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娱乐军事情感奇闻搞笑社会体育游戏百科

刺杀汪精卫 史料 1935年:蒋介石笔下的汪精卫遇刺案

2021-11-21 00:05
原创 陈红民 傅敏 东方历史评论

作者:陈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1935年11月1日上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中央党部召开。开幕式刚结束,全体成员合影时,其中一名摄影师突然举枪,看到国民党第二人、总理汪精卫被当场击毙。“汪精卫总理遇刺案”轰动全国,盖过了四届六中全会。当时日本策动“华北事变”,中日矛盾激化,国民党内部倒王风潮持续。四届六中全会本来是准备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国民党的内外政策。此时,汪精卫遇刺事件自然引起中外舆论的高度关注。谁啊。为什么要杀汪精卫?这是人们最想知道的答案。

蒋介石一度被怀疑为刺杀事件的指使者。理由是蒋介石与汪精卫历史上曾经针锋相对,在不少问题上有矛盾。刺杀案发生于集体合影之时,蒋介石已到会场却没有参加照相,这种反常举动更令人心生疑窦。许多文章均写当蒋介石闻讯赶到汪精卫被刺现场时,汪的妻子陈璧君情绪十分激动,双手紧紧扭住蒋介石,边哭边喊:“你不要汪先生干,汪先生可以不干,为什么派人下此毒手啊?”蒋介石竟无以应对。还有人质疑,刺客能混入警戒严密的国民党中央党部下手,说明背景很深。

汪精卫与蒋介石

不久之后,案件宣告侦破。实施刺杀汪精卫的是华克之领导的一群爱国人士,他们强烈不满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对日妥协政策,组织了晨光通讯社,周密部署,伺机以记者采访新闻的便利接近蒋介石,将其刺杀。在错失几次机会后,终于确定在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开幕合影时动手。不料,蒋介石竟然没有出现,实施行刺的孙凤鸣临时决定将枪口对准了汪精卫,汪成了蒋的替死鬼。案情公布时,南京方面又说,刺客系受共产党指使,或是“斧头帮”王亚樵所策动,但许多人仍将信将疑,认为南京宣布“破案”是蒋介石在使用转移公众视线的“障眼法”。直到刺汪案一周年时,华克之为纪念因此案死难的孙凤鸣等战友,特地写《告全国同胞书》,揭露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的罪行,坦承刺杀是由他们所为,与共产党、王亚樵均无关,行刺的目标就是蒋介石,最后射击汪精卫,则是孙凤鸣不得已的临时选择。蒋介石才从刺汪案中彻底解脱。

关于1935年孙凤鸣刺杀汪精卫一案的文章相当多,案件的某些方面也进行了细致的挖掘。然而,关于蒋介石作为当时缺席的主角的行动和感受却鲜有讨论。《蒋介石日记》对这一事件有非常详细的记述,可以弥补其他文章的不足。

蒋介石记事通常较简略,但1935年11月1日、2日对汪遇刺的情节及个人观感的记述却相当详细,而且两天日记连在一起写,11月1日至7日每天的日记都记有关于汪精卫遇刺的内容,在11月的“本月反省录”中,还对刺汪案与侦破大发感慨。仅从行文上就看出他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如笔者在“蒋介石为什么写日记”中所分析,蒋日记的内容是有选择性的,记什么,不记什么,他有自己的标准。有些事情,他只做不写,如1927年的“四一二事件”等。有些事情他认为日后可能会遭“误解”“蒙冤”的,他会写得详细,如1931年他软禁胡汉民事件等。汪精卫遇刺案属于后者。蒋开始也不知行刺者及其动机,怕自己“背黑锅”,故尽量记得详细,以备洗刷自己。

通过阅读《蒋介石日记》,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关于他和刺杀王一案的细节。

1

作为国民党最重要的领导人,蒋介石在会上没有“无故”合影,而汪精卫遇刺事件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所以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他与刺杀汪的关系。在他1935年11月1日的日记中,他描述了他早晨的活动和感受如下:

