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 习近平如何“微观中国”
如果习近平管理一个大国,他如何“微观中国”?
中新社北京1月28日电问:习近平如果管理一个大国,如何“微中国”?
作者钟三平
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大国治理往往是一个具有极大的视觉和距离感的命题。尤其是说到中国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的治理,“大”似乎是最重要的意思。然而,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说:“如果你管理一个大国,你会煮出一点新鲜。”。
当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从一些“微观”的角度来看,人们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出现在习近平的大国治理话题中。
资料图: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特布乃乌村新房建设已全面完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张郎照片
想搞一场“厕所革命”
新年第一个月,全国八部门联合聚焦一件关乎百姓生活的“小事”——农村“厕所革命”。近日,包括中央农办在内的8个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意见》,提出推进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维护市场化、监管社会化,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事实上,习近平一直在关注“厕所革命”的问题。他曾就旅游系统在推动“厕所革命”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重要指示。在国内调研期间,习近平在走访农户时经常询问农村厕所改造情况,并详细询问村民使用的是水厕还是旱厕。
习近平说,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建设要不断推进,要发动“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厕所。目前,从南到北,北京、吉林、山东、江苏、福建等农村地区的“厕所革命”已经率先展开,“冬不冷夏不热”成为更多村民的如厕体验。
上厕所这个微观的“小事”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革命”,因为这个“小事”不仅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小财运”,还关系到旅游环境的大改善;它不仅是中国人生活质量的一个缺点,也是看到中华文明进步的一个窗口。习近平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而是城乡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是景区和城市要重视,农村也要重视。
从微观角度看,习近平看中国,看世界。
资料图: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新华社记者兰摄
一瓶酒和几杯酒
“你叫什么名字?”
“白酒?多少度?价格是多少?”
……
2017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最繁忙的政治季节。一瓶酒的生产和销售,让习近平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接连问了许多问题,详细说明了品类、价格和销量。这瓶酒一度成为“网络名人”。
习近平关心的这瓶酒有它的来历。在脱贫任务艰巨的贵州,这家位于盘州的酒厂有1012名村民入股,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一瓶酒的背后,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微观例证。
习近平曾说:“脱贫致富,靠的是穷人的勤劳。没有比人高的山,也没有比脚长的路。”一瓶酒揭示了中国摆脱贫困的总体战略。
同样的酒也可能是官员腐败的开始。
“有些作风问题看起来不大,几顿饭、几杯酒、几张牌,但都是公私问题,都是公款公权问题。”2014年,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用“几杯酒”看透了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眼大,从小做起,在小中努力,勾勒出习近平治党治国的实践逻辑。五年后,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从一瓶酒到几杯酒,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习近平有一个治党治国的视角。
都是大事
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前夕,当习近平的工作日程被各种外事活动填满时,他关于青少年视觉健康的指示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当时,习近平在阅读了相关报刊发表的《中国学生近视高发急需干预》一文后给出了指示。他说,中国学生近视呈上升趋势,且年龄较小,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这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与国家的重大外交活动相比,有些人认为学生近视是“小事”,但在习近平看来,这是关乎未来的大事。
同样,习近平多次说过,我们应该把人民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推进北方冬季清洁取暖,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这些“民生大事”之所以被提上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议事日程,是因为在习近平看来,这些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大事,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从微观角度看,习近平看的是人心和未来。
为什么是“微中国”?或许我们可以从习近平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交流中找到答案。
2014年,习近平访问欧洲。在德国,默克尔问习近平:“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你最迫切、最关心的是什么?”
习近平回答说:“如果你管理一个大国,你可以煮一点新鲜的。”成绩再大除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小,问题再小乘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