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极艺木雕 雕而不雕 不雕而雕
“根,青山的主人,大地的宠儿,绿叶的希望,生命的寄托。她愿意孤独,忠于职守,随遇而安,乐于奉献。即使被昆虫和蚂蚁吃掉,被风雨侵蚀,甚至砍了斧子,它依然坚守在荒野中孤独的灵魂,在泥泞中保持着骄傲。”与竹根打交道半辈子的根雕大师张德和,对竹根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羁绊。竹根给了他生计,给了他人生的追求和意义。
在张德和的故乡宁波象山,“德赫根美术馆”现在是当地的文化地标。这座优雅的建筑位于县城东谷湖畔,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大师、清华大学吴教授和高祖宋博士共同设计。整个建筑采用江南四合院的结构,吸收传统建筑元素,环环相扣。马头墙、石库门、黑瓦顶、青石地板。院子里,枯树缠绕着古老的藤蔓,石头上清泉流下玉珠,红鲤绿浪,青苔紫烟。
张德和常年呆在博物馆里,伴随着根雕,与自然对话。此外,他自己也不厌其烦地向参观者讲述根雕的故事——他于1978年开始对它产生了依恋,而张德和在根雕艺术上花了40多年的时间,从“根雕”到“根雕”,从“手雕”到“心雕”。他对技能要求很高,思想开放,对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
曲折,竹根雕刻的曲折
竹根雕是竹雕技艺的一个分支。据史料记载,竹根雕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南齐书·明僧绍传》中有记载,齐高祖赐明僧“好竹根好笋”。明清时期,竹根雕刻进入繁荣时期。当时的主产区是上海嘉定区和江苏南京。曾经有“嘉定派”和“金陵派”。嘉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创始人何柱,号宋林。他的作品《西苑雅集图笔筒》被乾隆皇帝收进内宫,题曰:“高智兵佗高士,传不佳。”而带着儿子和孙子,他被称为宋三,“他们所有人都要用自己的法语熟练地思考,并努力提炼思想,并变得越来越精彩。”。康熙二十四年,卢、同时进京“以艺植养心殿”,专为宫廷制作竹根雕刻。
到了晚清,这一绝活逐渐式微。当时,由于竹根雕刻深受文人墨客和书法家的喜爱,竹刻艺术的价值大大提高。因此,一些艺术家抽自己的兴趣,以赚钱为目的制作仿制品,自己绘画雕刻,批量生产。只注重利润,不顾质量,导致竹雕艺术的声誉陡然下降,迅速衰落。
象山位于东海之滨,竹资源丰富,尤其是竹子。每年秋冬季节,大量竹子被砍伐,用作建筑材料或造纸原料,留下的竹根遍布山间,不仅成为废弃物,还会影响来年新笋的生长。竹农通常会把这些没用的竹根挖出来,一个山头上的竹根就可以堆起来。聪明的工匠认为这些竹根可以作为雕刻材料,于是竹根雕刻应运而生,变废为宝。
1978年,张德和和香山的一群工匠开始尝试制作竹根雕刻作品。但由于仿古技术的延迟,他们转行做树根雕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能是因为竹根的命运,所以张德和一直不愿意去竹根,离开了原来生意已经比较成熟的西周工艺美术厂,重新尝试做竹根雕刻。通过认真分析以往的经验教训,着眼于仿古工艺,我们在煮茶叶蛋时终于受到启发,将原来的“刷洗法”改为“煮浸法”,最终成功研制出仿古竹根雕。之后,象山竹根雕产品一举进入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在利益的驱使下,香山木雕艺人也纷纷成立竹根雕工厂。到20世纪80年代末,象山已有30多家竹根雕企业,员工300多人,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竹根雕生产和出口基地。
历史惊人地相似。就像晚清一样,在利益的驱使下,象山的竹根雕行业出现了恶性竞争,厂商纷纷降价降本。竹根雕工艺品质量明显下降,最终导致产品销售严重滞销。竹根雕企业纷纷倒闭转产。象山竹根雕刻面临严重危机,张德和创办的公司也卷入其中,面临破产。然而,这场危机并没有击倒张德和,他重新思考了竹根雕刻的未来。
天人同构,从完美雕刻到局部巧妙雕刻
与竹根雕刻打交道多年的张德和深知,竹根雕刻因其独特的材料结构注定无法走机械化大生产之路,这也造就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艺术崇尚个性,品味和特色是艺术的生命,张德和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赋予竹根雕刻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张德和并不急于突破自己的技能。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心”比“手”更重要,需要先雕后手雕。只有有技巧,缺乏审美和心智,注定做不出真正好的作品。因此,张德和在创作后的每一天都会阅读古代文化经典,并深受道家思想的启发。其中,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朴道之道”等精粹,为他后来的“局部巧雕”手法提供了灵感。
由于受东阳木雕的影响,早期的根雕技艺主要偏重于写实的“全身雕”,注重精雕细琢和苦练,特别注重外观的标准和刀工的精细。注重写意的“局部巧雕”,其特点是重视自然情趣,借鉴自然,精心构思,少雕,根据竹根的自然形态巧妙设计加工。
