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数字货币开发 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如果不这样做 央行数字货币推广或遇麻烦
自2008年比特币诞生起,数字货币经历了从最开始作为技术极客的玩具,到私营机构探索商业模式,再到目前拟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演进过程。与摩根大通此前发行摩根士丹利以提高机构间结算效率不同,针对全球数十亿C端用户的Libra Coin在全球金融、区块链、监管等多个领域引发广泛讨论。如何从企业角度理解数字经济?从个人角度来看,天秤座币相比支付宝的进步在哪里?
天秤座硬币视觉中国图
在9月18日2019上海第五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上,中国万向控股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总经理肖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肖风认为,天秤币属于跨主权的非通用货币,其使用和推广也必须与场景、特定需求、特定用途结合在一起。至于央行数字货币,冯晓也认为,如果不与能够结合场景、流量、客户需求的商业机构一起做,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也可能会遇到麻烦。肖风还指出,未来的共享经济、零工经济是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目前还想不到比它更好的方案,接近零成本,能够实时高效地完成零工经济和共享经济的激励问题,以及报酬支付问题。如果能把区块链劳动报酬的机制很好地利用起来,零工经济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如在中国雇佣巴西的人为你工作,数字货币不需要中介,摩擦系数为零”。附冯晓演讲《天秤座引发的思考》:今年,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由Libra而引起的我个人的一些思考,不是去评论Libra。货币视角第一,信用背书方式。大多数人从货币的角度来评价天秤座。有人说是货币,有人说不是。是吗?我认为,本来就不是只有主权政府才能发行货币。从信用背书的角度,过去几千年间有三种发行者对货币信用进行背书,或者用信用背书的方式发行货币。主权货币。主权政府认可其主权信用。美元、人民币和未来央行的数字货币都是主权信用的背书。跨主权货币。这是在多个主权信用背书之下发行的货币,比如明年可能发行的Libra。Libra曾表示是会以4个主权国家的国家货币或主权政府的短期投资工具,作为储备货币来发行。非主权信用背书货币,这也是历史最长的。比如黄金、比特币等。,以及Vitalik等提到的以数字资产作为抵押品发行的稳定货币DAI。无论是Libra、比特币还是DAI,从信用背书的角度来说,其实并没有创新。这当然不是贬低Libra或比特币,而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也不用着急,货币的形态和功能一直在发生变化。第二,数字货币的发行。事实上,发行数字货币的主体通常有三种:科技极客。比特币是技术极客创造的,维塔利克也创造了ETH。任何创新,尤其是颠覆性创新,大部分都是技术极客从零开始创造的。之后可能会继续被其他机构优化和改进,使其更适合现实世界和监管要求,从而逐渐被普及。商业机构,私人机构。Libra,以及早前宣称要发行针对B端结算币的JP摩根,都是私人机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有明确的路线图,欧洲政府表示将拒绝Libra,发行基于欧盟的数字货币。综上,发行数字货币最妥当的方法或许是,技术极客创造,私人机构探索,最后由央行发行。第三,数字货币的使用。现钞具有绝对的法偿性,但银行货币没有。在美国,2008年之前的存款保险限额是10万美元,金融风暴以后是25万美元。因此,像Libra这样百分之百用资产做抵押其实更安全。但如果准备金100%是存在央行的,那就非常完美,如果由第三方市场管理就会有缺陷。因为肯定会有风险。正如邹传伟博士前面提到的,数字货币是一种特殊的货币,不是一种通用货币,不能用来解决货币的所有通用功能。必须是结合场景、特定需求、特定用途的货币。为什么会出现互联网支付,而不是银行提供服务?很简单,两个人在互联网上的买卖,如果使用银行交易,可能需要3到4个步骤才能完成支付。而互联网上的客户转化率超过三个步骤,就会从80%跌到2%。如果真的有这么多的购买行为,因为繁琐的付款、交易、支付流程而无法达成,那电商在商业上的可行性就没有了。支付一定要和场景结合在一起,要随时随地随身随需地完成,互联网电商才能做成。同样,如果不与能够结合场景、流量、客户需求的商业机构合作,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可能会遇到麻烦。金融视角。Libra声称要建立新一代的金融基础设施。为什么你能这么说?因为它是基于区块链的。区块链最底层的三样东西被用来构建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一种新的会计方法,一种基于加密数字钱包的新账户系统,以及一种基于密码数字货币的新会计单位。Libra是To C的,自称要面向27亿人建立个人支付系统。JPM是To B的,要建银行间的清算系统。他们都是基于新的记账方法、新的账户、新的记账单位构建的。为了方便理解Libra是新一代的个人支付系统,我对个人支付系统的演变进行了划分。纸币是个人支付制度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和创新。纸币出现之前,个人支付非常不方便,尤其是跨地区支付。想从上海运银元到北京,需要经过镖局,推车牵马。有纸币要方便得多。纸币作为更加方便的货币形态出现,其实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已经足够成熟。正是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了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支付需求。第二代个人支付系统是基于银行卡的电子支付系统。纸币很难跨越国界,但银行卡在世界各地支付更方便。同样,银行卡电子支付系统也首先受益于通信网络的发展。第三代个人支付系统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这是基于互联网钱包的移动支付系统。互联网场景下,银行帐户的支付服务已无法满足和解决实时点对点的支付需求,所以诞生了互联网支付。银行卡不直接与客户完成交易,而通过互联网钱包完成。第四代个人支付系统是由Libra创建的基于区块链和密码地址的数字货币支付系统。