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部队 抗战阅兵兵器谱 解读阅兵中三种机械化部队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出了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其中10个地面装备分队首次接受检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地面部队的最新面貌。
此次受阅的共有10个地面装备方阵,较6年前的15个方队有所减少,坦克方阵减少为1个,压制炮兵方阵减少到1个,原本仅有1个方阵的陆战队、空降兵、高炮、反坦克导弹和武警装备方队数量也没有变化,而装甲步兵/摩托化步兵方队却依旧保持3个装备方队的规模,且受阅装备型号与09年皆不相同,成为本次阅兵中数量最多的装备方队大类。众多步兵战车及其相关衍生车型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军队从传统机械化/摩托化军队向信息化军队转型的几个系列。本文根据已发表的资料,简单分析了解放军正在建设的几种不同类型的装甲步兵/摩托化步兵及其作战目标。从摩托化艰难挣扎出的机械化萌芽不同于其他强国对军队全面机械化的追求,由于军队数量庞大,国内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中国军队现代化的速度和水平长期无法满足需求。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第二汽车公司全面投入运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军队三次全面精简重组,中国军队才彻底摆脱骡马,实现基本机动化。根据当时的军语定义,我军的步兵包括徒步步兵、摩托化步兵和装甲步兵,徒步步兵顾名思义是徒步机动,尽管实际运用中偶尔也能乘坐上级加强的汽车,但本质上不属于摩托化部队;摩托化步兵则是搭乘车辆实施机动,徒步进行作战的兵种;装甲步兵则搭载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既可乘车作战也可下车作战。尽管80年代我军已经基本淘汰了徒步步兵,但真正的装甲步兵部队数量十分有限。因此,乘坐卡车、徒步作战的摩托化步兵成了当时中国军队的象征,摩托化步兵进入战场的5公里越野也成了中国陆军延续至今的标志性科目。抛开武器不谈,“五公里”几乎成了中国军队的标志。
同期的美苏军队比中国军队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苏军早早地实现了全军摩托化,不过其摩托化相当于我军的机械化。苏联在全军的摩托化步兵师都装备了装甲输送车,并在每个摩步师装备一个团的步兵战车,在精锐的西部集群更是全面换装了步兵战车;美军虽然理论上还分机械化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师,但现役部队早已全面机械化。面对缺口,中国军队开始追赶有限的资金。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装备86辆步兵战车、89辆装甲运输车、92辆轮式步兵战车等新装备。步兵战车的装备使中国步兵真正具备了汽车作战的能力,从而使中国装甲步兵真正成为机械化部队。但是这一代装备的缺点也非常突出,整体性能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比如86式步兵战车使用的73毫米低压滑膛炮,在中东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已经被证明不适合战场实际,而92式步兵战车使用的25毫米机枪由于自动机的先天不足,存在很多缺陷,底盘性能与国际一流相差甚远。而由89型装甲运输车和92型步兵战车发展而来的一系列变形车,不仅初步实现了汽车家族化,也为新一代装备的研制积累了相关经验和基础。火力增强的86A步兵战车仍有一定的装备价值。
进入新世纪,中国在陆上各方向虽然没有急迫的强敌,却也有着不少潜在的冲突热点。面对不同的威胁和假想敌,中国有针对性地研制了数个不同的系列装备,以武装面对全新挑战的地面部队。每一个机械化都有它的目标在今年的阅兵上,解放军展出的3种陆军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分别是ZBD04A步兵战车、ZTL11轮式突击车和长轴猛士装甲车,加上2009年展出的3种陆军装备——ZTD05两栖突击车、ZBD04步兵战车和ZBL09轮式步兵战车,再结合其他中国军队装备的新装备,几年前还仅仅是军迷设想的几种不同的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装备体系目前已经初见雏形。在此,笔者仅以其中的主战装备为代表,对这几类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装备及其作战目标进行简单梳理。05型两栖攻击车参加9月3日阅兵。
