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长 1965国共密谈:蒋介石同意携旧部回大陆 蒋经国任省长
曹聚仁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记者和作家。浙江浦江墩头镇范姜村人。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学院。1922年来到上海,先后在爱国女子中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任教。他曾担任《沈涛》、《漫中》等杂志的主编。抗战爆发后,他担任战地记者,报道淞沪会战和台儿庄胜利。1950年赴香港,担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香港特约记者。20世纪50年代末,他赞助了《循环日报》和《正午日报》等报纸。之后,他多次回到大陆推动祖国统一。
晚年,曹聚仁给弟弟一草和前妻王春翠写了许多书,透露了他竞选两岸和谈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容。
他曾在信中写道:本来我应该回中国的,但是太大了,北京等地不让我去。几年前,我能够拖延局势,但我对这个国家的看法是正确的。
1965年,国民党二号人物李宗仁回到大陆,受到热烈欢迎,蒋介石父子也采取了行动。负责港台联络工作的王军告诉曹聚仁,蒋经国将于近期访问香港,并在台湾省接他讨论重要事宜。曹聚仁匆匆赶到北京,与中共领导人讨论谈判大纲,然后回港等候蒋经国。
一天,王军来到曹聚仁的住处,请他上船与蒋经国先生密谈。请多介绍一下北京的情况,希望深入了解双方的情况,以便曹能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与蒋介石见面。
不久,当轮船抵达台湾时,蒋介石在蒋经国的陪同下,在他的官邸会见了曹聚仁,并开始秘密会谈。整个谈话中只有三个人。经过几次讨论,很快达成了六点共识,主要内容是:
第一,蒋介石带着他的老参谋回到大陆,他可以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个省定居,仍然担任国民党主席。北京建议把蒋介石生活和工作过的唐木易留在江西庐山地区。
二、任命蒋经国为台湾省省长。北京除了把外交和军事事务交给台湾省外,只坚持农民的土地归农业,其他政务完全由台湾省政府处理,期限为20年,期满后再进行谈判。
3.台湾省不接受美国的任何援助。如遇资金困难,北京将根据美国支持的金额给予补贴。
第四,台湾省海空军并入北京控制。军队减少到四个师,一个在厦门和金门,三个在台湾省。
5.厦门和金门合并为一个自由城市,作为北京和台北之间的缓冲和联系区。市长也是驻军的指挥官。这个师师长是台北征得北京同意后任命的,他的资格应该是中将,这是北京在政治上接受的。
6.台湾省现任官员的级别和待遇将保持不变。人民生活保障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之后,曹聚仁立即回港,向中共汇报了谈判情况和六项条件。台湾省将派代表与中国共产党代表进一步谈判,使祖国统一大业指日可待。然而,1966年发生了一件事,这场风暴也影响了中国台湾省。蒋介石对国共重开谈判心存疑虑,从而改变主意,国共恢复谈判再次搁浅。
曹聚仁把自己比作“守灯人”。为了祖国统一,他放弃了自由主义,走上了孤独无悔的爱国之路。他为两岸和平统一事业奔走呼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维护国家正义,关心两岸,渴望统一。
1972年7月23日,曹聚仁在澳门去世。周总理称赞他是一个“爱国者”,并指示他“回归本源”。骨灰被送往南京,安葬在雨花台一侧的王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