早起,祷告静坐毕。八时前谒陵毕,见礼节与秩序仍如往日之纷乱。到党部开六中全会之礼节亦纷乱如故,犹未改正,不胜悲愤。将至摄影场时,一出门即当头遇见倭人,察其形色,似专候余之出来者,心犹疑滞。及至场所情形纷乱,心更痛戚。本党同志之不知礼乐,不守秩序,其无建国能力,一望而知。启敌国之轻侮攻伐,增友邦之卑视,□皆由于此,乃因悲慨独回议场,不愿摄影。正欲益之等痛切告诫此理,而未及片刻,忽闻摄影场枪声连作,有人来报汪先生被刺。

按照国民党开中央全会的习惯,所有参会人员必须先在会前参观中山陵,开幕式后合影,允许中外记者拍照后才能进入正式议程。正是这种习惯性的议程,使得华克志、孙凤鸣等人能够提前设计暗杀计划。1日上午,成员们穿着不连贯,行动缓慢。“礼仪和秩序还是和以前一样混乱。”。蒋介石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他已经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感到不舒服了。六中全会开幕时,司仪误读了议程表,错过了宣读“总理遗嘱”的程序,在会上造成了一点混乱。蒋介石大为不满。他把国难当头时不自觉的国民党高官行为上升到“无能力建国”的高度,认为这是“开敌之轻蔑而攻敌,增友邦之自卑感”的根源。他也去了合影现场,但看到现场一片混乱,他“因悲痛独自回到论坛,拒绝拍照”。

汪精卫、阎锡山等出席四届六中全会。

根据这段日记,蒋介石未参加合影,有偶然的成份。他是到了摄影场地后见场面混乱,“心更痛戚”,又退回去的,希望以此引起他人的觉悟。另一个以前文章均未提到的细节是,蒋介石出门时,迎面遇到一个日本人,似乎专等蒋出来,引起蒋的警觉,“心犹疑滞”。按常理,国民党的高官们从全国各地到南京开会,难得见面,在谒陵、开会与拍照间隙聊天寒喧属人之常情。会议开幕式及拍照既然对中外记者开放,正值中日关系紧张之时,日本记者出现并伺机访问蒋介石,也属正常。但蒋的过分敏感与警觉却保护了他。

蒋日记透露的另一个信息是,国民党的纪律相当松弛。姜对别人不懂礼仪、秩序混乱感到不满,但他更不懂礼仪,没有擅自参加合影。用这样的双重标准,他显然把自己凌驾于党之上。

2

蒋介石1日的日记接着写道:

余即下楼,见其已眠于地上,血流满面,彼犹以余两人之感情,能否恢复,能否谅解昔时误会为言。心滋悲戚,对泣无语。坐待其傍约一小时,医生始来,乃始敷药车往医院。而会仍未开,余乃入场催开会。会毕,往医院诊视,详察弹壳,乃为最旧之弹,必无伤于生命,此心始安。下午,连访数次,精神甚受刺激也。

当蒋介石到达暗杀现场时,汪精卫已经血流不止,倒在地上。汪精卫见到后,问蒋能否挽回他们的感情,“原谅过去的误会”。言下之意,蒋因不了解而被怀疑有报复和暗杀的嫌疑,蒋是“悲哀”的。但在这个时候,任何解释都不起作用,他们只能“哑口无言”。日记上写着“医生一个小时左右就来”,这显然是夸大其词。对王的抢救不会拖这么久,中央党部离南京最好的医院也不远。二是上午,四届六中全会完成了追悼会、开幕式、集体合影、正式会议的全部议程。如果在王遇刺后一个小时才复会,那肯定来不及了。蒋介石当时焦虑无助,所以觉得那段时间特别长。这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在王被送到医院之前,姜一直陪着他。被送到医院后,姜多次去医院看望他的病情。2日,姜三次前往医院探查王的伤势。他形容自己“精神受到了刺激”。一方面,蒋对中央党部暗杀王一事感到不解;另一方面,他被各方针对。

