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 20岁投身科研 在重大求学到任教 这位重大教授获得多个科研奖项
20出头他便参与我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发射等相关工作;现已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重庆市攻关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等40余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他和团队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取得多项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全军科技进步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得到学术界和国家的充分肯定,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就是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柴毅。1978年参加高考后,16岁的柴毅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电子技术系。毕业后,他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通过数年基层一线的工作,柴毅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坚定地选择了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学术科研工作,并来到重庆大学深造。他相继获得了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在重庆大学任教后,带领团队投身于到科研教学事业中。
“我们必须跟上国家的需求,跟上国家需要突破的地方。我们必须在科学研究方面走在前面。”柴毅说。作为一名受益于改革开放、成长于国家建设发展重要时期的学者,他将个人和团队的科研事业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使科研道路更加清晰,另一方面始终保持着从事科研事业的动力。
“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习期间,学校要求严、课程时间长、学习氛围浓,这让当时只有16岁的柴毅树立起了对自身的高标准要求。当时的大学生活总结为上课、泡图书馆、做实验、做体育锻炼。虽然单调,但也有简单的坚持和快乐。“那时候学习课程的课时很长,一门课下来基本就要把一整本教科书学完、学透,我们都要求把一本书吃的透透的。”回忆起大学学习生活,柴毅依旧感叹当年的的那股韧劲。只有学校的严格要求和学习的刻苦认真,才能让学生们练就基础扎实、做事严谨的作风,走入社会以后被社会认可,为国家做贡献。在重庆大学深造期间,他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有趣。他在劳逸结合的同时,保持着严谨的学风和求知欲。柴毅回忆,“平时吃饭或者休闲的时候,同学们聚在一起总是会谈及学习上的问题,作为一种特别的学术交流手段,有时候不同专业同学之间会讨论各自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对自身的科研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熬夜做论文、泡图书馆查文献和实验室里反复做实验依然是他学习生活的常态。当时,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艰苦奋斗。作为一名接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学生,柴毅希望通过从事科学研究为促进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这代人受到的教育比较传统,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国防差了国家在国际上就没有话语权,这也是我当初选择去国防科大学习的原因。”因此,他所从事的自动控制专业多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与国防建设息息相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我投身科研事业一直以来的理想信念。”“无论‘天’还是‘地’,紧跟其后。”
柴毅在科研工作上,一路走来,都坚持“两个紧跟着”。首先,遵从自己的内心。柴毅一直以任新民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为自己科研道路上的榜样。他说:“这些老一辈的科学家们,不仅过硬的业务能力让人钦佩,他们对科研的刻苦钻研精神更是一直鼓舞着我。”身为重庆本地人,回到家乡参加过一段时间的其它工作,但不久他发现自己对科研的热爱依旧不减,国家在科研方面仍亟需各领域人才积极投身钻研。从小一直扎根内心深处的为国奉献的强烈渴望和榜样的力量最终让他决定坚持理想,进入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深造。第二,跟随国家的需要。 1982年柴毅参与了当时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发射的跟踪测控任务,主要监测运载火箭发射飞行是否正常等。他表示:“我很庆幸与感谢自己能参与这项举全国之力进行建设的项目,同时也深刻感受到科技对探索宇宙、探索未来,以及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性。”他进入重庆大学学习后,正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偏远农村极度缺乏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国家迫切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技术普及到基层。柴毅和他的团队建立了8个农业专家系统,帮助重庆建立“国家农业园区”,推动技术推广政策的普及;当高新技术逐渐成为国防和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核心时,他决定回归研究方向,专注于航空空航天安全,为巩固和发展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从“天上”到“地上”再回到“天上”,在这些战略性的转变中,柴毅都紧跟着国家发展的需要。他经常教导学生:“做科研要跟着国家的重大需求走。国家在哪些方面需要突破,我们就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只有确定自己的兴趣,你才能坚持下去
