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原 有感而发是最好的写作状态 薛原答读者问
原创 书评大赛 广西师大出版社 收录于话题#书评大赛7#广西师大出版社11在9月29日的“深度阅读与写作的另一种可能”第二次线上分享中,青岛日报副刊编辑薛源分享了自己对书评的看法,并回答了读者的提问。分享结束后,我们收到了很多读者的反馈,希望老师们能多回答一些问题。感受到读者的热情,薛源先生挑选了部分读者进行提问和回答。本期推送,我们将与大家分享这些互动的火花,探讨更多阅读与书写的可能性,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读者朋友们一起探讨,什么是好的书评?读者问题1:@来自读者说4群的读者 小野写书评的意义和价值。你喜欢自己还是喜欢别人?书评注重时效性吗?对同一本书的不同理解如何体现在一篇书评中?@薛原如果是为了自我满足,没必要写书评。对我来说,阅读的快乐可以在读书笔记中体验到。但如果书评是为了表达和发表而写,那么书评的时效性是相对的,因为阅读版不是文化新闻版,没有阅读经典书籍的时效性。然而,对于一些新书来说,书评人本身并没有时效性。对于一些阅读页的编辑来说,可能会强调时效性,即希望推出新书。这个新书其实也是相对的,我自己来说,我把最近两年来出版的都归入新书,并非越新越好,又不是抢新闻,读书版的文章是可以从容一些的。尤其是现在的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写作,这个时间是可以自己把握的。至于对同一本书的不同理解,我认为是指与其他书评中的理解不同。自然,个人书评越多越好。如何体现他们因人而异,但并不是说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性而有自己的见解。写得舒服,能体现自己的想法,这很好。读者提问二:@林一林,一群读者中的一个,普通的读者如何在写作中不断提升自我,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念?构建自己的书评观?普通读者和书评人之间在看待问题上会有哪些差距?这些观念如何不断融合。@薛源我自己就是一名普通读者。从30岁发表第一篇读书随笔至今已经写了20多年,我不知道我是否比原来有所提升,也不知道我是否形成了独特的观念,我也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书评观。但我只知道,这么多年过来,我沉醉其中乐此不疲的就是书生活,我读我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在意别人对我的文章的看法。我不顾别人而学习。比如很多人喜欢看《红楼梦》,而我更喜欢看《金瓶梅》。我看《红楼梦》的时候看不懂。我津津有味地读了《金瓶梅》,比较了所有现有的版本,还原了那些删节的版本。阅读在我,我不会去想别人对这些书的态度和看法。越是大多数人都在叫好的,或许我不会再拿起来读,个人阅读与大众和书评人无关。别的书评人的文章对我只是参考意义,不会跟着他的眼光去读书。读者问题3:@来自读者说1群的读者 座头行者书评真正成为大众阅读的指路明灯,也需要尖锐的批评声音,需要理性地坦白书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那么,作为一名多年的专业阅读编辑,如何把握书评的批评角度和深度呢?@薛原我不认为书评是大众阅读的指路明灯,也不认为阅读版是大众阅读的。抛开义务教育中必要的阅读,在我看来,成人阅读对少数人来说总是一种乐趣。书评没那么重要,只能作为少数读者的参考。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只要有理有据,没有人身攻击,可以在页面上发表,是值得编辑出版的书评。读者提问四:@读者说一群读者爱旅游作为一名编辑,不可能把所有书都看遍。如果某一篇书评来稿谈及的书是薛老师没有阅读过的,那么薛老师如何判断这篇书评来稿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公允的?还是主观片面的?@薛源在这样每年巨量新书出版的时代,一个人每年又能读多少新书呢?一天一本,一年才365本。怎么可能把书评来稿提到的书都读过呢?许多书评作者恨不得那边新书还没开始上架销售,这边书评已经满天飞了。其实,大量书评推介的书,是作为编辑还没看到的,但这不影响对书评的判断:因为面对书评首先要把握的是阅读印象,因为关于新书的信息在作者的书评里已经不需要了,豆瓣阅读很容易搜索到。所以,书评的选择主要看文章本身,也许作者的书评是片面的,但只要它自圆其说,读完之后给我留下印象,它甚至会吸引我读这本书的兴趣。这是可取的,最不受欢迎的是稳定的书评。读者提问五:@一群来自读者的读者说薛颖很多人写书评脱离不了三段式,概括、感受、总结,这样的文章没有营养。自媒体时代,写书评如何确立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内容和标题上如何出新?@薛源我做读书版编辑的20年,看文章不看格式,只看是否让我眼前一亮。越是三段论式的书评,越不欢迎。我写了这么多年的读书随笔,我不习惯说书评,是因为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如何写书评,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和兴趣写,至于什么是独特的风格,我不知道,也不感兴趣。