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辽宁籍乒乓球冠军都有谁 乒乓球横拍的历史
文章目录导航:
七十年代辽宁籍乒乓球冠军都有谁乒乓球四种拍型为啥乒乓球不能分公斤级和直板横板17年的街机游戏2021年国际乒乓球排名邓亚萍小时候打乒乓球的经历横板是什么九连环的发明者七十年代辽宁籍乒乓球冠军都有谁辽宁省是体育大省,作为国球的乒乓球在辽宁省更是基础强大,涌现出多位奥运冠军及全国冠军。
七十年代辽宁籍乒乓球冠军
胡玉兰。 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辽宁锦州人,第三十二届世乒赛世界冠军获得者。 1960年入辽宁队。1964年被选入国家乒乓球集训队。横拍全攻打法,反手推挡很有特。
乒乓球四种拍型正胶拍,反胶拍,长胶拍,直胶拍。四种类型。
1、正胶短齿胶皮拍:
在底板上贴一层胶皮,在胶皮上有着许多的圆柱形软的小颗粒,胶粒的厚度在1.5mm之间的。这种胶皮有着弹力均匀,比较容易控制球,在打球时胶粒会与球产生摩擦,就会产生一定的旋转。缺点就是弹力差打球的速度慢。
2、正胶长齿胶皮拍:
在底板上贴一层胶皮,在胶皮上有着许多的圆柱形软的小颗粒,胶粒的厚度1.5mm到1.7mm之间的,胶粒非常柔软。用这种长齿球拍打球,球产生的旋转变化大,它主要是依靠对方打来的球的旋转和冲击力来增加球的强度。确定就是没有短齿稳定,击球速度也较慢。
3、正胶海绵拍:
就是在木板和胶皮之间再加入一层海绵,教历史在0.8~1mm之间的高度,颗粒会比较硬缺乏粘性。但是它的反弹能力强,回球速度快,旋转能力有限。
4、生胶海绵拍:
就是用比较博得生胶皮贴在海绵上,胶量会比正胶皮大得多。它的弹力非常的强,而且摩擦力非常的小,击球速度快,球会略下沉,但是控球比较好。主要是靠运动员的身体力量。
5、反胶海绵拍:
就是将带颗粒的一面贴在了海绵上,然而平的一面向外,表面比较软粘性大。因此会给球拍带来强力的摩擦,能击出强力的旋转球。但是回球速度慢和不容易控制球旋转。
6、防弧海绵拍:
这是一种在结构松的,弹力差的海绵上反贴一块胶皮,厚且硬,粘性非常小。因为海绵软,弹力就比较小粘性也小,但是缓冲能力好,比较容易控制对方的弧圆球。
圆形,这种比较普遍,现在大部分的选手都是用这种,横板和直板都有。
近四方形,韩国选手使用的最多,这种球拍用的大部分都是直板选手。
葫芦型,外国一名选手把自己的球拍弄成了葫芦型,别说效果还挺好,自己用着很舒服。
芭蕉扇形,头大后边小,触球面积大。
拍型一般指的是球拍击打球瞬间的角度。
四个梯形斜面就是四种拍型:
如果我们截去立方体后面的4个顶角,又可得到4个新的垂直于4条体对角线的平面,即4种新的拍型。似可称为左上斜拍型、右上斜拍型、左下斜拍型、右下斜拍型四种斜拍型。
拍型一般指的是球拍击打球瞬间的角度。 像拉前冲弧圈球的时候,拍型要前倾,削下旋球的时候拍型要后仰。 发下旋球时,拍型要低平等等。球拍所有的拍型以击球面将乒乓球包在中间,最理想状态的应该是一个圆球;圆球有无数个面,意味着无数种拍型。显然太多了,也没有必要。最简单的状态之一应该是一个外包立方体(即一个边长大于40毫米的立方体),有上下左右前后6个面。除去前面一个面(因为前面的拍型只能向后击球,无法使球向前飞过网形成合法有效击球),只剩5种拍型。即上平拍、下平拍、左侧立拍、右侧立拍、后部的横立拍。
正胶拍,反胶拍,长胶拍,
直胶拍。四种类型。
为啥乒乓球不能分公斤级和直板横板这主要因为乒乓球是一种技巧型的体育运动。他对参加选手的体重并没有格外的要求。打个比方说某个女运动员体重在130多斤,可以把乒乓球打得很好。而我国曾经著名的乒乓球选手邓亚萍个子很矮,体重算100斤,她同样可以把乒乓球打得很好。那么这种技巧型的运动,按体重进行分级比赛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直板和横板区分开比赛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在历史的传统上就一直是这么比赛的。虽然目前直板选手的成绩不算太好,但却依旧有许昕这个最后直板的骄傲在前面顶着呢。现在说把直板和横板分开来比赛为时尚早。
