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剧情 我想把这部《恰同学少年》推荐给每个青年
和民国同龄的郑佳明,不是影视专业的。郑佳明教授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不过他也参与过电视剧的制作,担任过几部电视剧的总策划,分别是《雍正王朝》《走向共和》《恰同学少年》。
刘文武同样是湖南籍的影视行业人士,早在1990年代就找寻来金牌编剧刘和平,重量级导演胡玫,并邀张黎作为摄影,以“当家难”为总基调,拍摄了电视剧史上的精品之作《雍正王朝》。而在本世纪初,他又和张黎在苦苦思索“当家难”这个命题中,究竟应该“当谁的家”,于是一拍即合,为观众献出了迄今为止中国历史剧史上最具有讨论价值的电视剧《走向共和》。所以,有了这两个人坐在《恰同学少年》里,我们似乎就能看到这部剧真正想拍成什么样,下面几个人更证明了这一点。总制片人罗浩被评为“中国十大制片人”之一。那一年,他被认为是影视行业文化领域的名人。他的电视剧几乎都是上乘之作,无论是《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还是主旋律的代表作《国家行动》《国歌》,还是从未在平台播出过的《春秋洪城》,都堪称无出其右
“原班人马”。所以我们继续往下看。果不其然,《恰同学少年》的编剧指导和剧本统筹,就是曾经写下过《走向共和》的盛和煜,而总摄影师池小宁,正是《雍正王朝》《忠诚》《走向共和》《汉武大帝》《香樟树》《乔家大院》等一系列作品的摄影师。因此,标题在这里是真的。这部《恰同学少年》虽然是主旋律作品,但它肯定承载了创作人员在其中所蕴含的思想,一种迫不及待迸发出来的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一定是剧中人物想说的话,不同于以往教条式的主题,他们想表达的东西。
这样的创作团队,他们的创作意识可以说是国内领先的,甚至可以说是第一的。这就是“只是同学和少年”的质量保证。我们可以从电影一开始就相信它的质量超过一分钟。事实证明,我们没有看走眼。《恰同学和少年》中的青春元素《恰同学少年》这部剧有正剧成分,也有青春元素,这使得很多青少年爱看它,而避免了被冷落的情况,事实上通过两个数据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一是与同期播出的《明朝1566》收视率对比。《大明王朝1566》作为当年在湖南台开播的一部大戏,因为音乐的高低,最终成为“叫好不叫座”的一幕。二是《恰同学少年》在央视的收视率。本剧当时登陆央视一套时,几乎没有任何新闻宣传,第一集的时候收视率非常惨淡,然而因为这部剧质量扎实又能够吸引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在大结局时甚至拿下了央视当年年度收视总冠军的纪录。很明显,两者的对比表明,这部《恰同学少年》大受欢迎,也是一部好作品。当年的剧本协调人盛对此感到惊讶。他曾经写过《走向共和》,因为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历史人物不同于教科书式的塑造,使他饱受非议。因此,他并没有用《恰同学少年》中“去”的那种独特的历史悲剧感,而是描写了书生意气,怒斥方酋,只为赢得满堂彩。而这样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酋”,恰恰是掐对了观众的命脉,找到了青春作品拍摄的核心。现在我们经常批评青春电视剧和青春电影,说这些作品都是关于“堕胎”和“车祸”的。看过《猜火车》的人都知道,这些内容在影视作品中的存在一点都不致命,我们现在批判的是《恰到好处的男孩女孩》缺乏这些元素。青春最重要的元素有这么几个:向上、冲动、叛逆……相比于很多着眼于情爱与自我颓废的青春影视作品,《恰同学少年》则非常成功地把握住了这几个元素,也因此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目光。一部好作品是人脉广泛的。无论是背后的创作人员,演员的精神,还是剧中的音乐,气质都是一样的,就像《走向共和》里唱的“世世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一代又一代,英雄又英雄,前进又成功,血染江河”与它的主题“走出去”非常接近。整个音乐很悲伤,有很重的历史感。《恰同学少年》的音乐激情澎湃,气势磅礴,青春活力-《美哉,潇湘伟少年》:“天穹高高鸿雁飞,书院深深松竹茂,晓雾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风雨骤。咏长夜,攀北斗,蝶恋花,梦难求。