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债肉偿 极其自尊的女教师被迫钱债肉偿 这结尾实在太讽刺
在此期间,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线上教学。
一时之间,老师们被迫成为“主播”,学生们被钉钉等软件折磨得崩溃,在“分期付款”中给予软件五星好评。
但好的一面是,至少通过互联网,老师有书教,学生有课。
今天我们要讲的电影不一样。电影中,女主人也是老师。相比之下,她才是被生活推向死胡同的人——“教训”。
这个女人叫娜迪亚,在保加利亚的一个小镇教英语。
原本是法学专业的她,是一个独立的人,总是希望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想法。
在电影的开头,是这样一个情节——
一个学生的钱被她的同学偷了。为了引起学生们的内疚,她要求所有的学生向被偷的学生捐赠10公斤。
后来,她拿了一个信封,放在教室里,希望偷钱的学生第二天之前默默还钱。
可惜这种方法没有用,第二天信封里就出现了空空。
对此,女主人自然是失望的。
但这毕竟只是她人生中的一段插曲。真正让她心烦的是一连串的经济问题。
一是为了补贴家用,她兼职做翻译,没想到翻译公司迟迟不给她报酬;
然后不靠谱的老公没有及时还信用卡,银行上来讨债,把他们的房子带走拍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女方先去催付款,被告知下周二才能拿到钱。
无奈之下,她只好去找关系不好的父亲。
然而,看到爸爸拒绝为死去的母亲立碑,整天和新情人鬼混,女主人顿时怒不可遏,不仅不借钱,还偷偷涂抹新情人的照片。
当她走投无路时,她不得不去私人银行借钱,先偿还银行的债务,然后在她得到付款后偿还贷款。
女人认为一切都应该恢复正常。但众所周知,一个更大的困境还在等着她。
不久后,当她以包里的钱为诱饵,继续调查偷钱的学生时,突然接到银行的电话。
对方声称之前的计算有误,需要补交,否则房子还是会被收回。
这让女人感到焦虑,赶紧去银行。
但是因为接电话时诱饵钱被偷了,她无法补足钱,银行等着七分钟后下班关门...所以,女主人必须在七分钟内补足足够的钱。
然而,很难谈论它,女主人最终被迫在附近的许愿池捡硬币。
经过长时间的折腾,事情终于解决了。
但是谁曾想到第二天又有一个暴击来找你——翻译公司的老板跑了。
这意味着贷方不能还钱。
女主人不得不再次冲向贷款人求情,希望对方能给她几天宽限。
虽然对方同意了,但这个要求太过分了。
他要求女主人在作业本上给他侄子一个高分,给他三天的宽限,四天的宽限,另外加一天6分...
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女主人实在付不起,另一方面她又不想违背自己作为老师的原则,于是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全班给了六分。
然而,这只是九牛一毛。七天还是太短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看到最后期限快到了,女主人干脆带着所有的首饰去找贷款人,说可以帮家里辅导英语。
但这一次,贷款人根本不给她谈判的余地,威胁女主人要么赶紧还钱,要么明天再还。
可以说,随着这样的发展,女主的道德困境已经被完全推到了顶峰。要解决问题,似乎只能放弃原则和底线,别无他法。
但有意思的是,导演并没有安排女主掏钱买肉,而是巧妙地利用镜头欺骗观众。
当我们看到这位女士化了妆,穿上了丝袜,以为她必须卖掉自己的身体时,这位女士突然在路边脱下丝袜,戴在头上,走进了一家银行...
故事的最后,这个女人用从银行抢来的钱还清了贷款,但她也做了她一直教育孩子不要做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作品。
影片镜头语言简洁质朴,全片有大量手持后续镜头,全自然光拍摄,没有任何配乐,展现出朴实无华却发人深省的气质,有一种吕克·达内的味道。
首先,作为一部以女性为主要角色的作品,影片展现了女性大师突破原则背后,男性角色多方面推波助澜的力量。
在加害者方面,银行讨债人、翻译公司老板、出借人是构成女业主和家庭危机的三大关键人物,都是手握大权的男性。
另一方面,男性在女性业主及其近亲属方面也扮演着不光彩的负面角色。
比如女人的丈夫,没有承担责任,只会抱怨颓废。
事件的原因在于他,但回顾整个过程后,他没有做出任何想法和行动,这让女主人不得不自己支撑一切。
再比如女方的父亲,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母亲去世后,他游手好闲,不关心女儿的生活和感受。
当女主人向他寻求家庭帮助时,她只会得到一场毫无意义的争论。
这种待遇或多或少是由于导演和编剧之一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的女性身份,使得这部电影基于女性视角,具有女性主义色彩。
虽然略显刻意,但也显示了导演对女性困境的现实关怀。
当然,这部电影并没有完全指向对男性的指控。它要深刻反思的,其实是恶劣的社会环境造成的道德伤害。
女主道德逾越的根本原因是保加利亚社会,和明朝的规矩、潜规则一样腐败肮脏。
影片中,出借人代表了潜规则。
他可以随意提高利息,随意改变还款计划,但女主人只能任其宰割,束手无策。
这是因为警察部门作为公权力,不仅不作为,还与出借人勾结。
在被贷款人以肉类赔偿相威胁后,该女子跑到派出所报案。但是当她遇到警察时,她发现对方是贷款人的朋友。
同样作恶的,还有所谓的正规银行。
房主的丈夫没有还清信用卡,于是银行拍卖了他们的房子,这看似合法合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银行在宣传册上写了固定利率,在具体操作中偷偷提高了利率,没有告知用户,使得女方家庭欠的钱越滚越多,直到无力偿还。
当初女方也找银行理论,对方接受了诉讼。但是一个已经穷途末路的普通人,又怎么能和银行这样的庞然大物竞争呢?
正是这么多社会问题的结合,才迫使女主人违背自己一直信奉的道德和底线,去抢银行。
此外,女性教师身份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知识和道德,这不是偶然的。
影片通过女主持人的“堕落”,反映了知识和道德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的无效性。
影片结尾,有这样一个情节值得玩味:
听到她抢劫银行的消息后,女主人回到教室,碰巧看到孩子在偷钱。她突然愣住了,直到上课铃响后,她才说了这么一句话——
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她对自己的谴责和质疑吗?
但是,如果按照电影中的环境进行演绎,如果社会还是那么悲惨,那么女主又会被迫走进自我背叛的死胡同,让人感到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