一件优秀的本土匠心雕刻作品,讲究“人与自然的同构”。优秀的原材料是基础,作者高超的审美水平是关键。尊重自然,超越自然,因势利导,见好就收,但求同理心,不拘泥于表面的相似,是人与自然同构的本质,也是张德和“雕而不雕”创作思想的核心。摆脱“手艺”,在雕与不雕之间进行过渡,做到自然和谐。
有些作品或部分没有被切割,即竹根的自然生长形态和纹理,但已经包含了艺术家的巧妙构思,与作品的整体结构和意境融为一体。它在默默无闻中奇妙,在简单中更有灵性,就像与自然的奇妙合作。
用张德和自己的话说,“根雕以其质朴自然的艺术形式和清新隽永的审美特征,蕴含着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文化的精神特质和道家自然无为、回归自然的思想精髓。通过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相似与相异之间发现最原始、最本质的自然之美,再凭借作者不雕不雕的雕刻巧妙加工,将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机结合。”
比如张德和的作品《生命的开始》,除了面部雕刻之外,其他部分处理的很少,但在视觉审美上有很大的张力。在竹根雕刻艺术家的眼中,这种天然的竹根也记录着对生活的理解。
发现自然美,创造艺术美,体现思想美。从这三点来看,当代精英竹根雕刻艺术的审美价值是超过前人的。这种注重“留白”的本土巧雕手法,不仅能给每一个观看它的人丰富的想象力空,还有助于陶冶情操,启迪哲学思维。
寻根,艺术和美学支撑着竹根雕的未来
张德和现在创作的根雕作品,事先构思好所有的细节后,就会用刀刻出来,有些作品10年都没有用刀刻过。由于竹根结构独特,一旦出现偏差,基本无法修复,只能丢弃。奇怪的竹根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上帝的爱和礼物。张德和不愿意辜负他们,所以他非常谨慎。
然而,这种观察和构思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经过几十年的艺术经历,无数次的实践,反复推敲和无数次的失败,张德和才能对竹子有深刻的认识。即便如此,在每件作品的实际雕刻过程中,我们也要懂得变通。竹根切割雕刻后,可能会呈现出外界随时观察不到的纹理和结构,往往会给作品带来新意。对这一点的掌握,是对一个艺术家的技艺和审美基础的考验。
正是因为竹根雕比其他工艺品更难制作,不经过三五年的锤炼很难学会。此外,工作又脏又累,几乎没人想学艺术”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吃不了这样的苦。确实有没有年轻人,没有接班人的情况。这是目前的首要问题。”当谈到这一技能的现状时,张德和有些无奈,但他仍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竹子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象征。中国人热爱竹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并且已经深入人心。写诗作画,寄托情节,乐在其中。当人们有闲暇在青竹下漫步时,一种舒适和惬意油然而生。苏东坡曾说:“食而无肉,不如居而无竹”。没有牡丹的丰饶,松柏的苍茫,桃李的娇美,竹子谦虚优雅,不做作,贤惠贤淑,正符合中国文人谦逊坚韧的性格。
竹根雕艺术的质朴、清新、典雅、独特,与之一脉相承,“天人同构”的境界是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随着机械化和高科技仿制技术的成熟,像竹根雕这样的手工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会越来越高。因为竹根的自然形状、纹理、颜色和纹理是任何高科技都无法复制的。随着中国人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竹根雕刻必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除了创作,张德和没有给自己太多的休息时间。为了竹根雕刻技艺的传承和文化的弘扬,张德和总结了自己多年的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观察和哲学思考,将其整理成书,从而吸引他人,激励年轻一代。“我觉得这个重要性并不比根雕创作低,而且它的意义会更大。比如几年后,即使所有的作品都毁了,文章也一定会留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虽然我读书不多,写作也不努力,但我很喜欢。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反刍和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研究和学习的机会。”
根雕展厅荣誉室里有这样一段话:“人生苦短,路漫漫其修远兮。路上有鲜花、掌声、荆棘和泪水;荆棘丛中的花朵,泪水背后的掌声。想要拥有鲜花的美丽和掌声的荣耀,就要接受荆棘的痛苦和泪水的酸涩。对于一个真正的行者来说,面前只有一条路,身后却只有一连串的脚印。修远的路很长,线很急,没有国界……”
人生跌宕起伏,张德和的品味与艺术融为一体,用言行诠释一个工匠的初心。即使加了大师的称号,他依然谦逊低调,从未停止对艺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