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有什么症状 出现6个症状可能是心肌缺血了 医生提醒:做2项检查 就能确诊
差点漏诊心肌缺血?
一个40岁的同学打电话给我,说最近她总是偶尔出现心脏不适的症状。因为她的年龄,我主要考虑她可能有胃病。
问她有胃痉挛史,我建议她有时间做胃镜。
但由于多年从医的习惯,为了不漏诊,建议做心电图,反正也要做胃镜。
结果两天后,我被告知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
我有些疑惑,小心翼翼地扰乱了局势。原来她最近在吃避孕药,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供氧减少,心脏能量代谢异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病理状态。
冠心病是心肌缺血最重要、最常见的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心肌缺血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现在40多岁的人也深受其害。
心肌缺血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高血压:
无论是收缩压升高还是舒张压升高,都容易心肌缺血;高血压导致冠状动脉硬化,影响心肌血液回流。
2.高脂血症和肥胖:
高脂血症是血栓形成的罪魁祸首,导致冠状动脉通透性降低,获取氧气的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
3.吸烟和酗酒:
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70%,这会损害肺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红细胞对氧气的利用。
4.糖尿病:
高葡萄糖浓度会影响血管的耐受性,导致心肌血管的通透性,影响正常的收缩和舒张。
5.口服避孕药:
长期口服避孕药
它能升高血压,增加血脂和异常糖耐量,改变凝血机制,增加血栓机
是的。
6.情绪波动和运动减少:
可引起血管改变,导致心肌缺血和血管内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1.身体活动时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我缓解也是心肌缺血的常见症状。
2.心肌缺血的症状还包括心悸、胸闷、气短或性生活或强迫排便时的胸痛。
3.当吃一顿饱饭、感冒或看恐怖片时,胸痛和心悸也可能是心肌缺血的常见症状。
4.心肌缺血患者还可能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5.在疲劳或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心肌缺血患者可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收缩样疼痛,向左肩和左上臂放射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这是心肌缺血的常见症状。
6.晚上睡觉枕头低的时候,我会觉得胸闷窒息,心肌缺血的患者需要在高枕位感觉舒服;白天快速入睡或平躺时突然出现的胸痛、心悸和呼吸困难应立即坐起来或站起来缓解。
如何检查心肌缺血?
1.心电图:通过心电图的变化可以判断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这也是临床常用的无创辅助检查;
2.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直观了解血管疾病,也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心肌缺血每天应该注意什么?
1、控制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量和数量。长期大量摄入脂肪是导致动物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
3.控制糖的摄入。需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尤其是糖的摄入量,一般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
4.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可以吸附胆固醇,防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体内胆固醇的产生,因此可以降低血液胆固醇。、
5.保证必需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供应。食用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海产品,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膳食中钙、镁、钾、钠、铜、铬也与心肌缺血有关。
6、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晚餐不宜过饱,否则很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7.戒烟戒酒。
8.密切观察,及时就诊:如果症状有变化,不建议盲目等待、依赖、忍受,最好及时就诊,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9、作息规律:不熬夜,按时作息,让生活放松;避免精神压力。
10.适度运动。可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选择运动或劳动,如有氧运动增加心肺功能,促进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