来总理称赞他:“好美!”
工作期间,马楚珍冒着生命危险为各种事务奔波,经营织布厂,带领少数民族发展经济;鼓励青少年上学、参军、就业,改变回族落后的文化状况。他死后,被无数人怀念和怀念。马瑞芳在书中提到一个细节:“有多少人生病的时候会想起爸爸?我说不上来,有很多人,尤其是回民区的人,把过去给他们开的药方保留下来,生病的时候拿出来,好像是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