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迪 演出前专访《小艺的故事》2019北京站嘉宾卢迪
他是《首都经济报道》栏目的大气男主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节目中的知识分子DJ,是以陆竹为id的10+平台直播中鬼马在线名人的主播。他就是北京卫视和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的主持人陆迪。
5月24日晚,他将以体验嘉宾的身份来到2019年《小艺术的故事》全国巡演北京站。今天,我为你提供鲁迪的独家专访。高能面试不容错过!
慧迪吉:你好,陆迪老师,非常感谢您成为我们全国巡演北京站的互动嘉宾。活动前采访陆迪先生。首先,非常感谢;第二,我想让观众提前了解和理解你。也让陆先生对《小艺传》和《慧地记》有了共同的理解。
鲁迪:好的。
惠帝吉:谢谢。请问陆迪先生对《小艺术的故事》有什么触动?
陆迪:首先第一个原因是我认识刘仪轩,关注她的朋友圈。我对心理剧很好奇。同时,关注孩子的人也会被我们这些做新闻的人感动,但如何用戏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还是挺让人好奇的。另外,我一直在北京,也是一个戏剧爱好者。我花很多时间看剧,一年能看50部剧。我对戏剧相当感兴趣。综上所述,几个原因加在一起,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尝试。
惠帝吉:太好了。我也看到你在各个维度工作,包括电视台和电台,还有直播和短视频。
鲁迪:什么都玩。
惠帝吉:很有活力。鲁迪先生会关注人群中的孩子,哪个方面会触动你?
陆迪:比如你参与留守儿童,会有很多新的话题。他们中的许多人来北京努力工作,许多孩子留在家乡。这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现象。儿童领域每年都有一些自闭症的案例。因为我现在是爸爸,有了孩子,我会比以前更关心孩子,更敏感。
惠帝吉:你的孩子现在多大了?
鲁迪:四岁半。
惠帝吉:这是美好的时光。
鲁迪:是的,我儿子很淘气。
惠帝吉:这就是孩子应该有的样子。
鲁迪:是的,我担心如果我不制造麻烦。
惠帝吉:你希望孩子们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为孩子营造什么样的家庭和社会氛围?
鲁迪:首先,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拥有快乐的能力很重要。因为一切都是善变的,没有什么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确定的。一个人最好的能力就是能不能结合周围的环境,保持自己的主观幸福感。这是最重要的,也是一个人可以练习的。我觉得家庭和社会应该尽可能的引导他,培养一种时刻都能从容拥有幸福的能力。事实上,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社会。我认为改变自己意味着改变社会。做你自己就好。孩子也是如此。问别人没多大意义。问问自己,看能不能学到东西。从小不要太浮躁和功利。拥有一颗平常心是最好的状态。
惠帝吉:改变自己其实就是改变社会,这很棒。
鲁迪:你无能为力,因为你无法改变社会,你只能改变自己。
惠蒂尔:真的很棒。《孝义的故事》是惠帝基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的真实故事。项目的核心是构建一个“爱的共振腔”,让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每个人都成为爱的自我负责人,流动爱,构建一个相互滋养的氛围。你认为你想为你的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鲁迪:周围的人要先冷静,不要太着急。因为这个社会已经很焦虑了,让他学这个学那个,焦虑就会互相传染。在我看来,不要在家里传达这样焦虑的情绪。你应该告诉你的孩子不要这么焦虑,让他知道为什么。和孩子沟通这些事情,让他们知道和别人比较没有意义。很多人喜欢让孩子在比较的时候学会不去比较。然而,今天的父母生活在焦虑之中。
惠帝吉:父母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土壤环境。
鲁迪:孩子们观察你的行为比观察你的语言更多。
惠帝吉:太好了。是一个父亲,有着不同的敏感和视角。
鲁迪:孩子可以改变一个人。
惠帝吉:惠帝吉从2014年开始照顾留守儿童,现在基本上每个月都是以一个地方的节奏照顾留守儿童。《小艺术的故事》每月还在上海黄浦剧院演出,外加全国巡演。很明显,家庭是青少年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基石。
鲁迪:是的,教育孩子意味着教育父母。
惠帝吉:心理剧就像一面镜子。看台上发生的事情,将会看到观众在自己家里会如何回应,关系会如何互动。因此,不仅是台上的嘉宾,观众也会受到启发和感动。相信也会启发很多家长。
鲁迪:我希望如此。
惠帝基:刚才陆迪老师讲了在北京努力工作的北漂人。陆迪老师认为北漂人的根在哪里?