正因为当初是热爱驱动自己踏上科研之路,柴毅着重在团队的工作中培养学生,让各有所长的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面发光发热。他认为学生能力是多方面的,有的善于硬件或软件的研发,有的善于理论的推导分析,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兴趣来进行专门的培养。同时,做科研也需要天赋和能力,能够从灵感中及时发现问题,是每一位研究生同学从事科研工作并解决问题的前提。Xi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控制工程专业2015级研究生黄帅说,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经历了一段“迷茫期”。发现存在的问题后,柴毅主动采访,提出建议,鼓励他努力探索自己喜欢的方向,最终和他一起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研究方向。回忆说:“柴老师是我一生的朋友,科研的楷模,令人敬佩的老师。”柴毅表示,对学生来说,强迫性的工作容易消磨他们一开始对科研产生的兴趣与热爱。“身为老师应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这对一个做科研的学生培养是尤为重要的。”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柴毅团队的科研项目多是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他认为,学生在团队中必须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后才能更好地提升能力。多年的科研经验让柴毅能够准确把握科研的敏感性和方向。对于一个项目,他会帮助学生思考,“你适合这个项目吗?”“这个项目值得研究吗?”“研究有前途吗?”然后给出个性化的建议。
他认为,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学生只有探寻到自己热爱的领域,才能坚持且坚定地走下去。在柴毅领导的复杂系统安全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担任了两年秘书的清华大学博士后刘切老师说:“在控制科学的学术界里,大家公认柴老师是位见多识广,具有很强的战略眼光的老师。他对我们的研究思路能提供很好的建议指导。”自我行动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博士研究生朱哲人已经跟着导师柴毅学习了四年半,他认为柴毅是一位典型的“事业型”科研人才。在他研究生学习生涯伊始,柴毅就告诉他:“人在每个阶段都要完成这个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既不落后,也不超前,就专注于现在该完成的事。”对此,朱哲仁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导师的教诲。“柴老师一直坚持做科研,让我逐渐成为一个希望每天都有所作为的人。每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些能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的事情。”现在的大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的眼界更宽广,获取信息的能力更强。柴毅就以这样的观念让他的团队成员和学生们耳濡目染,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更加沉下心来对待科研工作,对自己的科研目标也逐步明确。严于律己是柴毅一贯的优势。他也要求有这种特质的学生,看重学生是否脚踏实地勤奋严谨认真,是否能忍受“坐冷板凳”的痛苦。
现在,柴毅领导一个研究的复杂过程与系统的运行安全的科研团队,主要致力于解决系统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问题,对系统起到检测、诊断、控制、预防作用,保护处于高危工作环境的工作人群。比如像粉尘爆炸、煤矿坍塌等事故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系统本身的故障,另一方面则是相关负责人的误操作。这样的工作不仅需要相关负责人更加如履薄冰,避免工作中的误操作,也更需要参与者的坚持不懈。熬夜做实验,处理数据等。是科研道路上的“惯例”。柴毅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指导老师,照顾并负责每一位团队成员。每次团队攻克一个难题,她都会认真参与其中,指导和陪伴学生完成大部分工作。在2014年7月,团队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科研时,遭遇了超强台风“威马逊”,导致住所被严重破坏、工作计算机被砸坏,工作面临非常大的压力。柴毅一方面安抚大家,一方面组织工作恢复,亲自带领团队一起克服困难,按时高质量交付了科研成果,直接保障了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首发任务成功。他说,“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学生严谨、踏实地对待科研,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紧跟国家重要需求,坚持科学研究”,是柴毅个人理想和家国情怀的共同表达。从学生到导师,从学习到科研,柴毅的“爱”——对科研的爱,对国家的爱。柴毅始终认为,当代大学生要把自己的热爱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结合起来,为之不懈努力。
文案 | 林文婧 陈若妍编辑|姜糖指导 | 李婷婷原标题:“20岁投身科研,本专业教授多次获得科研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