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想当年 写在电视剧《大秦帝国》十周年
“大秦帝国裂变”海报
《大秦帝国》第一部《裂变》,改编自孙皓晖的原着《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拍摄至今已有十年。孙皓晖的原着创作时间更长。第一部《裂变》以商鞅变法为主体,虚实结合,为观众贡献出一部精良的作品。值此十周年之际,说一些对该剧的看法。这是一部成功的历史剧,也是一部失败的历史剧。有趣的是,它的成功和失败在于它对历史的虚构。那么,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一、秦国与法家卫鞅是法家代表人物,秦国自孝公即位便广招天下才俊,最终卫鞅脱颖而出,为秦国奠定了法家治国的基本方针。从此,秦国日益强盛直至横扫六国。未央
《史记·商君列传》里面记载的是卫鞅先和秦孝公讲述儒家学说,秦孝公听不进去,接着讲述其他各家学说,秦孝公都不置可否。最后讲到了法家学说,秦孝公大感兴趣,于是命卫鞅在秦国推行法家学说。但司马迁也说:“秦国的基础不能和殷商相比。”我们有理由相信,司马迁的这段话是暗含贬义的。为了贬低法家,他用了这样一个故事,并通过历史结果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事实上,要想让秦国富强起来,只能用法家。原因是什么?我们来看看《史记》和《淮南子》记载的两个史料。《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後除之,故迟。”太公亦封於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後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後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淮南子·齐关训》:昔日太公王与周公旦,封后相见。太公问:“如何治鲁?”周公曰:“敬亲。”太公曰:“鲁自弱矣。”周公问太公:“如何做对?”太公曰:“贤能兼顾,犹立功。”周公说:“一定要有一个杀生杀后世的君王。”西周伊始,周公受封鲁国,太公受封齐国。但由于周成王年幼,因此由周公的儿子伯禽去鲁国进行管理。伯禽在鲁国变更当地的习俗,将中原的举亲制度推广到鲁国;而鲁国旁边的齐国则在太公的治理下,顺应民情,不轻易变更,举贤管理。周公知道后,推测鲁的后人会衰落,齐的后人会强大,但最终会被别人篡位。果不其然,多年以后,鲁国已经衰弱,而齐却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最终,田取代了姜,取代了齐国的位置,成为后世太公的君主。我们无法判断伯禽和太公哪种方式是最好的,一个逐渐没落,一个强盛过却亡了。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适应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治国办法是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对一个国家选择治国的思路起着很大的作用。秦孝公时期,秦国屡败,六国在其东侧包围,整个秦国岌岌可危。此外,秦国地处偏远,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和文化水平都不如中原。《资治通鉴》卷一和卷二的商鞅变法前条目里,都有秦国屡屡战败方面的记载。所以需要法家,也只有法家才能让秦国强大。
法家的集权主义精神,能够迅速以严令规范行为,集中力量提高生产力。史书上就记载了卫鞅为了贯彻新法而不允许任何人议论,无论赞许还是非议,违者斩。这听起来可能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这是人类社会早期的生产方式。在《诗经》中,西周初年的诗歌留下了大量的证据。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个体意识才逐渐觉醒,这体现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和楚国的屈于身上。但很明显的是,积贫积弱的秦国不可以,否则国灭。所以,没有一个理论一定是对的,它一定是凌驾于其他理论之上的,这取决于它的使用范围。