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目的地爱了 不以滚床单为目的的爱情片 你还会去看么
注:本文有剧透
和朋友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走出电影院,我们彼此长舒一口气。她突然问:“你信么?”我说:“信什么?”她说:“成年人的世界还能找到这么纯情的恋爱方式么?”影片时长两个多小时,导演语速缓慢,让男女主角各自过自己的生活,偶有交集却又无数次错过,彼此的感情只能通过最传统的方式——书信来维系和增进。两个中年男女来来回回但直到电影结束才相见,完全柏拉图式的...然后导演就把观众粗暴地赶出了电影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让我们这些怀揣着观赏爱情片目的的人情何以堪!每个观众大概心里都在呐喊——导演,你在耍我们,你真的只给我看两个写情书的人?这不是岩井俊二的《情书》,不是关于少男少女的初恋,也不像《日出之前》那种完全抛弃叙事,只有精神交流的纯文学浪漫。矛盾的是,女主是赌徒,在澳门摸爬滚打多年,男主是从小漂泊美国的波西米亚房产经纪人。他们怎么能像小学生一样向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倾诉?怎样才能毫无保留地向陌生人敞开心扉?说到底,这一对饱经沧桑的中年人,根本没有能力相信擀床单的爱情。
有人说导演矫情、作,也有人说导演太理想化、太文艺。种种质疑,不过是源于大家对这种古典主义爱情观的不认同。“卷床单的兴奋肯定会变成钉板的尖叫。”“爱可以做到,还需要倾诉吗?”这样的台词在电影中无处不在,导演似乎已经预料到了这些反应,并把自己的想法植入了电影中。她向往《谁把金淑送上云端》的浪漫和《至死不渝》的忠贞,对现代社会所谓的亲密关系充满了不信任。诚如廖一梅在《柔软》中所说,“每个人都很孤独,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我们已经习惯牵手、接吻一站式的模式,我们热衷于虐心剧情、花式撩妹的韩剧,突然遇见这样两个小时毫无进展毫无高潮的爱情片,竟然会觉得无比尴尬——两个成年人,用这样的方式谈恋爱真的合适么?导演想讨论的东西太多了——亲情、怀旧甚至人情,但观众似乎没有耐心去容纳和接收更多导演想传达的信息,因为我们都是抱着看浪漫电影的态度去的。
两个多小时,我们如坐针毡却又不敢离席半步,不过是因为我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男主女主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啊”。当影片结束时,男女主人公终于相见,相信无数人内心都有千万匹草泥马在奔腾,导演你为什么不按套路出牌呢。大概只有导演在银幕后默默偷笑,我就是让你们这些想看滚床单爱情片的人内心惨叫。《情书》和《北京遇上西雅图1》没有剧情联系,只是男女主角没有变。汤唯依旧是那个崇拜金钱的汤唯,而吴秀波却从一个老实落魄的大叔变成了一个在爱情中彷徨的花花公子。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和吴秀波合作的老夫妻,几乎所有的欢笑和泪水都是从他们身上流出来的。可见,老年人的调情可以解释为情分,但中年人背靠背的恋爱很容易被贴上做作的标签。导演以被誉为“书友圣经”的茶陵街84号为全片线索,运用蒙太奇手法,让红岩递书的两个男女通过想象相爱,一个化身为学识渊博、幽默风趣的男教授,一个变成了天真俊俏的女学生。两个人如何交流一直是整个故事的关键。只有通过书店老板在最后葬礼上的遗言,答案才得以揭晓。原来他不停地把全世界的信互相传递,这是作家们最巧妙的地方。
在《查令街84号》的译序中,译者这样写道:“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景状和情绪。”导演可能是这本书的粉丝,所以他会用字母来连接整个场景。这种设定既不迎合主流市场,也不照顾观众情绪,但在国产电影中独树一帜。很多人忍不住把这部电影和前一部电影进行比较。第一部电影中,小三去国外生孩子,爱上了接拍人。很多人曾经批评它是三观,但是没有人认为它脱离实际。如果说第一部讲的是“白活”,那么这部大概就是《诗与远方》了。在爱情快餐的年代,拍这样一部慢节奏的爱情片,多少有些吃力不讨好。吴秀波在影片中说,不谈感情,很伤钱,但其实需要时间。
我们没有空闲写信,没有精力谈情说爱,甚至没有耐心看完一部男女主角两个小时都不见面的电影。说导演理想主义也好,说她天真也罢,但这样的不合时宜,这样的不顺势而为,反倒显得难能可贵。《西北2》显然是一部更有野心和情怀的电影,但如果不小心,就会变成说教,野心也可能变成理想主义。在世俗电影市场,谈论“诗与远方”很容易成为调侃的对象。就像有人讽刺汪峰和许巍。“他们都快他妈的50岁了,还很迷茫。有什么好疑惑的?”看完《北西2》,估计很多人也会撇撇嘴说,都三十岁的人了,还写什么情书啊。不过我总是本能地对这些自我放弃毫无愧色的说辞充满了警惕,也对一切抱有理想和文艺之心的人保持着敬意。为什么人到中年就不能谈一场没有荷尔蒙的恋爱呢?