最先完成研制换装的,是以05系列两栖战车为主力载具的两栖机械化部队。主要的装备对象是海军陆战队机械化步兵旅,此后在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陆军两栖机械化步兵师也换装了该系列战车。该系列战车的主要战斗车辆包括基于05系列两栖战车底盘的火力突击车、步兵战车和自行榴弹炮,同时还有一系列诸如装甲抢修车、指挥车、弹药车、工程车等的变形车,一举替代了原先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两栖机械化师编制内63系列水陆两用坦克、86“海改”步兵战车、63C/77式两栖装甲车等一系列互不相同的底盘系统,在极大简化后勤压力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装备体系。特别是122毫米两栖自行榴弹炮的装备,极大强化了两栖机械化步兵在抢滩登陆阶段的压制火力。这一系列机械化步兵装备的用途和用途,从其设计特点和相关部队的位置就可以一目了然。作为世界上最好的现役两栖步兵战车和两栖战车家族,05型从一开始就以准备统一祖国的军事斗争为目标。05型在两栖渡海登陆的作战背景下,对其水上导航系统进行了高度优化,使其在满足作战需求的前提下达到最高时速28公里。当然,这种优化带来的牺牲是车身庞大、防护性能差的两栖车辆的老问题。第41军04A步兵战车宣读。根据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经验,南方军完全不需要装备重型装甲车。
第一种模式:重甲重炮的04A步战和重装机械化部队在两次阅兵中亮相并有较大改进的ZBD04/04A步兵战车,真正满足了解放军陆军履带式步兵战车的需求。作为重型机械化步兵的主要作战车辆,这类战车最大的特点就是火力强大。低压膛线炮+30毫米加农炮+可发射100毫米爆炸弹和炮射导弹的并联机枪的配置可谓世界领先。这种源于苏联BMP-3的武器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步兵战车的火力。其中2A72型30毫米加农炮单独作为解放军陆军的主炮,用于将现有的86式、92式步兵战车升级为86A式、92A式,另一方面作为新一代03式伞兵、05式两栖战车等一系列外贸步兵战车的主要火力。但与BMP-3系列相比,04/04A的火控系统有了显著提升,其行进间射击能力、复杂环境下的战场感知能力以及远距离观察瞄准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04A步战另一个重要的改进是防护明显增强。为了强化防护,它甚至放弃了不经准备进行水上浮渡的能力,这在中国的步兵战斗车辆设计中还是头一遭。这一取舍表明,中国在新一代步兵战车更加强调战场上的生存性能,而对于原本极为看重的江河浮渡的机动性,则主要通过围帐浮渡和工程兵架设舟桥等手段加以弥补。在装备范围上,04A主要装备的是北方重型机械化部队,例如北京军区的第38集团军和兰州军区的第21集团军,配合这些部队的99A和96A主战坦克使用。这两支部队的作战地域内主要环境是大面积平原和戈壁,因此没有无准备浮渡能力的影响也有限。第21集团军的04A步兵战车参加了G-Crossing-2015朱日和演习。
至于重量更大,正面防护能力接近主战坦克的重型步兵战车,中国军队却并没有发展。这里面既有技术原因也有作战方式原因。一方面,重型步兵战车主要用于夺取城市的巷战,但即使以目前的技术,想要让装甲车辆全向免疫单兵反坦克武器依然是难以做到的。另一方面,按照我军的战术想定,使用重型步兵战车进行治安战式的巷战的可能性较小,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中,灵活的步兵战术要比单纯加厚装甲更加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重型机械化步兵部队中的ZBD-04/04A步兵战车并没有两栖05型那样的旺族,而是由另一种底盘——89型改进型装甲运输车衍生而来的各种支援车辆。包括120毫米自行榴弹炮、装甲指挥车、装甲侦察车、炮兵观察车、炮兵雷达车、装甲应急抢修车、卫星通信车等数十种型号...这款车型虽然长期默默无闻,只是偶尔被阅兵装备队的领队见证,但凭借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和强大的拓展衍生,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步兵战车本身。这两种型号与主战坦克、自行榴弹炮等重型装备一起,将成为我军在三北平原战场突击的重装甲核心。09型车主已经成为新一代轻型部队的中坚力量。
第二种模式:走在“大八轮”上的轻装机械化部队除了重型机械化步兵,以轮式装甲车为核心的轻型机械化部队在中国军队的转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轮式装甲车重量轻,道路机动性好,可以借助道路快速机动;此外,轮式战车自然具有维修难度低、后勤补给难度小的优势,既适合执行快速反应任务,又可作为快速部队的主力联队进行掩护,还可用于第二梯队的进攻突击作战,扩大和发展胜利。此外,它们具有良好的战略机动性,可以由大中型运输机快速交付,从而成为强大快速反应部队的核心装备。中国在90年代就装备了WZ551系列,对轮式装甲车辆已经有相当的认识,随后发展出来的“大八轮”09式车族,正是中国运用新时期技术全面升级的轮式战车车族。本次阅兵中,11式轮式装甲突击车作为该车族的代表接受了检阅。与2009年阅兵时展出的02式轮式突击炮相比,它配备了威力更大的105毫米低压线膛炮。同时,与隶属炮兵的PTL-02相比,该车隶属于装甲兵,需要承担一定的突击任务,因此在防护和火控系统上也较以短停射击为主的突击炮更加先进。综合来看火力性能与05式两栖突击车相似。参加阅兵的11型轮式突击车。
