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 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报告
近年来,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活动持续领先,产业创新发展加速,市场规模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生物医学发展概述
1.生物医药产业的定义
根据产业的定义,生物医药产业是指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医药产业,并制造适销对路的药物进行大规模生产的经济实体的总和。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特异性诊断试剂;推广化学创新药物;发展现代中医。本报告在“十二五”定义的基础上,将生物制药分为生物治疗药、生物制药、生物诊断药、化学创新药和现代中药四大类,将生物制药定义为不含小分子化学药和中药。
2.国内生物医学的发展历程
目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集聚,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印度、新加坡、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与国外相比,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2005-2015年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目前,国内生物医药已从最初的产业规模小、R&D实力弱,发展到海外资本涌入、人才回流、科研创新成果频出。据行业统计,2019年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速达到14.3%,成为产业增长的主力军。
3.生物医学发展的驱动因素
国内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国家政策、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因素和生物制药技术等综合因素驱动的。
1)政策因素
从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看,“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形成一批以基因工程药物、新疫苗、抗体药物、化学新药、现代中药等为代表的国际级新药开发平台。,并且制药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有3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投放市场,200多种药物制剂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大幅提升产业集中度”的目标为生物医药相关产业的后续发展方向和节奏定下了基调,各地也出台了生物医药产业政策,逐步将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国家“十三五”规划甚至提出,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6%。
从医药领域的发展规划来看,2012年国务院发布《生物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生物医药被正式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2015年,国务院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突破发展领域。2016年,《生物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申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构建新型生物医药体系的观点。
同时,国家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出台一系列新药政策,鼓励发展我国自主创新药和仿制药,支持国内各种医疗器械和治疗服务手段。优惠政策促进了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化的不断升级。
2)经济因素
中国的卫生投资一直在增加。2018年,中国卫生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基本养老、医疗、低保得到改善,为生物医药产业市场需求提供了经济保障。
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上升,中产阶级数量快速增长。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中国的中产阶级也保持高速增长,2009年达到约1.57亿,十年间增长了三至四倍。据相关统计,预计到2030年,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将翻一番,达到近10亿。中产阶级对升级健康消费的需求不断提升,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更强,为生物医药市场的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3)社会因素
中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据统计,中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2018年的77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5亿,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将接近5亿。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为生物医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此外,中国居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2003-2013年,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导致中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等。,而这些疾病的死亡率不断上升,这意味着国内居民对医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将持续上升。
4)技术因素
生物制药行业存在较高的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与传统的化学制药技术相比,企业需要更高的制药技术水平和药物创新能力。目前,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有重组人胰岛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20多种重组蛋白药物投放市场。近年来,支撑医疗产业崛起的基础技术和产业配套设施已初步成熟,医疗产业即将爆发。海外人才的回流为我国生物医药技术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保障,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迎来了突破性的机遇。
4.生物医药产业链
生物医药产业链主要由生物医药原料生产加工、生物医药R&D及生产、生物医药流通及应用组成。
1)产业链上游
该行业的上游是生物医药原料的生产和加工,包括子行业的原料和药用辅料
原料药是指制药中使用的任何物质或物质混合物,在制药中使用时成为药物的活性成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原料药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目前,我国拥有医药原料药生产资质的企业超过2400家,2019年我国原料药出口量达到1011.85万吨,同比增长8.83%。
药用辅料是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成分,是保证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我国药用辅料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药用辅料行业没有受到重视。虽然其品种和规模一直在扩大,但小乱现象明显。近年来。我国药用辅料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使用的药用辅料有550多种,药典中辅料的标准从2010年版的132种增加到2015年版的270种。
2)产业链中游
产业链的中游是R&D生物制药和生产企业。根据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生物制药产品包括生物技术药物、疫苗、特异性诊断试剂、血液制品、化学创新药和现代中药。
目前,世界上70%的大型制药公司使用生物技术开发项目。根据截至2020年6月底的最新估值,中国生物制药市场十大典型企业分别为:塔斯利生物、傅宏翰林、迈威生物、信达生物、三生制药、智初制药、信达生物、天京生物、基石制药、艾力斯医药、利德曼。其中,Tasly Bio已处于Pre-IPO阶段,最新估值达到125亿元,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Pre-IP0轮中最大的“独角兽”。
典型生物医药企业示例
数据来源:IT桔子,融研整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生物制药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武器。全球防疫措施持续推进,生物制药中的疫苗和诊断试剂迎来更大发展机遇。然而,在目前的环境下,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受到限制。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将传统化学药和中药进一步发展成为创新化学药和现代中药。
