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峰 一个小山村的自救之路:与其唱彻乡愁 何不坐言起行
当家乡的美好只能活在记忆里,你是想哀叹,唱响乡愁,还是想用双手重建家园?面对萧条的家乡,湖北省浠水县灞河镇合山村余仓村的年轻人选择了后者。今年过年期间,这些年轻人自发组织并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玉仓”活动。
故乡,一个难以回归的噩梦
生活在异乡的周立铭经常会做一个奇怪的梦:他站在门口和池塘边,看着远处的群山,拼命地尖叫,但他不能出声...28岁的周立铭在广东的一家鞋厂工作,他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叫余仓驿的村子里。
余沧海有一个小池塘,是周立铭梦中的闸池。它曾经是村子的水源,也承载着他童年的快乐:夏天在池塘里游泳钓鱼,冬天在岸边玩火。如今的上门堂已经被污染吞噬:周围都是垃圾,水面上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油膜,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
这样,村里的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位于习水县边缘的玉仓村,曾经是一片烟田绿洲的景象。如今,饮料瓶、一次性筷子和建筑垃圾在天边的路边随处可见。穿过村庄的小运河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在村庄土堆后面的小树林里,长期未清理的垃圾场变成了小山。
像许多村庄一样,玉仓村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去了城市工作和学习。村里“人走屋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人口空心态逐渐导致土地贫瘠,村容差,基础设施年久失修。
玉仓的房子大多是两层楼,外墙是白色瓷砖,在夕阳下闪闪发光。但是房子是空空,家具很少,门锁着,从窗户可以瞥见墙上孤独的对联。村子的背面,坑坑洼洼的黄泥路上有一滩滩水,黄色的杂草在砖块的缝隙中摇曳,几栋废弃的房屋已经倒塌。
农村的变化不仅仅是表面的,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32岁的长途卡车司机周亮经常开着大卡车在全国各地行驶,平日里很少回家。令周亮遗憾的是,他村里大多数和他年龄相仿的朋友都在外地工作。现在,过去熟悉的农村人逐渐消失了。
年轻人奋起反抗
看到村庄正在消亡,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开始寻求一些改变。他们首先成立了一个名为“复兴裕仓”的微信群。随着互联网的便利,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余沧海的后人逐渐聚集在一起。
就像很多地方的年轻人一样,每年玉仓老家的年轻人也很难过。然而,在“复兴余沧仪”的微信群中,近年来,叹息逐渐变成了实用的词汇,而“与其唱响乡愁,不如坐拥文字,勇往直前”也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最后,在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年轻人采取了行动。
大年初三晚上,当陈亚军、周嘉、周强、周立铭、周宇峰等五位“来生”在一起聊天时,不知是谁说了句:“我们年轻人赚了点钱改造了村子。”一句不经意的话表达了几个年轻人的共同愿望。那天晚上,他们聊到深夜,谈论如何筹集资金,如何建设资金,以及农村的未来。
第二天晚上,第一轮募捐开始了。周玉凤从县城买了一只山羊,在门口和池塘旁边搭起了脚手架,烤了全羊并举行篝火晚会。热闹的场面吸引了村里许多年轻人。喝了三轮之后,话题也打开了。众筹资金建村的想法得到了一致认可。不到两个小时,众筹资金就达到了7万多元。
当募集资金清单用红纸写好贴在村里的路边时,引起了更大的轰动。“最初,只有45岁以下的人才能参与众筹。”周玉峰说,村里有些老人听说后找到了他,表示愿意出钱。
61岁的周承源身患癌症,每天吃药,隔一段时间就住院一次。当他听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在集资建设家乡时,他毫不犹豫地找到周玉凤,拿出5000元,要求“入伙”。“我已经用黄土蒙住了脖子,去年我老婆死于癌症,这让我很感动。”周承源说,他的年轻一代已经搬离了玉仓,他不想让村里的后代生活在这种环境中。
复兴育昌会议
2月15日,正月初八,夜幕初降,一股凉意弥漫在山间,乡间小路从山腰延伸出来,路灯在雨雾中呈现出暖黄色的光晕。玉仓村入口处的一栋两层小楼里挤满了人。他们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干脆拿着报纸坐在地板上。他们正在这里举行“复兴玉仓”大会,这一天,大会已经连续举行了五个晚上。经过这几天的策划和筹款,会议的议程进入了更加具体和深入的环节。