陆迪:因为我不是北漂人,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这些东西我肯定不太清楚。我想我能看到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房子。没有在北京安家的可能,基本上很难有根。对他来说,永远都是流浪的状态。如果他能在物质上拥有一所房子,他的根将有希望落在他居住的城市。一旦他有了房子,他的孩子和亲戚可能都会搬到这个城市。如果很难实现一套房子,就很难对城市有最终的认同感。其实是一种矛盾的状态,身心分离,世界上有老人,世界上有小人物,更多的人在家乡。肯定会伤害家庭,因为这个人处于分裂状态。严格来说,根还在家里。只是中国人。很多时候,这个家庭还是以房子为物质载体。所以上海的北漂和南漂都是这样,现在一切都和房子有关。物质根是房子,精神根,没有房子找不到根。
惠帝吉:这个家是物质层面的房子,但前提是有家。或者情感可以在深处相连。
鲁迪:这更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之所以如此之深,是因为他们愿意与外界联系,而不是内心。那太难了。我和我的父母、孩子已经有四五年没见面了,或者一年只有四五天。很难说我们的心是紧密相连的。
惠帝基:目前大多数人都是以外在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这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包括关爱留守儿童“爱的共振腔”建设项目,包括正在做社会文化心理建设的互动体验心理剧《小艺术的故事》,这也是我们上海慧迪基公益心理关爱中心的使命。因为心与心相连,鲁迪先生说这是一个困难的部分。
鲁迪:是的,很难说有多少人能毫无障碍地与父母和夫妇交流。你很难与你父母最亲近的人沟通,甚至是你的孩子。别再说别的了。有些人按照自己的惯性或者社会的惯性来培养孩子,就像中国传统的父母一样,或者虎爸虎妈有很强的惯性。我觉得心没有惯性,是很柔软的东西。惯性的东西往往找不到内心的方向。
惠帝吉:太好了。陆迪先生,北京上海的节奏很快。在这种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最新时代节奏的氛围中,如何才能让那颗心真正安定下来?
鲁迪:别想那么多。变得太快对你有什么关系?你不可能全部抓住。刚才你说人的根在哪里。大城市的人需要培养自己的心。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它们植根于金钱。挣钱的压力太大了。它们植根于股票。你不能得到这些东西。把心放在外面你无法平静下来,但把心放在家里你可以平静下来,因为家就在你的触手可及的地方。但是我们很难做到。我们都习惯于向外看。
惠帝吉:在快节奏中,我们要学会回到心中的家。
鲁迪:这是自古以来修行的课题。古代人没有我们快。物质生活与宁静无关。当你乘坐马车时,一定有一些人骑得比你快,一定有一些人走了四个月,你的飞机才能到达。但是你不能因为缺了这四个月就失去恐慌。恐慌程度没有区别。这些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
慧迪吉:陆迪老师说,这颗心静不静,有没有根,其实并没有随着这个时代的节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关键是我们是否能让自己的根真的安定下来,心安理得,还是我们的心真的能彼此相连。
鲁迪:安心是我的家乡,但很难做到。现在,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解决了物质问题、生活问题、吃饱了饭、过上了小康生活之后,才考虑安心的问题。
惠迪基:我们关爱留守儿童“爱的共振腔”项目目前已在全国14个省市47所学校开展,900多个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了家访。去年9月,我和上海市外管局合作,照顾西藏留守儿童。可以清楚地看到,留守儿童家庭会出现一些物质问题,但大部分是因为父母在外,有些是物质问题。孩子最缺少的是情感的缺失和心灵的贫乏。
鲁迪:那是肯定的。孩子最需要陪伴。跟他亲的孩子玩得好,孩子不跟你亲。
