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榜单没了 新浪微博因明星榜单被约谈 @人民日报都被惊动了
昨天,人民日报官方发布了一条关于新浪微博被采访的消息。
注水清单,畸形产业链
事实上,新浪的各种榜单早已成为注水、畸形消费的产业链。前不久央视曝出一位流量明星发了一条微博,收到了1亿多的转发,相当于每三个微博用户就有一个,相当夸张。流量明星诈骗一时成为热门话题。
据新京报记者采访,热搜榜排名“明码标价”,相关人士透露:“热搜榜前三名5万,前五名4.5万,前十名4万,前二十名3.5万,前三十名3万,前五十名2万。榜单期间按最高排名收费,不在榜单上的全额返还。”
其实除了微博上的热搜之外,在Tik Tok、QQ音乐、夏密音乐等平台上也存在刷流量的现象。有的店家说:“只要你想上这个单子,我可以帮你做。”
是什么助长了虚假数据的泛滥?
当数据伪造变得容易时,滥用是不可避免的。热衷选秀节目、热衷偶像化的粉丝通过聘请水军为偶像刷榜,艺人经纪公司和新媒体平台也看中了其中的商机,火上浇油。
为了专心支持共同的偶像,由粉丝自发成立或经纪公司安排的明星微博数据站应运而生。曾经在数据站参与过榜单的小余表示,个人转发艺人微博只能算是日常签到任务。花钱买数据快速增值,早已是粉丝们的普遍做法。
为了节省人力和时间,粉丝们还会分享提供自动刷榜功能的手机应用,进入其主页,选择喜欢的明星。无论列表的日期还是副本,你都可以选择。粉丝需要做的就是付钱。于是,就成了粉丝们释放偶像化热情、展现忠诚的集体狂欢。
在谴责粉丝对偶像崇拜不理智的同时,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在昨天科技日报推送的文章《如果是真的,我要为KUN粉丝鼓掌》中,我质疑了数据泛滥的现象。
社交网络时代,粉丝被告知,偶像要想站在残酷的娱乐圈,需要数据;有数据,就有资源。
他们害怕一旦数据不好看,外界会嘲讽他们的偶像“糊”;他们害怕一旦排名下降,外界会给自己的偶像打上“过时”的印记。他们以太多的诚意参与这种畸形的数据游戏,自愿被平台压榨自己的劳动。他们太天真了,不相信资本和平台灌输的数据就是一切。
当明星暂时没有获得那么多主流奖项,暂时没有作品出圈的时候,这就是粉丝们在这种崇拜关系中的想法和可以贡献的。
他们被推到赌桌上,作为数据,向他们的偶像赌一个光明的未来。
然而,是谁开的赌场,是谁哄的,是谁在赌桌上逼问他们的?
仔细想想,数据造假产业链存在的原因也是这套规则造成的。当大家都相信数据的时候,自然有人用规则来赚钱做数据。
提问:
新浪微博推出的这份明星榜
你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