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传本 祭·忆上海先贤:谁创造了“大白兔” 谁是刑警803
一直以来,清明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祭扫坟墓,缅怀先人。不如,我们把追思的范围放宽一点,不止于我们的先人,还有那些造就城市记忆的先贤。2008年清明节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推出“祭先烈、敬先贤、记先人”主题活动,旨在号召市民欢度春节,感恩寻根。2015年4月2日,上海各界清明感恩仪式在福寿园人文纪念园连续六年举行。 在此,私家历史撷取当代上海城市记忆的几个片段,以此纪念这个城市的先贤。王纯言与大白兔:“最中国”的经典兔形象
王春燕与白兔:“最中国化”的经典兔子形象
大白兔
“大白兔”诞生于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当年,“大白兔”奶糖成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产品。这一年,也是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一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它是极其珍贵的,是多少“60后”“70后”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将“大白兔”奶糖作为礼品馈赠外宾。随着“大白兔”奶糖走向世界市场,“大白兔”也成为“最中国”的经典兔形象。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向外宾赠送了“白兔”糖作为礼物。随着“大白兔”太妃糖走向世界市场,“大白兔”成为“最中国化”的经典兔子形象。
王春燕
“大白兔”形象的设计者王纯言是上海人,儿时在上海市少年宫美术组学习,当时即有画作出国展览。1957年,周恩来访问上海,少年宫选出两名少先队员随同总理访问,王纯言即是其一。后来,“文革”阻断了他继续上学求知的路,他成了糖果厂一名学徒,然而,凭借其自身的绘画才能,他设计了“大白兔”,并由此成为“冠生园”的第一位美术设计师。陈至与闵行街:78天建成的社会主义新街 如今的闵行江川路,原名叫一号公路,就是当年的闵行一条街。 闵行一条街为什么有名?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传奇,也是上海曾经的骄傲。1959年,上海闵行成为中国的第一个卫星城,作为建设工程重点的闵行一条街,动员十万建设大军仅仅用了78天,即建成了一条柏油大道,以及沿街的13座大楼。
闵行街为什么出名?这是新中国的传奇,也是上海的骄傲。1959年,上海闵行成为中国第一个卫星城。作为建设项目集中的闵行一条街道,仅用了78天时间就调集了10万的施工队伍,也就是修建了一条柏油路和13栋沿街建筑。
闵行一条街
闵行街
闵行一条街是当年上海最宽敞的林荫大道,是中国第一条以行道树香樟树命名的“中华香樟街”,当时这条街在上海名气很大,连电影厂的导演都把这条街选为外景地,来反映新上海的新面貌。 所谓“新”,其中一点就在于其布局形式:沿公路两侧建筑多层住宅,并在临街住宅底层集中设置商业服务、文娱等公共设施,即以“一条街”的布局形式替代旧有的“小区中心”模式。而参与主持这一工程的人,就是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陈植。
所谓“新”之一就在于它的布局形式:沿公路两侧修建多层房屋,临街房屋底部集中设置商业服务、娱乐等公共设施,即以“一街”的布局形式取代旧的“社区中心”模式。参与该项目的人是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陈至。
陈至
陈植,1902年生于浙江杭州,曾就读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与梁思成、林徽因是同学。回国后陈植与赵深、童寯合创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创作了一批在近代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影响的作品,比如上海的大上海大戏院、金城大戏院,南京的外交部大厦。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参与建设上海中苏友好大厦、鲁迅纪念馆、“两街一弄”、锦江小礼堂等建筑工程。1929年陈植与梁思成、付鹰、蔡方荫、徐宗漱等在东北大学教职员宿舍前合影。
