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管理杂志 2020期刊年度盘点|《中国行政管理》(2020上半年)
年度清单:中国政府1-5期
2020年底,《公共管理界》决定对国内与公共管理相关的顶级学术期刊进行年度盘点和回顾。在上一期中,我们对《公共行政评论》进行了年度盘点。由于内容较多,我们将在上半年对2020年中国政法文章进行盘点。
* * *文末有一个文学包。不要错过!
截至2020年12月24日,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中国政法》已更新至第10期。本期盘点基于2020年上半年中国政法第1-5期学术文章。如有遗漏,请包容并改正!
2020年第1期
作者
科目
盘子
吴佳朱正威
从实用词汇到学术概念: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问题意识与自主性
公共治理
王德
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大力推进机关运行成本管理创新
李宏彦牛场
基层项目系统中的信息关系研究
行政改革
欧阳靖
县级政府承包制:特征与社会基础
元学士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千宁峰
国家公园管理组织设计的完善路径
郑昌旭
适当行为、行政沟通与制度化: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研究
曾力,周,
巩峥
情感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重构空
治理现代化
黎翠玲
家园追求与社区治理的价值取向
李静
精准就业:可行能力视角下的农村弱势群体扶贫策略
贾凯
区块链三重转型研究:技术、组织和制度
数字政府治理
张南迪扬
区块链政府服务:技术赋能与行政权力重构
张南与赵雪娇
基于区块链的政府跨部门数据共享理解:从协作共识到智能契约
崔静
基层治理中的政策搁置与模糊执行分析——基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
国家政策
孙凤
参与式议程设置中的信任:从缺失到精准修复——基于网络汽车议程的实证研究
董世涛与江歌
渐进调整:公共议程、网络媒体议程与政策议程互动的演进过程分析——以“网上汽车”政策为研究对象
马志娟与谢颖颖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协同体系的构建
柴宝勇、周
农村网格化管理政策执行研究——基于政策执行系统理论的实证分析
探索和自由的观点
白晨,顾欣
恢复“中间层”:省级支出责任与医疗救助均等化
李华龙徐玉德
中国PPP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及路径优化
陈与瞿梦蝶
公民参与城市公共空治理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日本的经验与启示
注册会计师特别版
曹明宇
英国苏格兰第三部门社区养老服务多组织联动体系分析
余和
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能源经济合作的对策研究
吴与顾爱华
国外社区准备度评估模式对社会治理的启示
顾斌,魏丽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纪检监察优化路径
秦鹏刘欢
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联系:逻辑、现状与对策
刘超
邻避冲突的复合治理:理论特征与实现路径
2020年第2期
作者
科目
盘子
钱延庆、彭传德
关于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思考
这本杂志的特色
_
利用数字化提高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有效性
张敏
把制度配套作为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坚实保障
浏阳东
政府信息公开保密条例
许云凯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例的实证分析与制度重构
耿宝健,周觅
新法规和制度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变化分析
石少春
加强信息公开和新闻宣传,引导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导向
和于
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构建及路径探讨
行政改革
张亚男
政府数据开放立法的路径与选择——以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为例
张龙鹏,汤志伟,
曾志敏
技术与民生:在线政务服务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卫兰,林顺浩
乡村治理:县域社会治理的情感要素及其功能逻辑——基于顺德个案的调查
治理现代化
杨、、
杨艳丽
“微公益”失范的发生机制及跨界规制
闫晓林,张蓉,
于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到“提高人民获得感”
谢迪和李荣娟
