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案 胡风案六十年:后来 胡风案审讯员与被审者住在相邻的病房
编者按:“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共和国第一个冤案,从1955年立案到1988年彻底平反,历经33年,涉及2100人,持续时间之长、涉案人员之广,震惊中外。上海被认为是胡风集团的重要据点。1955年,被任命为上海市“胡风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审讯员的王文正亲身经历了此案,详细叙述了“胡风反党集团”的由来、公安机关查办胡风案件的政策界限、涉案“胡风分子”落网审查的过程、“胡风案”平反的曲折。胡风专案六十周年之际,该书修订重版。本站经授权刊发作者为新版撰写的后记。
1933年12月胡风与梅芝
在“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六十周年之际,当代中国出版社将这本曾经引起过反响的图书再次进行精编出版,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这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那是江南一个柔雨绵绵的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中共党史出版社打来的。对方在电话里说,您有一封信,邮到了我们这里,请告知地址我们好转给您。放下电话,我在想:现在通讯如此发达,亲朋好友大都通过手机联系,有谁会写信给我?几天后,这封信转到了我手里。我打开信,只见上面写着:亲爱的王文正法官和作家沈国范:我读了你们所着的《我所亲历的胡风案》一书,深受感动,感谢你们能为“胡风反革命集团”这样的大案——开国之初的大冤案作公正的审视和评传。我是书中提到的林祥志的妹妹...他被指定为XX年“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总领导人”。他出狱后,精神失常了...这位妹妹对于哥哥往事的回忆,字里行间透出难舍的亲情和对于时局的无奈,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在胡风案的众多涉案人员中,林祥志只是我书中写的一个“小人物”,占据了很小的篇幅。为什么这位读者看完之后如此感动,拿起笔给一位素未谋面的作者写了这样一封信?读着这位“姐姐”的来信,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2012年,初春的江南桃花吐艳,春草又绿,绵绵的细雨在白墙青瓦的小巷间徘徊。在这“能不忆江南”的季节里,我收到一封经邮局辗转了很长时间才转到的挂号信,因为工作单位多次变动,信封上贴着邮局的“再投邮件批条”。看信封上的地址,然后看寄信人的笔迹。我觉得很奇怪。这封信是谁寄给我的?我靠在窗前,拆开信封,只见上面写着:沈国范同志:你好。我是“苏州一同志”的妹妹。因为鲸哥从小就随母姓,所以我们有不同的姓氏。我经常在书店和报摊上看到你关于胡风案件的代表作《苏州的一个同志》,我一直关注着你。当我的朋友读你的文章时,他们会推荐给我。我一定会买的。我看了你和王文正合作的《我经历的胡风案》一书中你的简历,知道你在常州,所以冒昧写了。鲸哥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悲惨的一生给我留下了最大的心灵创伤。所以我很感谢每一个同情和关心他的同志。你为他写了这么多东西,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我会永远感谢你...请您回电或短信,告我详细地址和邮编,我的手机是187×××××160等待你的回复。希望健康、平安!原来是我书里写的“苏州有个同志”的姐姐的一封信。“苏州有一个同志”因当年《人民日报》编者在公布胡风集团的信件中被提到,因此受到胡风案的牵连。人们一直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写书之前,我也为此做过很多采访,都无从得知。此次其妹的来信帮我解开了这个谜,得晓大名。我轻轻推开窗户,细雨如牛毛般飘出窗外。已故江南民间艺人盲人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不知从何而来,悲凉凄婉的音乐之声让江南的每一场细雨都透露出寒意。2007年8月15日上午和2012年6月6日下午,我分别对这两个“妹妹”进行了采访。现在,我把这两个“姐妹”及其兄弟的故事,写成了另一篇关于“胡风案”的手稿,暂名为《回望清史寻故人——尘封半个世纪的两个“胡风分子”,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不应被遗忘的历史,希望届时能顺利出版。还有这样一位老人,在听朋友说到这本书后,想方设法买到手。看完后给我打来电话,说是想找我谈一谈。可是,她远在千里之外,怎么说话呢?后来,我与夫人一同去东北,路过北京的时候顺便去看望了这位老人。那是一个夏天的黎明。当我们来到大楼的入口处时,我们听到了钢琴声。上楼轻轻敲两下门。钢琴停了下来,一位老人打开了门。她笑着将我们让进屋里。我发现在钢琴的旁边,放着我初版时的那本《我所亲历的胡风案》。所以,我们谈论了这本书和她50年前无辜卷入这个案子。半个世纪以来,当当年的许多“胡风分子”日渐老弱,对这个案子的平反无望时,她坚持着,挣扎着,四处奔走,从长满青苔的头发到染满雪的鬓角。我看了她为此付出的心血,那些留存下来的发黄了的纸张,一张一张地叠起来,足足有一尺多厚。还有一个故事。当年的“胡风专案”审讯员王文正,与被审讯者、被怀疑为“胡风分子”和“军统特务”的尚丁,五十多年后因为重病,竟然住在同一家医院同一层楼相近的病房里。王文正带我去见尚丁时,刚出门,又回转身去,伸手在他的病床上拿起初版的那本《我所亲历的胡风案》。此时尚丁的鼻孔里插着输氧管,呼吸困难,面部有些变形,已不能讲话,双方以点头表示。王文正向他举起那本书,然后用手指指我,尚丁会意地向我点头,脸上显出病人难得的笑意……这本书初版后,很多年轻读者也关注了起来。这些人和事,回想起来,依然深深地触动着我,激励着我。我常常在想,对于半个世纪前发生的事情,他们心中有多少难忘的记忆。这些记忆对于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历史上那个特殊时代的这个特殊事件,对于后人研究那个特殊历史,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进步,有什么意义?这些想法促使我在采访和发表的艰难过程中不畏艰难,不畏艰辛,不懈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真实、客观、公正地还原给我们带来无尽反思的历史。历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总是这样告诫我们:只有记住我们走过的曲折道路,才能更好地开拓未来。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感谢编辑、读者和大家,你们给了我“上帝”的礼物,你们的喜爱、赞美、推荐和收藏给了这本书最高的奖赏!标题:《我经历的胡风案》
着者:王文正 口述 沈国凡 采写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年月:2015年8月原件:16K定价:43.00元页码: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