1929年,陈至在东北大学宿舍前与梁思成、傅莹、蔡方银、徐宗舒合影。
中苏友谊大厦
郑传本为“坏人”辩护:轰动上海的刑案庭审 “做人不学于双戈,娶妻就娶蒋佩玲,交友就交徐根宝,请律师就请郑传本。”这是1980年代末,上海市民中流传的一句话。其背景是一场轰动上海的刑案庭审,这也是中国首例电视播出的刑案庭审。
“不学双哥,娶老婆就娶江佩玲,交朋友就交徐根宝,请律师就问郑传本。”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居民中流行的一句话。它的背景是轰动上海的刑事审判,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在电视上播出的刑事审判。
正传本
1987年,一起持枪抢劫银行并杀害工作人员的案子轰动上海滩,这是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市第一宗持枪抢劫银行的大案。凶犯于双戈原是75路车队售票员,因赌博负债累累,于是铤而走险。在得知于双戈的所作所为后,恋人蒋佩玲并未选择报案,而是决定和于双戈一起逃亡。于是,在后来案件的审理中,公诉人指控蒋佩玲犯有包庇和私藏枪支弹药罪,同时又在于双戈案发以后“帮助”他藏匿或毁灭罪证。律师郑传本,正是为“坏人”蒋佩玲进行辩护的律师。经查,郑传本使法院认识到,江佩玲被公诉机关认定的窝藏、包庇罪、帮助逃跑罪均不能成立。考虑到她的动机和行为,法院减轻了对她的处罚。当时上海电视台播出了庭审。一时间,郑传本成了著名的“平民大律师”。 这一案件的庭审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并不单单在于经过辩护蒋佩玲的刑罚得以减轻,而且通过电视传播开来,关键是这一案件对于法治社会的进步意义。1979年,在中国消失了22年的律师制度重新恢复,律师职业的意义在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中仍有争议。批评者认为,“律师制度的恢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趋于健全的标志”;贬义者说:“什么是律师,不是法庭上的姿态,法庭下穿一条裤子”;可疑的人给律师打了一个问号:“真的有敢为‘罪人’说话的人,和检察院当面对质,并为其辩解吗?”郑传本的辩护向人们证明,律师不是摆设,“第二公诉人”,不与公安法同流合污。这一辩护也在中国律师刑事辩护史上留下了教科书般的经典。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节目请了三十年间的代表人物,探讨三十年的社会变化,其中即有郑传本。端木宏宇:刑警803背后的江南名人探源 “刑警803”,是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的代号,因其门牌号为803号而得名。1990年8月10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大型广播剧《刑警803》正式开播,其剧情取材于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侦查破案故事。该剧系列先后于1990年、1994年出版,2001年“新版”正式上线,部分剧集获得多项大奖,广播剧主题曲《橄榄之歌》成为时代金曲。如今,803已经成为上海刑警队的知名形象符号。 而“803”的灵魂正是一代江南名探端木宏峪。
端木宏宇
端木宏峪,原名蔡承彦。1927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46年5月在苏北参加革命,194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山东济南后,任济南市公安局刑警队组长。上海解放后,参与接管上海公安局,任刑事侦察处二科盗案股股长、治安处刑一队队长、副处长、刑事侦察处处长等职务。端木宏宇的侦探生涯长达40年。上海解放初期,他承担剿匪任务,与战友们一举抓获18名匪徒,熟练地破获了一系列国民党残兵持枪抢劫杀害上海大老板的案件。20世纪50年代,他采用并案的方法成功侦破了上海首例巨额存款被盗案,并从一把算命扑克入手,跟进发现踪迹,一举破获了轰动上海的“腊肉尸案”。20世纪80年代,他指挥破获了上海印刷厂盗窃巨款案、涉外事锦江命案、持枪抢劫杀害余双阁案、美国领事馆盗窃财物案等一系列震惊中外的大案要案。广播剧《刑警803》中的“擒拿东北虎”这一集,就是根据端木宏宇谷改编的。 1995年9月3日端木宏峪因病去世。他的半身铜像一直伫立在“803”的陈列室里,这是上海第一尊民警的铜像,也是市民自发捐赠建造的铜像。端木宏宇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