小农管理现代化背景下农村阶层重构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吕普生,卢忠
中国基层执法中的相机选择:从策略授权到话语使用
探索和自由的观点
郑玲
主动“加码”:基层政策执行的新视角——以H省J县村干部选举为例
张玉丽,刘帅顺,
老了怕怕
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困境与优化——基于制度场框架的分析
卓越,郑
国家政策
李燕和高慧,
商胡平
整合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冲突研究——基于多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陈丽君,金明
政策营销、政策获取意愿与政策有效性评价的关系研究——基于政策意识的中介效应检验
小、
韧性视角下的现代城市风险防控研究
公共安全
,杜,
张南
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交平台风险管理国际政策比较及启示
国生号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中的循证管理:美国地方政府实践的启示
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或观点。
陈朝兵和郝
作为政府工具的隐私影响评估:起源、价值、实施及启示
严、朱春奎
在古城乡愁中思考未来——评《旧城更新——从空之间的生产看城市振兴》
注册会计师特别版
张定安
深化“简政放权、强化监管、改善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苗国厚与陈灿
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演进与展望
2020年第3期
作者
科目
盘子
于欣与崔致远
人工智能与公共管理研究:技术可能性、课题重构与治理创新
数字政府治理
杨燕绥赵心童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力市场综合管理:挑战与政策工具
赫克托·郑飞
人工智能时代的行政价值:改革与调整
孙丽霞
行政事务管理职能制度化研究
行政改革
李丽萍和纣王
协调各种准备资源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
王
撤镇设市:经济发达城镇有效治理的逻辑
胡先志、马长军
市场信用监管的政府责任及其实现机制
朱干伟
理解公共行政的新维度:政府与社会的互动
治理现代化
袁红英
社会治理中的他者伦理分析
倪星张军
电子政务的责任性、服务改善与清廉效果——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高冯
社会治理战略视角下的工作价值观构建:内生逻辑、理念禀赋与路径建构
刘文
渐进主义的认识论审视——指向渐进理性的建构
探索和自由的观点
冯蔚然
论机关运行保障计划的法制化
谭新宇和刘
基层公务员的创新如何提高“精简行政、下放权力、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的成效?-基于组织学的逻辑解释
柯江林,颜晓彤,
江一帆
公务员领导对公务员下属服务动机的双重激励路径——基于职场精神和LMX调解的视角
王明,蓝蓝,
陶泽王玉宝
第三次分配:理论、实践与政策建议
国家政策
翟晓林李晓安
金融监管“两个体系”的功能互补分析
唐天威和曹俊欣
地方金融稳定发展的组织模式选择与运行体系构建——基于规则系统理论的扩展分析框架
张思琪
“一委一党两会”模式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框架分析
张海波
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平衡:一个新课题
公共安全
刘奕宏
应急管理体系:结构、运行和保障
韩自强
应急管理能力:多层次结构与发展路径
庄家生
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注册会计师特别版
高小平
生态理性生产与再生产:中国城市环境治理40年回顾
梓晓
广东职称制度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胡依森
城市社区治理法制化的理论误区与制度完善——以C市Q区的实践为分析样本
甘人
社会信任对政府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金之锋
我国中小学教师优待政策体系的构建——基于老年人和军人优待政策的经验
姜泽清、王德英
打破桎梏,降低“双创”升级门槛,放松桎梏
2020年第4期
作者
科目
盘子
何贤
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制度研究
治理现代化
江宏清,陈中天,
王
中国行政资产价值管理体系研究
杨、、
刘
地方财政扶贫支出评价——规模、结构与变化
王进军
基层社会秩序建设与“影子政府”发展——基于浙江省X区总网格建设的分析
江镇
重塑机关事业经费管理职责的研究
行政改革
刘峰
新政府会计视角下的机关业务成本管理研究
易,颜凯丽,
鼎华明
地方政府行政运行成本ABC核算模式探讨——以浙江省行政中心管理处为例
黄景池
英国中央政府结构性成本降低与行政辅助服务共享改革的实证研究
何艳玲
好的研究是当前公共管理研究的一大难题——兼论作为方法论的“中国”
公共治理
延长五
公共管理是一门科学吗?
