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寺 郭黛姮:给六和塔当主治大夫 让千年古塔“老当益壮”
原创 李慧韬 人文清华讲坛
目的
ARTICLE 3. The intention in conserving and restoring monuments is to safeguard them no less as works of art than as historical evidence.——《保护和修复古迹和遗址国际宪章》目标第三,保护和修复文物和建筑,既要保护历史见证人,也要保护艺术品。——《威尼斯宪章》“小的时候,每次坐火车看窗外,看到山上立着六和塔,就知道杭州到了。”六和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是中国古代城堡式塔的代表,有“西湖第一古塔”的美誉。在建筑历史学家郭岱熙先生的记忆中,这座位于钱塘江畔岳伦山上的古塔,在他的青春故事里,永远静静地矗立着。1989年,当这位梁思成先生的弟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在文物检查中再次与六和塔相遇时,它正承受着木结构损坏、柱子侧弯、木基层腐烂、楼栿横纹受压变形、地坪砖破损等大量“内伤外创”。可以想象,救援难度大,过程复杂,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1991年,以郭代熙先生为首席舵手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专家组,与有关方面共同行动,对六和塔进行了封闭大修,不仅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具有“开拓”意义。乾隆也“一拳打了进去”
塔中将军西湖民间故事《六河灌河》描绘的六和塔是古代人为了纪念小男孩六河灌河救母降伏洪水而建造的一座宝塔。实际上,“六合”得名于佛教“六和尊”的观念。北宋时期,为了遏制钱塘江的涨潮,武王越国请禅师智觉主持修塔。“六合”又叫“六合”,象征着东南西北和天庭六方的结合。今日六和塔全貌
六和塔“塔如其名”,扼守杭州城南潮头,宛如远眺天地四方的将军。相传乾隆六下江南曾七次登塔,并为每层各题四字匾额。《南巡盛典》中就有记载:“乾隆十六年,圣驾南巡,厪念海塘,特幸寺中,亲登塔顶,悉江流之曲折……”如今六和塔西侧庭院还矗立着一块“乾隆诗碑”,正面为乾隆第一次登塔所作《开化寺》,背面为乾隆第五次南巡写下的《瞻礼六和塔作》。六和塔一楼乾隆题写的牌匾是“始固”。
上六层分别有“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撑盖”“六镣承戴”“七宝庄严”但这位风光无限的“将军”其实一生坎坷,北宋宣和年间毁于兵火,明代嘉靖年间木结构外檐全毁,宋元明清四代都曾大修。现存塔身为南宋重建的七层砖砌体,外包清代修葺的十三层木结构外檐。全塔偶数层封闭,仅奇数层与塔身相通。在全国古塔中,这种“七明六暗”的构造也属“孤品”。外表有13层,但实际的“七明六暗”六和塔
建国后,六和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又经历了四轮主要修缮。郭黛姮先生主持的是第三轮,也是目前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次。“修旧如新” “整旧如旧”之争修复六和塔,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修复,修复后会是什么样子。为此,郭代熙先生的团队大胆提出了“不变老”的想法——“我们决定做个计划,看看有没有办法保持不变,不变”。郭岱先生和修塔队在六和塔施工现场
当时,全国文物修缮的主流是凡破损老旧的都换成新的,即“修旧如新”,“整旧如旧”是逆风气的。主管部门有的干部给出的建议也是层层拆掉重建,把部件换成更结实的现代配件。但在世界古建领域,“整旧如旧”却是顺潮流的。1964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在威尼斯通过《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史称《威尼斯宪章》。这一决议不仅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价值和修复技术的专门性,更进一步强调“古迹的保护……决不允许任何导致改变主体和颜色关系的新建、拆除或改动”“任何不可避免的添加都必须与该建筑的构成有所区别,并且必须要有现代标记”……被公认为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保护的国际标准。1964年,《威尼斯宪章》的核心团队被拍到
