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漏者在宇下 习近平说网信精神: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引导阅读
习主席说,互联网是草地,网民是草根。应该说,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时刻,江河湖海与寺庙的联系如此紧密和完整,人与统治者的交融如此便捷和深入。只要你上网,就是一个真正的江湖,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生命的,每天的咨询都在变化。那么:住寺庙还高吗?只要你关注网络情况,你就融入了人们的感情;离河湖远吗?只要联通网络,就离家近。
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马占成摄
习近平的419演讲引用了经典——
知道房子漏水的人在天上,知道政治损失的人在草地上
2016年4月19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这次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谈到了许多关于互联网的重要论述。谈到领导干部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习主席说:
古人云:“知屋漏尽在天之下,知政失在草。”很多网友称自己为“草根”,现在的网络就是一片“草地”。网友来自普通人。普通人上了网,舆论就上了网。群众在哪里,我们的领导干部去哪里,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互联网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潜水、聊天、发声,了解群众的想法和愿望,收集好的想法和建议,积极回应网友的关切,解疑释惑。善于利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也引用了那句老话“知屋漏偏逢连夜雨,知政失于草”。这句话出自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的一句话。原句是:
“知道房子漏水的人在天上,知道政治损失的人在草丛里,知道错误的人在学校里。”
只有真正住在屋檐下的人,才能深刻理解屋顶漏雨的危害,只有深入民间的人,才能知道政令所产生的问题,只有身处百家不同视角,才能审视一个家庭伦理的疏漏。
从人生的形象隐喻,到治国理政的阐释,再到学术观点的论证,王充的这句话是在呼吁政治家们不要总是活在庙堂的高处,不要去理解江湖的痛苦,不要总是抱着一种高层次的视角,从而使行政管理脱离实际,使视野偏颇。
无论是日常事务、公务,还是学习文化,这句老话都指出了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让思想落地,理论联系实际。
当今信息时代,全社会都在倡导“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中的一个批判性概念,即“接地气”。关注人民声音、了解人民需求、发挥网民力量、动员人民参与、实施政策管理、传递思想内容,已经不适合从上至下单向透视,而应该调动自上而下互动的循环。
如果说在王充时代,他所指出的政治措施和思想文化往往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更有可能是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实际的担忧。即使准确指出,也不能真正解决;那么,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正在走向一个立体互动、政民互动、扁平化管理、文化活泼的新世纪,这是王充从未有幸看到过的,但今天可以被人们所用的!
因此,无论是“知政错在草”的政治家,还是“知校错在校”的教育者,都可以通过网络的互联,解决困扰管理者和传播者几千年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从而随时体现“知屋漏偏逢连夜雨”的作用,从而了解民情,为民所用,使学术之地、文学之地成为人民。
习主席说,互联网是草地,网民是草根。应该说,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时刻,江河湖海与寺庙的联系如此紧密和完整,人与统治者的交融如此便捷和深入。只要你上网,就是一个真正的江湖,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生命的,每天的咨询都在变化。
那么:住寺庙还高吗?只要你关注网络情况,你就融入了人们的感情;离河湖远吗?只要联通网络,就离家近。
在中国历史上,西晋的惠帝司马忠被人嘲笑,说他弱智。原因是发生了全国性的饥荒,朝臣报告说老百姓没有粮食,很多人饿死了。惠今皇帝听后奇怪地问:他们没有食物,为什么不吃肉?这就是《晋书》中记载的:“天下大乱,百姓饿死,天子曰:‘何不食肉糜?’"
此后,所有以此事为例的书籍都在讽刺金惠帝的白痴。其实这一事件并不一定反映出金惠帝的智力低下,但也说明在深宫长大的皇帝真的不知道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他真的不明白普通人的家会饿到没有食物和肉!这就是“不知政败”的大悲,这就是“不在草田”的根本谬误!
为什么电视剧总是展现古代皇帝微服私访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统治者受到群星的称赞,在高处不冷。他们太渴望了解现实社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心理,渴望上层统治者真正理解、尊重、对待、服务人民。
幸运的是,如今的互联网不仅是连接官场和社会的桥梁,也是领导和人民全方位的网,紧紧拥抱寺庙和江湖。
绿草如茵的江湖和草根世界,绝不代表低水平、低知识。相反,它始终代表着一种新鲜而强大的生命力和一片民族绵延的黄土地。
从文化上讲,被视为儒家经典和诗歌源头的《诗经》包含了大量的民间诗歌收集和编纂。《诗经·雅颂》三部中的“风”专指民歌。比如《关关朱鸽》的演唱,《姚涛瑶瑶》的欢歌,还有《在水边》的优雅...所有这些让后人崇拜和向往的诗歌,都来自最民间、最草根的哼唱初心,却最终被尊为中华文化不朽的经典篇章。
直到现在,艺术家如音乐、书画、舞蹈等。都需要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去各个地方“采风”。采风,就是深入生活,采用民俗,也就是穿过草地,从基层学习。
基层真的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尊重,去珍惜。比如《红楼梦》里就写了官宦之家醉醺醺的高不可攀,而其中一个看似土气的小人物,来自农村的刘奶奶,在贾府从此幸福面前似乎是那么的相形见绌。——然而,在大观园众多贵妇人和焦小姐的宴席上,只有这位农家刘奶奶最健康最强壮;当贾府战败,走投无路,亲友冷眼,小人陷害她时,正是这个草根刘姥姥站出来救了她。她用普通人的生命去保护贾府的后人,她用自己在草丛中长大的朴素良知去延续那些生命和友情。
那么,在很多人的偏见中,曹野还“粗暴”吗?草根还是很多人忽略的“底层”吗?所谓“民间的主人”,在广袤的民间土地上,正以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在各行各业、各方面活灵活现。
在已经拥有7亿网民并将聚集更多网民的中国,网络空是一个庞大而真实的民间,无法进入,也无法整合。
“知经而犯错误者,在诸子百家”。教育者只有在人民中传播空才能真正实现,才能把精英层面特有的思想智慧转化为人民共享的精神力量。
“知政者在草田”,管政者要服务于这一民意空,做到实事求是,“大人不礼貌,君子务实”,杜绝空讲实际、干实事,繁荣国家,警惕落后,与时俱进,少一点无用,精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