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娱乐军事情感奇闻搞笑社会体育游戏百科

向忠发的子女 《黄慕兰自传》被指“歪曲历史” 专家称有一定夸大但勿苛责

2021-12-26 10:16
1931年6月22日下午,24岁的黄慕兰坐在上海一咖啡馆内,正与律师陈志皋闲谈,偶遇陈的同学、法租界巡捕房翻译曹炳生。

曹炳生“无心”谈及“南京国民政府派人逮捕一个共产党领导人,湖北人,60岁左右,有一颗金牙和一个酒糟鼻子,只有9个手指,被抓了10万元悬赏”,并说“这家伙真没用,坐电椅受不了,他招供了”。

黄慕兰边面不改色地喝咖啡,边紧张地琢磨此人是谁?她突然想到了向忠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于是赶紧佯装头痛回家,将消息传给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潘汉年,通知周恩来等领导人紧急转移,躲过一劫。

黄慕兰

这是今年1月再版的《黄慕兰自传》中描绘的一幕,封面赫然印着“最美红色女‘特工’亲述”的字样。在书中,黄慕兰自称与潘汉年同时被推荐给中央,留在上海做地下营救工作,她负责对外联络,潘负责对内联络,两人“组织关系定为单线联系”。

今年7月18日,黄慕兰在杭州一家医院度过了自己的110岁生日。此前后,媒体报道称“周恩来在紧要关头得救了”,“周恩来被称为“党的百科全书”。

不过,对于这样的评价,原中共中央交通局局长吴德峰的女儿吴持生坚决持否定态度。

7月初,黄慕兰最新新闻报道发表后,现年77岁的吴志胜又不厌其烦地在个人博客上发布了一系列质疑文章,重申向钟发兵变、获救、反击“吴昊公告”等事件是党中央主动出击、众志成城的结果,并指出是因为违反组织纪律而被下令“打破组织关系”,而不是他自称的“被勒令离党结婚”。

在接受本站记者采访时,包括86岁的潘汉年研究专家尹骐在内的多位中共特情研究专家认为,《黄慕兰自传》有一定夸大美化成分,其特科身份存在争议,更接近潘汉年临时安排的联系人。

黄慕兰自传

不过,尹骐亦强调,不应以今日眼光对黄慕兰过分苛责,当时革命形势险恶,其因恋爱、家庭等各种原因没能“坚持初心”,中途“疏离了革命”,类似情况也很常见。

黄慕兰的家人长期拒绝媒体采访和探访。黄慕兰的女儿陈大中的话被朋友转达给了吴志胜。陈大中说,他的母亲是目击者,其他人没有经历过。吴不可能知道当时的情况。“无视一些批评,相信历史,相信正义。”

此前陈大中也曾多次向媒体表示,母亲对“红色特工”、“美女间谍”甚至“交际花”等称呼十分反感,“她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革命战士。”

救援部长?

“黄慕兰是我父亲吴德峰领导下的交通员,她做过什么‘特工’活动了?”7月30日,在接受本站记者电话采访时,吴持生语气激动、难掩愤怒。“我们党这么多杰出地下工作者,里面不乏女性,像第一女交通周惠年,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机要速记员沈安娜,你们不写,为什么光要炒作黄慕兰呢?”

此前,许多媒体将黄慕兰描述为“中央特科情报官”,隶属于中国共产党特科第二支部。事实上,黄慕兰在他的书中并没有说清楚。

据《黄慕兰自传》称,1931年1月,其调任互济总会营救部部长,是时任特科二科科长陈赓征求贺昌意见后共同提名,经周恩来批准的。

黄慕兰的第二任丈夫何畅,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当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贺昌因错误执行“三线”而被解除中央委员职务。

据书中描述,当时贺昌还将时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潘汉年与黄慕兰“一起推荐给中央,留在上海从事以营救难友为主的地下工作”。最终中央决定将两人“组织关系定为单线联系”,并确定黄负责对外联络,潘负责对内联络。

然而,公开的史料与黄慕兰自传的描述有出入。公开资料显示,潘汉年1931年1月刚刚调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四个月后,由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主管中央情报工作的顾被捕叛变,中央决定改组特别任务委员会。陈云和潘汉年与康生同时期被调往科特,潘汉年辅佐陈云担任科特第二科长,主要负责情报搜集工作。