秦国谋划六国时,法家是必要的;但在六国统一后,法家政策仍然适用于六国故土,很容易导致“民不聊生”,最终硝烟四起。秦以法兴,亦以法亡。第二,从小说到电视剧花了这么多篇幅阐述了秦国和法家的关系。下面我们从《大秦帝国》说起。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孙皓晖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三原县是真正的老秦之地。这里的民俗从秦朝就流传下来了。陈的《白鹿原》中有许多印记。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初期,千古暴君秦始皇终于在官方话语权中换了一种评价。这些都使对秦帝国产生了初步的兴趣。孙皓晖华商日报
八十年代初,孙皓晖开始进行法学的相关研究。一九八七年,他写了一部《金色的农业帝国——中国经济法制史》。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真正发现秦帝国的巨大魅力,并最终下定决心“正本溯源”,为秦朝正名。1996年,他向学校申请了两年假期,希望利用空余的两年时间写《大秦帝国》的剧本。谁知道,剧本写了整整两年。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以小说的形式完成它。这篇文章已经写了十六年了。小说出版后,反响颇大。曾投资《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着名制片人焦阳,第一时间取得了《大秦帝国》的改编权。由于原着篇幅过长,起先预计拍摄六年,一年一部。谁知,因种种原因,到如今已是第十个年头了,第三部《崛起》还没播出。此时,焦阳成立了Xi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将该系列的制作作为毕生事业。这一切的开端,就在十年前。2006年9月20日,大秦帝国启动仪式举行。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五日,剧组正式开机。演员几乎和陈、陈同时出道,却没有什么著名的代表作。《大秦帝国》给了他一个机会。在《大秦帝国的裂变》中,王志飞饰演商鞅
演员侯勇,多次饰演军人,因而气质和老秦人相符。不同于雍容华贵的焦晃和陈道明,也不同于王霸之气的陈宝国,侯勇是秦孝公的最佳人选。在《大秦帝国的裂变》中,侯勇饰演秦孝公
此外,本剧的好演员一只手是数不过来的:中生代的王辉、尤勇、卢勇,老戏骨李立群、孙飞虎、许还山、杜雨露、吕中、午马……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剧组。因为《大秦帝国》是一部剧本形式的小说,第一个编剧是孙皓晖。考虑到观众不会适应原剧本的半文言台词,剧组还邀请了《走向共和》的编剧之一张兼维对文本进行润色。张兼维也是《第二纵横》《第三崛起》的编剧。他润色的标准是:“演员自己要先能读懂。”演员读懂了,绝大多数观众才可能会理解。大秦帝国是一个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故事。为了营造时代感,细节要贴近那个时代。为此,剧组花费巨资打造各种道具。与此同时,应该修改这些线。现代台词太多会被批评为胡美的汉武大帝,所以台词一定要有战国的味道。《大秦帝国的裂变》剧照
这可难倒了不少演员。饰演秦孝公的侯勇曾说:“台词既不是现代生活中的语言,也不全是文言文,偏偏我和王志飞的台词最多,要把它很自然地讲出来,实在有些难把握。”为此,剧组为大家准备了一本《新华字典》。不寻常的词经常出现在台词中,几乎每一页都是如此。拍摄时,侯勇和其他人不得不随身携带一本字典。当他们遇到陌生人时,他们迅速查字典来弥补。这一点值得很多剧组学习,尤其是年轻演员。第一部拍摄了三年。导演黄建中花了八个月查资料,足足写了三十多页的笔记。为了展现秦人血性、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本色,剧组特意邀请了国内首屈一指的作曲家赵继平先生为该剧配乐。战争场面不靠特效,而是真人上场。先由排兵、布阵率先设计出大型效果图,然后再让几十辆战车、几百骑兵、几千士兵进行“真人表演”。2008年,《大秦帝国的裂变》在搜狐视频播出,日均点击量超百万。2009年12月18日,该剧在电视上播出,获得好评。那么,它有什么好的?
