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评论 《城乡社会学评论》第一辑
收集的文件
第一期/编号
基本信息
总编辑:何熊万生
主持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日期:2020年
发行:一年一个系列
就职演说
树立城乡社会学研究的视野
国内很多期刊之所以增加《城乡社会学评论》,是为了面对当前国内农村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尴尬语境。农村社会学在西方不再是一个热点,但在中国仍然吸引了很多学者。应该说,外援的流失恰恰为乡村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提供了动力。然而,当前的乡村社会学研究深受人类学社区研究传统的影响,往往局限于从乡村社区到村庄的研究,并没有真正实现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的连接城市与乡村进行研究的愿景。城市社会学受到国外理论资源的丰富滋养和强烈影响。然而,国外城市社会学研究很少涉及中国城市研究必须处理的特殊问题,尤其是城乡之间的粘连问题。因此,在中国的问题情境中,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继续严格划分城市社会学和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试图提出一个“城乡社会学”的学术框架。
城乡社会学非常关注城乡关系,但它不仅研究城乡关系,而且用“关系”的思维研究城乡问题,特别是当前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转型进程。我们之所以强调“关系”思维,是出于客观现实。城镇和乡村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古今中外的差异只是在具体的方式和程度上。然而,在中国,除了世界各地共同的人员往来、市场交易、国家治理、基础设施和各种社会联系层面之外,还存在基于城乡之间“不可区分”的权利的依附关系。农村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于城镇的社会存在,反之亦然。当我们谈论一个城镇或城市时,它是一个有城市和乡镇的“城乡社会”,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城乡社会构成了一个“城乡中国”。
我们需要“打开”由成千上万个城乡社会组成的城乡中国。这里可以借用潘光旦先生提倡的点、线、面、体四个层次。在“点”上,要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关注他或她的感受和命运。这个人经常和他或她的家人有联系。中国文化强调“生活向上”,所以城市化进程中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故事。在“线”的层面上,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特定的人际关系结构。无论是留守农民、高龄老人还是城乡两栖移民,每个人的社会交往意识都不能局限于城市或乡村。在城乡分割的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看不起农民的心态,在城市化高潮中被大量进城的人冲淡或冲淡。“点和线的总和就是表面”,而表面其实是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国的城乡关系,可以区分,也可以不区分,但相互交织,是值得开拓的领域。它们往往不仅是组织良好的系统,而且是适合由个案讲述的过程或机制。“体”的层面聚焦于城乡社会发展史。中国是一个注重讲历史的国家,一种无法展现事物来龙去脉的知识生产总是让人觉得未完成;然而,一个历史基础不明的社会事实的重要性也容易受到质疑。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用历史来展现高度不确定的未来。
城乡社会学的视野不会排斥现有的城市社会学或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视野,许多相关问题在现有的框架内得到了关注。城乡社会学的视野非常关注那些不容易纳入城市或农村问题的研究对象。其实这种现象太普遍了,而且越来越普遍。在传统观点中,市民化似乎有一个终极状态,那就是成为公民,但今天我们已经意识到,即使我们成为了公民,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整体的城乡关系中。所谓定居,只能理解为经常出现在某个地方的一种临时居所。流动是人类更本质的状态。在现在和未来的社会中,人和周围的关系变得非常不稳定。那么,这种无法安放的生命是什么呢?当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们想表达的愿望是,城乡社会学期待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城市化或社会转型等看似经典的问题。
本期的使命是从城乡社会学的角度,促进知识积累和经验准备。因此,我们的专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领域和理论。更特别的是,我们非常注重研究报告的发现,这些报告通常很难发表。然而,一份优秀的研究报告,虽然不像一篇论文那么清晰,却能轻松让我们了解一些现象的全貌,帮助我们合理想象,得到更准确的理解。因此,我们不仅欢迎资深专家的参与,也欢迎年轻学者的参与,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学术平台,期待大家的支持!
