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区 呼兰为何叫呼兰,如今为何被全国牵挂?
有一条河叫呼兰河,一座曾经叫呼兰城的城市,还有一本叫《呼兰河传》的书,作者是萧红。萧红的名声远超哈尔滨呼兰区,今年恰逢萧红诞辰110周年。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呼兰区几乎比小红还“红”。为什么是呼兰?在寒冷的冬季,积雪结冰,触摸着历史建筑和岁月的肌理。我们走过“生死场”,听这首《呼兰河新传》。
首发:1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原周刊
萧红故居附近的萧红雕像。新华社发
呼兰是“呼兰河”
萧红出生时,呼兰河一片清澈。《呼兰府志》中的呼兰河是一条流动的河流。《黄金历史》叫生活在浑水里;《大伊名通志》叫突然刺温江;清朝的“黑龙江外集”叫霍伦河。
有人说是海西女真的别称。呼兰,古属肃慎,位于黑龙江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呼兰”得名。一方面是女真语的音转,意为“烟囱”;另一方面,它是满语。你来自哪里,你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1734年,雍正十二年,呼兰城建成。此前,呼兰隶属于金上京会宁府,清初归黑龙江将军管辖。当时在呼兰河设立了8个卡伦哨所。1913年,更名为呼兰县。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呼兰撤县,成为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呼兰区。
呼兰镇的历史似乎比东北亚年轻的国际化城市哈尔滨要长得多,在蓬勃发展的时候,它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村。和阿城一样,最初是金尚景的会宁府,后来撤县成为哈尔滨市阿城区。
呼兰河两岸高粱肥,大豆香,稻香。东北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几百万年来黑土丰富,覆盖着松嫩平原,滋养着富饶的呼兰城。《清史稿》曾记载,“府井位于呼兰河下游,南有松花衬其,长河托港,灌溉充足,土味浓郁,故为产粮区。雍正十三年,迁置寨,开天。”
呼兰河,关东河上的一条大河,从小兴安岭的广袤森林蜿蜒而下,汇入汹涌的松花江,带着白烟向东流去。宁静的呼兰河,河面宽阔,一把沙子散落,没有一丝浑浊。似乎对她来说,悲喜中有许多沧桑,默默承受。
民国才女萧红,生于呼兰河畔。110年前,在呼兰市张的家里,一个女孩摔倒在地。从此,这个小镇补充了这个陌生的女孩,闻名于世;110年后,在这座老城区,一场疫情肆虐,把人们的注意力带回了萧红的家乡。
小红故居。新华社发
这个张家院,曾经位于小镇龙王庙路南侧,如今变成了纪念馆,成为了萧红的故居。它展示了小红祖母使用的一些物品和小红的生活照片。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或看着东西叹气,或关注长长的思绪,或默默低头,或四处游荡。现在,由于疫情,故居别无选择,只能关闭。
家乡对小红来说是一道风景,小红对呼兰市来说也是一道风景。很多人认识呼兰是因为萧红;来到哈尔滨,只想去萧红故居看看东西,想一想人。多年前,记者走进青砖蓝瓦的传统八旗民居,在小院内的菜园前驻足,依稀感受到当年萧红笔下的“后花园”,在那里,她和祖父张伟珍记录下了最美好的旧时光。
萧红曾被称为“三十年代的文学女神”,本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她的祖父给她改名为张艺英,曾以“银翘”的笔名发表小说《弃儿》,这也是她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1935年,她的小说《麦田》被胡风改名为《生死场》,由上海容光出版社以“奴隶系列”的名义出版,署名“萧红”。鲁迅作序,胡风作后记。他的作品在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萧红一下子就出名了。
对于萧红,曾经写过《埃尔贡河右岸》的当代黑土作家迟子建在《寒夜花开》一书中写道:“旧中国的艰辛和个人情感生活的波折,使她一生受尽磨难,颠沛流离,但她的笔下始终饱含深情,弥漫长虹...萧红原本是一个莽莽而尴尬的袁野。
萧红故居所在地。新华社发
1938年起,萧红开始在武汉创作《呼兰河传》。这部散文和自传体小说,和沈从文的《边城》一样,是以边塞为题材,以地名命名的。它是根据他祖父和孙女的故事改编的。两人都用浓重的色彩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可以说,如果不是这两部作品,外界可能很少知道“茶”1940年,在香港生病的萧红完成了《呼兰河传》的手稿,并在《星岛日报》连载。
