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先浚 肿瘤防治宣传周 虞先濬:5年生存率不足9% “癌王”胰腺癌该如何预防和诊治
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治疗效果不佳,极易复发转移,因此有 “癌中之王”之称。近年来胰腺癌在全球和中国范围内的发病率都有明显上升趋势。
胰腺癌因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切除率低、治疗效果差、易复发转移而被称为“癌中之王”。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和中国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周,中国癌症基金会与医学界联合主办“2020癌症防治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胰腺外科学科带头人虞先濬教授为我们讲解胰腺癌的预防和诊治。平均每分钟新增7名癌症患者目前,全球恶性肿瘤总体发病率逐年攀升。2018年,全球约有181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2018年,我国约有380.4万例癌症新发病例和229.6万癌症死亡病例。这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世界上每100个新的癌症患者就有21个中国患者;这意味着中国每天有1万多名癌症患者被确诊,平均每分钟有7例。形势不容乐观!2030年,胰腺癌的死亡率将仅次于肺癌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系统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确诊后即使经积极治疗,生存情况也很令人失望。究竟胰腺癌的整体发病率及生存率如何?对2019年胰腺癌流行病学数据进行回顾后,虞先濬教授表示:“目前,世界上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9%。预计2030年胰腺癌死亡率将仅次于肺癌。”根据最新流调数据,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已上升到恶性肿瘤的第10位,每年胰腺癌病例数约占恶性肿瘤病例数的2.42%,发病例数近10万,发达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郊区农村。胰腺癌导致的相关死亡在癌症相关死亡中占比过去10年中增加了9%,并且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这一比例急剧增长。因此,胰腺癌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10年来,胰腺癌导致的癌症相关死亡比例上升了9%,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因此,胰腺癌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能分泌胰液,消化糖、蛋白质和脂肪,还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腺癌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男女比例约为1.3:1。CDKN2A、BRCA1/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对于这类患者,建议定期随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生活中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虞先濬教授介绍,长期吸烟、高脂饮食、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糖尿病史以及慢性胰腺炎、遗传性胰腺炎等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在生活方式上应加以注意。生活中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余贤浩教授介绍,长期吸烟、高脂饮食、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糖尿病史、慢性胰腺炎、遗传性胰腺炎等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应该注意生活方式。
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早期“躲”,发现是在中后期胰腺癌的可怕之处之一就在于病情隐匿,早期难以发现,而当出现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且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如胆结石、胃炎、消化不良、肝脏疾病等。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部不适、恶心、消化不良或腹泻、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黄疸、腹部或后背疼痛;突发无法解释的脂肪泻;以及新发糖尿病等。胰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消化不良或腹泻、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黄疸、腹部或背部疼痛;突然不明原因的脂肪性腹泻;以及新的糖尿病。
当然胰腺癌也有一些非典型表现,容易被人们忽视。以下是余贤友教授给出的胰腺癌的四种非典型表现,对应四个短语。拿出一本小书,写下来:长期腰酸背痛,被误作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反复中上腹部胀满,误以为是肠胃消化不良治疗;新发的无法控制的血糖升高,被误作单纯糖尿病治疗;皮肤和巩膜突然变黄被误认为是肝炎治疗。如有以上症状,切莫忘记查查胰腺。如何诊断胰腺癌?在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中,主要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做初步判断。实验室应该检查什么?1.肝功能:关注肝酶和胆红素指标,如有异常升高,需注意排除胰腺占位,尤其是胰头部肿瘤。2.肿瘤标志物:CA19-9:一种粘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是迄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大部分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增高;CA125和CEA广泛应用于肿瘤领域,是广谱抗肿瘤标志物。若CA19-9不升高,可结合CEA和CA125进行鉴别。3.血糖:有新发糖尿病、长期糖尿病、短期血糖波动、控制困难者,应警惕胰腺癌。4.其他生物学靶点: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早期诊断技术、血清代谢物、蛋白标记物等,目前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胰腺癌的影像学检查应该检查什么?