1982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物建筑保护专业请来国外顶尖的教授讲授最前沿的古建筑保护理念,《威尼斯宪章》的修复理念传入。据郭黛姮先生回忆,当时英国费尔敦教授还列举了古希腊古罗马文物修复失败的反面例子来阐释这种国际新理念——“修补建筑要保留它的原装,尽量不要破坏它的状况”。“守老如旧”也可以追溯到中国本身。早在1915年,中国建筑学会创始人朱启钤先生主持北京旧城改造时,就专门组织了数百张精密图纸,保存古建筑原始资料;1935年,郭威先生的老师梁思成先生在《曲阜孔庙建筑及其修缮方案》一文中明确反对拆旧建新,创造性地提出“修缮部分无绝对把握,不宜轻易实施”;1964年,梁思成先生在《八卦文物建筑修缮保护》一书中,明确澄清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并结合赵州桥、九塔寺塔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系统论述了“修旧如旧”的古建筑保护思想。郭黛姮担起了中国营造学社前辈们这份对历史遗迹的敬重,毅然对六和塔的拆旧建新投出了反对票。她引用恩师梁思成先生的观点据理力争:“梁思成先生讲过,对古建筑要整旧如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使它面目一新,并不是修古建筑的目的。”有人把“整旧如旧”错误地当作建筑修完了还破破烂烂的;实际上,“整旧如旧”是为了“最大限度保存文物建筑上的历史信息”。把一座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看似显示其重修效果好,但实际常常“让做工粗糙但色彩夺目的仿制品替代了优秀艺术品”,直接损害文物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她举例说:“古时候造一座塔是很大的工程,所有砖块都要提前一年做准备,足足风干一年才开始烧制,所以质量会比现代接到订货单后匆忙烧制的要好。”六和塔老照片
古塔“大手术”细节理论的成败“整旧如旧”为郭黛姮先生团队的修复工作划下了“不改变现状,最低干预”的准线,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持建筑的原本风貌,又增强其适应杭州气候地理条件的能力。这个团队正在勘测和建造
为了找到最佳整修办法,郭先生与团队成员对可保留和要替换的部分逐一推敲。“留的东西,我们都归好类,比如砖塔芯是万万要保留的;每一层的木头地板……只有实在不行了才做替换。”最后,从梁到窗到墙,“每一层的微小细节都被记录下来”。塔室地面部分只有一批断裂最严重的砖换成了同样材质的混凝土砖,楼梯上的地砖,包括一些小裂缝,都被高度保留。六和塔原来的木结构已经残损,梁向外脱散风险大。团队在精细测量的基础上,为每层梁“量身定制”了钢箍以增加牢固度,室外的隐藏在屋檐下,室内的钢箍打在暗层,并与进深方向的梁相连接,解决了梁从砖塔心拔出问题的同时避免了全部替换,又保证了视觉美观,可谓“一举三得”。而考虑到温度影响,团队还在钢箍上特别增加了可滑动的接头,为金属热胀冷缩留出适当空间。加固梁用钢构件
钢与木的完美结合也被运用到塔柱加固上。修缮前,外廊的檐柱侧弯明显。团队秉持“不大动干戈”的修复理念,最终决定在暗层里加钢管柱支撑,让稳定的钢柱与木柱共同受力。木柱长短不齐,每一根都需要精确测量。1991年新春,一个存疑的柱子数据让依然在连日审查图纸、为节后开工做准备的郭黛姮先生坐不住了。为了确认数据,正月初三,她只身飞赴杭州进行实地勘测。柱子都在暗层里,要量准数据,除了一步步爬明层、一层层“掀楼板”别无他法。“我那会儿50多岁,体力还行。”郭教授说得轻描淡写,但其实敲定数据离开时已经天黑,南方湿冷侵骨的冬夜冻得她回宾馆就捂上了两床被子,好半天才缓过神来。防止“偷柱”还远远不够,团队还要应对江南潮湿多雨的天气——很多北方修塔的优秀经验在这里都是“无法接受”的。比如屋顶漏水导致瓦下木头腐烂,所有的手表板都需要更换。但是木头已经溃烂成粉末了,北方在把瓦放在案板上之前先抹泥的方法行不通。为此,郭代熙先生专门咨询了杭州考古研究所的专家,首次尝试了层层下楼梯的铺设方法,更换了一万多块屋面瓦,让雨水顺着楼梯流下,不会因为渗入裂缝而重新腐蚀木材,陷入了“治标不治本”的怪圈。修理前的腐烂和漏水的屋顶
