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剑 史上十大名剑出处!值得收藏(上篇)
剑,是传统冷兵器的一种。一般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侧有刃。在我国古典以“武器之王”“武器之君”的形象出现,一般由身份或地位高贵的人佩戴。
据《周礼考工记》,“周官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两从半之,以其腊广为之。茎圆长倍之。中其茎,役其后,身甚五其茎,重九锵﹝按:周礼六两半为一锵﹞,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重七锵,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重五锵,下士服之”。又云:“剑,古器名,两刃而有脊,自背至刃,谓之腊,或谓之锷﹝即剑身﹞。背刃以下,与柄分隔青,谓之首﹝即剑盘﹞,首以下把握之处曰茎﹝即剑柄﹞,茎端旋环曰铎”。
可见春秋之时人们对于剑已经有了制式的要求和规定,平日里,我们也会说“十大名剑”,但具体是哪十大名剑,他们又是否有史可考,相必是没有多少小伙伴清楚的。今天,日天就带大家来看一下,我国历史上最著名且有史可考的十大名剑,都源自何处,有什么渊源和典故。
轩辕剑湛卢剑图示,源于网络一说为春秋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五把名剑之一。传说历经阖庐、楚昭王、薛仁贵、岳飞等人之手,而后下落不明,其中“卢”为黑的意思。更说是一把仁道之剑,能识人,独自飞去。
关于湛卢剑的传说,就有了很多记载。
其一:《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钩,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吴王阖庐之时,得其胜邪、鱼肠、湛卢。”
其二:《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一名湛卢,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寄气托灵,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冲拒敌。然人君有逆理之谋,其剑即出,故去无道以就有道。今吴王无道,杀君谋楚,故湛卢入楚。”
其三:《拾遗记》:“数百年后,灵鹄翔于林壑,神虎啸于山丘,湛卢之剑,飞入于楚。”
说真实的历史,将湛卢能够独自飞去肯定是不靠谱的,但说其尤欧冶子锻造,阖闾获得了,这还是信得过的,其色为黑也没啥错。至于说“仁道之剑”,则是出自《阖闾内传》的这个故事,讲阖闾无道,剑径自飞走寻了楚昭王,因此说此剑能识“仁道”。
3. 赤霄赤霄剑图示,源于网络一说为帝道之剑,汉高祖刘邦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得于南山所得,剑身镌刻“赤霄”二字,以此剑斩白蛇起义。
我们看看史料是怎么说的,具体提出“赤霄”二字的应该是《古今刀剑录》,其余的记载只是说“斩蛇剑”或“断蛇剑”。
其一:《古今刀剑录》:“刘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铁剑,长三尺,铭曰‘赤霄’,大篆书。”
其二:《广雅·释器》:“断蛇,剑也。”
其三:《疏证》:“《西京杂记》云:‘汉高帝斩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盖即《广雅》所谓断蛇也’。”
比较清晰可见“赤霄”的出处,而说是帝道之剑,也是因为高祖从持剑斩蛇开始起义,终成帝王。
4. 太阿太阿剑图示,源于网络太阿,也做“泰阿”,称为欧冶子和干将合力铸造,初为楚国镇国国宝,后为秦始皇配剑,为威道之剑,其剑身好似流水之波。
史料上有很多关于太阿的记载,我们一一来看。
其一:《越绝书》:“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欲知泰阿,观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
其二:《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其三:《战国策·韩策一》:“邓师、宛冯、龙渊、大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
其四:《王陵变文》:“不可别物,请大王腰间太阿宝剑。”
所谓其为“威道之剑”则是出于《越绝书》,记载为“晋、郑王闻而求之,不得,兴师围楚之城,三年不解。仓谷粟索。库无兵革。左右群臣贤士,莫能禁止。于是楚王闻之,引泰阿之剑,登城而麾之,三军破败,士卒迷惑,流血千里,猛兽欧瞻,江水折扬,晋、郑之头毕白。楚王于是大悦,曰:‘此剑威耶!寡人力耶!’”说晋王、郑王听说楚国有太阿宝剑,就想要,但是楚王不给,就派兵围了楚国,三年没撤退。楚国的粮食和武器都用完了,群臣没有办法,楚王听说了后,拿着太阿剑登上城楼,挥了几下,围城的军队直接溃败,血流千里,江水都被折断了。楚王嗨的不行,说:“这剑真牛逼,我太吊了”
虽然故事是夸张了点,但是起码我们也能看出太阿的重要性和锋利程度,其威力之大。剑身样子的说法来自《越绝书》风胡子的讲述。
5. 七星龙渊七星龙渊剑图示,源于网络七星龙渊剑,又名龙泉,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名剑,诚信高洁之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相传剑成之後,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盤卧,是名「龙渊」。另一说是因为铸剑的地方叫龙泉,所以称为“龙渊”。
其一:《越绝书》:“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
其二:《龙泉县志》:“近境有剑池湖,世传欧冶子於此铸剑,其中一号龙渊。”
其三:《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楚王曰:‘何谓龙渊、泰阿、工布?’风胡子对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
其四:《晋书·张华传》:“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大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
其五:《战国策·韩策一》:“韩卒之剑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阳、合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邓师,邓国有工铸剑,因名邓师。宛冯,宛人於冯池铸剑,故号。龙渊,河南西平有龙泉水,亦名龙渊,可以淬刀剑,特坚利,故名。”
本来是叫“龙渊”,后来到了唐朝为了避讳唐高祖李渊改名为“龙泉”,成了宝剑的代称,也是目前工艺能够制作比较流行的宝剑。其名字的来源就如《越绝传》所述,由其形制而命名。
此外,关于龙渊剑,还有一些传说,“伍子胥谢渔丈人”。
《吴越春秋》记载:“……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说是伍子胥逃命,一个渔丈人帮助了他,伍子胥想要答谢他,就拿龙渊剑给他,渔翁说,我听楚王说,抓到你给五万石谷物,封爵位,这我都不要怎么要你价值百金的剑呢?伍子胥走了几步,回过头来,看见渔翁已经自己把船翻转自杀沉进了江水中。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有史可考的十大名剑”就先到这里,明天日天将会更新下篇,喜欢的小伙伴们记得点个关注,明天记得来看。
我是日天,一个喝水都长肉的胖子,喜欢瞎唠嗑。
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请给我一个点赞转发收藏支持下吧!
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建议或意见,也欢迎在文章下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