书翻千秋史,谈尽古今愁。美哉潇湘伟少年,踏浪湘江竞风流,踏浪湘江竞风流。名和利,莫问候,书并剑,到心头。挥毫万山红,举臂托飞舟,美哉中华伟少年,他日神州竞风流,他日神州竞风流。”这首结束曲是谭仲池写的,王献作曲。谭仲池曾任湖南省文联主席、长沙市市长,发表诗歌多首;王献是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参演过《八旗子弟》《一代魔头》《末代皇帝》《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一系列影视作品。这首《美哉,潇湘伟少年》无论是歌词还是腔调,都给人一种蓬勃向上,朝气逼人的感觉,巧妙地紧贴《沁园春·长沙》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原句。在讲故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演员的选角。当初谷智鑫扮演青年毛泽东时,很多人议论说一点不像,但就是这样一个形不似的谷智鑫,却极为神似毛泽东,用剧中杨昌济的原话说就是:“那双眼睛,明亮、有神、坚定,那不是一般年轻人能有的目光。由目可视其心,那样的目光,必定心存高远。”杨昌济的这段话,是对顾志新眼睛最好的诠释。虽然他的长相和毛泽东不太像,但顾志新的眼睛清澈有力。虽然他们还不成熟,但他们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与毛泽东相比,蔡和森深沉稳重,内敛踏实,萧子升温润如玉,婉约如君子,这一点我们从定妆照中就能看出来,尤其是在剧情上。
除了这样生动的眼神、声音等元素,整部剧的故事也是“青春洋溢”。
第一集里表现了毛泽东容易受激,因而十分激动,赌气一样要买书,被很多观众指责,认为这样的描写是在丑化伟人。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青春的表现。每个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的青春,没有人天生就是伟人。这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春容易冲动。所以这样一个故事的出现更理性,更人性化。与后期不得不进行脸谱化的政治符号相比,这部剧这样的表演并不容易。同样,袁也总是因为的写作不懂得收敛而写梁启超的新闻,不断给他打低分。毛泽东非常生气,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冲突,最终在杨昌济的指导下忏悔。这样的情节恰恰是“反叛”的表现。
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叛逆的思想,而作为那个时代的青年学子,毛泽东的叛逆却不仅仅局限于此,他更是在叛逆中思索,在思索中进步,而这正是本剧和其他青春剧不同的地方之一。这部剧和其他青春剧的另一个区别是对爱情的处理。作为一部青春剧,爱情是主体,但在这部剧中却一次次让位,最后占据了相对靠后的位置。
不同于男女爱情里的缠缠绵绵,毛泽东和陶斯泳、杨开慧的感情纠葛则被处理得干净利落,非常漂亮。爱情剧里的少女怀春、少年多情发生在反派刘俊卿的爱情戏上,而对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主要人物身上,则没有相关的情节,不拖泥带水,也更贴切当时年轻人的主流想法。敢于大胆让步,这也是难能可贵的。《一个同学和少年》中的戏剧元素作为一部老少皆宜的红色历史剧,青春元素可以负责吸引青少年群体,而对于稍高层次的群体,其正剧成分又同样可以满足,因此本剧在各个年龄段都吃得开,所以在当年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只是一个同学和一个少年是历史剧。许多观众不愿意看历史剧。好在《恰同学少年》中虽然描写了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著名历史人物,但他们只关注了人生的早期阶段,对于观众、剧中人物甚至对于自己都是一张纸空。观众只需要顺着故事往下看,就没有太大的负担。这正是本剧的独到之处。我们知道,近代史题材是敏感的,应该做成主旋律,但对于刘和盛来说,主旋律也应该做出自己的自觉,所以还是选择伟人的青春,可以正面描写,不需要侧面叙述,不拘泥于现有的历史符号空就可以大展拳脚。对于“找路”的问题,这部剧可以畅所欲言。这样的“找出路”,题眼就在杨昌济课堂上询问学生们的志向那一幕,在那一幕里,毛泽东回答的是四个字:“我不知道。”杨昌济没有逼他回答,而是说:“五年后,你踏出一师,我想听你回答我,你的志向是什么?你能答应我吗?”