惠迪吉:因为“爱的共振腔”的构建是关爱留守儿童的核心,“爱的共振腔”的核心是每个人都成为爱的自我负责人。我们鼓励每个人,包括留守儿童,成为爱与流动爱的自我负责人。这些孩子尤其被我们感动。他们最缺乏爱,但当我们的志愿者鼓励和帮助他们的孩子和父母传递他们的爱时,他们是第一个承担责任的。孩子们会把他们的爱传递给祖父母、父母、老师和同学。其中一些让我们志愿者和老师非常惊讶。把这样一个公益故事搬上舞台的《小艺术的故事》,希望每个人都能敞开心扉,学会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因为只有走进我们自己的孩子和我们爱的人的内心,他们才是相通的。舞台上的诠释,关爱留守儿童家访的诠释,都是这样发生的。
鲁迪:我对此很感兴趣。
惠帝吉:至于家庭氛围,你接触北京家庭后,父母是一直在学习,还是更关注孩子自己的学习?
陆迪:北京重视教育的家长很多,但重视教育不等于爱,只有少数家长重视爱教育。关注教育是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是家长强烈的爱和期待。然而,想听听孩子想法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在要求孩子做这样那样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听听孩子在说什么,在想什么。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现在。
惠帝吉:是的,我们经常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事实上,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鲁迪先生,作为孩子的父母,你认为我们能做些什么?
鲁迪:孩子们去上课也需要一个小时。有没有想过和孩子更亲密的交流,没有任何判断的和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内心,知道他在想什么,而不是我觉得你在想什么?我觉得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都有很多偏见和惰性,所以不能把自己清理干净空。很难搞清楚孩子们的想法,然后思考我应该如何回应孩子们。
慧迪吉:我也接触过上海的教育机构,说很多家长会花钱把孩子扔在这里,让家长放松一下。其实这些家长在外面工作的时候也是身心非常疲惫的。
鲁迪:这将减轻他的焦虑,并帮助他离开一段时间。但是孩子们永远不知道他们所学的东西和他们的未来有什么关系。孩子属于现在。
惠帝吉:我们用的是过去的经验来对待孩子。
鲁迪:只是对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焦虑。孩子属于现在。我非常喜欢这个。她非常清楚和孩子说话,她不会去上很多早教课程。事实上,只要你和孩子平等地交谈,你就可以通过先学会倾听来成为一个好父母。这不是最后一堂课告诉你,通过学习这些东西,你会成为一个好父母。
惠帝吉:太好了。这次你的爱人会和你一起去吗?
鲁迪:我还在问,看能不能和她一起去。
惠帝吉:最好能走到一起。因为我们的《小艺物语》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北京是第63场,每场都会做一些回访,基本上85%的家长都会感动,大概60%左右的家长和孩子会当场流爱,甚至回家继续流爱。也有一些表情不好意思流动爱情,因为大家都不习惯流动内心原有的情绪。
鲁迪:是的,这很正常。
慧迪吉:我觉得这些家长可以来小艺的故事,学习如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鲁迪:表演和参与戏剧有这个优势。剧院满了。
惠帝吉:是的,而且是感人的东西,不是教学的东西。
鲁迪:是的,你没有给他一个教训,但是每个人都自己感知和收获。
惠帝吉:太好了。将有《小艺的故事》直播,也欢迎陆迪先生一起转发,让更多的家长学会如何走进“小艺”的内心,给“小艺”力量。
鲁迪: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