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造教育 朱永新:营造教育新生态的几个关键问题
本文共3233字,阅读约需5.5分钟。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新教育实验发起者朱永新。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构建新型教育生态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生态学一般解释为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教育新生态应该是教育在新时代新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创造新的教育生态,意味着如何让教育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和环境,如何创造更好的教育。
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可以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来看。
硬环境有三大特点。
一是全球化或国际化;
二是信息化或数字化;
第三,市场化还是资本化。
这是教育面临的三个重要的内部或硬环境。
第一,全球化。目前,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关起门来办教育是不可能的。教育资源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分配。中国学生在哈佛和耶鲁学习网络课程也非常方便。中国学校如何把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资源拿来给我用,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是信息化。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深刻变化。这次疫情也证实了教学可以在虚拟的教育环境中完成。
随着人类知识储备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本身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19世纪,人类知识储备50年翻一番,30年翻一番,90年代每年翻一番。现在,人类30年创造的发明之和已经超过了人类2000多年创造的发明之和。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如何选择对教育提出了挑战。
第三,市场化还是资本化。同时,很难想象教育会受到资本的影响。未来也要考虑市场资本对教育本身带来的挑战。
从教育软环境来看,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
第一,以人为本。虽然以人为本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它仍然应该是当今教育的主题。教育要从过去的知识型、应试型,着眼于人自身的发展。
第二,民主化。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教育机会均等。“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平衡和民主化的问题。如何通过更好地配置教育资源来实现教育公平,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三,个性化。教育关注的是人,但教育关注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过去大工业时代的教育更注重全民,不是把学生作为个体,而是作为机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要素。所以这样的教育强调统一性和规范性,现在的教育更强调个性。当然,硬环境的发展也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可能。
这是新时代教育面临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变化。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我去年写了《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今年出版了《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的构想》。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是,传统的教育之家放不下现代教育,所以我们应该重建一个新的房子,打破传统的学校结构,实现教育结构的真正改变。
从西方到中国,很多人都在不停地问,为什么教育没有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发生变化,因为我们在教育技术上投入了这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机构没有改变。只有当教育结构再次发生变化时,这些技术才会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我们至少从四个方面重新思考教育。
首先,建立一种新的学校形式
首先,我们需要讨论在哪里学习。过去,只要我们认为学习在学校,教育资源就集中在学校。除了学校几乎没有好的学习场景,有学问的人会选择在学校当老师,反映人类智慧和思想的书籍集中在学校图书馆。现在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手机电脑都可以学。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可以在任何地方学习,在家里,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科技博物馆。
其实未来会有更多的学习场景,会有更多的学习中心,在哪里学习,什么时候学习会有更大的自主权。所以未来的教育是一个线上线下的学习共同体,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学习者会有更多的选择空和自由。
无论是在全球许多国家的国内学习,还是已经初具规模的在线学校,我们都被告知学习不一定要在学校,这对传统学校的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对于弱势群体,政府可以用补贴让他们去留学中心。
第二,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制定新课程标准就是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现在的学校学习内容与100多年前的课程体系相比,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的知识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它必须在每一个学科中不断地增加。虽然学科没有变化,但每个学科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学生不堪重负。
中国孩子的学习时间大约是发达国家的1倍。虽然我们的孩子成绩更好,但时间成本比他们的高得多,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如果学习更简单,更容易,更能融入生活和生活,更有效率,更能融入每个人的发展和成长,我们的教育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学习也不会那么痛苦。
因此,未来我国迫切需要新课程改革。从1949年至今,我国进行了四次课程改革,但这次新课程改革一定是革命性的变革,甚至是引领世界课程改革的探索。对此我有一些建议:
首先要整合学科。我们的孩子学不了这么多课程。学生应该学什么是一个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新教育实验五年前开始研究未来课程。首先要建的课程是生命教育。学生首先要关爱生命,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这就是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教育是终身存在的。没有生命教育有什么意义?
除了生活课程,还有主要的科学课程和主要的人文课程。哲学、历史、语文、地理都可以通过合理的逻辑融入成人文学,理科课程也可以。其实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需要的是基本的整体知识,需要的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而不是某一学科的具体知识。某一学科的科学知识应该是个人选修课。所以我觉得未来的学校应该有50%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自己想学的课程,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想学的方向。
第三,探索新的学习方式
哪里学变了,学什么变了,怎么学当然会变。我们不可能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45分钟,很难受。学生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吗?老师很难在45分钟内准确完成课程。课堂时间的灵活性可以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变化,所以教育改革的空很大。因此,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探究是未来学习的重要方向。
四是形成协同新格局
现在,我们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是错误的。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是0-3岁,这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孩子认知能力和行为习惯养成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只是没有让他入学,而这个时候,孩子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父母陪伴。
因此,未来的父母将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疫情期间,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疫情期间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这跟家长对教育的认知、对孩子的理解、孩子的感受有很大关系,这个问题以后一定要解决。因此,我们应该花更多的精力来提高父母的素质和整个社会的素质。
教师也是如此。未来的教师将是一个“会教”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将被打破。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必须通过师范教育体系来进行。然而,目前的师范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这些课程能否培养出真正需要的高水平教师?
其次,高水平教师要经过怎样的路径才能真正实现?在我看来,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要达到高水平,从事教育的一定是社会上最精英的人。我们希望家庭、社会、学校、政府携手推动教育发展,让教育生态更好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