“按照一般惯例,本来应该是男对外,女对内的,为什么中央确定我对外呢?”《黄慕兰自传》称,组织上考虑到黄慕兰在武汉工作时的社会关系可以利用和掩护,有助于向党外开展上层联络,即使不测被捕,也可以动用家庭关系奔走营救。

上海图书馆信息咨询研究中心竞争情报部副主任沙长期关注民国的历史和特殊情况。

在他看来,单从在互济总会任职一点无法论断黄慕兰的特科身份,现阶段也没有公开档案资料证明其与潘汉年的关系,“当时中共内部对她的身份熟悉者并不少,亦不可能真正做到所谓‘单线联系’。”

“互助不是CCP的核心制度,也不是一个秘密部门。”沙告诉记者,互助会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群众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以这个组织为掩护进行秘密活动,但其最重要的任务是扩大中国共产党在工人中的影响。

沙青青称,事实上,1931年9月,江苏省委就曾明确发文批评互济总会及上海市互济会的工作,指出其“机械地将救济工作看成发展组织的唯一出路”,不重视群众运动和宣传,因此甚至“形成了收买的工作方式”。

交警?

1931年5月,贺昌请求到中央苏区去打游击,被批准。黄慕兰要求与贺昌同行,贺昌没有同意,还请吴德峰、戚元德夫妇做她的思想工作。

根据黄慕兰的自传,齐元德邀请她回家劝说,还提议逮捕共青团中央书记关向应,希望她尽力营救。黄慕兰在书中说,这是“党交给我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未来,他们的孩子回忆说,营救关向应是他们母亲最喜欢告诉他们的故事。

营救开始前,吴德峰夫妇俩安排她住进一个白俄公寓,那里是地下党的一个单线联系点,房租和伙食等费用都由党组织支付。“为了打扮成一位上层妇女,我烫了头发,穿上半高跟鞋,戚元德还给我做了一件乔其纱旗袍,光是这件旗袍就花了好几十元。这一切都是戚元德亲手操办的。”书中这样写道。

据吴志胜介绍,上海时期,隐蔽战线上的“情报保护”和“机要运输”工作由中央政治局直属。最早,“专委会”和“交通委员会”准备分别成立“中央特科”和“中央交通运输局”。这两个秘密工作机构平行存在,独立运作,纵向领导,工作交流由周恩来统一领导协调。严禁工人私下交叉交流。

“如果黄慕兰属特科潘汉年领导,她即不是吴德峰领导下的中共中央交通局成员,为何她的思想工作及参与营救关向应等工作安排一切都由戚元德经手操办,戚元德还能直接把她请到驻机关的家中?这在当年隐蔽战线秘密工作中是严禁的大忌。”吴持生说。

在吴志胜看来,《黄慕兰自传》所描述的情节,恰恰说明了黄慕兰其实是吴德峰领导下的一名交警。这一点也得到了吴德峰和齐元德的证实。

多年来,吴持生一直在整理父母的回忆录和工作手稿。据其父母的回忆录,吴持生认为,营救关向应一事的关键环节是拿回英国巡捕房同时搜去的一箱文件,确保不暴露关的身份、泄露党的重要机密。

这项任务由陈赓完成,陈赓邀请时任国民党党务调查科特约记者鲍到上海。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进入国民党特务系统高层的重要线人。在包的推荐下,派通晓多国语言的到巡察室帮助辨认文件和资料,并设计“调换”机密文件。

鲍君甫的女儿鲍美云、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何志毅也曾向媒体记者回忆上述事件。其称,鲍君甫和刘鼎将“假文件”交还巡捕房后,鉴定文件为“学术研究资料”,而被捕者是一位“激进学者”。巡捕房由此相信关向应不是政治要犯,将他转交龙华警备司令部监狱关押。此后,鲍君甫又利用内部关系多方斡旋,8个月后,关向应以“误捕”被保释出狱。

在回忆营救关向应的最后,吴德峰夫妇提到“吴德峰派交警黄慕兰重金为法官洗清罪名,聘请律师辩护,最终释放关向应无罪释放。”

黄慕兰在书中写道,吴德峰告诉她,关向应到延安后,“在病中还惦念着我,知道我仍在坚持白区工作而向组织要求说,‘他日革命成功,慕兰回来,请求组织上一定要善待她呵!’”

吴志胜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真实的:“成功营救关向应是党组织精心运作的结果。”她指出,媒体和“炒家”不应该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而选择某些环节进行炒作,导致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生死与女人的笑容捆绑在一起的误导。“这歪曲了历史,损害了共产党和我们党领导人的形象。”

女“特工”?