杨丽华
公共管理学科边界的层次、类型及新的学科发展规划
余、姚
从数据到证据:大数据时代政府循证决策机制构建研究
国家政策
孙彩红
权力清单制定与实施的逻辑分析及发展路径
陈升,李昭阳,
唐云
名单治理创新:市场准入负面名单制度
许
医保支付改革与基层强医战略实施——浙江省县域医疗社区的经验
焦度
村级组织建设路径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村庄的经验
探索和自由的观点
郎小波
剩余控制权:社会组织自治的机制考察——以H市多边合同执行为例
王瑞雪
公法视角下的环境信用评价体系研究
梁静歌和小李
文化产业安全的理论分析与保障措施
杨开凤与邢小玉
中央与地方关系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体系设计:英国实践分析
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或观点。
赖金仙
哪些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对经济增长有更有效的影响?-基于全球162个经济体的证据
与邢
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绩效管理:目标设定、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
注册会计师特别版
曾景平、王焕芳
高校实施“主任制”“湖泊制”的构想与管理策略
,崔,
骆朝明
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公办学校教师聘用制度改革——以贵阳市观山湖区“双轨制”教师招聘为例
2020年第5期
作者
科目
盘子
陈启兴与王中琪
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市场监管模式创新研究——以上海为例
行政改革
梁君山董江爱
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的资源型地区营商环境优化路径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胡英莲
应对未知:国家疫苗产能储备体系建设分析
吴建南,刘谦,
陈子恺与秦朝
中国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控制机制为什么有效?长三角的经验
治理现代化
杨宏山和李伟
双重整合: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形式
张铮,何琪
基层治理的三维模型:精准扶贫实践的分析框架
王世宗与许昌
社会机制在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中的作用研究
张延廷,董克勇,
王丹
持续推进养老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国家政策
敬瓦佳
老龄化社会复合治理体系:1982-2015年老龄化政策变迁分析
郭跃、何林翼、
苏一
“工具-叙事-反馈”:行为公共政策的研究框架
王与杜梦蝶
环境政策中的调控机制:基于“塑性极限秩序”的制度语法分析
王和王敏
创新应急管理财政政策的几点思考
吴晓林和谢
国家主导的社会创造:城市基层治理转型的“依托机制”——以成都市武侯区社区治理改革为例
探索与争鸣
林
分散社区:基于政策适应性的治理结构创新——以C市集体产权改革政策过程为例
Hudifei
自治中的行动策略空:基于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的三个案例
王有强,蔡,
李海明
网络时代医疗服务供给合作模式研究——基于信任理论的视角
公共治理
蒋易李俊清
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制约因素及其治理
郭蕊
构建综合监管背景下的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制度框架及政策建议
李华强,庄以林,
樊春梅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价药品”形成机制及政府监管策略研究
宋黄
俄罗斯商业环境优化:影响因素及效果评价
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或观点。
陈美
政府公开数据的隐私风险评估与防范:英国的经验
部分文章精选
01
基层治理中的政策搁置与模糊执行分析——基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
在中国大背景下,自上而下的加码和行政权力的下沉,使得基层政府忙于应对层出不穷的改革和新政策,暂时中断正在实施的政策,导致政策的搁置和模糊实施。通过对多个镇街的实地调研,对传统非正式制度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重塑解读,提出了基层治理中非正式制度的四种模式,从而呈现出我国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的一个侧面。政策的搁置和模糊执行,反映了基层政府的行动逻辑和基层治理的新困境。如何调节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紧张关系,减少政策的搁置和模糊执行,使非正式制度成为国家治理方式的有益补充,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是未来国家治理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02
乡村治理:县域社会治理的情感要素及其功能逻辑——基于顺德个案的调查
公共管理的现代发展相对忽视了情感因素的治理功能。本文以顺德案例为基础,提出“乡村治理”的概念,并分析其运行逻辑,旨在展示传统文化和情感元素对县域社会治理的重要价值。实证调查表明,乡村治理的核心是基于经济社会纽带和共同文化符号的情感场,它通过以下特色治理要素发挥作用:乡村情怀凝聚下的“新士绅”、以话题网络为主体;传统节日和文化场合作为公共平台和讨论室空;热爱家乡、奉献精神、共同富裕等地方价值观,根植于利益协调、集体行动的规则中;发展民间和社区慈善作为内生的治理资源。乡村治理是对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的补充和催化,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增添了“共荣”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内涵,为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带来新的治理想象。
03
中国基层执法中的相机选择:从策略授权到话语使用