何熊万生
第一份目录
理论文章
城乡社会学:观察中国社会转型的视角/何
中国城乡社会的历史变迁与地方差异/熊万生
城乡二元结构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何雪峰
地域中国:怀旧与城市悲哀的交融与诠释/唐亚林
区域社会研究及其对理解整个中国/汪华的路径意义
“去工业化”与大都市郊区乡村振兴
——上海市“五违四要”整治行动的理论解读与延伸思考/叶民
扶贫移民城市化安置及其后续发展路径选择
——基于城乡联动的分析视角/马莫延庆
大城市郊区和乡村的生活治理:基于基层治理单位/杨军的视角
现场文章
电子商务村:网络社会与地方社会/宗法法律的互动建构
代际支持、时间空压缩与城市化模式
——基于苏州郊区J村的田野调查/沈倩
地租经济、宗族村落与现代生活
——广东省佛山市H村调研报告/卢
流动人口社区的治理模式与生活方式
——浙江/方耀L社区调研报告
城乡社会学:观察中国社会转型的视角
何宋雪
本文致力于构建一个以城乡关系为中心的城乡社会学理论框架。这一框架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社会学和农村社会学,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审视中国正在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转型。事实上,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城乡关系不再是问题,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正面临城乡关系的动态调整。现有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很难完全解释城乡关系的转型,但可能从一个有问题的角度来理解,从而模糊了转型带来的积极和正面的后果。因此,构建城乡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可以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新的理论解释。这一理论框架以“关系主义”为基础,纠正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个人主义倾向,从而更好地解释中国社会转型的经验和体会。
一,城乡社会学的“费孝通传统”
费孝通先生开创了城乡社会学的重要传统,为观察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早在1931年,费孝通就写了一篇论文《社会变迁研究中的城市与乡村》,可谓中国城乡社会学的开端。他指出,研究农村社会变迁,一定不能脱离城市的背景,也就是说,要在城乡关系的大背景下考察农村变迁。江村经济是进一步阐释这一理论观点的生动案例。从江村可以看出,城乡之间有着密切的贸易、金融和人员往来,这是江村经济活跃生活的重要原因。然而,城市工业吸引了农村人口,这对农村社区来说是一种破坏力量。因此,他主张工业下乡或农村工业,这是打破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二元思维的一种暗示。但1957年费孝通重访江村时,农村的副业和贩卖人口因为当时是“资本主义性质”而被迫停止,导致农村衰落。城乡分割对农村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换句话说,城乡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此时,费孝通更多的是从城乡关系的角度看待“乡村”,而“城市”是背景。
社会学再重建时,必然会承担起“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费孝通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经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小城镇保持了高度的热情。当时的调查研究表明,建立有效的城乡联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费孝通在这一时期主张推动小城镇发展,认为小城镇的发展可以解决“大问题”,并通过“江村”的再开发得到验证。他特别指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虽然有其内在逻辑,但也有其独特的城乡关系脉络,即限制城乡人口流动政策下的城市产业和当时的规划体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费孝通探索提供了一种城乡二元对立的新可能,即聚焦于城乡连续体之间的中点,从而明确了城乡关系中“城”与“乡”的双重聚焦。
费孝通第三次关注浦东,即以“乡村”为背景,从城乡关系的角度看“城市”。浦东在短时间内崛起为现代化城市,成为研究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样本。他关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当地农民的适应和调整,对“人”的强调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这其实是中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实现“人”的城市化。从浦东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的现象中,他看到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工提供了以土地为基础的社会保障,让农民工可以在城乡之间流动。不难看出,像浦东这样的城市发展案例也有着深刻的“乡村”背景。
费孝通先生晚年从更高的层面思考文化和哲学。他提出要重视“心态”的研究,拓展社会学的“边界”,实现“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了解其起源、形成过程、特征和发展趋势”。这样的文化自觉”并不意味着任何‘文化回归’。不是要“复古”,也不是要提倡“全盘西化”或“全盘他者”。自知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在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获得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因此,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文化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自主适应而非被动适应。随着西学新知识的不断传入,知识界很容易被“新”所困,有时干脆抛弃所谓的“旧”,对自己的文化处于无意识状态。
费孝通先生对城乡社会学的研究,充分体现了他“志在富民”的历史担当,显示了他根植于中国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从城乡关系的角度考察中国社会的转型,特别是以“江村”的历时性观察为个案,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体现了关系主义的思维,构建了“人民社会学”或“为人民的社会学”,这是城乡社会学的“费孝通传统”。
二、城乡社会学的“点、线、面”
沿着费孝通开创的城乡社会学的重要传统,根植于中国丰富而新鲜的城市化实践,我们可以尝试提出一个城乡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潘光旦先生曾写过一篇老文章《社会学家的点、线、面》。尽管本文是一篇散文,但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城乡社会学概念框架。
在潘光旦看来,“人”是他人文思想的中心,“点”是指每个人。社交生活从每个人开始,到每个人结束。无论是社会学派还是文化学派都在谈论社会文化渗透的力量,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人的社会和文化,也无法理解它。我们把大家放在一边之后,社会和文化的意义是什么,它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在大家的理由还没有完全理解之前,我们先说说社会的点、线、面、面。“换句话说,社会学家不得不关注人性、一般人性和个体人性的问题。