黄慕兰和陈志高的结婚照。

陈志皋就是党组织为黄慕兰物色好的保释关向应的辩护律师。他毕业于上海法学院,当时正在某律师事务所做律师。他的父亲陈其寿是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堂的唯一华人法官,很有权势地位。

在日常工作中,黄慕兰最重要的关系人是陈志高。无论是营救,发现项谋反,还是通过律师反击《告知书》,都是干的。

事实上,早在黄慕兰接近陈志皋之前,其身边已围绕着不少共产党员。

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周组织了一个党外进步人士学习小组“世界与中国学会”,成员是和他的同学孙晓村。

《黄慕兰自传》中没有提到的是,当时孙晓村也在为互济总会工作,经常受命通过陈氏父子的关系营救被捕同志,设法使租界巡捕房不将他们引渡到中国地界,或通过法律程序帮他们打官司、保释。

2008年,民主建国会中央官网连载了孙晓村的回忆录《我的回忆》。文章显示,1931年夏天,孙晓村收到浙江财政人才培训学院的聘书,需要有人接管救援工作,于是他向互助会提议,派一个能适应封建家庭的人与陈志高保持联系。接替他的是黄慕兰。在孙晓春的介绍下,她以一个已经离开党的上流社会女性的身份出现在陈家的面前,要求他们营救被误抓的“表妹”。很快,她凭借自己得体的外表和谈吐赢得了“陈爸爸”的信任,收她为教女。

潘汉年研究专家尹骐告诉本站记者,潘汉年1963年“假释出狱”后在北京郊区田河农场劳动,期间曾写过一份个人“特工”生涯的回忆材料,至今未予公开。上世纪80年代末,在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尹骐开始写作《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一书,有机会看到这份材料,其中提到潘汉年把黄慕兰从互济总会“借调”到情报系统是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接近拉拢法租界巡捕房华人探长赵子柏。

顾被捕造反后,鲍被捕送回南京,重组后的急需在租界巡捕房里设一个新的内线。潘汉年选择黄慕兰的原因是她和陈志高的关系。他听说“这个陈律师正在热情地追求”。黄出面找陈律师做中介,再去找巡视员家附近的人,既合适又容易。

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一书中,尹骐根据潘汉年的回忆详细叙述了黄慕兰与赵子柏的来往。赵子柏对黄慕兰几乎一见钟情,急于与她交朋友,对此黄慕兰曾向潘汉年透露些许反感,但潘建议她“冷热适度,一张一弛”,慢慢地可以单独与他会面进行试探。但他同时提醒黄慕兰,“一定要善于保护自己,不能迁就他的过分要求。”

中共党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少将·严旭在接受中国军事网采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科特、周恩来等领导人规定,不允许用金钱收买、美色引诱、手枪恐吓等手段获取情报、发展关系。重要的原因是以上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来对敌,也会腐蚀自己。

不过据《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一书披露,黄慕兰能够拉拢赵子柏打听巡捕房内外的各种消息,除了个人魅力,丰厚酬金也是重要因素。只是过了一段时间,黄慕兰隐隐约约告诉潘汉年已对赵的粗俗态度穷于应付。潘汉年意识到这样终非长久之计,便决定另派一位情报干部去他身边充当“伙计”,希望能在巡捕房谋得一个正式职位以便长期埋伏。

然而,在借口中断了与赵的联系后,他再也没有了当初的热情和积极的心,逐渐没能完成情报系统交给他的任务。不久,潘汉年决定另寻一条通往巡察室的情报通道,放弃赵,撤回派给他的干部。

尹骐告诉本站记者,特科除陈云、潘汉年、康生领导外,固定人员很少,行动科从事暗杀叛徒,工作人员相对多些,情报科则只有几个人,多的是由潘汉年临时联系调派一些人,参与处理具体的任务。黄慕兰应属此类,其组织关系在互济总会,并不属于潘汉年直接领导。

殷琦总是对黄慕兰的命运有些同情:“那时候,不管党做了什么,她都很积极。”

值得注意的是,黄慕兰自传中没有任何一处提到赵子柏。据《北京日报》报道,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黄慕兰从秦城监狱出来就拿起了笔。她总共写了六个版本的传记,其中最长的自传是为党组织写的,至今仍遵守纪律不公开。

最先发现项的兵变?

