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工 中国劳工被外国女人霸占,争相与其繁衍后代
2002年,马骊教授在法国任教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华人墓地,多方查询之后才得知,这是法国的华工墓地,中国人讲究魂归故里,然而他们却只能长眠异国他乡,得知真相之后,马骊感到十分震撼,内心生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搜寻华工历史。
当时法国国内大多数男人都奔赴战场,留在家中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女的成了家中的主力,她们当中很多人都像男人一样进入工厂做着体力劳动,在这里她们与中国劳工一起做事。
这些法国妇女有些还未出家,也有的丈夫上了战场之后再也没回来过。此时,中国劳工进入了她们的视线,这些中国人大多都老实本分的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或许是人种不同,一开始双方并没有太多交流。
不过日复一日的相处,彼此之间渐渐熟悉,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法国女人迷上了老实巴交的中国百姓。
为何这样说呢?究其原因还是这些人安于现状,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劳作,再就是中国男人身上有许多优点,例如敢于担当,即便背井离乡,面对惭愧的战争也从未退缩,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强。
安分守己或许是他们最大的优点了。不过,话虽如此,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战争结束之后,这些华工该何去何从呢?难不成这些人没有了用武之地,就让他们原路返回吗?
当然不是这样了,1918年战争结束以后,欧洲人期盼已久的和平终于到来了。战后的欧洲一片狼藉,尤其是法国急需重建,不过战争使法国人口损失惨重,劳动力紧缺,更何况像中国劳工这样便宜能干的劳动力就摆在眼前,为什么不直接用呢?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一战期间,法国上百万士兵死在战场上,加上受伤和失踪的人数共有两百多万。牺牲的战士都是青壮年,当时法国境内几乎没有男人的身影,大多都是老弱病残,家庭妇女们承担了所有的工作。
但是问题是,很多体力活根本不适合女人来做,所以正是需要现成劳动力的时候。法国国情就是这样,法国的青壮年男性数量有限,政府想尽办法留住这些劳工。
在此期间,法国政府与许多劳工解除了雇佣关系,使许多劳工失去了工作机会,无法生存下去,最终只能靠自己卖力气赚到回国的路费,迫使他们去做一些繁重的工作。
法国政府还暗中留了一手,他们从华工当中挑选了一些面貌姣好的人,想方设法把他们留住,他们把这些劳工安置到失去男人的家庭当中,这还不算完,劳工们还要承担为法国繁衍后代的责任。
对于中国劳工来说,进入了一个幸福的时代,许多劳工开始轮流到妇女家中“做客”,她们会准备许多可口的饭菜招待,期间也有许多劳工消受不了,决定回国,也有一些人在当地定居,娶妻生子。
一个叫李秀云的中国劳工就与法国妇女结婚生子,还生下了六个子女,大儿子长大以后,替父亲前往中国寻亲,一个名叫吕虎臣的男子也留在了法国,除去每月的开销以外,还有一些积蓄,最终选择在巴黎定居下来。
但是许多劳工留在法国,对此,也有法国当时媒体也报道说:“长此以往,法国女人将来必定会被华人骗走,是为‘黄祸’... ...”
10年之后,巴黎的唐人街举行了盛大仪式,法国政府为一战中牺牲的劳工建立纪念碑,用中法两国语言写道:“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别说黄祸了,法国现在都快变成黑了。欧洲的黑人出生率很高,而且每年都有大量非洲移民不远万里来到欧洲讨生活。非洲人拿到欧洲劳工签证非常容易,是挤破了头皮都想在欧洲生活的中国人所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