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中央文化城烂尾 重磅 珠江新城最后一个城中村规划正式生效 将建300米高楼
仙村改造实景集成图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公布了《先村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广州市政府批准,现已生效。
根据规划,仙村地块靠近地铁18号线仙村路、仙村站的商住混合用地限高300米,将是珠江新城的又一地标性建筑。此外,地块内将有30个班的小学、18个班的幼儿园和9个班的幼儿园。
01
“九年磨一村”的村庄规划正式实施
仙村位于珠江新城核心区东侧,是CBD最后一个城中村,西北侧有地铁13、18号线交汇站仙村站。
冼村自2010年开始整治以来,受搬迁、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等因素影响,至今未能完工,与周边建设良好的城市风貌大相径庭。
村庄的改造可谓“九年磨一村”:2010年2月,村庄三旧改造方案通过;2012年9月,批准村内安置用地建设详细规划;2018年,城市更新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城中村改造调整方案;2019年3月,《仙村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市规划委员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一致通过。这意味着调整后的冼村规划已经生效。
该地块位于天河区西部,涉及仙村路以东、黄埔大道以南、猎德大道以西、金穗路以北、猎德大道以东仙村小学及周边拟扩建用地,规划调整总面积27公顷。本次规划调整的总原则是在建筑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公共建筑的匹配比例,优化空之间的布局,以促进贤村的更新改造,提升市容市貌。
根据仙村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仙村改造范围总建筑面积107.7万平方米,容积率6.99,与原控规一致。搬迁区总建筑容量为62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42.5万平方米,公共服务建筑2.5万平方米,商业、公寓建筑17万平方米。融资面积45.7万平方米,均为商业或商业功能。与原规划相比,总建筑面积不变,为107.7万平方米,改扩建及融资区公寓及商住楼改建成住宅26.65万平方米,融资区商业办公楼改建成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2.93万平方米。
冼村绿色走廊与珠江新城的关系
02
住宅限高为100 ~ 150米
如果不出意外,就会有“摩天大厦”
调整后,有很多拆迁房、集体物业、公共设施等。可以保证改造范围内的合法产权面积100%搬迁到原址,让村民享受改造带来的好处。此外,现村内的酒店、商铺、肉品市场、停车位等集体物业均已规划,将大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同时村内业态丰富,配套设施完善。从“硬件”上提高冼村集体收入。在现村地块总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放宽限高和容积率。
容积率规定:
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3.93 ~ 8.675;住宅与商业混合用地容积率为5.151 ~ 14.125;商品住宅混合用地容积率为4.62;商住混合用地容积率14.891;变电站容积率为1.027;小学建设按相关标准控制。其中,AT110305和AT110310商业功能的建筑数量可以相互变更。
建筑物高度限制规则:
在建筑限高方面,地铁18号线仙村路、仙村站附近的商住混合用地限高300米,这意味着珠江新城很可能再增加300米的摩天大楼。
住宅商业混合用地和商品住宅混合用地的高度限制为150 ~ 200米;二类居住用地限高100 ~ 150米。谈起冼村改造中的建筑高度问题,人们不禁想到,改造后的何琳村有十几栋150米高的“摩天大楼”,预计冼村还将崛起一大批40-50层的“摩天大楼”。
建筑密度:
60%的商住混合地块;住宅商业混合用地和商品住宅用地45% ~ 60%;二类居住用地35% ~ 45%
绿地率:
商住混合地块15%;15% ~ 25%的混合住宅和商品住宅用地;二类居住用地的25% ~ 30%。
摩天大楼环绕的冼村景象即将消失。来源/杜南
03
人口增加到22,000人,增加了20个公共服务设施
根据规划,贤村改造范围总建筑面积107.7万平方米,容积率6.99,与原控制性规定一致。搬迁区总建筑容量为62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42.5万平方米,公共服务建筑2.5万平方米,商业、公寓建筑17万平方米。融资面积45.7万平方米,均为商业或商业功能。
规划修编后,常住人口由原控制性规定的1.6万人增加到2.2万人,按新增居住建筑的11%比例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改造范围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40处,总建筑量5.43万平方米;与原改造方案相比,新增公共服务设施20处,总面积2.93万平方米。包括9班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站、肉菜市场、公厕、敬老院等。
04
打造“冼村绿色走廊”,融入珠江新城“绿色走廊环”
为更好地将冼村地块与珠江新城城市风貌进行整合协调,规划适当放宽了融资区的建筑高度,在冼村改造范围内形成了100米至300米的错落有致的建筑序列,并释放出较为集中的公空房。未来西侧融资商务办公区外立面将采用简约现代的公共建筑风格,与花城广场中轴线上的写字楼形象融为一体;东侧住宅附属区以简约明亮的体量划分出与周边区域相兼容的色彩,使外观现代,与周边区域相协调。
优化后的规划方案一方面改善了贤村的面貌,另一方面在城市天际线、建筑风格、建筑高度、公共空等方面与珠江新城整体形象相匹配。,可以融入并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城市门户区的城市风貌。
据悉,如村地块整治将积极融入天河中央商务区整体提升行动计划,完善珠江新城市民空体系,打造“如村绿廊”,联系“花城水镜”“盛兴绿街”“猎德滨水”“中轴线立交计划”四大景观提升行动计划,打造珠江新城“绿廊环”
05
六大宗祠集中迁移
规划半下沉式中央绿地广场
交通方面,本规划在贤村西北、南增加两条非定位道路,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组织;此外,加快仙村站、地铁13号线与18号线交汇站、规划西北侧立交桥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交通。地块内部设置地下车库环路,进一步提高规划范围内的车库效率。同时将地下停车场进行整合连接,实现停车共享。共规划8,838个停车位。
公共空房间采用立体公共开放空房间。在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下,将尽可能提高小区内绿地绿化、休闲活动、人流分布空的比例,提升小区宜居品质,包括:立体慢行系统和/[/高层塔楼之间其中,搭建连接融资区的绿色屋顶空中台,连接地铁站、商业裙房和马路对面的半下沉广场, 引导地铁站人流进入地块内部,增强活力,带动产业,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休闲放松的绿地空。
在传承文化方面,应村集体要求,将村内现有的6座祠堂、1座寺庙、碑刻整体移至地块中心,旁边形成社区广场,承载祭祖、婚嫁等传统活动。规划中的祠堂集中保护区和社区广场占地0.8公顷,将成为CBD 空内的传统文化传承展示室。
冼村改造时间表
2008年
广州市政府宣布对贤村等几个城中村进行整体改造。同年,先村重建领导小组成立,拆迁工作同步启动。
2009年
改造工作开始,制定并签署了《村民房屋拆迁补偿方案》。
2010年
仙村三个旧村改造方案通过;冼村首批村民安置房全部建成,200多户通过抽签、抽签等方式获得房屋。
2011年
3月,贤村进入全面拆迁阶段。当年12月,保利地产中标承接旧改。
2012年
9月,批准了村庄重建和安置细则;
2014年
冼村大部分村民都签了合同。
2015
1月,贤村股东大会高票通过,贤村改造工程全面启动。3月,贤村一期拆迁房改造启动。
2016年
6月,贤村样板房正式启用。
2018年
城市更新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先村村改造调整方案;
2019
3月,《仙村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市计委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一致通过。
-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