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识分子 许纪霖:什么是知识分子的民国范儿
徐吉林以《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世界》为题开始了他的演讲。
8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携修订版《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做客上海新华书店,以“知识分子的家国天下情怀”为题开讲何谓知识分子,以及他所欣赏的民国知识分子的“民国范儿”。他以王元化为例,说王先生晚年的痛苦主要是精神上的痛苦。这种痛苦是一种忧患意识。“大多数人没有,但知识分子会为与他无关的事情而受苦。这是从孔子开始就存在的紧迫感。”徐吉林还联想到目前人们常说的“感伤党”:“不是感伤党,不是知识分子。痛苦是知识分子的命运。”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徐吉林说,他对内容做了实质性的修改,只保留了不到一半的原内容。
谁是知识分子?“你认为你是知识分子吗?”徐吉林打开了问题,但是没有人举手。“不知道是因为‘知识分子’太伟大了,还是他们现在被污名化了?”许纪霖介绍说,知识分子一词其实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的俄国。当时,俄国社会里有一批本属于上流社会却接受西方教育的人。他们对比西方,观察俄国的专制制度时便深觉不满。“这样一批与主流社会有着疏离感、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特别是道德批判意识的群体,当时就被称为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的第二个来源是法国。1894年法国发生了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德雷福斯上尉因与犹太人的关系而被陷害,引起了包括左拉、雨果在内的学者的愤慨,为德雷福斯辩护。后来,那些批判社会不公的人被反对者轻蔑地称为“知识分子”。到了今天,许纪霖提及知识分子的标签通常是从出身和职业这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出身是指,凡受到比较好的教育就叫做知识分子。“以前高中生就是知识分子,因为读大学的人很少。现在当然不能算,至少要大学。这也只能说是‘知识分子出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从专业的角度说,知识分子是“经常使用抽象符号的人”。根据这个定义,徐吉林解释说,只有在大学里从事文理教研的人才是知识分子。“工程师、医生、律师等应用学科严格来说只能叫专家,不能叫知识分子。因此,知识分子应该回答他们职业中的一些大问题。宇宙是什么样的,人类是什么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但许纪霖强调他并不是从出身和职业来谈何为知识分子,而是从一种“理想类型”来谈:“也就是既不需要是知识分子出身,也不必从事知识分子职业。今天只要具有知识分子精神的人,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更代表一种精神。”民国知识分子的民国风格许纪霖说,民国有很多传奇和神话,它们的真假不重要,关键是它曾经是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消失了,它寄托着我们的希望。民国知识分子代表了民国的精神。” 在一堂名为《纪录片中的知识分子》的课上,徐吉林经常和学生讨论什么是民国。“第一种精神是纯真。”他谈到了他父亲就读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今天没有一所学校能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相提并论。"为什么呢?许继林说,战争年代,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人们相安无事。当时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将军会打一场决战,不仅仅是在战场上?”因此,在战争环境中,许多知识分子都写了许多学术著作,如冯友兰的《贞元六书》和金的《论道》,都是在战争时代完成的。民国的第二个精神是德性。许纪霖举例的是梁思成、林徽因和金岳霖的故事。三人虽有“情感纠葛”但却是一生挚友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那个时候知识分子身上的境界,一般人做不到的。这种东西不是可以追求的,是很自然的。你说林徽因是传奇,在今天这样一个到处都是凡夫俗子的时代,都没有这种故事。”第三种精神是乐趣。“当时学中国文学的懂西学,学西学的懂中国文学。现在,我们外语系的学生没有文学,只有语言。很多学者只是专家,一旦离开专业,基本就没用了。我们今天看到很多学者,没有文化,只有一点点贫乏的专业知识。”徐吉林还提到,有些学者有文化但不有趣,文章平庸或庸俗。“人看起来没什么意思,说话也和普通人差不多。他们穿的衣服非常致命。”他由此联想至中外大学差在神圣性。“这两天北大清华有很多夏令营,你进去看看有什么特别?没有。再去哈佛看看,你一到那里,就给你一种神圣感。你在中国大学有神圣感吗?没有。神圣感一个是氛围。”他强调另一个在于大学老师没有。“我们很多大学教授自轻自贱,说出来都是凡夫俗子的东西,怎么让你的学生敬畏?”最后一个精神是尊严。许纪霖强调,一个文明的社会,要尊重人的生命,更重要是尊重人的尊严。他再一次举例王元化一生没说过假话,没写过检讨。“‘以天下为己任’,先守住自己,守得住就算,守不住就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