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娱乐军事情感奇闻搞笑社会体育游戏百科

何郝炬 为李井泉说几句公道话

2021-12-13 10:52

根据宋文彬的谈话整理

整理者注:把李井泉说成是一个十恶不赦者,是一个很流行的说法。但是宋文彬对此一直有不同看法。本文是根据他平时谈到的对李看法的一些记录整理而成的。

宋文彬文革前在西南局任农办主任,负责四省、区的农村和农业工作,确实属于李“重用者”之一;但是,宋文彬并非与李始终一致,在大跃进“放卫星”、贵州“四清”等等问题上,宋也与李有过一些争论,李对他也有类似“前怕龙,后怕虎,坏事不做,好事做不成”等尖锐批评;而宋与李从无工作之外的交道;他自1952年任地委书记,直到1963年底才被提拔,定级时的级别也一直未动过,并未得李更大“好处”。所以总的说,宋对李既无恩亦无怨,因此他的评价,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客观的。

当然,由于本文是根据宋生前的谈话记录整理的,又无法由谈话者本人审阅,所以虽然整理者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宋文彬的原意,但亦难免会有疏漏甚至不当之出,这就只能说是“文责自负”了。

因所涉及事有的历史久远,为便于理解,整理加了一些自己的判断和注解。

改革开放以后,对李井泉同志的评价,除了组织上已有定论外,干部群众中的看法,基本上以否定的居多,认为此人一贯极左:“大跃进”时热衷于浮夸,困难时期为了自己能保官而在四川强行多征购粮食、从而导致了大量非正常死亡;作风霸道,喜欢整人;等等,不一而足之。我个人的看法,这些看法不能说全无道理,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否定意见;但如果放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看,上述看法也不尽客观公正。总的讲,我感到在李井泉同志的问题上,目前还是缺少一些出来讲公道话的人。

虽然我先在晋绥、后又在四川工作多年,属于李的一个“老部下”,但多数时间我是在地区一级工作,所以对于李井泉的全面情况,不尽然了解。我只能就自己了解的、别人也说得最多的几件事,谈一谈所知道的情况,仅供参考。

一、关于大跃进“放卫星”

1958年全国范围内的“大跃进”,各行各业都在“放卫星”,逐渐形成了一股浮夸风。四川在粮食产量上“放卫星”,当时确实也是比较突出的。报纸上有很多的宣传,而在一段时间里,李井泉同志对此也的确很热心。比如说,当我们发现了郫县犀浦乡水稻“亩产万斤田块”有假后,李在一次会议上的报告中讲到这个问题时就说了:“不要大惊小怪,这块是假的,再搞一块真的嘛!”在1958年郑州会议后,李对我们下面反映搞400万亩万斤田有困难时,他又批评我们是“怀疑派”。后来,当我们对这种做法感到问题越来越多、顶得也比较厉害时,李又在全省三级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没指名批评我是“二元论,又想跃进,又不敢跃进,前怕龙,后怕虎,坏事不做,好事做不成”。这一点,我在《我对原温江地区农业大跃进中的两个特殊问题的主要情况的交代》中有一些介绍。

但这个问题,也要客观、全面地看。我觉得有两点需要说明一下。

第一点是:对于“放卫星”,当时大家都热,确实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讲过一段话:“‘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这不是客气话,其实,郑州会议后四川要求搞1000万亩万斤田,就是李井泉陪邓小平到贵州视察时打电话来提出要求的,显然这是贯彻小平同志意见。现在我们都认为,邓小平同志一贯都是比较实事求是的,但他当时显然也“热”,这就说明,当时有“热”倾向的人确实是大多数。