17年的街机游戏说到街机游戏,不知道最熟悉的是不是《拳皇》《街霸》《恐龙快打》《三国志2》等数款游戏,只可惜即便这些游戏做得再优秀,也抵不过时间所带来的改变。
毕竟在千禧年之后,科技的发展使得家家户户都拥有了电脑产品,以至于街机厅随着网吧的出现,逐渐开始消失在热闹的街道之中。
2021年国际乒乓球排名1、樊振东
樊振东是出生于1997年的现役军人、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2012年进入国家队,并先后夺得亚青会、全运会、东亚会、世界杯和公开赛等比赛的男团和男单冠军,2013年还成为乒联巡回赛史上最年轻的男单冠军,2014年完成世青赛大满贯。2021年7月26日,在东京奥运会获得男单亚军。
2、许昕
许昕是出生于1990年,并于2006年进入国家队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曾先后夺得国际乒联总决赛、世界杯、亚运会、世乒赛的男单和混双冠军,并于2016年进入国际乒联名人堂,也是国内首位获得男单世界冠军的左手运动员。2021年7月26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中,许昕/刘诗雯夺得乒乓球混双银牌。
3、马龙
马龙是出生于1988年辽宁鞍山的奥运会乒乓球冠军,2014年担任国家队队长,是国内乒乓球历史上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全运会、世界杯、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等国际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2021年7月30日,马龙获得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
4、林高远
林高远是出生于1995年并于2009年进入国家队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2019年入选为2019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并先后夺得亚锦赛、亚洲杯、公开赛、亚运会的男单和男团冠军。
5、张本智和
张本智和是出生于2003年日本的华一乒乓球运动员,以右手横板双面反胶,近台两面弧圈结合快攻为其专业特点,2016年获得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成为世青赛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得主。
邓亚萍小时候打乒乓球的经历邓亚萍5岁开始打乒乓球,1998年16岁时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连续包揽女子单、双打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至1998年9月退役,邓亚萍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她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2010年9月,邓亚萍学子,剑桥博士,奥运大使,团市委书记,人民网副总裁……跨界的选择,实现自我,是她不懈的人生追求。相比那些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忘记了爹娘,忘记了自己祖国的人又是多么的高大。可以说邓亚萍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懈努力,不断攀登的精神缩影。
邓亚萍虽然没有选择做教练,但她投身公益,创立了邓亚萍体育奖学金,继续为祖国的体育事业作贡献,是值得国人的尊敬和骄傲的!
