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农民工 澎湃率先关注后 央媒集中聚焦中国4700万“高龄农民工”
【编者按】最先受到本网站关注的中国老年农民工,持续吸引着公众和舆论的关注。 本站调查发现,建筑、运输等“苦力”行业工作又苦又累,年轻人越来越少,活跃在这些行业的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这一本应在家颐养天年的群体,却为了挣钱补贴家用或存钱养老,背井离乡干着最累的体力活,甚至靠吃肉来补充体力;为了躲避检查,60岁以上的老人甚至染黑头发、持“假身份证”……一个多月来,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都在关注老年农民工现象。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 高龄农民工,虽然还处在“夹缝”中,但在舆论的聚光灯下,已不是被忽视的群体,也不会、不应被世人遗忘……
这是一个健忘的时代,但我们希望对老年农民工的关注和关爱不要被时间的流逝所阻挡。杨慎来到这个工地
新华社从2015年3月开始,新华社开始关注老年农民工。 3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如何化解高龄农民工身上的哀与伤》:高龄农民工是个极易被人遗忘的群体,又缺少话题性,若非媒体的报道,这些花甲老人可能还会继续被有意无意地忽略。4月,“新华网电视”播出《中国老年农民工路在何方?根据“老农民工”专题报告,社保空亟待补齐。中央电视台央视从3月份开始关注老年农民工,并在今年五一播出专题报道。 3月30日,央视7套《三农资讯》栏目播出了《农民工高龄化趋势加剧,底线保障需跟进》新闻。5月1日,央视新闻1+1播出调查报道,深度聚焦老年农民工现状和养老困境。开篇的话提出了一个问题:50岁,60岁,70岁,他们为什么要出去工作? 节目的结束语是:“应该说老一辈农民工他们一辈子都在付出,我们整个社会亏欠他们的不少,甚至太多。当他们劳作了一辈子,我们真的不能再亏欠他们了。”人民日报 5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高龄农民工”靠什么老有所依》。文章写道:他们为城市建设奉献了青春与汗水,却未必有可靠的保障,年近退休,还常常在做重体力活儿……“上有老、下有小”,强度大、收入低,风险高、保障少,是这些“高龄农民工”共同的境遇。文章认为,无论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还是从“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惠及人民”的现实需要出发,都有充分理由改变他们的处境,保障他们的权益,为老年农民工提供安全感和安全感。中国网5月3日,中国。com发布《老农民工如何抚慰残破的夕阳》:一些60多岁甚至老了的农民用“打工”来丈量夕阳,这不仅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不应该出现在我们文明社会的悲哀。中国青年报5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以老年农民工为重点的整版调查报告,称老年农民工最担心的是养老医疗的两大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教研室主任郭伟和表示,许多高龄农民工不是不想退休,而是不敢退休,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要给自己挣养老钱。“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为改善家庭生活和孩子成长条件而奋斗,老了还要自己存钱养老,真是让人非常心酸”。法理学日报 5月4日,《法制日报》07版刊登了《高龄农民工需要制度救济》一文。文章说:每一个老农民工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富裕的家庭,几乎老小;我们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和保护不够。他们承担着不符合他们年龄的繁重工作,他们极其辛苦。 文章认为:有必要根据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为他们量身定做相应的政策制度措施;如果说农民工是社会弱势群体,高龄农民工无疑是弱势中的弱势;既然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就需要特殊的制度关照和关爱,绝对不能让他们一直在外打工缺少保障。5月6日,《法制日报》再次发文称:让农民工老有所依,享受灿烂的夕阳西下,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的文明进步,也关系到千万老年农民工的真实生计。可以预见,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十年内老年农民工比例的增速将会明显提升,应该说“补上”还不算晚。农民日报3月25日,《农民日报》发表《不让老农民工老无所依》。 文章提到:高龄农民工,是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一个身处于夹缝之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中国人最忧心的未富先老的挑战已经先一步在农民工群体中显现;高龄农民工现象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制度原因,也许暂时难以从根源上化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作为。工人日报 3月底,《工人日报》发表评论文章《高龄农民工数据“消失” 何以受关注》:公众关注农民工年龄结构数据,特别是高龄农民工数据的背后,是对农民工,特别是高龄农民工工作和生存状态的关注。新华每日电讯提醒:“这是一个健忘的时代,但我们希望对老年农民工的关注和关爱不要被时间的流逝所阻挡。毕竟他们年纪大了,留给政府和社会的时间不多了。”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写道:历史的欠账,不能让历史去还,只能从当下想办法;这关乎基本的代际公平,也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