3)产业链下游
产业链的下游是生物医药的流通和应用,细分为医药业务、医药服务等。
目前,医疗服务在下游产业中占比最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101.4万家。随着“互联网加药品流通”行动计划的深入,医药电商在医药商业领域的占比将越来越大。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各地医疗资源在疫情的推动下不断流失,国内医疗机构资源短缺现象明显。新基建的实施,加快了医疗机构的建设。未来,随着医疗机构的不断增长,对生物制药的需求也将增加,这也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生物医学发展现状
1.生物医药市场结构
1)生物医药市场的规模
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市场快速稳定增长,其中美国生物制药主导全球市场,相关产业总产值约占GDP的17%,在R&D实力和产业发展上领先全球。此外,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是生物技术医药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主要国家。
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支付能力提升的推动下,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6年至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整体规模从1836亿元增长至317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预计2025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8332亿元。
中国生物医药市场的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爱情网,融中调研整理
从产业链上游看,2018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供应国和出口国。2019年我国药用辅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75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730亿元,同比增长8.15%。从产业链中游看,2015年至2019年,我国上市生物制药公司整体营收稳步快速增长。2019年,上市生物制药公司总营收537亿元,同比增长24.8%。从产业链下游看,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所有上市公司营收为7143.8亿元,同比增长17.1%;2019年医疗服务所有上市公司营收600亿元,同比增长15.4%;2019年,所有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营收1105亿元,同比增长14.0%。
2)生物医药产业格局
全球竞争格局
生物医药产业是仅次于汽车和机械制造业的第三大产业。目前,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已达4362家,其中76%集中在欧洲和美国,其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的93%。作为生物技术行业的领头羊,美国的发达产品和市场销量占全球的70%以上,而亚太地区的整体销量仅占全球的3%左右,其中日本和新加坡位居亚太地区前列。随着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不断的技术突破和政策利好,行业发展迅速。预计到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
国内区域发展格局
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创新成本高、投资风险大、R&D周期长的特点,集聚发展不仅有助于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获得资金、人才、R&D等资源支持,还能提高区域医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国家政策也鼓励科学规划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在国家政策叠加医药产业发展的支持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趋势明显,生物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发展迅速。
从区域发展来看,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已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综合性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其中,长三角产业创新和国际交流水平较高,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数量最多。环渤海地区产业人力资源储备丰富,临床资源、教育资源丰富,产业链优势互补强。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体系成熟,药品流通体系发达,毗邻港澳,对外辐射能力强,民间资本活跃。此外,东北地区、中部的河南、湖南、湖北,西部的四川、重庆也形成了生物医药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
从生物医药园区的发展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生物医药园区有100多个,其中50多个已经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或省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批准。其中,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科学城等园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物医药产业链,综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较强,成为生物医药园区发展的典型代表。
2.生物医药投融资现状
1)生物医药企业数量
整体来看,2007年至2019年,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新成立的公司有1132家。2007年,机构数量开始稳步上升,从2007年的55家上升到2015年的150家的历史峰值。2015年后,行业进入大规模业务重组整合的调整期,生物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新成立的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也逐年减少,2019年新成立的企业仅有50家。2020年上半年新设企业6家,同比减少28家。
2007-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年增额
数据来源:IT桔子,融合研究
2)投融资规模
2007年至2019年,国内生物医药投资事件和投资金额持续增长,2007年至2013年略有增长,2013年后增速加快。截至2019年,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共发生投资事件723起,涉及投资总额1416.31亿元,平均单笔交易规模约1.96亿元。2015年以来,国家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与医药研发相关的政策,在政策红利的背景下,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无论是投资数量还是投资金额都开始大幅增加。2015年至2019年,生物医药行业投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36%,投资金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8.29%。
2007-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物医药投资事件及投资金额
数据来源:IT桔子,融合研究
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物医药投资事件91起,325.16亿元,均同比增长,其中投资事件增长28.17%,投资金额增长39.62%。受疫情影响,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关注度持续提升,2007-2019年未涉足生物医药投资的144家企事业单位相继加入生物医药投资行列,进一步增强了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市场的活跃度。
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物医药投资时间和投资金额
数据来源:IT桔子,融合研究
3)投融资轮次
投资轮次方面,2007-2019年,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投资轮次主要集中在天使轮、A轮和B轮,投资数量占比分别为16.74%、41.36%和19.09%,合计占比77.18%。其中,A轮投资数量最多,平均投资金额为8831.17万元。B轮以来,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单笔投资金额大幅增长,其中Pre-IPO轮单笔投资金额最大,达到10.43亿元,其次是战略投资轮,单笔投资金额5.8亿元。
2007-2019年国内生物医药累计投资轮次
数据来源:整合研究
