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群 原创 才63岁的于立群 为何会选择自尽 郭沫若的一封信“功不可没”
原标题:年仅63岁的于立群,为何选择自杀?郭沫若的信是“不可或缺的”
1979年2月25日,郭沫若的遗孀于立群在北京上吊自杀。这时,距离郭沫若去世只有8个月。是什么导致于立群做出这样的决定?
当时的官方消息是“和姐姐一样,她患有精神和疾病”,但有句老话叫想知道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她背后的驱动力是郭沫若遗物的一封信。
在评论历史人物时,我们往往只谈功过,而忽略了他们的个人道德。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郭沫若作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著名的古代文献学家和考古学家而闻名于世。相比之下,于立群夫人的“名声”显然要小得多。在他们的背后,郭沫若无数的情感纠葛也暴露出“耳聋”问题,这在历史讨论中几乎是有选择性的。
于立群出身名门,祖父在石梅,是一位坚定的洋务派人士,曾担任李鸿章的副官十余年,为两广教育事业贡献良多。作为佛教徒,他没有结婚,而是收养了于立群的父亲作为继子。
但是,在民国的动乱中,兴亡难道不常见吗?之后,余的家庭逐渐变得孤独,的父亲甚至以变卖家产为生。
当她越来越大时,她不想辍学。她的姐姐于立忱擅长书法,为了挣学费,只好在北京和平门外摆摊给别人写春联。而书法造诣极好的大姐靠写对联挣钱,实际上可以维持几个人的学费。于立群不禁从心里佩服和欣赏姐姐。
后来她姐于立忱考上北平师范大学后,搬到宿舍寄宿,而于立群则来到她爷爷岑春煊在上海的家,她在家里只有一点不好意思。
才华横溢的于立群在她14岁的时候就被歌舞剧俱乐部录取了。后来,于立群进入上海电影学校,出演戏剧和电影,并成为上海的一个轰动一时的明星。姐姐于立忱在师范大学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虽然她被捕了,但她被《大公报》社长张季鸾聘为记者。仰慕她才华的张季鸾,给当时患有肺病的于立忱补贴,让她去日本治疗,并任命她为驻东京记者。
在东京,于立忱遇到了已经是丈夫的郭沫若。比起字面上的一见钟情,简直无耻到了私德之上。
就这样,于立忱和郭沫若一起获利三年多。在此期间,他们两人亲密无间,甚至在李晨的时候,还发生了怀孕和流产。《大公报》停止支付于立忱的日本之行后,于立忱被迫回到上海与郭沫若分离,甚至于1937年上吊自杀。对于于立忱的死,与姐姐感情深厚的于立群并不知道具体原因。只是因为疾病和抑郁,姐姐于立忱才选择了这样的结局,活了下来。
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身在日本的郭沫若决定回国,投身抗日战争。于是他不辞而别,离开了日本妻子郭安娜,毅然回到了上海。
回到上海后,在朋友的介绍下,郭沫若和于立群“一拍即合”。
面对比自己大24岁、成就斐然的郭沫若,于立群的心中充满了少女般的敬佩、希望和热爱。
而后,随着日本侵略者的不断深入,对中国的侵略导致了流离失所的生活。从香港到广州,再到武汉、重庆,两人产生了一丝一毫的摩擦,同居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1939年1月,在周总理的见证下,郭沫若和还办了一个新的婚礼。
在婚后生活中,于立群专注于丈夫的事业。
就在抗日战争胜利,丈夫郭沫若成名,解放战争明朗的时候,远在日本的郭安娜,与郭沫若断了11年的联系,得到了郭沫若的消息。
他带着孩子去中国找一个从未联系过他的丈夫。这时,于立群和郭沫若已经有了孩子,但他们避开了安娜。
安娜悲伤地说:“我去”。事实上,对于于立群来说,这并不是一种折磨。然而,她丈夫去世时,她怎么也想不到会有比这更折磨人的事,她好心出版了一本选集,整理了她的遗物。
她自然知道自己是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1912年,丈夫郭沫若在公婆的控制下嫁给了张琼华,但他们没有感情,是封建包办婚姻;后来在日本期间,郭沫若又娶了安娜。不过,这两次婚姻虽然都是女人,她肯定会在意,但毕竟都是“有原因”的。一个是“封建余毒”,一个是“民族仇恨”,至少可以用柏拉图的精神慰藉来慰藉。
于立群一生为郭沫若生了四男两女。然而,身体不好的她,解放后换上了各种疾病。虽然经过精心调养痊愈了。在与丈夫几十年的婚姻中,丈夫郭沫若就像一座大山。他很有才华,也更出名。1978年郭沫若因病去世后,他立即致力于为郭沫若出版文集。
要出版文集,自然要阅读旧的论文和文献。在整理丈夫遗物时,她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自傲又深情的大姐于立忱,与丈夫郭沫若有三年无正当关系,期间她依然……而大姐之死与郭沫若有着不断的纠缠。
“欺骗”、“背叛”和“假话”,她不知道用哪个词来形容更合适。有了矛盾,她更像是一个被围攻的人,在围城之内很难找到出口。最后,在信念和感情的崩溃下,她选择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最直接的方式。
参考资料:《我的父亲郭沫若》、《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