1973年2月,邓亚萍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一户乒乓球世家里,父亲是河南省乒乓球的选手。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从两岁多开始,父亲就常常带着邓亚萍骑着自行车去俱乐部打球,
父亲更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希望女儿能有一天代表中国乒乓球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就这样,邓亚萍在父亲的培养下,慢慢地开始接触了乒乓球这一体育项目,也许是遗传了父亲爱打球的基因,邓亚萍从小就对乒乓球表现出了无比的热爱。父亲也看出了她对乒乓球的热爱,于是决定,自己亲自带着女儿练。
1978年,邓亚萍此时刚好五岁,于是开始跟着父亲正式练球了。父亲根据女儿自身的情况给其制定了一些超乎常规的训练方法。刚开始,父亲让她拿直拍训练,可是由于她的身高长得慢,胳膊相对来说比较短,父亲见状觉得这样训练不是个办法。第二年,父亲就让她用横拍训练。在这两年的训练中,由于父亲制定的超乎寻常的训练方法,一直都让她练正手攻。这种训练方法,是在教科书上都找不到的训练方法。也正是因为这样,邓亚萍打球一天比一天熟练,球技有了很大的进步。
看着邓亚萍一天天长大,也该到了进入正规体校接受训练的时候,可是却让父亲愁坏了。由于邓亚萍身高不高,体重也不达标,她被省队直接拒绝了。面对着这一个拒绝,父亲与邓亚萍都表示非常的沮丧,随后,父亲对她说:“别人说你不适合,说你不行。你就要自己争口气,要加倍苦练才行。”
正是在父亲这一番话的教导下,幼小的邓亚萍很快就懂得了父亲说的这句话,从这以后,她在训练上更加的刻苦,更加的能吃苦了。甚至在练习全台面攻时,她在腿上还绑着沙袋,面对两位男陪教练,她一打就是两个小时。
在这样高强度训练的背后,除了打球不断精湛以外,邓亚萍的身体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颈椎、腰椎、膝关节都带伤了。有时候,腰肌劳损让她疼痛难忍,不得不带上厚重的护腰。膝关节和踝关节疼到不行的时候,他就无奈去打封闭针。脚底下由于不停训练长满了血泡,可是她依然一声不吭,拿纱布包着伤口,继续训练。即使身体每次疼痛难忍,她都没有放弃训练。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
1988年,邓亚萍成功进入国家队,此时的她只有15岁。在进入国家队后,接受到更加严格的训练,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邓亚萍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每次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
在训练队里,每天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自己却给自己延长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7点多,每次都是被教练赶出训练场。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就什么都抛在脑后,每天晚上练到11点多。
高强度的训练,也让邓亚萍经常为了训练而耽误了吃饭时间,只好自己在自己房间拿泡面吃。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训练。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接连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目不转睛的接球,一次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所有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可是邓亚萍依然在训练,直到教练强迫她去换衣服,她才会换自身干净的训练服回来又接着练。
当然,这么严厉的训练背后,一定会有惊人的成绩。
1982年,年仅9岁的邓亚萍在全国业余体校分区赛中就获得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大家认识到了这位天才选手。
1986年她被借调到河南省队,代表河南与队友合作拿下了河南省首个团体冠军,随后,又在全国锦标赛上,代表河南获得团队和个人冠军,一举成名,再次让大家认识到了这位冉冉升起的新星。
1989年,第40届世乒赛,首次参加的邓亚萍就夺得了女双冠军,成为国乒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之一,而此时她才16岁。
1992年,19岁的邓亚萍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最终拿下女子单打冠军和女子双打冠军,为我们国家拿下了两枚重要的金牌。随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又获得两枚金牌,至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搭配90年代末,邓亚萍几乎拿下了所有的冠军,媒体也称呼为这一时期是“邓亚萍的时代”。从此以后,邓亚萍成为国人心中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
在这之前,没有人想到曾经因为身高不足并且身体素质不好的她,凭着苦练,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超乎常人的速度,打破了常规也造就了乒乓球的传奇神话。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选拔运动员只选高个子的传统观念。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大家一定知道“乒乓球皇后”邓亚萍吧!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邓亚萍的小故事。