三、“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大秦帝国既有群众基础,又有戏剧规律。在非历史爱好者眼中,能有兴趣观看的历史剧大都是知名人物,这类知名人物往往集中在九年义务教育课本里,否则就没有太多人知晓,也就没啥兴趣观看了。比如关于汉武帝、清太宗等皇帝的电视剧等。都是观众熟悉的。然而,由于题材的局限,人们对万历初年陈嘉霖的《何》和苏州的《张》知之甚少。“万里第一记张”海报
“商鞅变法”的故事,虽然前因后果可能知者寥寥,但这四个字却是如雷贯耳,这就是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以李白、杜甫、苏东坡等文人为主角的电视剧问世后,反响平平。对比后发现,与帝王的波澜壮阔的故事相比,这些人的生活相当平淡,难以吸引大多数观众的青睐。《大秦帝国之裂变》则不然,它非常符合戏剧规律:第一,秦国衰弱,秦献公死于毒箭;秦魏交战,秦军惨败,不得不割地求和。这是国难,是孙皓晖原著中专门加给老秦人的歌谣《我们去国难》中的“国难”。二、卫鞅在魏相公叔痤座下,他空有一身本领与抱负,除公叔痤外无人赏识。郁郁不得志时,正遇秦国求贤,于是欣然前往,希望能帮秦国强大起来,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大秦帝国的裂变》剧照
某种意义上,这两条线索是息息相关甚至一致的,可以让观众有足够的代入感。深挖其故事模式,其实只是一个弱者逐渐变强的故事。但这样的模式本身就能引起绝大多数观众的共鸣。此外,这部剧虽然人物众多,是一部群像剧,但并不像《大明王朝1566》那样,而是始终紧跟单一的发展路线。所以观众看起来没有难度,情绪随着故事情节和激情的配乐波动。当然,如果它只是一个单薄的故事,可能就不会受到这么多的好评了。作为一部制作精良的历史剧,它的优点不只是符合戏剧规律。首先,细节已经到位。细节包括但不限于道具、服装、建筑和礼仪。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失误,他们更关心的是故事人物能否站在自己的心里。故事第一集,就从卫鞅口中侧面提出了秦人血性:“赳赳烈士,天地难泯。魏军强在战力,秦军强在人心。”秦国土地偏远,生产力低下,秦国弱小。六国看不起它,甚至不加入它的联盟。然而秦人血性尚武,难以泄怒。因此,不仅有魏阳的评论,也有秦人自己的看法:“秦国太穷,靠打仗为战;不打,撑不了几年。”
与此同时,在秦国是否应该归还叔父的青春痘的问题上,秦人怒不可遏,因为老国君死于魏人的毒箭之下,而现在不得不把它归还给。大王子与当时的君主秦孝公打了胜仗:“老秦人有共同的敌人。我看哪个君主敢保护敌人!父仇在天,你忍不住报。”
这三句话放在一起值得深思。单看魏阳的评价,秦人很血腥,会成为大事件;看秦人自己的评价,就是秦人不懂得用自己的血,又穷又弱,只能打几年仗;看看以千千为代表的秦人思想。坦白讲,只看眼前,不从大局出发。
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同一种东西,得到的就不是平面的、单一的形象,而是立体的、复杂的。本剧通过三个小细节将秦人朴素的形象丰满了起来,没有绝对的褒贬,非常真实。在接下来的故事中,魏阳巧妙地运用了秦人的善恶观并加以引导。秦人在百姓心中是强大的,所以可以拧成一股绳。只有这样,秦才能强大。秦国强盛靠的不只是卫鞅,还有秦人自己。这一点电视剧必须体现出来,不然卫鞅在任何地方的变法都将一样。好在通过对老秦人寥寥几笔的塑造,我们能够感受到了。二是剧中对爱情的态度。不同于很多历史剧,还是完全避免男女之情来保证历史的真实性,比如《贞观之治》;或者男女之间的爱情太多,变成了戏剧,比如《贞观龙歌》;或者在爱情中加入政治,突出爱情是政治的牺牲品,比如康熙王朝。但很少有《大秦帝国之裂变》这样构造男女爱情的。失去了儿女情长的卿卿我我,不让观众腻歪,这里面的爱情十分纯粹,甚至可以说男女双方是因为彼此灵魂的共鸣而互相吸引。魏阳去魏国入秦,与心爱的女子分离,言语慷慨激昂。谭晶的《绝对的美》演了:“一只孤独的鹅,千千万万个孤独。”男人关心世界却爱女人,女人关心男人却能理解野心。这些都是根据最理想的人格塑造的。
第三,这部剧的野心不只是讲一个故事。要评价历史剧的优劣,首先看它能否资治,如《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等;其次是是否客观陈述历史,如《贞观之治》、《汉武大帝》等。“大秦帝国”本希望能够治理天下,但由于先天原因并未达到顶级。饶是如此,也配得上一部想要传达思想的历史剧。作为一部关于“商鞅变法”的电视剧,想讲讲法家的思想。第十三集,卫鞅会见申不害。法家三道,争论不休。慎道重“势”,申不害重“术”,卫鞅重“法”。限于这是电视剧,难以完全陈述,故而这一场景迅速地表达了申不害和卫鞅观点的分歧,简明扼要。沈步海:“法家辩名不足,真正进行变法,才是正道。20年后见。法家三说我的武功学说最受攻击,沈步海不服,韩国变得富强。我的申论是法家的正道。”魏扬:“变法是否成功,取决于法治。手术治疗可以收到暂时的效果,不能永久固定。”