第二点是:李井泉在发现了放卫星的问题后,还是能够改正的。我在《两个问题》中交代温江“放卫星”问题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就到省委向李井泉同志汇报。我说:“李政委,你批评我怕,我就是怕,水稻亩产万斤我没搞过,我不敢说行,我也不敢说不行,我们意见今年先搞一百万亩进行试验,成功了明年推广也不迟,失败了也不影响大局,今年就搞四百万亩,成功了当然好,失败了几百万人没有饭吃,几亿斤粮食调不出去,我就是怕”。李井泉同志考虑相当长时间后说:“你们按你们地委的意见办吧”。我回来向地委常委汇报了上述的情况,大家松了一口气。过了几天,李井泉同志又亲自先后给我打来两次电话,第一次是说,他打电话问陶铸同志了,水稻“二、二、五双龙出海”密植增产不显著,没有危险性。第二次是说,他派闫秀峰同志到郫县搞试点,派刘文珍同志到新繁县搞试点,叫我在温江县搞试点,意即搞对比试验。我没在温江县搞试点。我到郫县红光公社看闫秀峰同志的试点,也没看见他搞“二、二、五双龙出海”密植的瞎指挥,我们地委经过三次提意见最后取得省委李井泉同志同意没执行,避免了大面积大量减产的损失。

从中可以看出三点:一是,李井泉同志在毛主席发表《党内通讯》后,虽然思想上有一些斗争,但最后还是采取了下面的意见,避免了一些损失。二是,李当时并不仅仅是主观上一意孤行,他还布置了几个试点做比较,要用事实观察是不是可能“放卫星”。顺便说到,李井泉同志在吸取“大跃进”的教训后,后来很重视试验田工作,他甚至在省委院子里种了一块试验田,这种做法恐怕各省中也不多见吧?三是,现在的人都喜欢说当时广东的领导比较实事求是,而从上面的事可以看出,连眼下被说成是最热衷于“放卫星”的李井泉都开始怀疑了,要向陶铸同志了解情况,而广东那边却还在“加温”,还说“密植”没问题。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热”李井泉并不是“特例”,而是像邓小平说的,是当时全党所共同犯下的错误。顺便说一句:虽然我对“放卫星”有一些抵制,但开始头脑也有过发热的时候,这我在《两个问题》中也有交代,只是我们比较接近基层一些,对真实情况了解得更多一点,所以发现问题比较早一些。

所以对这个问题要事实求是,要历史地看:李井泉同志开始的确比较“左”,甚至试图压服我们接受“左”的东西;但他对此有一个认识过程,到后来,他并不如大家想象得那么“左”,至少比一些人们现在认为比较能实事求是的人甚至还要谨慎一些。

二、关于困难时期四川出现非正常死亡问题

此事,是四川干部群众中对李井泉同志最反感的一件,所以后来甚至派生出了一个“李井泉用四川几千万人的生命换了一个政治局委员”的说法。现在逐渐有人说得全面客观一些了,“用四川人民的生命换了一个政治局委员”的说法当然也不攻自破了。因为此事与温江有一些关系,所以我再多说两件事。

第一件,是关于温江违反规定借粮的事。1961年夏温江地区完成小春粮食征购任务,农民的口粮就没有达到人均每天一斤原粮,但是,如果留够农民人均每天一斤原粮的口粮,就完不成小春征购任务。经地委研究后,我把这个情况向省长李大章同志汇报了,要求让我们少完成一些小春粮食征购任务,多给农民留些口粮。这样做,在当时是违反政策规定的,所以李大章同志当时很为难,不敢表态。后来我们又向省委书记廖志高汇报,他倒是同意我们给农民多留粮的意见,但又说现在的问题是没有粮,问我们怎么办?我提出借用库存粮食,廖请示李井泉同志,李同意了。这就少饿死了一些人。“借粮食”这件事,在当时是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如果李真是一个处处极左的人,他在这种事上就应该很极端,就会比李大章更怕违反规定,就会坚决拒绝。但事实却是,他当时没有那样做,而是作出了正确的决定。