在写作过程中,我不会费心创新,因为它要么是小说,要么是读书笔记。我不追求或说不知道如何在内容和标题上创新。无论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自媒体时代,我的写作都是一样的,载体可能变了,但我的写作方法和目标不变。读者提问六:@来自读者,丹尼,4组读者,现代人越来越缺少集中的阅读时间,更多的是碎片时间用于阅读,如何平衡内容和阅读时间的冲突?如何更快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籍?@薛源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您。因为这对我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这方面的感受。对我来说,我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就是读书。我最感幸福和幸运的就是我从踏入社会以来,我的生活一直以读书为主要内容,本职工作像是退到了第二位。我的读书主要是闲读书,不是为了考试或论文或职称等等的目标阅读,就是我的日常读书生活,读书也就是我的人生。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也不能影响别人的生活。然而,我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影响自己的家庭。对我来说,家里堆积的书就是我生活中消磨时间的工作和内容。在学习中发呆,是网络时代我一直给自己贴的标签。我选择的图书都是我喜欢阅读的,大多是人文、历史和艺术,我很少或说几乎不读学术类的书,因为我读书是为了快乐和打发时间,每一个漫长的夜晚是需要内容来填充的,夜晚的阅读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写作的积累。我阅读不是为了写论文和申请课题和评职称和考核晋升——我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天赋,但是,打发日子的闲读书是没有门槛的,读书给了我快乐和生活的内容。读者问题七:@读者 小太阳书评应该关注阅读体验还是评价?@薛原作为报纸副刊上的一篇文章,它不是一篇论文。在我的理解中,书评和阅读体验都是随笔,阅读体验也是感伤,评价也是关于我的阅读体验。这两者并非不相容。我自己的经验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规则。读者提问八:@读者苏西我是一位言辞很严厉的书评人,请问像我这种直截了当指出书中不足之处的书评是否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书评?如果书评人本身都认为该书不值得推荐,写违心的书评来推书是否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薛源您的问题若去掉问号就已经是答案了,不需要我再重复。读者问题九:@读者 MISS_W书评和荐书文章有什么区别?一本书的前言也可以算是书评吗?)@薛原当我是图书编辑的时候,版面上有几个栏目,如序跋、新书扫描、文学批评、谭、书坊归来、夜读文案等。,根据投稿内容和体裁的不同,在不同的栏目进行标注。当然,这些文章也会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比如序言和后记中的人情味会被删除。读者提问十:@读者的胡子不薄书评和读后感,已经上次唐山线上老师线上分享,具体分清楚了他们的区别。和读后感相比较感觉写书评是一件更高级的事情,薛原老师您好,我想向您请教的是,写书评是不是有一定的模式,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或者说一篇书评具体需要写哪些内容?比方说有哪些要素?
从读者的胡须看读者的笔记并不单薄
@薛原谈了20多年的写论文,还是不知道怎么写好书评,也不知道怎么写书评。然而,我只是写一点阅读的经验或笔记或片段,或者我想写一点关于阅读的收获。我不知道我的文笔好不好。我在写作过程中不考虑这些,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写。读者提问五十一:@读者理解银戒指写了很多年“读后感”版山寨“书评”。每次都想能出一篇正经书评,每次都一不留神就成了读后感!很挫败!想请问薛老师,如何写出一篇真正意义上的书评?从哪些点切入为上?@薛源我至今仍在写读后感和读书笔记,写了这么多年并没有挫败感,因为我读我写我乐意。读者问题12:@读者 小侠薛老师,你是怎么处理一些舆论强烈的文章的?@薛原作为副刊编辑,我只编辑适合我们版面的文章,不适合的删掉。读者提问十三:@读者文清如果一本书写得不好,书评能否以批评为主?@薛源只要不是人身攻击,只要不惹来诉讼官司,怎么写是作者的权利,而且自媒体时代,也不需要编辑的认可。读者问题14:@读者 肀你从什么角度评价一本书?还是想用感情的自然流露来表达感情?@薛原不是写论文,只是写。感情是最好的写作状态。读者笔记 by SPRACHWISSENSCHAFT读者的笔记,听听风声
相关阅读原标题:“感觉是最好的写作状态|薛源回答读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