09车族目前已经衍生了规模庞大的变形车型号,包括步兵战车、自行榴弹炮、装甲抢修车、指挥通信车在内,衍生型号已经超过60个,几乎涵盖了轻型机械化步兵分队的各种装备。这种在分队内部的高度统一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让整个分队的战斗车辆通过能力保持统一,便于战场上的指挥调动,也让后勤工作大大简化,从而降低了分队补给的复杂程度。因为09车的成本和工时都比履带式装甲车辆低,所以目前09车的服役速度要比履带式装甲车辆快很多。与每年数百辆履带式装甲车的装备数量相比,09车系每年可服务上千辆,装备部队的范围也更广。随着全军机械化、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这些战车很多都装备了传统的摩托化步兵部队,使其本质上是机械化步兵。济南军区的两个主力师,铁血师和中原虎师,就是鲜明的例子。最初,铁血师是一个装备有92式步兵战车的机械化步兵师;中原虎师是摩托化步兵师。但由于后者近几年开始改变09车系,在近几年举行的对抗演习中,摩托化步兵师的装备要好于步兵师。同样的情况在早前还出现在另一些换装92A型步兵战车的摩托化步兵师身上。这表明当代中国军队在全面向机械化部队转型的过程中,原有的摩托化步兵与机械化步兵的编制和定义都受到了全面冲击,甚至在很多时候都不再适用。只有当这一轮换装全部完成后,我们才能重新描绘中国机械化步兵的新面貌。西藏军区某山地旅装备的装甲战士。
第三种模式:“装甲猛士”带来的准机械化这次阅兵除了机械化步兵使用的这些战车之外,还展示了一种地位相当微妙的装备——第二代长轴版的勇士装甲车。严格来说,这种装甲车不能算是真正的机械化步兵武器,因为它是由一代东风勇士和高速车辆发展而来的,而后者的原型就是著名的军用越野车悍马。在二代猛士装甲车服役前,我军已经有了10年装备使用“东风猛士”的经验。“猛士”基型车于2003年下线,2006年正式定型。目前各型猛士军车已经在我军各作战单位服役超过4000台。而作为一个优良的平台,厂家又在其基础上进行二次研发,生产一款高机动性、高勤务性和高防护级别的高机动装甲载具,以满足包括反恐作战在内的作战需要。但在“猛士”基础上研制的猛士装甲车载员不足、搭载的武器基站受载荷限制,勤务周期短,以及装甲防护级别低等不足依然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长轴二代战士装甲车应运而生。装甲车有长轴4轮和6轮两种型号,防护能力全面升级。该车挡风玻璃可抵挡7.62毫米步枪子弹从前方100米距离的射击,车身前部可抵挡7.62毫米穿甲弹从100米距离的射击,车身侧面可充分抵挡7.62毫米步枪子弹从100米距离的射击,可有效防护爆炸冲击波。车底加装V型装甲后,防护等级也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这款近新开发的第二代勇士已经从模仿悍马的一代勇士,变成了拥有独立核心部件的全新车型。综合载荷、改装潜力、通过性、人机功效、燃油消耗和勤务状态等的综合考量,陆军更加倾向于4轮驱动的长轴2代猛士装甲车,参与阅兵的4轮版猛士就来自西藏军区某山地步兵旅。6轮驱动版虽然提升了载荷和通过性,但是在燃油消耗、整车勤务性上有所欠缺,不过部分武警部队仍选用了该车,也参加了9月3日的阅兵。它们参与过新疆、西藏的反恐作战。武警“雪豹突击队”6轮装甲战士。
在国内还有不少下辖汽车连,依靠卡车进行机动的摩托化步兵部队存在的情况下,成本低廉的猛士装甲车具备一定的装甲防护,可以一次运载一个建制步兵班,能使摩托化步兵从乘坐卡车机动的传统作战模式中解放出来,开始具备一定的乘车作战能力。加上以“猛士”底盘改进的自行82毫米速射迫击炮,使得这类摩托化步兵不但拥有比传统摩托化步兵更强的火力和防护,也开始具备一定程度的乘车作战能力,从而成为战斗力强于传统摩托化步兵的“准机械化步兵”——当然,在真正的高烈度战场环境下,这样防护的装甲也只是聊胜于无,步兵更多时候还是要以下车作战为主。不过对于执行中低烈度作战的部队来说,躲在装甲后面的安全感显然不是任何卡车能够媲美的。什么样的机械化就够了?毫无疑问,随着多个系列的机械化步兵装备的服役,中国军队的面貌似乎很快又要焕然一新,至少原本代表摩托化步兵作战模式的5公里越野在战场上的用武之地正在逐渐减少,而依托机械化步兵作战的科目则会变得更加重要。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对规模仍然超过百万的解放军陆军来说,究竟怎样的机械化才真正符合中国的实际和需求。一方面,传统的机械化战争使人们对大规模装甲集群依然印象深刻,人民解放军的换装规划中也不乏装备成百上千辆99A主战坦克并搭配04A步兵战车的设想,但这样的大规模换装不仅耗资甚巨,也不符合中国当下安全形势多样化,应对手段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虽然以美国“斯特赖克”旅为代表的中型旅概念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治安战中遭遇了不小的挫折,但各方对于轮式装甲车辆的价值依然有着不同的认识;再加上中国军队巨大规模导致必须面对的三军经费与装备的平衡,使得中国未来的机械化部队建设充满了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