另一件,是调“过头粮”的事。这个问题有的同志写文章谈到过,认为四川执行中央调粮决定中,有自己加码调了“过头粮”的问题。客观讲,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中央要我们保京、津、沪,四川自然也就会想到首先要保成都、重庆,因为这种严重的事态,在城市的影响要比在农村大得多,后果也可能严重得多。这种做法显然是在牺牲农民,作为一个长期做农村农民工作的老同志,自己现在想起来都感到是件极其痛心的事,但在当时那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是中国到底是发生大乱还是实现稳定的一种很无可奈何的选择。1962年中央七千人大会后,省委在成都召开地、市、州委书记会议,议题之一就是小春粮食征购问题。省上提出的讨论文件中给温江地区分配的小春粮食征购任务仍重,完成这个任务农民的口粮又不够人均每天一斤原粮。我根据一九六一年的教训,坚持农民的口粮按人均每天一斤原粮安排,要求减少小春粮食征购任务,或者是说小春粮食征购任务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尚差部分在大春粮食征购中一起完成,使我们喘一口气。省上有的同志不同意我的意见,发生争论,我发脾气了。我说:温江地区的粮食问题再不解决,继续垮下去,不仅自己没有饭吃,也保不了成都市,我负不起这个责任。成都市委第一书记廖井丹同志和绵阳地委第一书记李林枝同志,都支持我的意见。中午,李井泉同志叫我谈话,问我:你上午发脾气了?我说:发了。他做我的工作说:不要发脾气,心平气和地说。我说:好么。下午,由两位副省长、省财委、省粮食厅的几位负责同志集体给我谈话,最后还是从实际出发,同意了我们地委的意见,解决了温江地区的粮食问题。按照一些同志对李井泉的“霸道作风”的描述,对于一个在重大政策问题上敢于“顶”省委的地委书记,是断然不能被放过的,更不要说还要耐心地做工作了。

上面两件事说明,尽管在四川三年困难时期出现的粮食问题及后来的调“过头粮”问题上,李井泉同志和当时的四川省委确实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并不像一些同志后来说的那样,他只知道一概地“迎合上面”,“不顾四川人民死活”。他当时还是了解实际情况的严重性的,对于下面的正确意见,他还是能够吸收、并作出正确选择的;在可能的情况下,也避免了一些损失。这样说,可能稍微客观公正一些。

三、关于重用晋绥干部、搞宗派问题

四川一部分干部中怨气很大的一件事,就是认为李井泉重用他从晋绥带来、后来他当川西区党委书记时的一批干部,压制川东来自二野的干部,特别是四川地下党的干部最受歧视。

诚然,干部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党内部确实存在着“山头主义”,一些领导同志喜欢用自己熟悉的干部。但是说李井泉重用晋绥干部,排斥打击二野的干部和四川地下党干部,我个人认为并不完全符合实际。因为这里有干部来源、历史渊源等方面的一些复杂因素。就来源讲,四川干部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随贺龙同志所部一野十八兵团南下的“晋绥干部”,最初主要分布在川西、川北一带。二是随二野从川东打进四川的干部,主要分布在川东、川南一带。三是四川地下党干部,其中又分成都和重庆两块。第四,还有一批,就是四川作为后方基地,多年中陆续由国家从中央和各地不断抽调的干部,所以对干部任用问题的观察角度就自然比较复杂一些,稍微有点矛盾,就会觉得自己那批人“吃亏”了。就历史而言,四川干部又有一个“四区一省合省”的情况,干部重新安排的数量大,矛盾比较多,所以就导致了干部任用中的一些易于被误解的事。这里我想就自己所知,谈这其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四川合省时干部的任用。建国初期,许多省都经历过先建区行署后合省的情况,但很少有四川这样复杂的:1952年是第一次,由川东、西、南、北四个行署合并为一个“小四川”;第二次是1954年,是重庆市合入成为一个“中四川”;第三次是1956年,又将西康省合入,成了一个“大四川”。前两次调整时,省委班子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1956年才第一次有地方代表大会选举的省委。所以这之前,作为川西书记的李井泉,并不能主宰人事。第一次合“小四川”时,李井泉当了一把手,所以川西的干部多一点,这在当时也属于正常。到第三次合省时,干部来源更多了,所以干部组成上非晋绥系统的比例就越来越高,像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选举出的省委书记处7人中,原来属于非晋绥系统的干部就有5人,除李井泉外,只有阎秀峰是晋绥来的干部,这也是上面安排的结果。所以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并不能说是李井泉个人能起多大的作用。