在迟子建看来,萧红才华的爆发,恰恰是在她在香港的时候,也是她人生的最后几年。《呼兰河传》无疑是萧红的绝唱。茅盾为它作序,称之为“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一串悲歌”,可谓一炮而红。
1942年初,年仅31岁的萧红,在留下“我将永远与蓝天碧水同生,把《红楼》的半壁江山留给别人写”和“我这辈子被人冷落,不愿先死”后,死于肺病和误诊。去世前,她很孤独,不止一次地想去北方,想回到家乡,回到隐藏着童年记忆的呼兰河。那里,埋葬了她的祖父,也埋葬了她的眷恋。
在《呼兰河传》中,呼兰河不是河,而是一个小镇的名字。“呼兰河就是这样一个小镇,并不是很繁华。只有两条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最著名的是十字街。十字路口集中了整个城市的精华……”萧红用她细腻的笔触,将小镇上普通人的灵魂镌刻在黑土地上,融化在生死、离别、悲欢的街头。
“她用这部小说,用一根精致的绣花针,绣出了春天的花和蝴蝶,夏天的云和虫,秋天的月色和霜,冬天的飞雪和麻雀,连同凄美凄美的人间故事,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后花园’,充满了生命力,经久不衰。”迟子建在文章《什么是红萧萧》中写道以至于她在香港当作家的时候,就去祭奠萧红的安息之地。虽然她后悔没有家乡的白酒,但她还是拿着一瓶红酒,洒在不知道确切埋葬位置的林花上。她与这“盛开了半辈子的玫瑰”交谈,伴着哭泣的芙蓉花,聆听着心灵的对话。
萧红代表作展示壁雕。新华社发
萧红终究没能回到家乡。如今,她在呼兰河发冢只埋了一缕头发,被端木蕻良简所救。有人说,萧红“一生依附男人,终其一生失望”;有人说,萧红“幸运的是,崇拜她的人很多,她曾经有过欢乐和喜悦,但不幸的是,真正爱她的人很少”。
无论如何,这片土地深深地爱着她。在去呼兰区的路上,有一个特殊的街道标志,标明了小红的故居。有些人总是在纪念馆放一束花,小镇上有一条小红大道;在道外区东兴顺大酒店旧址,有人会告诉你,这是萧红的难处。她怀孕的时候差点被卖到烟花,在这里遇到了萧军,开始了文学之路;在南岗区邮政街,她当年就读的学校以她的名字命名为“小红中学”...如果说小红是一本书,她的页码很细,但却是时代厚度的缩影。只有懂她的人,才能尝到去尘听浪的美好。
毫无疑问,在斯里兰卡长大的小镇呼兰很理解她!萧红用生命的最后一声,反哺家乡的黑土,告诉世人呼兰是什么。
呼兰河沿岸的人和事
萧红不是呼兰唯一的城市。呼兰城出萧红是偶然,也是必然。
哈尔滨远离新旧城市,是一个混杂的城市。既有阿城、呼兰等历史悠久的老城,也有南岗、道里等新城。老城是一个角落,一直作为“外县”守护中心城区。近年来被“包裹”进了东北亚这个国际大都市,它的“年龄”还很短;新城区也不是“新”的,一眨眼就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与新石器时代有人类活动遗址的呼兰相比,它缺乏历史文化的厚重,也是“嫩”的。
在风景秀丽的呼兰团山子文化遗址西侧,考古学家发现了文化层堆积的现象,大约有几百米长。出土了原始陶片、石斧、石磨等物,还发现了大量的红陶、纹陶、陶轴承等物品,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遗物。
据呼兰文化旅游部调查,辽金时期呼兰政治、经济、文化十分繁荣,史书上最早的村落呼拉文屯诞生,留下了大宝古城、木尔村城、石人城、团山子七级塔等著名历史遗迹。,并在史书中崭露头角。
呼兰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特色。除了国内外著名的萧红故居纪念馆,还有东方被称为巴黎圣母院的天主教堂、清新别致的王思馆、亚洲最具百年历史的仙人掌、呼兰文庙、城隍庙、三光寺、清真寺等历史建筑,赋予呼兰深厚的文化底蕴,构筑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尤其是生长在冰雪中的巨型热带仙人掌,真是“奇葩”。在呼兰区三次扩建的仙人掌楼里,这种巨大的植物以一种高耸而野蛮的方式生长,在疫情之前吸引了很多游客。1896年,呼兰一个叫杨的家庭开始养殖,31年后,他们搬到了当地地标西岗公园的花窖里。在它的百年里,由于花窖短等原因,它的头被砍了三次才达到4.8米。据当地文化和旅游人员介绍,它是亚洲人工繁殖寿命最长的仙人掌。从另一个方面,也见证了呼兰“不简单”的人文历史。
萧红曾在《呼兰河传》中写道,当地官员和士绅对呼兰河文化非常满意,并邀请一位满清翰林作歌,说“追溯呼兰天然林,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异域的材料”。虽然萧红认为这里的“太封闭”文化“难得”,“办不了报纸”,但她也不得不承认“呼兰河奇才多”。