就在黄慕兰接近赵子柏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向忠发在法租界被捕事件。

《黄慕兰自传》中提到,1980年4月,邓颖超秘书杨荫东曾嘱咐她再写一份有关发现向忠发叛变前后经过的材料,“因此事党内长期未公开过,而我是最早发现报告党组织的当事人,理应补述当时情况留存中央存档的。”

据一些媒体报道,“鲜为人知的是,黄慕兰是第一个将原中共中央总书记项钟发谋反的消息传递给中央的人,以便及时将等人转移,使当时的党中央避免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尹骐在《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中并未提及黄慕兰有无“率先”向潘汉年汇报向忠发叛变的消息。书中仅写道,潘汉年接到中央指示,要求黄慕兰立即约见赵子柏了解向忠发被捕后的情况,重金请他向租界巡捕房当局疏通,阻止国民党政府的引渡要求。但由于负责出面的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强硬态度,行动未能成功。

“潘汉年应该有很多渠道知道项谋反的消息。黄慕兰的自传有点夸张。”殷琦认为,很多历史事件众说纷纭,没有旁证,很多细节确实难以确定。

事实上,黄慕兰在咖啡馆“偷听”到的消息,也是别人有意传达的。这个人是时任法租界巡捕薛耕莘。据其本人向媒体记者回忆,当他得知向忠发被捕、即将出发指认领导人住址,对其行径不齿,就让同在巡捕房做翻译的同学曹炳生赶紧把消息透露出去。

在大型电视专题片《周恩来一百年》中,有一个场景是在整理行李箱时对邓说:“打电话说,法国捕房薛庚申通知项被捕造反,我们必须立即转移。”

薛耕莘后来官至上海法租界特级督察长,成为法巡捕房华人最高职位者,与潘汉年、李克农等地下党元老多有往来,一直暗中帮助共产党人。

孙晓村在《我的回忆》中也给出了另一个版本:的父亲当天突然回家告诉,说是让孙晓村报告的消息,法租界抓到了共产党领袖向。他们还将要求法国律师试图营救他们。黄慕兰提了一箱钱,正要寄出去。陈辅发了一封信,说不需要寄了。项把的秘密住处交给蒋介石,并带人去捉拿。

根据吴德峰等多方回忆材料证实,其实周恩来对于向忠发被捕也早有准备。

顾叛逃后,怕项出事,就暂时和自己住在一起,并警告他不要出去见自己的妃子。6月21日晚,当项在宾馆过夜时,立即提高警惕,按照保密工作纪律发出危险信号,通知所有有关人员撤离转移,并派人寻找项的下落,很快查明项参与了的抓捕并组织营救。

22日晚,周恩来住进了机关新点——周惠年家,而非《黄慕兰自传》所说的法国都城饭点。凌晨1点,提前埋伏的特科人员看到向忠发领着巡捕房的人打开了周恩来家大门,确认他已叛变。

6月23日,项被引渡到国民党松湖警备司令部,24日凌晨3时被枪杀。这也留下了一个历史谜团。

策划反击“伍豪启事”?

《黄慕兰自传》中提到,康生和潘汉年两次坐车遇见周恩来。有一次,项被捕的第二天,让花钱从巡捕房的相关人员那里买了项的供述材料。她认为这一举动不合理,可能会暴露自己的身份,没有答应。"那时,周恩来同志可能急于想一想,周密计划."临走前,周恩来还称赞了她与潘汉年的合作。“我一上马,就为党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据《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一书记载,几天后潘汉年就通过上海社会局情报人员吴汉祺拿到了向忠发的口供。

根据黄慕兰的自传,1931年12月,康生和潘汉年开车送黄慕兰再次去见周恩来,然后他们就离开了。先是称赞她成功营救,又说顾叛逃后,敌人到处造谣。周恩来自首了,问她有什么聪明有效的方法可以帮他辟谣。黄慕兰提议陈志高可以用“吴昊”的笔名代表他发送通知,周恩来对此非常满意。

对于这两处描写,沙青青认为“可信度很成问题”:“以她这个层级的身份,周恩来在当时不太可能冒风险与其见面商谈。从组织关系上来看,也不合理,我甚至怀疑周本人与她并无多少直接的工作交集。”

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马长虹曾公开撰文说:“这种隆重的会议方式在上海已经过时了,顾、向两个汉奸刚刚出现,白色恐怖笼罩。而且,这也明显违反了井下作业单线联系的原则。”