第二,关于“排斥二野干部”问题。上面讲到了四川合省过程的复杂性,而且最初是中央直接安排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讲用谁不用谁。如果硬要讲李井泉排斥二野干部,就应该在一些地方体现出来。这方面也不能说出多少实例,而一些相反的例子倒是不少。比如说,人们都知道的一个情况是,川西干部级别普遍都比川东低,这一点川西的干部就说跟李井泉吃亏了,这能说是李排斥二野干部吗?又比如说,李大章说他从川南只带来了一个许梦侠,还被李井泉拉走了,这反倒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李井泉并不是排斥二野干部。而李大章本人的任用,则是西南局的二把手——常务书记,这恐怕也不能说是“不重用”吧?再比如说,川东地区的重庆,其书记是西南局书记,而川西地区的成都,其书记,则只是省委书记处书记。如此等等,都不好说是二野受排斥吧?

第三,关于排斥四川地下党问题。一种说法是,李井泉不信任四川地下党,他从外地带来的大批干部,把四川一直到乡一级的政权都接管了。四川地下党是我们党领导下一支坚强的力量,为全国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牺牲了许多优秀同志,举世震惊的白公馆渣滓洞、十二桥大屠杀,就是四川地下党光辉业绩的写照。但历史地看,在四川地下党干部的任用中,确实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一是,四川是一个大省,长期处于国民党统治之下,地下党人数不多,所以在建国初期大量地使用外来干部,应该说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不仅四川如此,在其它国统区也是如此。二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地下党同志中确实有一些很特别的情况。比如说,解放初期温江地区有一位出自地下党的负责同志,他的行为就十分地让同志们费解:一大早就去茶馆喝茶聊天,一搞就是一天,基本上就不工作,甚至还有一些我们称之为“旧社会恶习”的东西,连我们当地区领导的都很奇怪,但又不好说。而下面的同志就有反映了,说别的领导干部都在紧张地工作,为什么他能这样?这还像共产党的干部吗?群众影响很不好。对此,他本人则要求向上面反映,说只有周总理知道他的情况。后来说他是“特别党员”,并很快把他调离了。为了便于敌占区的工作,地下党还吸收了一些身份比较复杂的人,这在战争年代没什么,但解放以后这种情况就不好说了。所以查了一些人的情况,一些不适应的人做了处理,这不仅在地下党,就是在老区,如果背景复杂一些,也要清查和处理,这是那个敌我斗争严酷的年代不能不考虑的,所以恐怕不能因此就简单地讲“不重用”吧。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地下党的干部在任用上其实是偏高的。一个例子是廖伯康同志,他是1945年入团、1947年入党的地下党干部,这要在晋绥,到文革前担任处级干部就算是很高的了,因为那时候的县处级干部大多数还是抗战时期的,像后来当过省政协副主席的辛文同志,是抗战后期参加革命的晋绥干部,能力很强,属于提拔比较快的,但文革前也就是省计委的一名处级干部,而廖60年代初期的职务,就是重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重庆市当时是副省级,廖这个职务相当于副地厅级,也就不低了。再如四川地下党的李培根同志,也是40年代初期入党的,文革前从团省委书记调涪陵地区任一把手,属于重用提拔的对象,当时四川地厅级干部大多数是三八式。所以不能简单地用几个例子就说不重用四川地下党。