划重点:腹部薄层增强CT,是诊断胰腺癌最常用的检查!一定是薄层、增强,请大家注意这两个关键词!超声检查:小肿瘤难以发现,后腹壁深部胰腺病变难以清晰显示;MRI:可清晰显示淋巴结和肝脏转移灶,鉴别诊断有优势;超声内镜是目前胰腺癌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常用方法。PET-CT:可显示肿瘤代谢活性和负荷,发现胰外转移。除了手术,还有其他治疗方案吗?到目前为止,手术是治愈胰腺癌的唯一可能的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可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切除术、中胰切除术、全胰切除术等。肿瘤小于2厘米且根治性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40%。但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如果不能完全切除,该怎么办呢?虞先濬教授为大家科普了现有的相关治疗方案:化疗: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可分为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和晚期化疗。放疗:胰腺癌的放射抵抗性较高,同时相毗邻的空腔脏器不能耐受高剂量放射,不能对胰腺癌给予根治性高剂量放疗,所以对大多数胰腺癌而言,放疗是一种局部的姑息治疗,也用于疼痛缓解。介入治疗:动脉灌注化疗对胰腺癌的疗效存在争议,建议参与临床研究。应注意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最佳支持治疗:提高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是最佳支持治疗的重要目的。其他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间质治疗、纳米刀、电场治疗、溶瘤病毒等。虞先濬教授介绍:“在胰腺癌的内科药物治疗方面,化疗仍是重要治疗手段。可供选择组合的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替吉奥、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以及卡培他滨等。近5年,患者总体生存显着改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接受化疗的患者比例增多,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生存期。我们的患者朋友和家属一定要正确认识化疗,不畏惧、不抗拒,积极治疗对于生存甚为关键。”对于胰腺癌患者来说,诊断越早,治疗越规范,生存率越高。建议在大型胰腺中心诊治,必要时咨询多学科合作,积极参与临床试验。虞先濬教授对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医学领域:糖尿病和胰腺癌的关系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虞先濬教授:糖尿病和胰腺癌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糖尿病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因此患糖尿病后,一定要定期筛查胰腺癌。对于胰腺癌患者来说,癌细胞定植胰腺组织,堵塞胰管,导致炎症和胰腺功能受损,部分患者还伴有新的血糖升高或血糖波动。医学界:肥胖与胰腺癌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虞先濬教授:肥胖的患者往往有高脂饮食,运动较少等不良生活习惯,这类人群整体罹患恶性肿瘤几率较高,尤其包括胰腺癌在内的消化道肿瘤更为明显。而少部分人可能先天有脂代谢循环异常,进而影响机体各个方面,是引发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余贤浩教授:肥胖患者往往有高脂饮食、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类人整体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较高,尤其是包括胰腺癌在内的消化道肿瘤。但少部分人可能存在脂质代谢异常,影响身体各方面,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医学领域:如何从生活方式和日常体检中科学预防胰腺癌?
虞先濬教授:生活方式上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请大家牢记以下五点内容:1.戒烟戒酒;2. 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低糖、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3.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4.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5.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体检方面建议大家定期体检,不忽略任何蛛丝马迹,具体建议如下:1.40岁以上人群常规腹部CT或MRI及肿瘤标志物检查;2. 如出现不明原因的黄疸、无法解释的厌食及消瘦,体重下降超过10%,上腹或腰背部疼等需注意;3. 有肿瘤家族史需提高体检频率。3.如果有癌症家族史,就要增加体检的频率。
专家简介
专家介绍
于宪浩,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上海/复旦大学胰腺癌研究所所长。外聘考官,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席,上海市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中国胰腺癌多学科协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外科医师学会院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中德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3项,省级项目12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3000多万元。拥有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如J Clin肿瘤科、Gut、Ann Surg、Cell Res、Clin Cancer Res、Cancer Res等发表SCI论文130余篇。,总if > 550,单篇论文的最高if为IF:28.2。
【中国癌症基金会+医学界】联合主办“2020癌症防治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19位大咖在线传授防癌抗癌必修课,扫码进入活动专区↓↓↓↓↓↓
作者:Sunny
编辑:许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