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民与体坛风云 何振梁去世 国家体育总局为何如此“冷静”
中国申奥功臣、原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在老人家逝世后,国家体育总局几乎没有任何专门针对何老的悼念或者缅怀。总局官方媒体《中国体育报》当天也并未对何老的辞世做报道。这些异常现象立即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部分《中国体育报》采编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是上面不让报道。而中国体育圈曾经和何老有关一些争议口水,也被再度放大。 事实上,一些在国际舞台上出尽风头的中国体育官员,回到国内往往免不了遭遇冷落。
事实上,一些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中国体育官员,回国后难免会被冷落。
《人民日报》用了将近半页的篇幅报道了何老的死讯。相比之下,《中国体育报》只在第二天报纸不显眼的地方发布了讣告。
国家体育总局有点“冷静过头” 与总部设在欧洲的国际奥委会相比,中国体育总局的回应延迟了不止一拍。 直到1月5日,体育总局才在官网相对不起眼的“消息发布”栏目上公布了《何振梁同志逝世讣告》,其正文部分即便把“特此讣告”都算上也只有123个中文字,与国际奥委会的相关报道形成了鲜明反差。在官方网站的其他地方,也没有专门为贺的悼念或纪念。 这说明中国已经忘却何振梁老人昔日的诸多贡献吗?当然不是。在各大门户网站对于何振梁逝世进行报道的新闻之下,都有大量来自于普通网友的留言,人们纷纷感谢何振梁为中国体育事业尤其是申办奥运所做出的贡献。许多老朋友,包括霍震霆、等人,也特意想念何。 但在这些声音中,唯独缺少了来自国家体育总局以及高级官员的表态。包括与竞相介绍何振梁生平的市场化体育媒体相比,在国家体育总局主管的《中国体育报》的1月5日版面上,依然只有不咸不淡的各类会议报道,却没有为何振梁留出任何空间。要知道,就连《人民日报》在同一天的体育版块也用了将近半页的篇幅报道“帮助中国实现奥运会的那个人走了”。相比之下,《中国体育报》在版面和文笔上都极其吝啬。 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与国际奥委会、中国民间以及其它部门相比,国家体育总局如今的态度似乎有点“冷静过头”。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在《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中,曾指责过何振梁。可能不止一个袁伟民在和何发生冲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们不由得想起国家体育总局前局长袁伟民在2009年出版的那本《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书中曾指责“国际奥委会资深的中国委员”在主席选举过程中没有听从组织安排,还质疑“真不知道他的目的和动机究竟是什么”,这被外界视为将矛头指向了何振梁。对于上面的内容,何后来曾经反驳过,意思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自己和袁伟民之间的矛盾。 实际上,与何振梁之间存在矛盾的未必只有一个袁伟民。早在2007年,也就是举国迎接北京奥运会的特殊时刻,《中国体育报》就曾刊发一篇名为《申奥六鳞》的文章,其作者是原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李志坚。这也暗示着贺不应该享有“体育外交官”和“奥运外交官”的美誉。有媒体记者称,体育总局还有其他官员对何表示不满,因为他们不喜欢对方老是谈国际规则,认为这不应该是何发号施令的理由。 对于以上争执的孰是孰非,在何振梁老人已经故去的今天,也许没有必要再进行各种探究。但问题在于,无论在行事风格上存在多少争议,至少对于何振梁曾经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国家体育总局没有理由熟视无睹。 在各方纷纷表示哀悼的大环境下,哪怕仅仅出于最起码的礼貌,似乎也不应当像如今这样进行“冷处理”。会被这种冷漠伤害到的,并非仅有何振梁及其家属,更包括还对中国体育报以热情的各界人士。在各方都表达了哀悼的大环境下,似乎即使出于最起码的礼貌,也不应该像现在这样被冷漠对待。受到这种冷漠伤害的不仅仅是何和他的家人,还有对中国体育充满热情的各界人士。
何振梁和萨马兰奇在一起。国际规则容易处理,但难以招架“潜规则”。 仔细回想起来,一些在国际舞台上出尽风头的中国体育官员,回到国内往往免不了遭遇冷落的下场。比如2001年被抽入世界杯,张继龙就被无数球迷戏称为“龙哥”,在民间的威望达到了顶峰。然而,就是从那时起,张吉龙在中国足协内部逐渐被边缘化,其昔日的成就成为“功过高于大师”的把柄。 接下来尽管足协掌门人如同走马灯般地被更换,可张吉龙的地位始终尴尬。甚至即便在他代理亚足联主席期间,依然难以获得来自国内的鼎力支持。时至今日,张继龙仍然担任着国际足联执委会的职务,但他只是一个已经从总局退休的局外人,并没有什么让对方“发挥余热”的打算。 那些在国际规则中游刃有余的人士,却未必能够适应国内体坛的种种“潜规则”。比如何、张继龙遇到的各种批评,都不是因为北京申奥成功、国足世界杯预选赛。 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在前,所以我们今天对于国家体育总局态度的关注,并不只是为了替何振梁个人讨取应有的礼遇,更希望借此在国内体坛唤醒最起码的感恩之心。抛开争议,善待每一个为中国体育做出贡献的人。相比奖牌数量上的丰收,为大众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标杆或许才是中国体育现在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