四、李井泉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处理问题中有时会主观武断

以我个人的体会,李井泉同志的作风有时的确比较主观武断,容易引起反感得罪人,以致后来许多干部说他“霸道”。

除了前面讲到他多次严厉批评我的那些事外,我第一次见到李,一见面,他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对此,我在“文革”的检查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一九四六年春季,我在二专署做专员,晋绥边区行署决定雁门行署与第二行署合并,成立中心专署。雁门行署派民政处长徐翔来专署办合并事宜。有一天,李井泉从北线下来,到二分区司令部。司令部告诉我们之后,徐翔和我去看他。我们都只问候了一下,他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我们批评了一顿。他从右玉到五寨,沿途看到雁门行署动员群众的大车和牲口,把左云的小麦和桌椅板凳往五寨运。他批评这个错误后就指责我们:“罚你们这些处长、专员老爷们半年不准吃白面。”我听了之后,内心很不满意。这个事情是雁北行署搞的,我根本不知道,你不把情况问清楚,就把我也批评了一顿,实在没有道理。第一次见面给我的影响很不好。

这话虽然是“文革”中检查时写的,但至今我也不认为当时李井泉的做法就合情合理,不弄清楚情况就训了我们一顿,确实有些主观。

但对于李井泉的主观武断作风,也不要说得那么绝对。有件事给我的印象也很深。这件事,我在“文革”中的检查中也写过:

我个人感觉,在一九五二年秋季四个川合省以后,至一九五六年夏季第一次省党代表大会以前,这三年当中,李井泉对温江地区的工作抓得比较紧,除叫我来省委汇报工作以外,他还亲自去过温江地委几次。一方面是温江距成都近,而且交通方便,一个新的精神要尽快下达时,就是开会传达,当天就可以下达到各县,第二天就可以下达到乡,第三天就可以和群众见面;另一方面,我们向省委的报告也比较多,工作情况、问题、经验反映也比较及时。李井泉想叫温江地区的工作走前一步,摸个底,发现些问题,总结点经验。一九五六年夏季一次党代表大会上,有的同志批评省委以温江地区的经验指导下面的工作不行,一则温江地区主要是平坝,在全省代表性不大,二则温江地区夏季晚,往往是“马后炮”。以后,李井泉就把重点转移到内江和南充等地,他再没有来温江地委,叫我去省委汇报工作的次数也少了。

听了别人提意见就能够改正,这一点,恐怕现在的一些干部未必能做得好吧?现在某些领导同志讲起李井泉的“霸道作风”时,气那么大,但他们后来自己担任一把手以后,又做得怎么样呢?为什么现在下面的干部大多不敢对上级提意见?——这是不是一种更“霸道”的作风呢?

再有一点,四川干部级别普遍偏低,也是李遭致普遍不满的原因。比如我吧,文革中说我是李的“心腹”,我自己都感到好笑。不说别的,李给了我这个“心腹”什么好处?我1954年定级时就是10级,几十年不变,后来因此给我的待遇问题也造成后患。还有我1952年任地委书记,直到1963年调到西南局,历时11年职务未变动过,到西南局也是只提职不提级。一些原来比我级别低、任用比我低的,后来都上去了。但李的这种做法并不是对我一个人,像我这样职务级别的并不少,特别是晋绥来的,这也反映出李对晋绥干部要求比较严格。对此不是所有人都会想得通,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计较这种得失的思想越来越甚,当然就会从不满逐渐地变成一股怨气,李在四川台上时,人们不敢多说什么,而他一离去,像李井泉“把四川干部级别压得太低”、“李井泉自己是四级却压其他人的级别”等看法也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了,加上前面说过的困难时期的问题,“宗派问题”,等等,也就对李有了“作风霸道”这类的看法。我想,这可能是李井泉同志招致普遍埋怨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总而言之,对于李井泉同志如何评价,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不能说他没有缺点错误,有些错误甚至还是比较大的,例如对于“放卫星”开始的过热;但也不能说他的错误大得不得了,大到了罪不容赦的程度,一无是处,四川有些大的工作失误责任不全在他,而且他也还是做了一些正确的决定,例如困难时期四川多调粮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李井泉同志身上所发生的种种这样那样的事件,很多还要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理解,要全面地去观察,而不要单凭一时一事,就把李井泉同志个人的作用夸大到不恰当的地步。就此而言,邓小平同志说的“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恐怕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整理者后记:宋文彬是一个不大愿意去评价别人的人,所以他对李井泉的评价也极其有限。从宋有限的所言所论进一步分析,李似乎是一个自身的毛病“正好撞到了枪口”上的人:他的作风比较主观武断,如果放在一个干部队伍相对简单的地区,可能就没有那么麻烦,但在干部队伍“四合一”的四川,就会不是招致这方面的不满,就是引来那方面的怨言;如果把他放在一个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农业省,主观武断得罪的人也会有限,而四川不仅仅是农业大省,而且是国家的重要三线后方基地,人事关系复杂了许多,李的“霸道”,就会使方方面面的人有不同看法,很难一致。但是反过来想,正因为关系、矛盾比较复杂,有一个敢于决断的人,可能解决矛盾也会快一些。——但如果是这样,照样还是要得罪人。

