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为何崩溃 信用的崩溃在于这个人
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使用的是金属货币,比如银,比如铜,但实际上,从宋朝到明朝中期,中国很早就开始使用纸币作为货币。其中,宋代使用的交子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但事实上,宋朝只是开启了纸币的时代,纸币真正流行起来是在元明时期。元朝很早就使用纸币作为货币,明朝也在洪武八年发行了《大明宝典》。然而,无论元朝还是明朝,他们的纸币最终都失去了信用,成为了一张废纸。
那么为什么纸币,尤其是《大明宝典》会失败呢?很多人认为《大明宝典》的失败是因为缺乏储备制度,也就是说《大明宝典》发行时并没有使用相应的金属货币作为储备。
但是,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准备金制度实际上是金属货币的延伸,因为早期的纸币实际上只是兑换金属货币的凭证,这是银行银票的本质。就像给孩子付钱一样,相当于官方银票。再比如,英镑是金本位时代的黄金准入凭证,70年代美元可以在不放弃金本位时代的情况下兑换黄金,所以当年的美元也叫美元。
然而,政府甚至银行发行纸币是为了获得利差,而不是真正帮助每个人获得金属货币。如果货币是按一对一准备金发行,那么政府银行无利可图,成本较高,所以政府或银行必须发行超过相应准备金的纸币。如果大量钞票超过,它们最终会被用完。比如美国放弃金本位,是因为他发行的美元大大超过了自己的黄金,无法兑换。
但是,这里指的是金属货币本位下的纸币,也就是金本位和银本位时代下的纸币。事实上,金属货币标准早已远离我们。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放弃了金本位制,但一些老人还是按照当年的习惯称之为美元。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接触到的美元是纯美元,不是美元。
那么目前的货币体系是什么?是信用货币体系,什么是信用货币体系?也就是说,政府和中央银行负责维持货币的信用,使其可用,并保证货币的价值。怎么保证?
第一,让钱买东西,保证货币流动性。只要钱可以换东西,大家都会认可。
二是保证货币的价值,即避免过度通货膨胀。比如出现通货紧缩的迹象,就会发行更多的纸币来降低利息;如果有通货膨胀的迹象,会收回一点钞票来增加存款利息。
这在金属货币时代是做不到的,比如在金本位时代,因为黄金的年产量是相当有限的,但是每年都会生产大量的物品,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按照金本位的做法,通货紧缩实际上会发生,货币也会变得越来越值钱。
比如去年黄金和商品的比例正好是1: 1,但是今年黄金的产量只增加了10%,但是商品的产量增加了50%。这样黄金就更值钱了,会导致通货紧缩,货币也会越来越值钱。这是金属货币时代的问题。
在金本位时代,虽然政府和银行发行了大量纸币,但实际上跟不上商品生产的速度,他们不得不为黄金的实物交换做准备,所以金本位最终必然会崩溃。
因此,大明珍宝实际上是信用货币,由明朝政府的信用担保。但是,不要以为明朝政府那么先进,已经跃入信用货币时代,绝对没有办法。
因为明初比较穷,元末又有经济问题。此外,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混乱,可以说十室九空,朱元璋不得不迁移人口来填补一些地方的人口。事实上,易货贸易在经济中占大多数,缴纳的税收主要是实物,金属货币很少。
事实上,在宋朝,金属货币较少,大量的铜币在宋朝铸造,这是不够的,所以必须铸造铁币,最后制成十字架。元朝时,元顺帝因蒙古人占优势而放弃逃亡,这实际上造成了大量的金属货币外流。明代,金属货币缺乏,铜和银都缺乏。明初,洪武鲍彤也是铸造的,但铸造了一段时间后,因为无法再建造而放弃了。明初如何铸铜?而且,宋朝一直在铸造铜币,但结果是被日本船只搬回家,这还不够。明初比宋朝缺铜。
所以我必须制作大明珍宝。问题是明朝造《大明宝典》是因为缺少金银甚至铜。如何制定储备制度?我们只能一步跨入信用和货币时代。
虽然没有准备金,但信用货币的关键在于信用,只要信用有保障,钱是可以用的。为了保证大明珍宝的信用,朱元璋下令禁止金银交易,允许铜币少量交易,珍宝大量交易,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明初的经济。
应该说,洪武时期,《大明宝典》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虽然不能兑换金银,但可以用来交税。政府也认识到,虽然有一定的通货膨胀,但仍在控制之中。
要知道我们现在有银行存款利率、循环货币等货币工具,只能控制但不能保证货币的价值。比如在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40年间,普遍认为美元至少贬值了3倍甚至更多,所以明朝的货币工具并没有那么多,必然会出现简单的信用货币。
忘记折旧。问题是当时明朝人手里还拿着铜钱。铜币作为一种金属货币,并没有贬值,而相应的大明珍宝却持续贬值。所有人都会认为这件大明珍宝一文不值。
当然,如果我们想继续这样下去,最多也就是用大明宝典把铜钱藏起来,等着它们升值,洪武时期就是这样。
但是朱元璋死后,明朝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什么改变了?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迪造反,抢了侄子的位置,这不算数。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朱迪多次举兵,几乎是在明太祖朱迪在位期间。
众所周知,大炮一响,黄金两千,战争最贵。朱元璋后期减少了北伐,甚至建立了一个不征的国家,其实就是为了休养生息,减少开支。朱迪多次举兵,明朝的开支大大增加,这些开支最终被印刷《大明宝典》所消化。
其实南宋后期纸币的破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南宋连年攻打蒙古,战争费用全部靠发行纸币解决,最终导致纸币通货膨胀,变成了废纸。
虽然朱迪在后世有很好的评价,但他的才能与朱元璋有很大的差距。朱元璋也懂得控制纸币发行规模。洪武时期,《大明宝典》的通货膨胀仍在控制之中。朱迪上台后,经过多年的战争,大量的大明珍宝被发行,这使得大明珍宝的通货膨胀飙升。明仁宗和明宣宗上台的时候,其实没有办法收拾《大明宝典》的烂摊子。《大明宝典》的可信度已经降低到了极点,也就是说,朱迪在位期间毁了《大明宝典》,尤其是朱迪干脆拒绝接受《大明宝典》作为纳税凭证,使得《大明宝典》的可信度彻底破产。
此外,日本白银和西班牙白银在美洲的进口缓解了明朝贵金属的匮乏,也不再需要维护《大明宝典》的信誉。明代,金属货币尤其是白银再次被作为经济的货币核心。
大明宝钞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最早的信用货币实验也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