针对“伍豪启事”事件,吴持生、江晓平、马长虹等人均曾发文批驳黄慕兰说法的漏洞:

首先,1931年12月21日和22日,周恩来从上海被押解到福建汀州的闽粤赣苏区,国民党炮制的“吴昊通告”自1932年2月16日起陆续在上海各大报纸上发表。“周恩来既没有参与也不知道处理‘吴昊通知’的整个过程。”

其次,策划反击“伍豪脱党”谣言的不是黄慕兰,而是上海临时中央。继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布告、上海地下党中央机关报辟谣声明后,中央特科设计利用公开报纸作出反击:先是在《申报》登出一则间接辟谣的广告,之后商量决定由潘汉年找陈志皋代表伍豪登一个否定的启事。后来陈志皋出面找了法国律师巴和完成此事。

国民党的这个“吴昊叛变”的通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四人帮”用来诬陷周恩来。吴稚生曾愤怒地指出,黄慕兰自传中的这一描写,恰巧是在周恩来没有进入苏区时发生的“伪证罪”和“吴昊事件”。“难道不是‘四人帮’饥肠辘辘,难以找到最好的‘证词和证言’陷害了总理?”

“奉命”脱党成婚?

在黄慕兰的自传中,“被命令”离开聚会并结婚是一个更具批判性的说法。

1933年5月,潘汉年离开上海转移到中央苏区。此前一年,因世界与中国社部分成员被捕,黄慕兰与陈志皋等人前往杭州暂避风头。

根据黄慕兰的自传,回到上海时,潘汉年已经调到中央苏区,“原职由刘伯推同志接替”。1933年陈志高正式向她求爱,当时贺昌还在苏区,直到刘伯承夫妇极力促成这桩婚事,她才回复。

刘伯垂夫妇声称,“陈志皋是中央给你指定的主要工作对象,如果现在为了个人婚姻,擅自放弃,离开这个极其重要的岗位,是无法向党组织交代的”,强调其与陈志皋结合有利于掩护身份,绝对合乎工作需要,并承诺将向中央证明此举不是私自的无组织行为。

黄慕兰仔细考虑了“组织意见”,最终接受了陈志高的求婚,并于1935年5月举行了婚礼。黄慕兰还在自传中指出,1938年刘少文代表周恩来批准并承认了这段婚姻。

不过,吴持生、江晓平、马长虹等人均质疑刘伯垂是否接替潘汉年“单线联系”黄慕兰。

公开资料显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刘伯承宣布退出中国共产党,前往日本,次年回到上海隐居。1933年5月,陈、、蔡廷锴准备在福建抗蒋抗日。被派去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是刘伯承。“福建事变”后,刘伯承赴福建,担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政府被迫解散后,刘再次回到上海。回到上海后,刘伯辉什么也没找。他患有肝病,过着悲惨的生活。1936年秋,刘伯承因病在上海逝世。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薛钰撰文介绍,在康生、潘汉年离开上海后,特科后期工作由武和景、欧阳忻、刘子华相继主持。

孙晓春也否认了黄慕兰的说法。他在《我的回忆》中写道,在杭期间,陈志高和黄慕兰已经开始谈恋爱,他还建议黄慕兰只工作,不要和陈志高谈恋爱。

“我反对他们恋爱,因为黄定慧是共产党员,组织上又没同意。但由于陈志皋不顾一切做营救工作,两人情投意合。陈介卿在春天病故,陈志皋守丧之后,两人就结婚了。黄定慧工作做得很好,但婚后脱党。”孙晓村在上述文章中称。

在一篇博文中,吴志胜提到了对齐元德的最初回忆,称黄慕兰“是大革命时代的党员,为党做了有益的事情。后来,由于他的作风等事件,他多次教导和违反保密工作规定等原因。周恩来同志决定同他断绝组织关系。”

“她脱党后,也未发现有出卖组织和同志的问题,继续还做过一些对党有益的事,是我们的朋友、革命的同路、同情者,不是敌人、坏人。”吴德峰的妻子戚元德曾这样对女儿吴持生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题研究专家告诉本报记者,他从权威渠道了解到,“与的恋情明显违反纪律,因此与黄脱钩,并作出了离开党的结论。”