根据当地情况,用防水防潮的方法重新铺设屋顶
郭黛姮先生还向建筑队老师傅“取经”,得来了另一个“法宝”——油膏。油膏比常用的油漆透气性更好,在挖补更换糟朽墙体后用油膏嵌填缝隙,更适合江南古建筑的墙面防水防潮。创造中国古代建筑 保护新风2013年5月2日至2014年4月10日,六和塔迎来了第四次为期343天的合塔大修。在先进工业水平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这座千年古塔穿上了20多年前闻所未闻的新衣。当时为了应对杭州频繁的雷击,团队彻底更换了六和塔楼顶的细铅避雷设备,创造性地沿屋檐安装了一圈避雷铜线,再通过柱子将电线引入塔内和地下,形成了全方位的“雷电感应放电”防雷网络,确保了六和塔的安全。如今,镀锌钢制成的避雷针已经升级为高强度、耐腐蚀的镀铜钢,同样可以抵御第13号台风。新安装的133个传感器和65个棱镜实时监测六和塔的应力、裂缝、温湿度数据,即使只是一个很小的位移,也难以逃脱这种“动态心电图”。1991年,施工队正在安装避雷装置
新技术的监测结果也表明,1991年来,六和塔其实一直非常健康,衰变微小。但比起长寿的物质部件,1991年大修更珍贵恒久的遗产是它的修复理念——作为我国最早一座按照国际标准《威尼斯宪章》修的古塔,六和塔的实践开中国古建筑保护新风。如今,“整旧如旧”已经从古建领域的一个“小众”专业术语,变成了以“修旧如旧”的形态每每见诸报道的大众词汇。2002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国家文物局推荐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一版发行,《准则》参照《威尼斯宪章》原则明确指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2018年,82岁的郭岱熙受邀参加“口头杭州”活动,再次来到六和塔。在紫藤树环绕的拱门下,她和其他游客一样,在地标打卡处与这个景点合影。然而,路人可能不知道,这位穿着白色底色上有暗花衬衫的瘦弱老人,与六和塔有着30年的特殊缘分。郭先生和六和塔又见面了
故地重游,先生说得很朴素:“六和塔不仅仅是文物建筑这么简单,它是一个年代的流传、历史信息的载体,载体包含了它所历经的千万事儿,这些都是值得保留和珍藏的。”衷心感谢郭岱先生提供照片本文部分图片和素材来自网络她是在故宫脚下长大的北京女孩。也是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弟子。她听着高耸的古城建筑的歌声,或是一角倾颓殿基的灵魂的诉说。因为她,六和塔依然精神抖擞。因为她,雷峰夕照重现西湖。她从圆明园遗址出发,潜心研究了十几年。实现“万园之园”的数字复原。她是古建筑的守护女神。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五十余载,深入培育保护千年传统的沃土。她就是杰出的中国建筑史学家——郭岱。郭黛姮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当今中国建筑史领域最为杰出的学者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现任北京圆明园研究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她师从建筑史大师梁思成先生,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从事古代建筑史的学术研究工作,在《营造法式》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等多个不同领域,均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主持维修杭州六和塔、雷峰塔重建工程、珠海圆明新园设计、登封少林寺扩建、北京恭王府修缮、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圆明园数字复原等项目。今天“万园之园”圆明园得以在虚拟世界重生,正是来源于奠基人郭黛姮先生的执着追求和首创精神。原标题:“郭威:为六和塔当主治医生,让千年古塔“老而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