可以看到,这四代支付系统里,除了第二代是直接使用银行账户和支付网络之外,银行都是隐藏在后端的。很早以前就已经有开放银行的概念。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银行不会没有作用,而是会躲在后面,通过API导出账户能力和支付能力,或者用一个完整的银行系统来支持其他客户。从金融视角,昨天姚前总已经讲到了数字金融和数字资产的关系,我就不多讲了。新一代数字金融体系需要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或者数字金融体系就是建立在区块链数字货币金融基础设施之上的。如何从企业角度理解数字经济?工业经济的驱动因素是燃料,数字经济的驱动因素是数据。数据如何推动业务发展?我的总结就是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建模,用算法对数据进行组织,用计算机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编程,或者把它变成智能合约。这个数字经济不是经济学家的数字经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数字技术,帮助企业完成数字经济和数字商务的组织。这些数字化的技术有三个特点:跨时间空。数据自然有穿透力。数据流通没有国界,它跨越时间空和组织。同时数据有穿透力,可以纵向穿透市场层面,把交易变成点对点。买卖双方之间不需要中介,横向可以缩短产业链。因为点对点,交易结算就必须实时。用银行卡去商场买东西不是点对点的交易,因为商家收到这笔钱需要有时间。但没问题,因为银行做了信用担保。可如果没有银行这样的中介保证呢?那就必须实行清结算。而区块链就是交易、清算、结算同步完成的网络。数字金融以数字技术为特征,取消了中间环节,以点对点支付结算和无担保交易结算为核心特征。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最佳技术解决方案。商业视角。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是足够数字化,跨界、跨时间空、跨组织、分布式、自组织、分散。分权并不意味着社会治理的分权,而是商业活动的分权。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应该体现以上两个特点。任何基于颠覆式技术的新应用历来有两条路线。路线一:以新技术为工具,改进传统商业模式,提高边际效益。路线二:把新技术当做一套制度,用来重构商业的底层逻辑。有很多案例。比如前几年互联网公司谈“金融科技”的时候,很多传统金融行业的人都喜欢谈“科技与金融”,科技是改善现有商业模式的工具。而“金融科技”就是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重构金融的底层逻辑。Libra为什么会采用“协会”的架构?Facebook为什么不控制它?也是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如果Facebook以自己为中心建立Libra,很可能没有人会使用,因为很难完全信任。我前面说的是数字技术的特点,这使得业务活动的分散化成为必然趋势。现在我们来谈谈商业的发展。有两点:1、经济全球化2.0。因为互联网,现在已经不是公司全球化的时代,不是一家公司将自己变成跨国公司,而是任何个体都可以进行点对点交易。经济全球化发展成为了个人全球化,解决点对点的交易,实现点对点的服务成为突出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实时清算结算、点对点交易交收的特点正好可以用来帮助个人商业活动的全球化。2.经济数字化。当数据收集到一定程度时,流通基本上是跨时间空。这使得许多商业活动的金融支付需求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如果不能以虚拟的方式提供支付清算服务来满足需求,就会被市场淘汰。最好的案例就是NFC的近场支付和互联网公司支持的扫码支付的对比。因此,新技术带来的新生活需求、商业需求、金融需求,必须用分布式、去中心的方法才能满足。无论区块链是每10分钟获得一次奖励,还是每一秒钟获得一次奖励,它实际上都是在这10分钟或一秒钟内为区块链工作的人的报酬。我看过一份资料,美国大概有34%的人是做零工,不隶属于任何的企业,也不被任何人雇佣,而是通过互联网在为大家提供服务。零工经济最好的薪酬计算办法是按时间付费。如果能把区块链劳动报酬的机制很好地利用起来,那零工经济可以在全球实现,如在中国雇佣巴西的人为你工作,不需要中介,摩擦系数为零,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共享经济也是如此。租10分钟的东西怎么拿工资?通过银行转账还是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有了智能合同,你可以立即获得报酬。显然,未来的共享经济和零工经济都是以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为基础的。目前我们想不出更好的方案,接近零成本,能够实时高效地完成零工经济和共享经济的激励问题和支付问题。今天刚刚介绍了分布式经济白皮书,分布式经济生态可以无限循环地玩下去,不会像赌博一样出现终局,也不会让某一个人输光或赢得所有。这让我想起了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先生说过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这是一个简单的分布式经济概念。前不久,美国商业圆桌联盟近200位美国著名企业家发布了企业管理者的新使命——“企业无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相反,社会福利应该最大化,这意味着应该鼓励所有企业中所有相关方的福利得到兼容和照顾,而不仅仅是突出其中之一,尤其是不要突出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区块链鼓励利益相关者兼容,而不是一个。比特币和Ethereum没有股东,所有参与者都可以获得激励。经济学里的老难题“激励相容”在区块链上得到了最好的解决。昨天有人问我公链如何估值。我解释,公链的估值和PE的估值完全不一样。以VC方式谈公司估值的时候,如你估值1亿美元,我愿意拿10%的股份融资,那剩下的9000万美元是创始团队的,这只是在股东层面谈公司的估值,是股东与投资者之间的事情。当区块链项目有1亿美元估值的时候,创始团队留了20%,基金会留了20%,开发激励、生态基金留了20%,再有20%私募给其他投资者。这1亿美元是分给了所有参与区块链的利益相关者,不仅仅是股东。这真正做到了激励相容,会带来无限循环游戏里的“帕累托最优”。这是由Libra引起的一些思考。谢谢大家,再次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