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投资轮次后移,天使轮投资轮次减少4轮,A轮和B轮投资轮次分别增加8轮和5轮,C轮及以上投资轮次增加。
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国内生物医药累计投资轮次
数据来源:IT桔子,融合研究
4)区域投融资
2007-2019年,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长三角地区投资数量和金额排名第一,投资353笔,投资金额647.18亿元,占比分别为48.82%和45.70%;环渤海地区投资数量和金额位居第二,投资161项,投资金额452.81亿元,分别占22.27%和31.97%;珠三角地区投资数量和金额排名第三,投资97项,投资金额120.68亿元,占比分别为13.42%和8.52%。
2007-2019年各地区生物医药投资金额及投资金额占比
数据来源:IT桔子,融合研究
从投融资的发展演变来看,2007年至2013年,不同地区的投资额有所收敛,略有增加。2013年以来,不同地区投资金额出现分化,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增长较快。2015年后,长三角的投资金额暴增,远高于环渤海和珠三角。2014年三大重点区域投资金额大幅增长,高于其他区域。2015年后,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投资金额大幅上升,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拐点出现在2018年,长三角地区投资金额大幅下降。相反,在环渤海地区的投资金额暴增,甚至超过了长三角地区;2018年后,其他地区的投资金额也大幅增加。
2007-2020年上半年各地区投资数量趋势图
数据来源:IT桔子,融合研究
2007-2020年上半年各地区投资额趋势图
数据来源:IT桔子,融合研究
2020年上半年,国内各地区生物医药投资数量为91笔,较去年同期增加20笔。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投资数量同比增长,其中环渤海投资数量增长8个,长三角增长10个。珠三角增长6;其他地区的投资数量减少了4。
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各地区投资金额
数据来源:IT桔子,融合研究
从投资占比来看,2020年上半年,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占比上升,其他地区占比下降,长三角地区占比保持持平。
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各地区投资占比
数据来源:IT桔子,融合研究
2020年上半年,国内各地区生物医药投资325.16亿元,同比增长92.27亿元,增幅39.62%。2020年上半年,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三大核心区域投资金额同比增长。环渤海地区投资金额同比增长349.59%,珠三角地区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05.05%,长三角地区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02.53%;其他地区投资金额同比大幅下降,降幅达89.06%。
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各地区投资金额
数据来源:IT桔子,融合研究
从投资金额占比来看,2020年上半年,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占比同比上升,其中环渤海地区占比上升幅度最大;其他地区的比例急剧下降。
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各地区投资占比
数据来源:IT桔子,融合研究
生物医学的发展趋势
1.国内药企竞争加剧,头部药企竞争逐渐渗透到全球
随着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行业整体竞争态势加剧。跨国企业在国内医药市场的强势布局,也加剧了国内生物制药公司之间的竞争。2018年,由于香港联交所上市新规的出台,更多生物医药企业将在香港上市。未来,随着医药生物头部阵营企业的不断增多,头部企业在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发展过程中,头部药企等厂商的研发实力和产品性能也不断提升,逐步建立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近10年来,国内仿制药、改良新药、创新药的生产厂家纷纷向海外市场拓展。据统计,国内企业在美国注册的小分子化学仿制药总数已超过400种。未来,受欧美等海外医疗及医药市场发展前景的吸引,以头部药企为首的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将加速向海外市场扩张,通过多元化竞争模式加入全球药企阵营。
2.创新药发展加速,仿制药仍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是仿制药大国。据行业统计,近17万个药品批件中,95%以上是仿制药。从2017年开始,中国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开始加快审批推进国产创新药发展。然而,创新药物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很小。据行业统计,2018年中药创新药市场份额仅为3%,仿制药市场份额超过60%。随着中国政府支持国产创新药物发展的政策以及医药公司对药物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加速。根据Frost & Sullivan的分析,近年来我国药品研发支出逐年增长,预计2019-2023年增速将保持在20%以上。药物创新将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进阶之路,创新药物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但与此同时,仿制药仍主导国内医药市场,中小药企规模和资金实力较弱,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创新药;2016年,国家提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意见,对仿制药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仿制药整体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支持;此外,据统计,2018年至2022年,1590亿美元的药品将面临专利到期,这将对原药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为仿制药提供发展机遇。因此,仿制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重要地位。
3.医疗R&D服务外包前景广阔
随着国内医药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医药公司正在向创新药物转型。为了降低R&D成本和缩短R&D周期,对创新药物的R&D服务的需求增加了。借助外部资源和R&D实力,成为国内众多药企在R&D实现快速突破的重要模式。同时,基因和细胞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CRO在中国的发展。从全球来看,全球药品外包市场正逐步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向中印等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也带动了国内CRO市场的发展。据Frost & Sullivan统计,2018年中国CRO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9亿美元,2023年将达到21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9.8%。CRO发展前景广阔。
4.产业集聚趋势更加明显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核心区的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核心区在人才基础、科研基础、企业基础、政策体系、资本体系等方面较为完善,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据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调查,2018年,国家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分别为1.48万亿元和0.27万亿元,分别占各园区产业总量的24.58%和10.3%。未来我国生物医药区域集中化和产业产业化趋势将继续保持,各大园区和产业集群将在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工业兼并和收购已经加剧
M&A一体化在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全球来看,生物医药行业并购的加速,大大提高了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抢占市场、垄断技术、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自2014年医药行业开始进行大规模并购以来,生物科技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医药公司之间的并购活动非常活跃。随着国内创新药开发的加速和海外扩张的加速,对于快速发展中的大型制药公司来说,通过并购引进新技术、拓展R&D管线和产品线将是制药公司扩大业务规模的重要手段;同时,收购重组也是规模较强的医药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建立全球生产销售网络的有效手段。未来,生物医药M&A的整合将成为产业生态优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