这是这部剧第一次展现法家。第十六集之后,魏阳与秦孝公长谈时,魏杨灿的开篇一句话可谓这部剧的戏眼:“强国之道,法家之本。”
紧接着,卫鞅向秦孝公讲述了法家法治的核心:“法家强国,务求国家实力增长,务求激励朝野士气。魏齐楚三强范式,皆非根本之强,只强一时,不强长远: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名为法治,实为人治。”一番长谈后,孝成心服口服。这个长谈也为君臣20年的交游奠定了基础,被作为历史佳话流传下来。
这是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的,两个理想主义者在那个战火纷争的年代,彼此间的惺惺相惜,超越了一般的历史剧。这部剧赢在理想主义,但也输在理想主义。
四、败笔:儒法结合的卫鞅第十六集,魏阳和秦孝公长谈,一针见血,找出了秦国的特点,从而认为秦国应该立为法家。“关中土地平坦,为天下列强所无,可为何在秦这数百年,却荒芜薄收,人烟稀少?渭水觞觞,在秦无险,可谓天赐佳水。可为何秦据渭水数百年,却坐失鱼盐航运之利?府库财货日见空空。老秦人朴实厚重,尚武之风深植朝野,可为何秦国就没有一支攻必克、战必胜的强大新军?守富饶土地而贫穷,拥强悍之民而兵弱,据山川形胜而沦丧……就在于没有综合混一的强大国力。”回到本文第一段对秦国的分析:“秦孝公时期,秦国屡败,六国围其东,整个秦国岌岌可危。此外,秦国地处偏远,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文化水平不如中原。《资治通鉴》卷一、卷二商鞅变法前的条目中,有秦屡败的记载。所以需要法家,也只有法家才能让秦国强大。法家的中央集权精神可以用严格的规则迅速规范行为,集中精力提高生产力。”
可以说,《大秦帝国》里的这个观点是很正确的。秦人尚武血腥。所以,魏阳应该好好利用它,让它在法家的集权下拧成一股绳,这样秦国才能兴盛。很多对《大秦帝国》的非议源自于该剧一直在宣扬法家思想,贬低儒家思想。这其实是无稽之谈。作为两派学说,法家和儒家本就不存在哪一方更优秀,只有哪一家更适用。而第一大段里也说了,适用与否要看所用对象的时间、地点。所以,儒家没有错,法家也没有错。只有那些不能适应时代和当地条件的人。所以从秦帝国的立场出发,必须以法家为先,也必须对儒家进行攻讦,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然而,对于《大秦帝国裂变》中法家的态度仍然模糊不清。我觉得跟时代有关系。《大秦帝国的裂变》剧照
要知道,我们距离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已有两千多年。这两千多年里,从周公时期的周礼,到春秋时期的混乱,以老子为代表的无为道家,再到孔丘疾呼儒家复苏,随后兵家在吴国兴起,脱胎自儒家的墨子创立了墨家,紧接着面对乱世,法家诞生了。除了这百家之外,还有很多理论,这里就不介绍了。总之,这些理论的出发点是对世界和人的看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但那个时代已经不存在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法家大行其道,焚书坑儒。与此同时,法家在一些地方违背民风民俗,导致民生困苦,从而秦国被粉碎。汉初,黄老、吴晗推崇儒家思想。从此,儒学在名义上成为正统。之后,道教兴起于东汉,佛教传入,但都是在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世俗化的。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纵使我们如何贬低传统文化,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维模式依旧是传统的,更极端一点,依旧是儒家的道德观。《大秦帝国的裂变》剧照
比如我们看到有人以自己的是非为标准,违背法律擅用私刑,必然不认同——这个时代对原生侠文化的排斥。比如,如果我们看到尊帝论,一切都符合帝王,我们必然会不同意——韩非不适合这个时代。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两千多年前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观点,如今看来会让人觉得“荒谬”。法家呢?以商鞅为例。《商君书》里写道:“是故有君臣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不可不慎也。