一边用水土养育另一边。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呼兰,有着浓郁的东北乡土文化,与中心城市哈尔滨的“洋气”格格不入,却又充满了黑土气息。这里的人也更倔强,更坚韧,更扎实,笔法也更朴实,更接地气。
比如萧红写的呼兰河,冬天是白灰色的。那时候,冬天没有阴霾,只有清脆的寒冷,那种冻得冒烟的寒冷。
雪中的萧红故居。新华社发
《呼兰河传》开篇,萧红带领我们走进了这个冰冷的世界——当阎东当封土的时候,大地裂了一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一尺长,几尺长,它们没有方向,每当冬天来临,大地就会裂开。寒冷使大地裂开了。老人一进屋,就用扫帚扫了扫胡子上的冰,说:“今天好冷啊!地面冻裂了。”.....天气又冷了:水箱冻裂;井被冻住了;暴风雪的晚上,人们的房子被封了,他们睡了一夜,早上起来,他们推门,却打不开。
地球一到达这个寒冷的季节,一切都变了。天空/人走得快,嘴里呼吸好像遇到寒冷就抽烟。
“好坏的上帝!像一把小刀子。”记者年轻的时候,就经历过这种彻骨的寒冷,记忆犹新。到学校的路只有四五里路,很快睫毛被霜覆盖,花粘在一起,只露出眼睛的脸盖,白色的花是一朵冰花。当带雪的烟雾炮击中时,他们只能推着自行车逆风行驶。他们回到家,棉裤都湿透了,可以像冰棍一样冻着站在外面。在老房子里,脱下棉手套,把蛤蜊油——凡士林放在手背的蛤蜊壳里,用力呼吸,在红火四周摩擦,那是难以形容的舒服。
在这个季节,室外晾晒的衣服似乎已经被“冻干”成了碎片,但还是需要带回屋内,放在热炕上晾晒。那些年,这是一个学习的问题。如果盘子不好,它总是冒烟,不热;烧康也是一门学问。火太急浪费柴火,炕席容易烧。萧红故居里,总有外国游客,他们忍不住坐在炕上,感受黑土民俗。
萧红故居院子里的起锚机。新华社发
当时呼兰市没有高楼,只有几条街道是横着竖着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回忆说:“这个寒冷的地区人很少,不像南方,一个村子走了,不远处又来了一个村子,一个镇过去了,不远处又来了一个镇。你在这里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从远处看是白色的。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根本看不见。只有通过那些知道路的人的记忆,他们才能知道自己要去哪个方向。”
因此,当河流被几米厚的冰冻结时,人们更喜欢靠在炕上过“猫冬”。聚一聚,吃几个瓜子,说几句话,摸摸麻将圈,烧几盆烧酒,啃几个冻梨。人情在温暖的房间里升起,消磨漫漫长夜。
窗外刮着北风,屋里的耐火材料烧得滚烫,邻居的亲戚朋友都叫了出来。白开水煮的五花肉肥美鲜嫩,蘸上酱油拌蒜,用力咀嚼,用滚烫的喉咙喝了一口白酒,轻轻抖掉手中的烟灰,渐渐放开嗓门,谈笑风生,诉说着一年的欢乐与辛酸...这一幕在家家户户上演。
“东北人爱串在一起!”外人总是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人这么爱逛街,这么爱聚会。只有被冰雪冻住了,他们才能明白,生活在苦寒禁地的他们并不容易,才能感受到百年文化遗存。
2017年2月20日,游客在冰雪覆盖的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广场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王建伟摄
呼兰河流域的生活一般是这样的。呼兰河全长500多公里,流经铁力、庆安、望奎、绥化、兰溪、呼兰等12个市县,最终经呼兰区汇入松花江。在目前黑龙江省的疫情中,望奎是最初疫情的重点,其次是绥化和呼兰的无症状感染者。虽然确切的传播链还不清楚,但可以确认的是,很多地方之间的人员流动一直比较密切,尤其是年底,婚丧嫁娶,亲朋好友之间的人员流动比较频繁,寒冷空的气体,封闭的环境,密集的人员流动...这些似乎是
2021年1月24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布关于呼兰区姚堡街道风险等级调制为中风险地区的通告,其中将呼兰区姚堡街道石水村水师屯指定为控制单元。
据《呼兰县志》记载,呼兰是清代黑龙江最早开发的五个城市之一。雍正时期,呼兰河两岸驻扎着500名旗兵。乾隆元年,在呼兰河口设立水师营,由船只和水手负责运粮。光绪末年,呼兰人口20.9万,耕地30万公顷。现在,
当年的豪勇先辈们,可能没有想到呼兰城会因为一部呼兰河传而出名,也不会想到百年之后,会因为一场疫情而成为焦点。呼兰从来不缺故事和新闻,从被谣言神化的变态杀手“呼兰英雄案”,到近两年被冲走的“呼兰四大家族”,再到呼兰河口湿地公园,但都没有这种病毒带来的关注那么强烈。
