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为什么不入孔庙 古时荀子为什么会被赶出孔庙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集大成者,对孔孟思想进行了扬弃和创新。在山东尼山学院举办的“荀子公开课”上,中山大学教授杨讲解了荀子思想与孔孟思想的关系。”在实践伦理层面,从理想人格、义利之辨、移风易俗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荀子思想对孔孟思想的扬弃和创新。所以,无论后来是推崇还是贬抑,荀子的儒家本性都不会被破坏。"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按照杨的说法,理想人格是儒家最追求的,但孔子、孟子和荀子的理想人格有所不同。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在孔子看来,像“施于民,助于民”这样的人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连尧舜这样的大圣人都做不到,而君子则应该是“德者,欲立者,欲达者”。他想站起来,让别人站起来,他想让别人工作,所以他可以成为这样的绅士。
然而,它不同于孟子和荀子。
圣人是孟子的理想人格。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即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大圣人。
荀子的理想人格其实是圣人。荀子认为“图之人可于”。所谓“屠家的人”,是指走在路上的普通人。按照荀子的观点,即使是路人A、B,也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
从观点和论证方式来看,孟子和荀子的话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且看荀子如何分析。荀子认为“每一个禹都是一个禹,他是义的,是义的。”大禹之所以能成为大禹,是因为他有“义、义、义”的品质。“义和义”可以理解为义和道德。那么普通人怎么能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呢?荀子也说:“然而,仁、义、法皆可知,皆有可能。但是,应用它的人也有知义知法的素质,他们都有行义的工具,但他们可以是余明。”在荀子看来,普通人也有“知”和“能”两种能力。如果他们有“知”,就能明白仁义道德是好的,这是一种资格;有“能力”就有践行仁义道德的能力。显然,荀子认为,普通人若有“识”和“能”,就会有“知义法之质”和“有义法之能”的能力,从而能够理解和践行“义法之能”,当然也就“可于”了。荀子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与孟子的“知行”说并无不同,只是用词不同。
显然,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荀子也持类似观点。然而,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讨论。从事实或实践层面来看,每个人都能成为尧舜吗?荀子的观点不同。荀子说:“画它的人可以笨拙,但它是;屠家的人可以尴尬,但也不是不可避免。”也就是说,“屠的人可以是禹”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在这里,荀子还特意打了个比方,“遍游天下足矣,但天下无一人能游。丈夫,匠人侬家,从来不会做同样的事,但也从来不会做同样的事”,从而说明了“你能做,不一定你能做”的道理。
荀子也认为“虽不可为而不为”,虽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但也无所谓,也不妨碍每个人都想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这种说法和这种想法与孔孟一致。
后世思想家对孟子、荀子的思想也有一些评价。比如清代学者戴震就认为荀子的“涂人可于”和孟子的“性善论”根本不矛盾,可以互相发明。清代另一位学者陈礼认为,既然孟子说“人人能想到尧舜”,那么荀子为什么要把尧舜改为大禹呢?含蓄地说,它们在理想人格的测量标准上是一致的。
杨说,综合分析,孔子以君子为理想人格,孟子、荀子以圣人为理想人格。如果把孟子和荀子的相关论述放在一起观察,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尤其是在不考虑其本质的情况下,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表述和对道德内涵的解释基本一致。
在正义之后,我们将追求正义和利益
杨说,“义利之辨”也是儒家实践伦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论语》说:“子少言利”。在“义利之辨”方面,孔子的观点是“君子在义,小人在利”,即君子要“思义于上”,把道德放在最高位置。
说到孟子和荀子,他们在这方面的观点相似度也很高。
《孟子·惠亮·王上》是《孟子》的第一章,清楚地表明了孟子的义利观。据记载,孟子千里迢迢去见梁,意图激励梁实行仁政,两人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当梁开口时,他问:“如果你远道而来,对我的国家会有好处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要讲利?也有仁义。”显然,在义利关系上,孟子认为义要先于利。孟子也从反面论证说:“欲利后义,不可利也。”如果你先占了便宜,不注重道德而看重它,你不全拿,你不会满意。
你想义无反顾吗?不是,孟子提倡义利结合,既要德,又要利,也就是所谓的“无仁而留亲,无义而后君”。
后人黄宗羲认为“无仁者遗亲,无义者而后君”这句话非常重要,“孟子七篇以此为心”,也就是说孟子的所有思想都是在这句话的支配下发展起来的。
荀子对“义利之辨”的表述基本相似。荀子认为“先利后义是光荣的,先利后义是屈辱的”,这一点和孟子完全一样。
同时,荀子还认为“人物兼备”,也就是说,在荀子看来,遵循道德和追求财富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两个方面。这不就是义利结合吗?