相关阅读
导演杨树鹏个人资料及照片(图)
杨树鹏个人资料: 杨树鹏,1970年生,满族,陕西宝鸡人,中国内地青年电影导演。2009年最新作品为《我的唐朝兄弟》。杨树鹏 拍摄通俗的新作者电影电影理想:电影本来是一个梦,坚持造梦,幻象到底在采访杨树鹏导演的最后,得知他刚刚做了一个关乎今后电影之路发展的艰难抉择。这个抉择是,他放弃了一个几近筹备完毕的六千万投资的大片,转而去做一个更能表达自我的中小制作影片。他的这个抉择为我们专题对他的分类做了最7在看 07-07
女中学生课堂激吻摸胸视频曝光【图】
近日,网上出现一段两名女中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公然在教室里激情接吻、摸胸的视频,玩到起兴,其中一位索性还俯身帖到另一名的胸前,其过火程度让众多网友咋舌,直呼“现在的孩子究竟怎么了?”。截屏图:近日,网上出现一段两名女中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公然在教室里激情接吻、摸胸的视频,玩到起兴,其中一位索性还俯身帖到另一名的胸前,其过火程度让众多网友咋舌,直呼“现在的孩子究竟怎么了?”。36在看 07-07
雷颂德老婆是谁 雷颂德老婆梁家玉
雷颂德老婆是谁?雷颂德老婆梁家玉。说起著名的音乐人雷颂德,可能还有的人不是很熟悉。但是他的名头在音乐圈子中是非常的响亮的,因为有很多的著名的歌曲都是他写的。那么雷颂德这样的才子老婆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雷颂德2004年与拍拖七年的张燊悦分手后,没过多久便与性感模特儿梁家玉(英文名"Jade")堕入爱河。虽然梁家玉曾离婚并育有一子,但雷颂德毫不介意,甚至爱屋及乌。拍拖三个月,梁家玉母子便入住雷颂26在看 07-07
电视娱乐节目暂停播放事件原因及什么时候复播
每次到周末,电视剧旁总会充满了愉快的笑声,因为各大的综艺节目都会纷纷来袭,大家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看得乐不思蜀。不过,6月6日,打开电视发现很多娱乐节目都没有播出,才知道原来是遭暂停播放了。6月5日晚,江苏卫视通过官方微博宣布为沉痛悼念“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中的遇难者,本周暂停播出《非诚勿扰》、《我们相爱吧》、《昆仑决》、《为她而战》四档节目。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江苏23在看 07-07
庹宗康老婆kiki恶心 庹宗康老婆kiki的个人资料及照片
庹宗康出身于台湾,土家族,是一名台湾地区主持人、歌手、电视剧及电影演员,籍贯湖北松滋,于"国立"国光艺校(今"国立"台湾戏曲学院)毕业。目前以主持三立电视的综艺节目《国光帮帮忙》最受欢迎。2006年底,与屈中恒涉入吸毒案,暂停演艺事业,至2007年中重掌主持棒。王菲雅,英文名KiKi,生于1983年。台湾艺人、"夜店王子"庹宗康老婆。KiKi外形甜美、文静,与他昔日女友们类型有些不同。被问到交往时40在看 07-07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