从解放到“文革”再到平反后,“脱党”问题始终是黄慕兰的心结。

1955年,黄慕兰因“潘阳案”被捕,并进行了内部审查。1963年,他被判犯有"叛徒、间谍、反革命"罪,判处三年管制。1967年6月重新进入秦城,1975年刑满释放。经过四次投诉,于1980年平反。

据《黄慕兰自传》称,在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其无罪的正式公文后,附有公安部对其所作结论:“于1926年入党,1933年脱党。”黄慕兰对此拒不接受,在公安部结论后写明自己“在白区地下工作一直保持单线联系,从未脱党过,所谓‘脱党’是对特殊任务掩护的说法”,并表示将继续向中央申诉。

《黄慕兰自传》提到,1987年,上海市委组织部传达了中央组织部的决定:“1926年承认入党,但1933年退出党,1951年重新入党。”

在党籍问题解决后,黄慕兰仍继续为党龄申诉。

199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为庆祝建院40周年出版了纪念画册,黄慕兰被列入《现行参事名录》。名单介绍她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列举了她的个人事迹,没有触及“1926年入党”、“1933年入党、1951年重新入党”等入党时间和年龄问题。

在《黄慕兰自传》附录“黄慕兰生平大事表”中,1991年标注为“庆祝上海参事室四十周年,承认党龄连续”。

吴志胜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党的地下工作者只需要隐藏自己的党员身份,不存在‘离党’的问题。党员因外出工作暂时断绝组织联系,经审查无问题后即可恢复组织生活,不存在“恢复党员身份”的问题。这是隐蔽战线的基本常识。”

真伪拉锯

2004年,《黄慕兰自传》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2012年、2016年再版两次。2013年1月11日,《2012年后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将《黄慕兰自传》列为传记类榜首。

据出版社称,后两版在第一版基础上修正了若干人名、地名及事件方面错漏。“最美红色女‘特工’亲述”则是最新版增加的副标题。

早在4年前,吴志胜就开始向出版社举报《黄慕兰自传》存在诸多严重失实之处,污蔑、诋毁我党隐蔽战线工作”,并建议将已出版的书籍收回销毁,消除不良影响,媒体也不应继续揣测。

吴持生称,起初出版社一直推托不予理睬,她写了两份内容有差异的反映信给中央及地方各党史、宣传单位,“其中一份涉及私生活问题的我从来没有主动在网上公布。”

后来吴志胜联系了重印策划人,后者回复该书获批出版没有问题,并表示找不到专家论证核实相关问题。

不过出版社在新书《再版说明》中称,在首度出版前“曾做了大量史料核实工作,尤其是对一些重要事件,在中央档案馆以及党史研究机构的帮助下,作了结论性认定”。本站记者多次联系该书编辑,但一直未获答复。

2012年底,在吴志胜的带领下,西花厅与红岩区儿童协会举办了“纪念周总理诞辰115周年周——隐蔽战线”研讨会。近百名来自隐蔽战线的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参加了研讨会,其中包括吴志胜、姜小平、马长虹发表的文章,分析了《黄慕兰自传》中的“不真实问题”。

当时,吴持生曾多次请出版社派员共同出席讨论,但出版社方面均以开会出差太忙为由拒绝。

今年6月底,“红色女‘特工’黄慕兰110岁”的消息接连被转发到吴志胜的微信,她突然觉得“真的很累”。三个月前,她刚刚写了一篇长文,反驳孙女陈在海外网站发表的文章《用事实说话,用良心平衡判断》。

在这篇2013年11月发表的旧文里,陈弘莘回忆奶奶从秦城监狱释放后的艰辛,举手投足间大家闺秀的端庄和知识女性的风度,并恳请“别再制造新的伤害”。

“奶奶从来没有说过她是任何事件的唯一情报来源。在自传中,奶奶只是直白地讲述了自己的生活。她从17岁开始就在革命的风口浪尖上沉浮,她的努力和付出,她的包容和包容。”

陈弘莘写道,“一些史实由于年代久远而模糊,出错都是可能的,然而,全盘否定却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不是一个善意良心的衡判,对一位百岁老人的尊严和名誉诋毁,更不是有道德良知的人所能接受和容忍的。”

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为教授从事中国近代“间谍”史研究和教学多年。他告诉记者,CCP在白区的情报活动涉及隐蔽战线,这是学术界长期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环境相对宽松,历史问题逐步解除。然而,由于情报工作是绝密的,当时保存的书面材料很少;目前,一些材料由于各种原因被藏在闺房里,无法阅读。由于各种可以想象和理解的原因,出版的书面材料中有很多歧义和矛盾,难以核实。

