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万达影讯 中国电影院够了吗 “平时五六个人看就能保本”
截至2014年底,中国每5家影院中就有2家是最近两年新开的。CFP图
中国电影院够了么?1月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数据:2014年全国新增影院1015家,日均增长近3家;新增屏幕5397个,平均每天增加15个。目前,中国的屏幕总数已达2.36万个。以此类推,2013年,中国大约有900家新电影院和5077个新屏幕。 两次数据公布,都并没有提及中国电影院的总数目,但可以参照去年各大拟上市院线公司所采用的数字——2013年,中国可统计票房影院总数达到3849家。从这个简单的计算来看,截至2014年底,中国每5家影院中就有2家是最近两年新开的。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芜湖、合肥在内多地媒体已经在讨论当地影院是否过剩的问题,甚至用”跑马圈地“一词来形容。“根据我们的测算,全国市场还是有产能的,这个速度应该会持续两三年。”一家电影公司的高管告诉本网站。“平时五六个人看就能保本”根据院线披露的招股书,至少他们觉得还有产能。 万达院线在2013年底已经拥有142家影院,该公司计划到2016年,力争拥有260家影院,即三年时间来增加128家影院,而万达院线旗下影院多为自建;2016年前,上影股份计划投入7.7亿元建设34个影院,据其列表,28家影院的开业时间定在今明两年;除去已经开始建设的项目,中影股份在今明两年计划投资3.9亿元,建设57家影院……前述影院高管表示,招股书披露的建设情况只是整个行业的一小部分。根据前两年部分影院开工建设的情况来看,近几年其他影院也会有大量影院开业,比如迪达电影院。 钱花出去了,影院如何赚钱?除了买爆米花等方式,大头还是在对票房的分账上,根据中国电影业的分账办法,影院一般获得扣除所交税费后净票房的50%。至于投资回收期,业内普遍认可6至8年,最长为10年。 同样是官方数据,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位居世界第二,达296.39亿元,比2013年增长超过三成。从微观层面来说,在电影院维持保本经营并不难。你以为只有十几个人在电影院看电影就赔钱?那可能不是真的。按照上面提到的影院高管的说法,如果一部电影能在周末上映,只要五六个人看就可以保证,因为租金等都是固定成本。 形势或许大好,但也有影院未能分享红利,难免会产生“过剩”之忧。一家电影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本网站,没有权威信息,但业内有估计,中国经营状况不好的影院可能不少于1000家。“一线城市也未饱和”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在不同的地区,他们可能对“太多”有不同的看法。例如,2013年上海已经有87家电影院。 所以,各大院线的布局选择,也有着这样的倾向性。比如陷入“武汉国资委看电影”风波而延期开会的金艺影视,其拟募资的40家影院中,仅有3家位于北方、广州、深圳一线城市,其余29家位于以省会为代表的二线城市,8家位于三线城市。 现在,二三线城市已经可以贡献全国票房的七成以上,比如,在二三线城市布局较多的大地院线的票房已从2012年的第六,上升到2013年的第四。“虽然一线城市的电影院比较多,但并不意味着饱和。选址好的新影院还是能带来好的效益,但这样的项目太少,更受欢迎。”上述影院高管表示,北上广等地的人看电影比较频繁,而目前一些没有影院的城市可能无法支撑一家影院。 虽然整个二三线城市市场有潜力,但已有部分城市产生过剩的忧虑,如前面提到的合肥、芜湖等。前面提到的配送负责人提到了另一个城市——盐城。他表示,盐城整体票房也可能超过1亿元,但10多家影院明显饱和,有时还存在行业过剩导致票价下降的隐患。电影院投资远超内容投资在这里重复一下,总结一下业界的观点和行业现状:中国整体没有剩余影院,但很多地方存在问题。 “即使不过剩,但有些行业指标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电影公司发行负责人说,比如,整体票房增幅在30%以上,电影院的增幅也大致相当,这就说明,每家影院的票房贡献能力没有大变化,存量的资源并没有盘活,个别影院甚至因为竞争而下调票价,从而带来单座产出率的下降。这被外界形容为低门槛和单一的粗放式扩张。 此前,行业被诟病比较多的一个指标是,中国影院平均上座率是15%,而美国这一指标可以达到30%。前述人士表示,一部电影上映时,衡量其成功与否的指标不仅仅是总票房,还有上座率等。在同样的票房数字下,发行公司其实更希望看到上座率集中,而不是更多场次获得的收入。另外,现在院线电影编排同质化,没有以人为本的思想。 最后提市场上另外一种论调:就是电影院投资远超内容投资,而内容才是票房的保证,如果没有大量的优质影片,电影院怎么不会显得”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