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时代 贾木许都去哪里买吉他
原标题:贾去哪里买吉他?
重推荐纪录片电影单元:真相第一:纪录片也疯狂
喜欢音乐,尤其是摇滚的观众一定不要错过:纪录片《Carmine Street吉他》跟随老板瑞奇、他的徒弟辛迪和他93岁的母亲,记录了这家位于纽约西区的小吉他店的五天日常。
虽然这家吉他店很丑,但许多国际知名的音乐家和歌手都是这里的常客,包括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地下天鹅绒乐队的卢·里德、摇滚诗人帕蒂·史密斯和电影导演吉姆·贾木许。
吉他店老板里奇是长岛人。在木匠祖父的影响下,里奇对人与树的关系产生了兴趣。
在大学学习雕塑的同时,他开始和各种各样的古树打交道。他发现手工制作的电子吉他比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声音更深更低,他被木头发出的美妙声音迷住了。最后,他决定以吉他为职业。
20世纪70年代末,他的吉他店在格林威治村开业,1990年,他的吉他店终于搬到了现在的卡明街。
与导演吉姆·贾木许的一次邂逅激发了里奇的灵感。贾把木头拿来盖阁楼,让里奇为他做一把吉他:如果要追溯源头,木头来自两个世纪前的阿迪朗达克原始森林。
从那以后,里奇一直在纽约的酒店、酒吧、教堂和其他旧建筑中收集木材,他的吉他已经卖了2000美元。
《胭脂街的吉他》是一部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纪录片。格林威治村位于纽约西区。虽然被各种高端餐厅和服装店占据,但胭脂街的吉他店仍然位于其中,不得而知。凭借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老板里奇也坚持手工吉他制作这一日渐式微的手艺。
《胭脂街吉他》节目表
4.13 16:15中级电影院
2018年恰逢英格玛·伯格曼诞辰一百周年。冯·特罗沙是受他启发的德国新电影的主要人物之一,他追溯了这位大师的人生传奇。她拜访了在拍摄前后与大师密切合作的丽芙·乌尔曼,以及深受她影响的新一代电影人奥利维亚·阿萨亚。从与他们的对话中,呈现出伯格曼的立体画像。
除了向褒曼致敬,冯·特洛莎还带领我们沿着褒曼的一生探索电影制作的奥秘。通过与深受伯格曼影响的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法国导演米娅·汉森·洛夫等后继者的对话,探讨电影审美价值的多重维度。
在《寻找英格玛·伯格曼》中,冯·特洛莎从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角度讲述了她与伯格曼的恋情:1960年在巴黎,看完《第七封印》后,冯·特洛莎爱上了银幕,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冯·特洛莎说,她希望从接班人和导演的角度,拍一部“不同于其他致敬作品”的纪录片。
《寻找英格玛·伯格曼》于去年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和纽约国际电影节上映。今年,中国观众有幸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遇到了它。友情推荐:和七印、野草莓一起吃比较好。
《寻找英格玛·伯格曼》的时间安排
4.14 16:15美佳中关村
4.19 18:30耀来五棵松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巴斯特·基顿对自己在影视圈的地位毫不怀疑。
《了不起的巴斯特》回顾了巴斯特·基顿一生的起起落落,从童年与父母的杂耍开始,讲述了他辉煌的岁月和经典的杰作,并重温了那些永恒的经典电影桥段。影片中,赫尔佐格、昆汀·塔伦蒂诺等大咖被邀请谈论他们冷面的笑声。
基顿辉煌的岁月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在大约十年的时间里,他拍摄了一系列短片,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但是到了1928年,基顿的命运有了一个很大的转折。那一年,他选择从独立制作转型为米高梅。
对于习惯了小团队集体创作、现场即兴创作的基顿喜剧来说,加盟大工作室无疑是致命的伤害。再加上自身酗酒、婚姻家庭问题等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正处于事业巅峰的基顿在进入有声电影时代后,未能延续辉煌,一代传奇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消失了。
谢天谢地,晚年穷困潦倒的基顿,他的作品在20世纪60年代再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粉丝们惊叹这位从不笑的喜剧演员,以及他对喜剧创作的超前探索。1960年第32届奥斯卡金像奖授予他终身成就奖。在1965年第26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这个满脸皱纹的小老头受到了空的热烈欢迎。
在一次采访中,基顿说他最喜欢的同行演员是卓别林。事实上,他们走的是不同的喜剧路线。基顿总是专注于精心设计的场景安排和身体上的极限挑战,而卓别林则用他的感性为闹剧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和人性。
奥森·威尔斯多次强调,真正被称为无声喜剧天才的并不是卓别林,而是与他同时代的基顿和哈罗德·劳埃德,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梗”是最具原创性和视觉性的,远比卓别林纯粹。奥森·威尔斯高度评价基顿的《将军》,甚至说这是“几乎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大克星》的时间安排
4.15 18:30首都西单
撰稿 | 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