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电影 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
台湾省著名导演魏德圣执导的电影《萨德克·贝尔》,是一部真正的好台湾电影。它在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六个奖项。然而,由于内地观众事先并不了解,只是被片名所迷惑,所以mainland China电影院的上座率并不理想。当所有人都知道这部电影值得看的时候,他们就去买了DVD,而且真的很好看。首先,电影的片名:“萨德克·贝尔”是台湾省人萨德克对“赛德克·贝尔”的音译。“萨德克”的意思是“人、他人、人和人”,“贝尔”是“真实的、真实的”。因此,整个词的直译是“真人”,常用来赞美有成就的人。说它是一部真正的台湾省电影,不仅意味着它是在台湾省制作的,还意味着它很少真实地反映台湾省几个民族原住民,即高山族的一个重要历史事实和民俗。台湾省高山族和汉族同胞长期以来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台湾省,抗击外国侵略者,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以高山族生活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很少,尤其是电影。这是一个突破。
台币中有一枚20元的硬币,中间是被视为台湾省抗日英雄的莫娜·卢道。电影《萨德克·贝尔》的主角是莫娜·鲁道,故事讲述了他领导的原住民抗日乌什起义的真实历史。乌什是一个地名,在台湾省地图上已经改名为热内。它位于台中以东的山区,是台湾省岛中部横断山路的关键。是高山族著名的村落社区。据史料记载,1930年10月27日,台中县乌什的高山族掀起了一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血腥统治的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战士歼灭日军军警100余人,占领乌什地区3天,然后转移到山区继续战斗;日本殖民当局动员驻台军队空和大批武装警察残酷镇压,释放毒气,起义战士全部壮烈牺牲。台湾光复后,1953年,政府在乌什英社立碑,每年举行纪念活动。乌什起义也被列入民族抗日史诗。
《萨德克·贝尔》以近乎纪实的手法,解读了乌什起义中血腥的抗日战争史。但这次抗日起义不同于1895年日本从清朝占领台湾省初期原住民的反抗,更不同于抗战时期全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这部电影忠于当时的历史事实。乌什的萨德克人因为“敬酒风波”打了日本警察,害怕日本人的警报再次响起,于是激起了新仇旧恨。在领袖莫娜·卢多的领导下,他们举行了大规模的起义,为日本人进行了一次大“种草”;莫娜·卢多在失败后自杀了。
与其他抗日片最大的不同是,影片忠实地展现了高山族、台湾省原住民的文化,这正是汉族人,尤其是台湾省西部各族人民所缺乏的了解,所以觉得很新奇。影片中揭示了几个矛盾:原住民与日本人之间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原住民之间自我认同的冲突,其中野蛮更发人深省。导演魏德圣直言,虽然原住民文化“野蛮”,但值得骄傲:“这个民族认为死亡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到目前为止,他们并不认为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此,影片让萨德克人最终走上了彩虹桥,回归了祖灵,用浪漫的方式对萨德克人进行了精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