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 治国传习录:实体经济 习近平经济思路“关键词”
实体经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关键词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中国习近平主席12日访问江苏。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习近平第一次进行调查。“实体经济”是本次调查的关键词。从习近平近年来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中国振兴实体经济的“路线图”和重点已经清晰可见。
习近平始终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5年10月,他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政策要立足于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中的企业,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
2016年,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发力、聚力,振兴实体经济。无论经济何时发展,实体经济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基础。中国经济是从实体经济起步的,也是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的。
在徐工集团调研时,习近平再次强调,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不能走单一发展、脱离实际、走向空虚的道路。
只有壮大实体经济,宏观经济才能“充满活力”,为中国实现一系列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习近平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大量资本流向虚拟经济,使得资产泡沫扩大,金融风险逐渐显现,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整体循环并不顺畅。这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历史障碍。如果不能抓住机遇,进行战略调整,开拓新的领域,就很难打通这道屏障,问题也很难回归,影响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
至于如何加强中国的实体经济,在习近平的演讲中至少可以找到四个关键词。
一是“破旧”,通过改革的手段扫清实体经济发展的障碍,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短板。用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话说,去产能、去库存的目的是调整供需关系,缓解工业品价格下行压力,去企业杠杆,既减轻了实体经济的债务和利息负担,又从宏观层面防范了金融风险。降本补短板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增加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
二是“创新”,利用互联网等新经济新技术实现创新驱动。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座谈会上强调,要着力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在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争第一”,聚焦先进制造业。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他还提出,推动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这次调查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必须做好制造业。当前,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应用关键技术尤为必要。
四是“谋合”,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说,在实体经济合作方面,要大力推进经济走廊建设,办好经贸、产业合作园区,进一步促进投资、聚合产业、带动就业,走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