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则强,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故曰: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於民务,国无异俗。”分别摘录了几段,讲述了臣子要对君主绝对忠诚,百姓在法律之下必须小心谨慎,一旦触犯刑法,就必须严惩。说得再明白一点,这是完全地在站在君主一方的专制集权。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秦当时需要这样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在拍摄电视剧时,如果如实再现,就会在观众中引起大反弹。《三国演义》导演沈好放拍过一部《东周列国·春秋篇》,非常尊重史实,可是得到的评价却是:非常黑暗。《东周春秋篇》海报
黑暗吗?用现代人的价值观来看,确实黑暗。电视剧是面向大众的,《大秦帝国》无法真正表现出法家对秦国的重要。这是一种先天缺陷,不拍就无法真实再现。如果你拍多了,观众是不会买账的。反复权衡,只能退而求其次,尝试用现代人的价值观去改造。比如第二十集,卫鞅在渭水河边斩杀七百囚犯,史书上只有一句“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人,渭水尽赤”,没有提及前因后果。不需要提及,因为在那个时代,这种行为很正常,《资治通鉴》里动辄就是“坑几十万”这种句子。但是,在这部剧里,我们要给它一个适应现代人价值观的理由。陈凯歌的《赵氏孤儿》也犯了这个问题。不同的是,《大秦帝国》更能说服观众。因为历史上的变法不只有商鞅,还有被儒家影响了非常深刻的后世。比如向文官阶级开战的王安石和张居正,比如颁布“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而被史官抹黑的雍正。所以商鞅变法过程中有悖“常理”的事情,都可以借后世的事情来套用,在艺术创作上没有那么困难。为了顺应现代人的价值观,这部剧中商鞅和秦孝公的理想人格实际上是在儒家价值观的框架内进行的。比如法家与现代法制的界限模糊,比如为魏阳的“魏郑光”补了一个结局。这是本剧最大的败笔,却也是不得不这样的败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魏阳的“立法为天下,立法为万民”这句话,是改编自张载的“立命为民,立心为天下,承袭圣人至善,开太平万代”这句话。
理想人格和道德高尚是紧密相关的,当剧中的卫鞅和秦孝公成为道德高尚的圣人时,其实无论是妥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都是用的儒家的道德评价思维。司马迁笔下的魏阳刻薄忘恩负义,这种评价是道德的。在大纷争的世界里,道德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所以才会有杨朱学派的“拔一毛钱利天下”的思想。无意去苛责这部剧在创作意识上的某种混乱,因为时代印记在我们脑海中。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的行为举止我们无法理解,甚至抵制,而创作是要有感情的。如果无法对人物产生认同,是难以塑造出感动观众的人物的。所以剧里的卫鞅,是“儒法结合”的产物。如何在历史真实与现代价值之间取得平衡,是这部剧未来创作的最大难点,也是值得我们期待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大秦帝国》第二部《纵横》里,张仪可以说,他是为了自己扬名,而历史上他也是这么做的。大秦帝国海报
结语 崛起十年来,原本计划拍摄电视剧《大秦帝国》系列的时间只有六年,但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只拍摄了三部。第二部的口碑不及第一部,但某种意义上是因为第二部故事本身没有太大的高潮,加上张仪、苏秦的故事不如商鞅出名,观众收看吃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即使本身的剧情不能完全引起观众的兴奋,创作人员也没有学到剧组的“发明史”。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二个是令人敬畏的。如今第三部命运多舛,播出时间未定,我们也只能翘首以待。最后贴一张图,是第三部《崛起》片花里的一句台词。从“国难”到“崛起”,这是魏阳的功劳。秦昭襄王:“好生吃喝,纵情享乐,没有多少年了,六国,说灭,就灭了。”本文作者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书林斋;微博账号:孔鲤。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