这正是本剧的题眼,自这以后的所有剧情,都是为毛泽东在一步步坚定自己志向、清晰自己志向服务的,而杨昌济其实也知道,毛泽东不是不说,而是因为志向太大、太遥远,所以不肯轻言。“有时候,洪湖要经过岁月的锤炼。”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毛泽东在三十年后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伟业,而早在上世纪初,这颗种子早已埋在了他的心里,并一步步生根发芽。在此后的几乎每一个故事中,毛泽东都有自己的思想,我们都能看到这些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岁月中留下的印记。比如看到杨昌济早上起床,在井里沐浴身体,然后早上背诵半个小时,用圣贤的话沐浴精神,这一幕对毛泽东影响很大。这条线索进而导致了毛泽东的效仿,甚至影响了他冬天在湘江游泳的故事。
在这方面,还有他的一个老朋友的去世,他是因为身体原因去世的,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他并没有一味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是认为读书人不应该死读书,需要必要的体育锻炼。他甚至写了一篇《体育研究》的论文,被认为是当时关于体育改革最全面的文章。
还有因为毛泽东自己的国文成绩非常优异,而理科成绩则一塌糊涂,为此编剧别具匠心地设置了两组讨论,一组是以杨昌济、袁吉六为首的教师组对此的讨论,一组是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三人的理念碰撞。在后一组中,毛泽东的敢作敢为与锋芒毕露,萧子升的刚正不阿与保守,蔡和森的宽容与求和,都通过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体育和应试的催化,毛泽东在新中国的教育问题上,有着独到见解,提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口号。我们这里抛开是非,需要历史来评判,但我们能看到的是,在《恰同学少年》中,草蛇灰线一般埋下了种子,你对建国后的历史越熟悉,就越能微笑。类似的还有很多,孔昭绶和张干两位教育家的理念不同,一位认为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国家大事,一位认为学生应当受到保护,都是值得尊敬的。但是毛泽东的理念显然和前者更为贴近,剧中并没有因此丑化后者,却设置了不少毛泽东对学生和政治的看法,甚至还有杨昌济“毛泽东才不会理会什么规则呢”的断言,这一切都不免让我们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故事,毛泽东早年的行迹对后来的想法有着极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与此同时,毛泽东对非暴力不能拯救中国、地方乡绅有尊严、劳动妇女地位低下等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这些社会问题将在他以后的思想中逐步体现出来。
在人物设置上,本剧除了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正面人物外,还专门刻画了两个虚构人物,一个是富家子弟却一心想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王子鹏,一个是穷苦子弟却向往着可以过上老爷生活的刘俊卿,这两个人本身就互为对比,前者单纯后者复杂,而相对于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这两个人物同样是起了衬托作用,作为创作空间极大的两个人物形象,并没有设置得脸谱化、符号化,而是依旧有着个人的情感、波动。仅次于同学和青少年的红色青春剧2007年,二十三集的《恰同学少年》一经播出就广受好评,当时就有传闻说要拍续集,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按照时间线紧接着就会进入主旋律符号化的影视描述,创作难度一定是有的,所以需要另辟蹊径。作为新中国成立90周年献礼剧,2011年,湖南台上映续集《只是同学和少年》,聚焦毛泽东参与革命。但由于主要剧组成员没有参演这部剧,续集反响平平,无论是收视率还是口碑都不尽如人意。而作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献礼剧《毛泽东》,虽然目前只播放了建国前夕的部分,编剧也是《恰同学少年》的编剧黄晖,但由于无论是青少年时期,还是参加革命时期,前人之述都备矣,本剧同样没有《恰同学少年》那样的火热程度。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到康拍摄的一部电影《我们在法国的岁月》,接下来是《恰同学少年》,以、为主要人物,讲述了这群人在法国留学的故事。对此我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整个剧本比较平淡,虽然是继《恰同学少年》之后最好的红色青春剧,但总不如它。这就是现状,快十年过去了,电视剧集数早就越来越多,动辄像《芈月传》《武媚娘传奇》那样八九十集,但制作质量和创作理念却在逐步退化,就如本文开头所言:《恰同学少年》这样一部红色主旋律青春偶像剧,不得不让人赞叹,即便不是绝后,至少也是空前了。“找到路”《恰同学少年》虽然是一部主旋律的青春剧,但它的野心却不小,以郑佳明、刘文武、罗浩、盛和煜为核心的这个团队,继续走着《走向共和》后的“找出路”探索,《走向共和》到张勋复辟就巧妙地结束了,而《恰同学少年》正可以循着这条路走出自己的想法来。虽然剧中的这条路可能并不完全正确,也不尽如人意,但我们看到的是,无论是剧中的人物,还是剧中的主要创作者,都在为这些故事竭尽全力,试图找到一条民族复兴之路。虽然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仍然在路上。用毛泽东的三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这是一艘站在海岸上眺望大海的船,它能看到桅杆的顶端。这是一个闪耀的日出,从山顶望向东方。这是一个即将在母亲肚子里成熟的婴儿。”作者孔鲤,微信公众号“书林斋”,微博@孔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