呼兰人说,这几年小城镇一直“出名”,有时候要承受“地域黑”,感觉“憋屈”,但越是这样,越是考验自己的“骨气”。今年冬天很冷,雪下得很大。呼兰河已经凝固,呼兰区的暂停键已经按下。为了控制疫情,呼兰区在全区实行封闭管理,很多人被迫改变生活。
1月20日,哈尔滨市呼兰区工作人员在卡点检查防控情况。新华社
一度,放着烟花的熙熙攘攘的街道变得寂静、荒芜、凄凉。在网友拍摄的航拍视频中,除了忽明忽暗的警车,在空废弃的街道上很少看到行驶的汽车,沿街的店铺也陆续关门。门前立着红纸黑的标语,“时刻消毒,严格防护,不聚集,少外出,防控疫情从自己做起”。
强硬的政党表现出勇气,只有经过磨练,他们才会成功。在这场疫情中,呼兰人选择了勇往直前,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也上演了。1月23日,街舞女郎高心怡在寒风中观望等待了4个小时,跳了一支“感恩舞”向防疫人员致敬——“听我说谢谢你”,跳跃着小镇的大爱;1月27日上午6点,260辆车集结出发,奔赴各镇村街道,将核酸检测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一天30多万人的核酸检测任务,由党员、医务人员、志愿者共同承担,这是第三次。小镇人在朋友圈接力加油,“让我们一起克服困难,在呼兰加油”。
呼兰河祝愿“净红海”
在哈尔滨这个因中东铁路建设而繁荣的城市,人们喜欢用铁路划分行政区域。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南岗区景洪街与义满街交界处,有一座近百年历史的立交桥,由俄罗斯设计师和建筑师共同打造,具有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2013年作为中东铁路综合体的一部分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的景洪街就是以这座桥命名的。
在冀虹桥下,铁路线上的火车依然跑得飞快。铁路西侧较高的一侧称为道里区。民国时期,有许多领事馆和外国人聚集。那时候是个“富人区”。建筑多为欧式和日式,著名的百年老街中央大街就在这一带;铁路东侧的下侧称为道外区。他们大多是当时的中国人,属于当时的“平民区”。萧红曾经倒在这里;吉虹桥南侧地势较高的区域就是今天的南岗区。
2020年11月19日,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名游客在雪地里自拍。新华社记者孙晓宇摄
对于很多哈尔滨人来说,长江以南的几个区很容易区分,但“江北”的概念相对一般。因为,在大家的概念里,松花江南岸是“江南”,太阳岛北岸全是“江北”。无论是曾经跨行政区存在的松北区、呼兰区,还是利民经济开发区,都属于“江北”。
利民开发区是当前哈尔滨疫情中的一个重点。最初,利民开发区出现在《呼兰县志》中,其边界大部分属于呼兰区,呼兰区委、区政府仍在利民开发区工作。虽然本次疫情的传播链条尚不清晰,但呼兰与利民交融共享的地缘逻辑极其清晰,尽管利民开发区一直由松北区管理。1991年,黑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利民经济开发区。2018年,哈尔滨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松北区、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完整的江北一体化开发区。目前利民开发区大大小小的企业很多,员工大多住在附近。
日前,位于利民开发区的黑龙江郑达实业有限公司的一家“企业”激起千层浪。截至23日,发现79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与黑龙江郑达实业有限公司有关联,其中大部分为该企业员工。
48岁的黄某某住在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玉村王台屯。3日至15日,他照常在黑龙江郑达实业有限公司工作。期间,他8日参加了同村村民的葬礼,14日参加了农村人口核酸检测。19日,黄在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
由于黄在应检期间被“前哨”发现,当地政府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关闭并控制了该企业,并对其产品、环境和员工进行了全面的核酸检测。据哈尔滨市相关部门介绍,此次聚集性疫情发生在黑龙江省郑达实业有限公司,部分病例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望奎病例同源。
哈尔滨市呼兰区工人正在进行核酸检测。新华社
据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在对黑龙江郑达实业有限公司员工进行全面核酸检测的基础上,19日、20日连续两次从该企业食品厂的产品和环境中抽取大量样本,部分外环境和食品包装呈阳性。