在基层执法领域,纵横部门之间的推诿,执法队伍与执法相对人之间的冲突,都是相关主体对行政执法权采取相机抉择策略的结果。现有研究局限于最终执法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将执法机构的权力配置视为“默认设置”,忽视了初始权力配置对执法策略选择的影响。行政执法权的选择性实施包括纵向互动中执法权的选择性下放、横向互动中执法主体间的选择性协调、政治社会互动中执法队伍与对应方对法律话语的选择性使用。在纵向互动维度上,乡镇政府的赋权需求与县级执法部门的惯性共同塑造了权力有限的乡镇综合执法机构,从而为基层执法权的运行设置了初始条件。在横向互动维度上,由于条块分割结构和政府官僚体系的制约,不同执法团队之间缺乏有约束力的合作机制,使得横向执法合作流于形式。在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中,党政体制所依托的伦理化“人民政治话语”与理性化“法律话语”之间的张力,塑造了乡镇执法权名实分离,是文明执法诉求与暴力反法实践的结构性动因。基层执法领域摄像头选择的三维互动分析凸显了党政系统初始权力配置和合法性话语对执法行为的重要影响,可以拓展和深化现有的基层执法行为研究。
04
电子政务的责任性、服务改善与清廉效果——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反腐败斗争和政府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电子政务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区域廉政水平,在实证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本文通过对全国282个地级市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电子政务能够显著提升区域的清洁度水平。区域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越高,公众经历的贿赂腐败事件比例越低,对政府清洁度的感知水平越高。进一步分析表明,电子政务的发展通过控制问责和服务提升两种内部机制提高了区域的清洁度水平。前者显著减少了地方公职人员的贿赂行为,而后者在提高公众对清洁度的认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其在廉政建设中的潜力。今后应采取措施,在政务公开和网上服务方面推动电子政务的深化和高质量发展。
05
工具-叙事-反馈”:一个行为公共政策的研究框架
行为公共政策是近年来兴起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领域。旨在通过心理学实验探索公共政策对微观个体的观念、思维和行为的塑造作用。然而,现有的行为公共政策研究更多的是基于心理实验方法的行为经济学的“衍生”,尚未与政策科学的一般理论充分对话。本研究从政策科学的话语体系和理论视角出发,通过挖掘现有政策科学理论中的“行为”要素,构建“工具-叙事-反馈”行为公共政策的研究框架,从而帮助我们探索政策工具塑造微观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动力机制,以及这种微观动力机制对宏观政策变化的反馈作用。基于“工具-叙事-反馈”的行为公共政策框架拓展了行为公共政策与政策科学一般理论的对话,既有助于我们理解行为公共政策微观机制对宏观政策变化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把握宏观政策变化的微观行为基础。
06
中央与地方关系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体系设计:英国实践分析
摘要: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是否应该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框架一直存在争议。从理论上讲,从中心的角度来看,绩效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英国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在不同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下,英国形成了英格兰中央领导、威尔士由中央负责向地方自治过渡、苏格兰地方自治三种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模式,在评价主体、评价框架与指标制定主体、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运用四个方面体现了多元化的制度设计。英国经验启示我们,在优化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坚持差异性与系统性的统一;充分发挥省政府统筹规划作用,推进多主体治理;根据环境变化和改革及时动态调整;聚焦公共服务提升,实现互学互鉴。
07
好的研究是当前公共管理研究的一大难题——兼论作为方法论的“中国”
摘要:“好的研究”是目前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如果我们不能继续产生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好研究,这个学科应该还存在,可能会更强,但“我们”可能会消失。做好研究有三个关键词:大众、中国、大时代。第一,“公共”是指公共管理研究所有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可能会伤害到所有人。这门学科的使命关系到我们的喜怒哀乐,关系到每个人的公益,所以更容易产生触动人心的好研究。第二,“中国”这个关键词与本土化问题有关。如果没有很强的情境意识或局部意识,很容易导致研究价值的丧失。忽视“中国”不仅会错过好的选题,还会选择错误的研究工具,还可能造成深层次的价值损失。第三,在社会转型的大时代,正是产生经典理论的最佳时机。当前,我们正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从以农耕、植物和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到以数据、技术和全球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谜题都与这种转变有关,但机会在于只有大谜题才能产生大理论。《公共·中国·大时代》不仅建构了中国公共管理的意义,也建构了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共同体的情怀,同时也建构了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本平台的支持。您的阅读和转发对我们是极大的鼓励!之后,“公共管理社区”将在2019年继续推出《中国行政》第6-10期的盘点。希望大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