“这些当事人的文章不能等同于史实,只能作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需要与其他文献资料以及其他当事人知情人的回忆相互印证。”徐有威说,情报战研究领域迷人神秘,蕴含着大量丰富的历史信息,有待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深入发掘。

附:《现行参事名录》,199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成立40周年”纪念集

黄定慧又名慕兰、彰定、淑仪,女,1907年生,湖南浏阳县人,大学肄业,中共党员。1926年秋起在武汉参加革命活动,历任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妇女部长,中共江西省委、中共中央暨南方局、北方局秘书兼机要交通员。1931年春调任中国人民革命互济总会营救部部长,在抗日战争期间兼任过不少社会职务,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42~1944年被囚重庆,后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在沪参加文艺和银联复兴工作。1950年后任救济总会上海分会秘书。1955年始因错案长期受审查。1980年4月平反后,任上海市府参事,上海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

相关阅读
央视4台徐俐个人简历 央视女主持徐俐个人简历
徐俐,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新闻播音员、主持人。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徐俐的相关资料吧。1961年生,湖南吉首人。在年轻时曾做过农村知青,后考入长沙人民广播电台,1986年调入长沙电视台工作。1992年10月1日,央视国际频道开播,徐俐作为首档节目《中国新闻》的首位主播在央视亮相。随后便一直在《中国新闻》节目担任主播。央视4台徐俐个人简历 央视女主持徐俐个人简历徐俐字字珠玑,简洁干练的新34在看 07-07
林莹鬼吹灯漫画 国内原传漫画新书《鬼吹灯》
上周在买到了林莹的漫画新书《鬼吹灯》,之前只是在网上断断续续的追连载,这次总算把完整的把《精绝古城》看完了。喜欢林莹的漫画那是从《魔尘》开始,细腻华丽的绘画风格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鬼吹灯》初看时确实觉得画面不像以前那么华丽,人物造型也相对朴实。不过看到第二部观念就有所改变了,古墓中的各种场景都画得非常精致,特别是那些壁画、棺木等,后面有几个大场面,画面张力十分强大。个人觉得,执笔《鬼19在看 07-07
钱雁秋老婆刘爽多大了 钱雁秋个人资料 钱雁秋老婆刘爽资料照片
钱雁秋领有煊赫的家庭背景,父亲和钱钟书是好冤家的关系,而且钱雁秋的父亲还已经负责联结国的首席记者,母亲却是人艺演员团的队长,因此从小就造就了钱雁秋身上的这种文艺气味进去,上面钱雁秋集体材料,钱雁秋老婆刘爽的集体材料立即地下,钱雁秋真的和刘爽结婚了吗?钱雁秋老婆刘爽多大了 钱雁秋个人资料 钱雁秋老婆刘爽资料照片钱雁秋出生于北京,然而祖籍是江苏无锡人,母亲为儿子取了一个这么文艺的名字,就是心愿钱雁秋能27在看 07-07
曾恺玹吻戏有哪些 罗志祥与其拍吻戏拍出感情
曾恺玹以模特身份出道,演过不少电视剧,吻戏更是她的重头戏。据悉,。曾恺玹与罗志祥曾近拍吻戏时拍出了感情。曾恺玹吻戏有:《幸福蒲公英》、《不能说的秘密》、《原来我不帅》、《我的最爱》、《爱盛开》和《爱到底》等等。曾恺玹吻戏有哪些 罗志祥与其拍吻戏拍出感情罗志祥曾被目击和曾恺玹当街争执、拥吻,目击路人惊呼:“太扯了吧!”原来是罗志祥拍摄新专辑《潮男正传》中的第二波主打歌《搞笑》的MV,凌晨在街头和曾恺11在看 07-07
智利色情女星玛伦-朵儿将与粉丝床战16小时【图】
腾讯体育6月19日讯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小组赛B组的一场比赛中,卫冕冠军西班牙0-2不敌智利,南美球队在欢庆提前出线的同时,该国的男性还将享受到一项特殊的福利——排队参加与智利色情女星玛伦-朵儿长达16小时的马拉松性爱。 在和西班牙的比赛前,智利色情女星玛伦-朵儿就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她表示只要智利队能在和西班牙的比赛中获胜,那自己将和推特粉丝连续做爱16小时。在智利和澳大利亚的比赛前,她曾许诺16在看 07-07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