荀子进一步解释“聚弃义为贼”,那些为了维护利益而违背道德的人可以称为大盗。
推而广之,荀子认为“仁义之胜者为治天下,仁义之者为乱世”。在社会治理中,如果人民对正义的追求胜过对财富的追求,那就可以称之为治理的天下;如果对财富的追求超过了对正义的追求,那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衰落时期。
杨说,荀子的“义利观”也是以义为原则,也讲究先义后利,目的是追求义与利并重。总的来说,荀子和孟子在“义利之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改变习俗,不擅长礼仪和音乐
杨说,孔子、孟子、荀子都非常关心移风易俗。具体怎么实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阐述。
先看孔子的观点。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之德,是小人之德。草上的风,会憋”。孔子认为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草一旦遇到风,肯定会掉下来。此外,《孝经》记载了孔子的另一句话,“移风易俗不擅乐;还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就是,不把人民的规矩立起来,就不要擅礼。
思想观点上,孟子取孔子第一句,荀子取孔子第二句。这两句话属于实践伦理学的范畴。改变风气和习俗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实现它们?要靠礼仪和音乐文明来改造。按孟子的话说,“仁不如仁,善不如教。”意思是仁的话不如仁的声音受欢迎,好的政治不如好的教育受欢迎。正是启蒙对于“移风易俗”的重要性。
荀子主张“移风易俗”,以教化的方式使百姓能够和谐相处。
《荀子乐论》说,“乐师、圣人皆乐,惟能以善于民。他们正在感动和改变习俗。所以王导最早是用礼乐造福百姓。”音乐是圣人喜欢的。为什么呢?因为能对人的心灵有好处,使人的心灵向善良的方向发展,而音乐感人至深又能移风易俗,古代先贤建立了良好的礼乐文明体系,使人能和谐相处。
特别是《荀子乐论》强调人性,说“移风易俗”,“人生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欲也。事知人知,好恶便形。”同时也讨论了“宁为乐,豁达,以礼养人,耳目聪明,血脉平和,移风易俗,世道更好”。显然,荀子认为音乐可以让人心情舒畅,改变社会风气和风俗。因此,礼仪与音乐的结合可以使社会稳定。
杨认为《荀子乐论》中的词与《礼记·乐记》中的词几乎相同,只是偶尔有些词不同。所以说荀子的“人性论”,我们也会觉得和《礼记·乐记》应该有一定的联系。古今许多学者对荀子乐论与《礼记·乐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众多。特别是孔子主张“克己即仁”,“仁”与“礼”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后来,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荀子发展了孔子的“礼”。可以说,礼是荀子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弃孔孟思想之后的重大创新。
尊荀贬荀,何不整合孟训
杨说,还有一个大家可能很感兴趣的问题:既然荀子和孔孟的思想有这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他们在思想史上的命运和孔孟截然不同?
其实在汉唐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并列的同名同姓。比如《史记》把孟子、荀子列传放在一起,《孟子·荀卿史记》就是孟子、荀子的合传。当然,这篇文章不仅记载了孟子和荀子的故事,还记载了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的12位代表人物。
在唐代,韩愈也认为孟子和荀子是并列的。
宋明以后,孟子的地位越来越高,荀子受到的批判也越来越多。“二程”程潇认为荀子之所以不好,是因为他提倡“性恶论”,程潇的观点在当时的影响可想而知。朱还说,你不必关注荀子,只需关注孟子的“性本善”。然而,宋明理学在斥责荀子的同时,借鉴了荀子的思想。在讨论人性时,宋明理学提出的“性情”这一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来源于荀子的“性恶论”。
这段时间,荀子也不是没有受到表扬。除了祭祀孔子,孔庙和文庙也有祭祀制度,包括祭祀四对、十二哲、圣贤、儒家等。其实荀子是在北宋1084年进入孔庙的,但是在明朝嘉靖年间,荀子却在1531年被赶出了孔庙。
那么,荀子为什么被赶出夫子庙呢?在理学看来,荀子做错了三件事。第一,孟子讲“性善”。荀子为什么一定要讲“性恶”?第二,荀子教的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子,都是法家的代表。第三,荀子写《非十二子》,批判十二子。说别人被批评很容易。为什么要把子思和孟子一起批判?
尤其是晚清时期,尊荀子和贬荀子一起出现。在批评荀子的声音中,谭嗣同的观点最为著名。在《仁学》中,谭嗣同说:“故常以为过去两千年的政治,秦征也是盗贼;两千年来,寻学也是故乡的心愿。”激烈的言辞可见一斑。
尊勋的声音也很多。王中认为荀子对于儒家思想的传承非常重要,六经都是荀子传下来的。编撰《古今三代秦汉三国六朝志》的闫科军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主张恢复荀子进入文庙的资格。章太炎认为孔子是至圣,孟子是次圣,荀子是后圣。
郭沫若认为荀子是集大成者,既集先秦儒家之大成,又集百家之大成。
杨说,最近,“孟荀一体化”成为学术界比较有影响的观点。
本文作者于
文章选自《大众日报》2020年11月24日第8版《文化》。
本文是杨先生2019年9月21日在山东尼山书院荀子公开课上所作《从扬弃到创新:荀子与孔孟的异同》一课的主要观点。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