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子女 万里长子:父亲教育我们不要搞特殊
中新社北京7月18日电“他教育孩子永远和劳动人民、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起,不要特别,要诚实,要学习科学知识。”万历皇帝的长子万伯翱18日告诉中国新闻社。
7月15日12时55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随后的几天,万历皇帝的吊唁仪式在北京的一家医院举行。
18日上午,吊唁大厅门口排起了长队。大部分慰问来自万力及其子女的亲友和社会各界人士。万丽的孩子们穿着朴素的衣服,感谢那些在吊唁大厅内外前来吊唁的人们。人们佩戴白色胸花来悼念。
中国新闻社记者和哀悼者步入吊唁大厅。万历的画像挂在大厅中央,上方是横幅书“悼念万历同志”,大厅里流传着万历最喜欢的音乐《红梅颂》。大厅内外摆满了各界人士送来的花圈,其中就有Xi中训夫人子女送来的花圈。哀悼者向万历皇帝的画像鞠躬,献上白菊花,然后悼念万历皇帝的家人。
将近93岁的前农业部长何康在大厅里哀悼时放声大哭。“没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没有当时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没有老人提倡的农村承包责任制,就没有这样的感情。这是战友的感觉。”万伯翱说。
万历在安徽执政期间,曾顶住压力推行农村联产承包,深受百姓爱戴。当时说“你该吃米饭,找万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万历同志是功勋卓著的。
原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也来了。他突然跪下,送了一份大礼,泣不成声地说:“我是学生,要给老师送这么大的礼物。”。
“文化大革命”中,万历被批判,陪他打仗的三个人中,张百发是一个。侯万里曾任北京市副市长,长期主管城市建设。李瑞环和张百发被媒体称为“哼哈二将”。
被剧作家曹禺称为“北京高倩第一个下乡的人”的万伯翱,向记者回忆起父亲送他下乡劳动锻炼的情景。
1962年9月,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副市长的万力,把18岁的大儿子万伯翱送到河南西华县黄泛区的农场,像许多知青一样工作。万伯翱工作了10年。
“一开始我不太明白。他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说共产党员不爱他的孩子,但如果你看看怎么爱他,把他放在没有风雨或风霜的玻璃房里,就不可能培养接班人。你必须去实践,去工农,去前线锻炼。”万伯翱说。
对我自己来说,万历同样严格。他在任时喜欢轻车简从,极力不赞成发动群众、前呼后拥的做法。退休后,他问自己:“不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谋求自己的政治,不过问事情,不做事,不惹事。”对此,万里为自己定下了三条具体规定:不参加剪彩、奠基等官方活动;不再担任荣誉职务;没有前言,没有题字。退休后,他严格遵守自己的“三不”。
从未给别人题词的万里,在1962年9月6日给万伯翱题词:“如有动摇,立即坚持”,成了万伯翱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在他看来,父亲希望他坚持的是和人民在一起。
“老人告诉我们春节不要回来,要和劳动人民在一起,和坚守祖国沙漠岛屿的伟大战士、坚守交通战线的交警、坚守高炉炼铁的工人们一起过春节。这不仅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骄傲。”。万伯翱说。
一位现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在悼念万里时写道:“万里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民主法治建设的推动者。沉痛悼念、深切缅怀万老,愿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