公开资料显示,黑龙江郑达实业有限公司是黑龙江民营企业百强之一,集饲料业、畜禽业、肉类加工业等为一体。,其产品在黑龙江省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据一位受访的政府官员介绍,黑龙江郑达的“超级传播链”不断拉长,说明企业和相关部门虽然加强了疫情防控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心理麻痹和管理漏洞。
据媒体报道,郑达集团1月26日发布声明称,黑龙江郑达实业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立即停产停工,隔离所有员工并进行核酸检测,对库存产品进行全面封存检查。,全面扼杀环境;对已进入市场的产品,要按照当地政府要求下架封存,彻底排查,不留死角。
根据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的通告,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黑龙江郑达实业有限公司食品厂生产的2021年1月1日后的产品采取下架、暂存等措施,并会同卫生、疾控部门对暂存下架的产品进行采样核酸检测。截至1月25日8时,共采样92786份,检测结果91696份,但食品及内包装均未检出阳性样本。共发现9份产品外包装样本呈阳性,均在黑龙江省。
红色萧萧,不是帆。萧红走后,呼兰市50多万人的生活还在继续。痛定思痛后,当前黑龙江疫情敲响的农村防疫和大型冷链企业的警钟,也提醒着全国各地疫情呈现出高度集中、关联性强、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新特点。虽然呼兰的回应不是标准答案,但总会提供一些参考。
“疫情防控措施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个人身上。”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建峰表示,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将直接对疫情防控带来严峻挑战。如何度过疫情的寒冬?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曾经问过小镇上的人:“生活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而后者的回答是“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诚然,人活着总要穿衣吃饭,但不仅仅是为了吃饭穿衣,更是为了长生不老,与病毒的斗争也是一场斗争。面对疫情常态化,接下来漫长的冬日,以及防疫可能出现的另一个缺点,我们有时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撕扯过去的旧习俗,甚至彻底打破。一个伟大的心灵应该表现出这样的精神——以微笑面对悲惨的命运,以百倍的勇气应对一切不幸。
彩虹与风雨共存,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不可改变的辩证规律。萧红的人生导师鲁迅先生在《街亭随笔》中说:“改造自己总比取缔别人难”,“光靠文字做不到,重要的是去做”。面对仍在全球蔓延的疫情,人人都是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基础的基石。
萧红走了,心“不甘”。这次疫情,又有多少人,多少不甘心?面对沉重的疫情,病毒无常,城市无辜,人间有爱。我们只能精进前行,在奋斗中持之以恒,在苦难的光辉中追求幸福。
2019年12月9日,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萧红》在北京上演。新华社记者蔡洋摄
哈尔滨没有海,但呼兰有“网红海”。哈尔滨滨水大道以东50多公里,靠近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位于呼兰区姚堡镇蒙古村与西飞峪村之间的松花江段。河面宽阔,波光粼粼,无边无际,细沙汹涌,潮汐汹涌,宛如大海。当地人把这个打卡地标称为“净红海”。
如今,疫情下的“网红海”千里冰封,但人们在许下心愿和期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坚信,春天会一点一点成长,覆盖冬天的萧条和阴霾,当冰雪消融,疫情就会消散。然而,幸福不能等待。毕竟要靠自己的双手。我们要正视科学精准防控的锤炼。借用呼兰镇人常说的一句话:不是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