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网络公司 内鬼 揪出来了 桂林一公司员工被刑拘
近年来,欺诈手段不断翻新,导致许多人遭受损失。在这起桂林常见的电信诈骗案背后,多方团伙层层切换,牵扯到了通信运营商的“内鬼”。
网络映射
被冒充领导诈骗57万+
电子诈骗案件涉及“内鬼”
2021年4月13日,桂林市石龙生女士被冒充“领导”诈骗。购买1500瓶消毒液,支付57.75万元后,联系不上对方,怀疑被骗,于是立即报警。
接警后,桂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反诈骗大队牵头组织调查此案。通过对嫌疑人使用的手机号码的调查,摸清了发卡人的身份信息和网点的开设情况。
4月29日上午,警方在桂林市东安街道办事处将涉嫌贩卖电话卡的员工邓某及其男友蒋某抓获。经审理,邓、江对贩卖电话卡谋取私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现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卡片是从哪里来的?
据邓介绍,他的日常工作是办理电话卡、宽带、话费等业务。公司经常需要赶去演出。办理电话卡的时候,会发出更多的卡。如果有些顾客不想要,他们会留在营业厅,营业厅通常会坏,有些会放在办公室,所以她会有机会拿到这些卡。
有一次,男朋友说朋友想买电话卡申请微信账号,一张在100元。邓利用工作之便,确认这是一张有效的电话卡,然后拿给男友出售。被捕时,邓卖了11张电话卡,获利1100元。因为为了一点小利就把自己送进看守所是不值得的,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银行账户,电话卡
买卖、出租、出借都会涉及犯罪!
根据案件分析,该店员工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与公司以外的男朋友销售客户电话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断卡行动开展以来,截至2021年4月21日,共查处涉两卡犯罪嫌疑人1950人,捣毁团伙24个,处理1356人,惩戒175人。
根据《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定罪标准:
任何电信网络诈骗都离不开两个要素:信息流和资金流,而信息流和资金流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手机卡和银行卡。因此,开展“断卡”是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重要举措。
什么牌是被“断牌”动作打破的?
手机卡方面,不仅包括我们通常使用的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卡,还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和物联网卡。
银行卡方面,不仅包括个人银行卡、公司账户、结算卡,还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账户,即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在“断卡”行动中,我们每个人应该怎么做?
警方建议,早期丢失身份证、有异常电话卡或银行卡的市民,应及时查看自己名下是否有不知情的电话卡或银行卡,并及时处理。根据目前的规定,如果一张卡涉及到一个案件,其名下的所有卡或业务都可能被暂停,这将对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特别提醒广大群众,一定要注意自身信息安全,切勿出租、出售、出借、购买银行卡或支付账户。否则,他们不仅会在5年内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和支付账户所有业务,还会在个人信用信息上留下污点,影响贷款等。他们还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不要以为与你无关,其实是大家关心的!大家一定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勤于自查,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证件和信息,不要随意丢弃、买卖、出借,以免莫名其妙成为“替罪羊”。同意。请点击它。
来源:桂林反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