蒋日记中没有出现一般文章所述他刚到现场就被汪妻陈璧君拉住责问的窘状,但确实有数次提到陈璧君对他指责。蒋在2日记道:“凶手本晨三时死去,国之内部疑心丛生,汪夫人且疑及组织部所为,闻之殊为□□,党内之无精诚而且猜疑如此之深。”孙凤鸣行刺后,当场也被卫士击中数枪,次日凌晨即死,这使案件更扑朔迷离。陈璧君具体指名是蒋指使组织部手下杀人,国民党内外对蒋的质疑声音也不断,蒋介石切实感到了压力与痛苦:“汪陈璧君处处以刺案定要余一人负责办理,当此国难党难逼紧,万绪待理之时,又遭此不幸,苦痛之事,精神之受打击既深,而再加此不谅与疑难之案,实不堪设想。何天之试人不断,一至于此哉?”“茹苦负屈,含冤忍辱,对外犹可,而对内尤难,何党国不幸,而使余犹当此任也。”当时,四届六中全会正在进行,蒋介石每天必须面对党内同志质疑的目光,百口莫辩,其巨大精神压力可想而知,他那时甚至情愿子弹打到自己身上,而不愿承受不白之冤:

当精神受到打击时,痛苦比子弹穿透心脏大几倍。如果子弹穿透我的身心,我的心会比什么都快乐。

蒋介石每天去医院探视,下令给汪精卫发慰问金,还亲自向汪精卫的亲信们说明自己的诚意。然而,案件一日不破,疑虑无法消除。蒋介石对破案工作十分重视,在日记中有具体督办的记录:“全力准备缉凶”、“本日对缉凶事有所指示。”“六中全会闭幕,组织特种会办理刺汪案。”。

幸运的是,蒋介石的敦促产生了效果。国民党特务很快发现刺客孙凤鸣是陈光通讯社的记者,于是追查到底。就在蒋介石宣布要组织“特别会议”调查王遇刺案的当天,参与策划暗杀的通讯社社长何伯光在江苏丹阳落网,案件告破。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但刚开始他还不敢相信:“不得不刺王的何某,在丹阳早就拿下了,信任度也是褒贬不一。”。直到第二天,更详细的调查来了,姜才登陆石头是真的。他写道:

刺汪指使凶犯贺坡光为其改组派员,……已缉获,证明无误。此事乃得大白,一团疑虑尽释,使余如释十字架之重负,是天父之试余信念究为何如乎?

1935年11月的汪精卫遇刺案对蒋介石影响颇深,多疑性格使他得以幸免被刺,其后虽有很大的精神压力,但又能较快破案。他日记中以相当长的篇幅来对此事发感慨:

六中全会开幕那天,王先生被刺,刺客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和我在一起。幸运的是,他得天独厚,幸免于难,这与民族运动的生存有关,非个人的命运已经在那里了。信任占主导地位是必然的,而不是人力所逼。但我没有被刺伤的痛苦。当时我就被怀疑了,比被捅的痛还难受。好在案件很快就彻底解决了,嫌疑也释放了,这让余松了口气,也让他更加自慰了。根据凶手的供述,去年五中全会时,中央党部就已经在余身边暗杀了。因为当时手枪在我怀里,我拿不出来,所以错过了机会,但这次还是没能达到目的。不是上帝说了算,可以避免吗?作为记者,被凶手捅了几刀,事后又交代的,分别是14年的广州,22年的安庆,去年的第三次。事后刺客们都改变了主意,前两次见于心情都很好,不忍下手,反而肃然起敬。但是知道上天没有失去我,中国也是反动的。敌人和它一样好。