也就是说,城乡社会首先要考察“人”,这是基本出发点。因此,人们在城乡关系变迁中的体验和感受是城乡社会学关注的焦点。但是,光说“点”是不够的。“点”与“点”的联系是“线”,线是关系,是“点与点之间的刺激和反应”。中国人传统上讲伦理道德,但实际上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城乡社会学之所以强调“线”,是因为人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要面对人际关系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间空压缩或“去域”特征。此外,人们在城乡关系中的变化需要在这种关系的背景下理解。因此,社会结构和个人经验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这种关系建立和定义的。
“点和线的总和就是表面”,“表面”其实是更大的社会环境。城乡社会学不能只关注“点”或“线”,而要看宏观的社会结构,尤其关注城乡连续体中的不同形态,如村对居、县对市、开发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大型居住区等。它们呈现出不同的城市化“社会生态”表象,实际上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城市与乡镇的互动体现在人口、土地、资本、产品、文化、技术、信息、话语等方面。城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面子”的基本形式。因此,无论是解决城市问题还是农村问题,都要回到城乡关系的语境中。
正如波特斯所指出的,城乡之间的迁移围绕着信息、资源和收入的交换,这实际上改变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两地新的规则和文化,迫使两地的社会发生变化,其中许多变化是意想不到的。简而言之,城乡之间的迁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
“表面的积累就是身体”,这是介绍历史的概念。中国城乡发展过程中个人面临的社会问题或困难,可能需要在时间框架或历史维度上进行解释,因为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如果不了解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我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我们面临的挑战。城乡社会学关注的是城乡关系的动态变化,即“变”的一面,但也需要看到中国社会不变的一面。总之,有必要将历史维度引入城乡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丰富我们的社会学想象。
“点、线、面、体”这几个字,其实揭示了城乡社会学的不同维度:个体、人际、社会、历史。有了这四个维度,就形成了建构城乡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线索。
三,城乡社会学的时代使命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变化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高度重叠和压缩,导致个体焦虑和适应不良。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工业化和土地城市化的速度明显快于人类城市化,导致所谓的虚拟城市化、半城市化和城市化,出现了许多介于城乡连续体之间的中间形态。这种中间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风险,从而避免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但也形成了中国城乡发展的独特特征,即刘守英等所称的“城乡中国”。这是“乡村中国”和“城市中国”的过渡,预计需要很长时间,这恰恰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环节。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发达国家不一致,与工业化明显落后于城市化的拉美国家也有所不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就业驱动”,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实现稳定就业,在此基础上推进市民化进程。二是“保地权”,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农业转移人口既能进城,又能回到乡镇,使其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依法进退。三是“逐步转移”,从允许“出境”到允许“出境”,再到均等化公共服务,开始放宽落户条件,分阶段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上三个特点体现了“有序推进”的战略构想。“有序”是指城镇化需要在时间、空资源、价值四个层面进行,在社会的承受范围之内。我们无法走上拉丁美洲的城市化道路,也没有遵循西方城市化道路的时间空背景。这个“序言”需要围绕中国语境中的中庸理性来建立。从推进速度来说,不要太急,也不要太慢。在理顺关系方面,有关各方都可以接受,以免出问题。“促”是指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积极行动,政府在城乡关系调整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城市化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的需求和利益,否则可能面临不同层次和形式的社会风险。因此,从城乡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当代的挑战是如何实现以社会质量为中心、社会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具有发展特征的城市化,从而实现城乡共享发展,这是城乡社会学的一个时代课题。
以提高社会质量为目标推进城镇化是必要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关注人的需求、权利、体验和感受,即关注城镇化过程中不同群体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安全感。简而言之,城市化是建立在满足“人民意愿”的前提和基础上的。
调整城乡关系需要建立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城乡关系的调整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困难、挑战甚至风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风险有四个来源:单一的社会目标、不平衡的社会结构、不平衡的社会关系和扩散的社会冲突。这四个风险源可能出现在城乡关系的转型过程中。因此,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需要形成系统的、动态调节的制度框架,合理分配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个人的风险管理责任,有效应对社会风险,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构建城乡发展关系十分必要。发展导向的城乡关系概念是基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演进和发展导向的社会政策概念。强调新型城乡关系建设的核心目标应是提升发展能力、提供发展机遇,“能力”和“机遇”应成为新型城乡关系建设的核心话语。发展能力是否提高,是否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作为“发展类型”的考察指标。这种目标导向意味着城镇化不是简单地从农村走向城市,上楼或者进城,而是真正给参与这个过程的人发展的机会,让城镇化贴近群众的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应该得到相应社会政策的支持,从而实现动态平衡。
城乡社会学的理论建构是回应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实践问题,是建立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这种理论建构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如果我们在建构中国城乡社会学方面有所建树,就可以推动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国际同行提供不同于经典社会转型理论的参考框架,从而为全球社会学知识存量增添中国的贡献。
这是中国社会学的时代使命,也是中国社会学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