那是邓亚萍在清华大学即将毕业的前夕。有一天,她找到语文老师请他帮助修改哲学课的总结。这份哲学总结足有四五千字,内容很充实,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能联系实际用哲学观点分析打球的战略战术。几天后,语文老师把改过的总结给了她。又过了几天,她和这位语文老师在校园里相遇。邓亚萍一方面表示对语文老师的谢意,同时又很认真地对她说:“我把两份总结都交给了哲学老师,跟老师讲清楚了其中一份是我自己写的,另一份是请语文老师修改过的。”
适合横握的乒乓球拍叫横板。一般,横板比直板拍柄略长。直板比横板拍面略大。
横板是指游戏类型中的一个概念,即游戏画面为横向滚动的游戏类型。
因为在横板游戏中,游戏画面会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滚动,玩家控制角色避开障碍、击败敌人等。
这种类型的游戏最早出现在街机游戏中,并且在游戏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横板游戏中,玩家需要攻击和防御敌人,收集物品,升级装备等等。
同时,也需要注意路线规划,判断障碍物的位置,避免掉进陷阱等。
因此,横版游戏除了提供视觉和音效上的乐趣外,还需要玩家具备较强的反应力和战略意识。
横板是一种游戏画面排版方式,画面宽度比画面高度更宽。
这种排版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经典游戏中,如《马里奥》等。
它可以提供更广阔的游戏画面,让玩家能够看到更多的游戏内容。
同时,横板游戏也更适合多人游戏,因为玩家可以在同一画面内自由活动而不会互相遮挡。
横板排版方式在现代游戏中仍然被广泛使用,是游戏设计中的经典之一。
横板是指游戏中的一种玩法,也称为横版游戏或横向卷轴游戏。这种游戏的画面是横向滚动的,玩家需要控制游戏角色在屏幕上左右移动,跳跃、攻击等,以完成游戏任务。横板游戏最早出现在街机游戏中,如《马里奥兄弟》、《忍者神龟》等,后来也逐渐发展到家用游戏机和移动设备上。横板游戏通常具有简单易懂的操作和丰富多样的关卡设计,是一种受欢迎的游戏类型。
九连环的发明者卓文君
九连环是西汉才女、辞赋家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发明的。
1、西汉才女、辞赋家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曾提及九连环:……,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怀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卓文君生于西汉,诸葛亮生于东汉末年,其时汉室江山已分崩离析。二人相差几百年。也就是说,在诸葛亮之前几百年的西汉,九连环已经存在。故“九连环由诸葛亮发明”之说并不正确,可能系后世误传。也有人认为卓文君作词的故事似元朝杜撰,因为词风明显不是汉朝时所有。
2、传说九连环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民间,一说发明于战国时代,另一说发明于三国时期,但能确认就是九连环的记载是明代杨慎(1488-1559,号升庵)的《丹铅总录》(见《升庵集》卷六十八),并不早于欧洲。
在中国,战国时代名家惠施曾著立《连环可解》的立论。惠施所说连环是指《战国策》卷第十三中提到的玉连环,南宋鲍彪注称这种玉连环是“两环相贯”,显然不是这里所说的九连环。据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常带兵打仗,为排遣妻子寂寞而发明。于明代普及,明代中期时,流传更是极广。清代上至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个个爱玩“九连环”。《红楼梦》中曾有描写在深闺中玩九连环的细节。
3、在西方,16世纪前,欧洲有了九连环的记载。1550年,巴黎刊行的数学文献,清楚地讨论过这“中国难题”。著名意大利数学家卡当的著作中将之称为“中国九连环”。1685年,英国数学家瓦里斯对此作了详细的数学说明。19世纪,格罗斯用二进位数给了它一个十分优美的解答。
总之,九连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有着聪明的象征。在古代,对于人们来说,九连环不算是一种玩具,而是代表智慧的象征。电视剧看多的人应该会有这样一个印象:出使天朝的外邦,有些比较嚣张的,都会拿出九连环来刁难朝中大臣。在大家都束手无策,外邦使官洋洋得意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出来解出九连环,挽回天朝的颜面。因此,九连环总是会被赋予聪明,有智慧的帽子。
扩展资料:
1、九连环是中国传统民间智力玩具,以金属丝制成9个圆环,将圆环套装在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并贯以环柄。
把玩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反复操作,可使9个圆环分别解开,或合二为一。
2、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的传统民间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3、九连环构造:
连环流行极广,形式多样,规格不一。其制作,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联贯子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得法者需经过8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的九个环套入一柱,再用341 次才能将九个环全部解下。此外,也可套成花篮、绣球、宫灯等状。
西汉才女,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发明的九连环。以前有人说是诸葛亮发明的,其实不然。卓文君比诸葛亮早了多少年,可以查一下资料,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