会议一开始,38岁的主持人周宇峰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20年之内,我们的老房子将成为一片废墟,祖坟山将成为蛇鼠的巢穴,余沧海一粟的名字将彻底消失在历史中。如果当时我们还活着,谁不会难过?”话音刚落,就响起了一阵掌声。甚至有几个躲在角落里的人摁着手机跳起来鼓掌。周玉峰宣布,当晚的第一个议题是成立理事会,带领村民集资,改造村庄。
这时,盘腿坐在地上抽着烟的周宏章突然站了起来:“我看这个理事会,村里的组长要带头。”没想到,一旁的领队陈接过话来:“我看还是个年轻人。我真的没有这个能力,体力跟不上。”陈的话让很生气,甚至长辈和晚辈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唇枪舌剑。
混乱平息后,坐在一旁的周源站起来拍了拍桌子,但声音不大:“如果你能信任我,这件事就由我来主持。”这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40岁,以前是村里一所私立学校的老师。几年前被解雇后,他参军到南方工作。
“我同意!”“来源还行!”在几位阿姨的带领下,他们齐刷刷地举起了手。这时,周宇峰紧绷的脸上出现了笑容:“嗯,第一期通过了。请周源在下面说几句?”
周源推了推眼镜,害羞地说:“既然大家都能信任我,我就努力吧。至于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会给你读一读以前写的日记。”之后,周源从腰带里拿出手机,像在课堂上读课文一样读:“农村是我兄弟姐妹的胎记。我们的愿景,我们的口音,我们的未来,都被深深的烙印。我们以洗泥进城,不是为了逃避背叛,而是为了更光荣地归来!”
显然,会议中很少有人能听懂这些优雅的话语。周源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赶紧改口:“你放心,事情办不成。我会把原钱还给大家。”
余沧计划的复兴
董事会遴选确定后,周宇峰对大家筹集的14万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介绍了上期讨论的四项改造内容:平整各屋场、清理排水沟、修建垃圾收集坑;深挖上闸池、菱角池排放污水;深挖莆田建新塘作为堀里水源地;新修一条宽敞方便的通往村子的路。
“钱还是差了点。除了寻求上级的支持,我们还必须首先采取行动。”周宇峰说:“大家都会把裤带拉回来,把抽烟喝酒摸牌的钱都挤出来。”
这时,周鹏慢慢走进人群:“我之前捐的。这次我代表妈妈捐了1000元。虽然不是年轻人,但也是余沧真的人。”周鹏的父亲五年前死于癌症,当时他才40多岁。他父亲的突然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之后,他说话少了,更喜欢一个人。然而,这次他从一开始就主动站出来,和几个朋友讨论如何改造这个村庄。
没等大家回过神来,周亮大声喊道:“我的老二,1000元,现在回家拿票。”说完扭头就走。这时,一位中年妇女也站了起来:“这是我孙子的5000元压岁钱,别嫌少。”
“我1000”“我500”“我300”……过了一会儿,众筹金额超过了15万元。村民的热情引起了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关注。村委会表示将为玉沧种植200棵桂花树,镇上也承诺协调项目资金10万元。
2月17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余仓义行动起来,家家户户都出去干活,开塘放水,干泥疏浚淤泥,砍荆棘砍荆棘开山林。经过三天的连续工作,房子前后的灌木和杂草基本都被清除了,污水流淌的池塘也清理干净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村民们挖出塘埂,排干污水和干泥,挖出干塘泥,送到田里肥沃的田地里。在重建的过程中,大家达成了共识:树木和池塘是村庄的气场,也是调节盆地气候的需要。因此,池塘不需要用水泥硬化,而是保持其原始面貌,保留其水生态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功能。
两台大型挖掘机已驶进前前场,捞泥堆岸,准备把它变成一个大池塘。在施工现场,周玉峰说,再过几天,大坝将关闭,堀内最大的池塘将形成。未来这里将是村民集体取水的地方。
周源说,村民首先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清理整治,然后在县乡规划部门的指导下,修建景观池塘、水池和村道,逐步实施沼气池改造、精细化养殖、生态林培育等。,努力把玉仓盖打造成一个可以支撑乡愁的美丽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