蒋介石在1925年

蒋介石的这段感慨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庆幸身为行刺的第一目标的他,却能“获如天之福”避开杀身之祸;第二层是庆幸案件迅速得破,自己得以洗刷与解脱;第三层则是将此偶然事件,当成必然,联系自己以前几次逃脱遇刺、大难不死的经历,说成是上帝庇护、主宰的结果,言语之间不免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自得。

值得注意的是姜在总结自己几次命案脱险后写下的最后一句话:“如果你知道上天没有失去我的国家,是什么反应?”是什么样的?江自视甚高,把自己的生死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更反动的是什么?“这意味着在中国反对他的人不会成功,这很容易理解。”是什么样的?“这似乎有些突兀,因为暗杀汪精卫表面上看不到日本的影子,但不难理解,蒋介石在心理上始终无法摆脱日本侵略造成的阴影。果然,在1935年11月底召开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宣布了对日更强硬的政策。

相关阅读
邓家佳与男友结婚照爆出 邓家佳整容前后对比照
看过《爱情公寓》的都不会忘记公寓中那个机灵古怪的“小姨妈”邓家佳。今日,邓家佳更新微博,宣告自己与相恋十年的男友结婚,结婚照更是随之爆出。说起这位风云“小姨妈”,惹人关注的点远不止结婚,很多人都说邓家佳是一位人造美女,到底是不是呢?看一看邓家佳整容前后对比照。邓家佳喜获最佳女配角奖 首次捧杯难掩兴奋之情今日,艺人邓家佳与相恋十年的圈外男友在澳洲举行婚礼。据悉,两人是在朋友聚会上相识,一见钟情,新郎13在看 07-07
姚晨自曝已怀二胎 网友:小土豆好像不太高兴啊
2016年4月24日讯,(记者 宋雪) 今(4月24)日,姚晨在出席电影《梦想合伙人》发布会时,自曝已经怀上第二胎,预产期预计在11月份。早前出席各种活动,姚晨也曾不止一次表示有意生二胎,为儿子小土豆添个伴。明星们纷纷加入了二胎、三胎的生娃队伍中,今年的猴宝宝又添一枚呦!姚晨与儿子小土豆合影姚晨在2012年与摄影师曹郁在新西兰举办了婚礼,婚后生下儿子小土豆,也经常在微博分享母子日常,如今又怀上二胎12在看 07-07
陈能宽逝世 陈能宽病逝 揭陈能宽去世时间及病逝原因是什么
据央视报道,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陈能宽同志于2016年5月27日1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观海内参记者统计发现,截止目前,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已有17人离我们而去。陈能宽(1923.4.28--2016.5.27 ) 著名金属物理学家。湖南省慈利县人,男,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历任第二13在看 07-07
与马超群合影的北京高官是谁?马超群与干爹合照 马超群干爹照片
与马超群合影的北京高官是谁?马超群与干爹合照 马超群干爹照片 马超群与干爹合影照片 马超群靠山是谁? 马超群与谁合影? 和马超群合影 的大人物是谁?马超群干爹照片曝光 亿元贪官干爹:办公室挂着和大人物的合影(图) 河北亿元水官再调查 村里低价拿地建别与马超群合影的北京高官是谁?马超群与干爹合照 马超群干爹照片 马超群与干爹合影照片 马超群靠山是谁? 马超群与谁合影? 和马超群合影 的大人物是谁?马14在看 07-07
柳云龙结过几次婚?柳云龙妻子到底是谁
柳云龙是被北京电影学院的李冉冉教授在烟台时一眼就看好的学生,因为高大英俊的外表和独特的声音成功吸引了李冉冉教授,李冉冉表示北京电影学院培养的人才出来后都是要做主角的,所以个人形象很重要,而大器晚成的柳云龙婚姻状况一直是个谜团,参加采访时鲜少提及自己老婆,那么柳云龙老婆到底是何许人也。柳云龙与陈数在电视剧《暗算》中饰演过一对夫妻,因为精湛的演技吸引的观众久久不能从剧情里脱离出来,便有流言说柳云龙的妻25在看 07-07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